学术投稿

阿托品对人流综合征的防治作用

温满清;程曼文;朱永祥;顾沙

关键词:阿托品, 麻醉药物, 手术操作时间, 无痛人流, 麻醉深度, 临界状态, 纠正作用, 麻醉下, 发生率, 预防, 心率, 苏醒, 控制, 患者, 方法
摘要:无痛人流由于手术操作时间短,麻醉者多将麻醉深度尽量控制在临界状态,以便患者术毕及时苏醒.麻醉药物的作用及浅麻醉下手术刺激增加了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其主要表现为心率下降[1].笔者通过不同的方法使用阿托品,观察对其预防和纠正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弹性义齿基托与整铸支架联合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弹性义齿基托与整铸支架联合在修复牙列缺损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92例伴前牙缺失的Kennedy Ⅱ、Ⅲ 类牙列缺损病例,随机分组:实验组51例作弹性义齿基托与整铸支架联合进行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RPD)修复;对照组41例作整铸支架常规RPD修复.观察项目包括:患者对义齿外形美观满意度、义齿固位程度、抗折程度、咀嚼效率.结果:患者对实验组义齿外形美观满意度良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义齿均固位稳固、抗折程度良好、咀嚼效率满意,无明显差异. 结论:弹性义齿基托与整铸支架联合义齿基托、支架结合牢固,功能恢复良好,尤以避免前牙区金属固位体而获得美观之外形.对修复牙列缺损特别是伴前牙缺失的病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是可行的.

    作者:林成信;陈丹;罗君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目的:总结经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经验.方法:采用Magic-BDTE球囊导管和带标记乳胶球囊,在X线电视屏幕监视下,经股动脉插管,在球囊内注入适量等渗非离子造影剂闭塞瘘口.结果:6例全部治愈,均1次栓塞成功,颈内动脉通畅率100%,无并发症.结论:本方法可作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平安;段传志;罗小林;杨国清;朱飚;李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140例确诊为AMI的患者于心肌梗死后2~4周行CAG和左室造影,据CAG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和冠脉异常组.记录两组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梗死区收缩百分率和Cortina室壁运动不良积分.结果:140例患者中冠脉正常组15例,冠脉异常组125例,前者较后者年轻,男性多见,除吸烟外,其他主要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对较少;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左室射血分数较大(P<0.05),梗死区收缩百分率增加(P<0.01),Cortina室壁运动不良积分较少(P<0.01).结论:AMI冠脉造影正常患者多见于年轻男性,除吸烟外,其他主要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对较少,住院期间临床预后及左室功能较好.

    作者:苏良献;黄仕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50岁以上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处理

    目的:总结高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50岁以上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9例均合并肺动脉高压,其中房间隔缺损15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单纯室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瓦氏窦瘤破裂1例. 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16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4例,房颤11例,房扑3例.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手术.停跳心脏9例,未停跳心脏10 例,三尖瓣成形9例,二尖瓣成形1例.结果:术后全部存活,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高龄患者必须积极行术前准备,控制肺动脉高压,彻底矫正心内畸形,处理合并症,加强术后心、肺功能的支持.年龄不是手术禁忌证.

    作者:谷兴华;李守先;于建华;张供;张希全;苏润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混合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7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混合骨髓移植(MBM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化疗加全身照射方案预处理后,回输自体骨髓及HLA部分相合的同胞兄妹少量骨髓,重建造血及免疫功能,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GVL)作用治疗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造血重建及出现一过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4例长期无病存活,分别为99、91、80、66个月,3例因重度GVHD而在半年至1年内死亡.结论:MBMT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满意.

    作者:刘心;刘陕西;张梅;陈丽梅;王宝燕;郑成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妇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及处理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与处理.方法:对本院1996年1月~2000年10月共收治的37例妊娠合并妇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外科急腹症占孕产妇0.57%,早期、中期及晚期妊娠合并妇外科急腹症的构成比分别为37.8%、35.1%及27.1%.术前确诊17例,占45.9%;术前诊断不明7例,占18.9%.妇科急腹症中以卵巢囊肿蒂扭转及破裂常见,外科急腹症中急性阑尾炎常见.24例经手术治疗,1例术后流产.13例非手术治疗,1例早产,3例行人流清宫术.结论:妊娠期合并妇外科急腹症术前确诊率不高,以妇科急腹症为著.妊娠不是手术的禁忌证,妊娠期急腹症应积极手术治疗.

    作者:肖宗辉;王颀;张安秦;李晓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抑肽酶严重过敏反应及麻醉处理

    目的:总结2例典型抑肽酶过敏反应及麻醉处理.方法:对2例抑肽酶过敏反应患者临床特征、血流动力学反应及麻醉处理进行分析,其中1例采用免疫法检测IgE、IgG.结果:试验剂量的抑肽酶静脉注射短时间内即可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反应,来势凶猛,常表现为循环、呼吸或皮肤体征的改变,首选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结论:抑肽酶严重过敏反应是医学上的危急情况,发生率较高,应用时应作好预防和处理.

