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危险因素分析

陈丹杰;杨华章

关键词:糖尿病, 非胰岛依赖性, 脑梗塞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125例与2型糖尿病无合并脑血管意外158例(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血压、血脂等因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塞有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预防脑梗塞发生.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急腹症的经过和结局. 方法: 35例诊断为输卵管妊娠并急腹症的病例,其中5例伴有休克,行急诊腹腔镜手术,采取全身麻醉.已生育者及输卵管病变严重者切除患侧输卵管,对有生育要求、无禁忌证者行输卵管保守手术治疗. 结果: 35例病人全部治疗成功,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出现;腹腔出血200~1 200 mL;切除病变输卵管29例;手术时间平均69 min;住院时间平均3.2 d;全部病人无需输血. 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输卵管妊娠急腹症的首选方式.当伴低血容量性休克时,在抗休克同时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后病人恢复快.但腹腔镜治疗休克型输卵管妊娠的经验还需总结及提高.

    作者:杜玉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肝内外胆道结石手术治疗176例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12年来对176例肝内外胆道结石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本组患者经肝门部Ⅰ~Ⅲ级胆管切开取石、狭窄整形、肝胆管空肠盘式吻合136例(其中28例同时行不规则肝叶切除);经肝门部胆管及经肝表面联合切开取石40例.结果:4例死于严重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围手术期再手术5例,术后残石7例,术后胆道感染13例,其余病人全部治愈,成功率达83.5%.结论:只要注意术前综合判断、术中正确处理、术后综合治疗即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则安;陈孝实;邱招涨;林金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老年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体会

    目的:了解老年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常用方法及药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228例NYHA心功能Ⅱ~Ⅳ级,年龄≥65岁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了解常用药物及使用原因.结果:在洋地黄、利尿剂、硝酸酯等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分别占73.6%、65.8%、68.4%,并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老年性心力衰竭是一综合治疗过程,应在心力衰竭治疗指南指导下行个体化治疗.

    作者:黎励文;周颖玲;冯颖青;李河;黄文晖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调查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特点,探讨其发生的规律.方法: 对1997年10月~2002年12月192例重肝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发病诱因,病原菌分布,抗菌治疗与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38.54%.感染多发生在住院40~60d,感染部位以腹腔为主(42.58%),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5.00% ).导致感染主要原因是肝功能损害,免疫功能低下;其次为医源性因素,包括侵袭性操作,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等.结论:抵抗力低下,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严重,大量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等是造成医院感染和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故临床要重视提高患者免疫力,加强支持治疗以减少医院感染.

    作者:何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6例误诊分析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常与老年人常见病相混淆而导致误诊.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26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何阳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针刺太冲穴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太冲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用28号毫针快速进针太冲穴,直刺0.5~0.8寸后行泻法治疗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与70例针刺太冲穴旁开0.5寸组比较.结果: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通过针刺太冲穴,可有效地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症状.

    作者:王侠;邹旭;李琼;李松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反复发作性肠道非特异炎症性疾病,包含了两个独立的疾病,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 CD),二者在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方面各有特点.

    作者:邓长生;陈志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马洛里-韦斯氏综合征32例分析

    马洛里-韦斯氏综合征(Mallory-Weiss syndrome, MWS)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腹内压力或胃内压力骤然升高,使贲门与食管远端交界处的黏膜和黏膜下层撕裂所致的急性出血性病变.近年来本征的发现率明显提高,患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现就我院1994年6月~ 2002年 6月收治的32例分析如下.

    作者:黄仕洲;李明;甘少光;严衍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HBV G1896A变异的缺陷和改进

    目的:探讨AS-PCR检测HBV DNA前C区点突变(G1896A)的缺陷和改进方法.方法: 采用单管双复性温度方案进行AS-PCR检测.以不同浓度的HBV野生型和G1896A突变型重组质粒DNA为模板和不同扩增条件分析AS-PCR的缺陷.收集100例HBsAg阳性/HBeAg阴性患者和60例HBsAg阳性/HBeAg阳性患者的血清,根据荧光定量PCR的检测结果,调整血清中的HBV DNA含量,采用AS-PCR比较检测调整前后的差异,探讨AS-PCR的改进办法.结果: AS-PCR检测质粒DNA时显示,野生模板数量较大和特异性扩增循环次数过多时易出现假阳性,而特异性扩增循环次数过少时检测的敏感性下降.在检测血清标本时,HBeAg阳性患者和血清HBV DNA含量高的HBeAg阴性患者易出现假阳性.调整HBV DNA含量后,AS-PCR的这种假阳性可以消除.改进AS-PCR检测血清标本显示,在HBeAg阴性患者中,血清HBV DNA含量高的G1896A变异检出率显著低于HBV DNA含量较低患者(P=0.019 2).结论: AS-PCR存在其特异性受野生型原始模板数量影响的缺陷,不适用于检测原始模板数量未知、非均一、且波动较大的临床标本.调整标本中的原始模板数量可提高AS-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G1896A变异的特异性.G1896A变异不是HBsAg阳性/HBeAg阴性患者出现HBV高复制的主要发生机制.