    作者:张兴安;吴宝华;施冲;屠伟峰;林日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骨牵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78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是指由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间的骨折.我院自1999年8月至2002年7月,共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6例,采用非手术骨牵引加局部中药外敷治疗7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伟斌;蔡晓虹;胡鸿璇;陈志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药物性肝病27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DILD)的特点及其致病药物,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73例病例的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试验、病原学标志,以及治疗转归作出综合诊断.结果:引起肝病的相关药物中,解热镇痛抗炎药93例,占34.1%;抗结核类药55例,占20.1%;抗生素类药物42例,占15.4%;抗甲状腺药29例,占10.6%;肿瘤化疗药21例,占7.7%;中草药类13例,占4.8%;激素类药11例,占4.1%;其它9例,占3.3%.临床分类:273例DILD中肝细胞型105例,占38.5%;胆汁淤滞型75例,占27.5%;混合型93例,占34.1%.结论:引起DILD常见药物是解热镇痛抗炎药,较常见临床类型是肝细胞型.

    作者:陈小嫦;陈其奎;洪华;陈雄杰;邓之驹;马海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的临床应用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hemapheresis)指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供者或患者的血液成为各种成分,采出其中一种成分,回输其余成分的过程.随着近年来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开展,血细胞分离机被广为使用,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作为难治病和重症的有效治疗手段,已被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1].它包括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therapeutic cytapheresis)和血浆置换疗法(plasma exchange PE).血细胞单采术包括白细胞单采、红细胞单采和血小板单采.我院用此法治疗37例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陈琳军;梁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抗炎镇痛药治疗问题及探讨

    目前临床常用抗炎镇痛药主要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NSAIDs已广泛用于类风湿病病人和非风湿性疾病病人的镇痛,包括急性手术后的疼痛、慢性疼痛、胆绞痛及肾绞痛等腹部疼痛和月经痛.

    作者:黄文起;江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桥形体位架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胸腰椎骨折中伤椎的椎前高度及椎间隙恢复的对比观察,了解应用桥形体位架进行胸腰段骨折复位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T12及L1骨折病人,应用桥形体位架采取过伸复位方法进行观察与测量,对于椎前高度,椎间隙高度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复位前后两项数值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复位后当时及8周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桥形体位架进行胸腰椎骨折的复位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多;肖德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合并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糖尿病性癫痫发作目前被认为是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易误诊为脑血管疾病.现对我院1995~2001年诊治的10例患者,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作者:钟国连;黄贤华;吕维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护理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称OPCAB)已成为近年来临床研究热点,我院1999年10月~2001年4月对34例患者行OPCAB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贤红;郭蕴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改良开胸手术切口的手术配合

    2000年10月~2001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胸部肿瘤患者,分别采用前外侧切口、腋下直切口-保留胸壁肌肉的切口、保留前锯肌的后外侧切口进行手术.现将我们在手术中的配合体会作一介绍.

    作者:郑凌;王耀兰;骆小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提高颌面部骨折诊治效果的作用.方法:15例颌面部骨折病人术前进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精确测量骨折的部位范围,骨块的移动方向和距离,再结合患者的情况制定出佳的治疗方案.结果:15例颌面部骨折的患者均得到立体和多方位显示骨折的部位、范围、骨块移动方向和距离的清晰图像,使治疗中得以正确选择接骨板及其放置位置和切口位置.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面部骨折进行立体测量准确性高,对颌面部骨折诊治具有独特的价值.

    作者:丘仿松;麦翔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合并胰管结石的慢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

    慢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多为复发性或持续性腹痛,可伴有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病理改变为局部性、阶段性或弥漫性不规则硬化性改变和外分泌腺永久性的破坏.可伴有主胰管和小胰管的扩张.常有胰管阻塞因素存在,如狭窄、结石、钙化等.其中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内结石的病例临床上较为少见.此类病人晚期常需手术治疗,虽然临床治疗上手术方式较多,但无一种手术方式可以适用所有情况.作者搜集1995~2002年共11例此类病例,均采用不同术式,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海波;高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剂量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76例临床分析

    1996年5月~2002年5月,本院对7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家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尿道下裂术后早期尿瘘的特点及防治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系统的一种常见畸形,手术治疗疗效尚不令人满意,其中尿瘘为常见的并发症.以往经验认为,一旦发生术后尿瘘,须3~6个月后再二期手术修补.我院对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患者经早期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义星;樊皓星;袁武雄;高智勇;周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猫抓病10例临床分析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 CSD)是一种以局部淋巴结炎为主要特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临床报道少见,我院自1998年1月~2002年4月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猫抓病10例,现予以报道分析,以引起同道重视.

    作者:李曙光;张丁;朱寿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