    作者:彭晓谋;顾琳;陈雪娟;黄仰甦;高志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曲马多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调查剖宫产术后曲马多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随机等分为3组.A组:负荷量为吗啡2 mg+0.25%布比卡因,维持用药为0.125%布比卡因+吗啡50 μg/mL;B组:负荷量为曲马多100 mg+0.25%布比卡因,维持药为0.125%布比卡因+曲马多4 mg/mL;C组:负荷量同B组,维持用药为0.125%布比卡因+曲马多8 mg/mL.PCEA参数设定:负荷量均为6 mL,单次剂量3 mL,维持剂量2 mL/h锁定时间均为15 min.术后记录24 h安静下VAS(RVAS),24 h以后卧床活动、下床活动时VAS(C-VAS).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A组与C组病人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B、C两组术后副作用明显少于A组(P<0.05).B、C两组搔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较大剂量的曲马多(浓度达8 mg/mL)行PCEA,镇痛效能与持续应用吗啡复合局麻药的传统配方相当,但可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作者:王丹红;逄博;刘建;王喜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炎症性肠病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1 克隆病(Crohn's disease,CD)克隆病病变主要累及回肠末端和近段结肠,其次为远段结肠、近端回肠和空肠等处,直肠常不受累.另外还可以累及消化管的任何部位.统计分析提示,约40%的病例病变仅累及小肠,30%病变限于结肠,30%的病例病变同时见于小肠和结肠.典型的病例病变呈节段性,故又有局限性肠炎之称.

    作者:梅开勇;林汉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怎样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一项常用的诊疗技术,是儿科护士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医院治疗抢救病人的一个重要手段.本人通过20多年的儿科临床实践,对几千例患儿实施头皮静脉穿刺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胡娅丽;刘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临床特征.方法:比较谷氨酸脱羧酶(GADA)及胰岛细胞抗体(ICA)阳性的LADA患者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急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结果:LADA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空腹及餐后C肽水平均低于2型糖尿病,而酮症发生率高;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高血压发生率低于2型糖尿病,而冠心病、脑梗塞两者无差异.结论:LADA的临床特征与2型糖尿病有所不同.

    作者:朱翠颜;陈泰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肝包囊虫破入胆道32例诊治体会

    我院1986年至今收住肝包囊虫破入胆道32例,均采用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木拉提;肖克来提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目的:观察总结三氧化二坤(As2O3)、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化疗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52例初治或复发APL患者分别采用ATRA、化疗和As2O3诱导缓解,完全缓解(CR)后采用化疗和As2O3序贯维持治疗.结果:33例初治患者CR率100%,19例复发患者CR率78.95%,3年生存率81.82%.结论:APL患者CR后采用As2O3与化疗序贯性维持治疗疗效好,长期生存率高.复发患者As2O3诱导疗程需相应延长.

    作者:游伟文;汪明春;蔡云;卓家才;陈俊雄;张锐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穿琥宁和病毒唑静脉及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穿琥宁与病毒唑静脉及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21例,分为穿琥宁治疗组(64例)和病毒唑治疗组(57例),分别给与注射用穿琥宁和病毒唑各10 mg*kg-1*d-1静滴,每日1次,及穿琥宁和病毒唑各100 mg 雾化吸入,每日2次,7 d为1疗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炎、化痰、止咳等对症支持治疗. 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35,P>0.5),但穿琥宁治疗组显效率、平均退热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较病毒唑治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结论:穿琥宁静脉及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优于病毒唑.

    作者:夏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机械通气在重症哮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治疗重症哮喘的效果.方法:19例重症哮喘患者使用了小潮气量、低气道压的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机械通气(PHV)治疗,动态监测动脉血气、心率、血压.结果:19例患者除1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18例患者PHV治疗2 h后PaO2、SO2明显提高,pH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aCO2逐渐下降,PHV治疗3~7 d,无一例发生低血压和肺损伤.结论:采用PHV治疗重症哮喘安全有效.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原发性大网膜扭转2例外科治疗体会

    我院于1999年6月~2002年12月收治原发性大网膜急性扭转2例,均经外科手术治愈出院,今总结如下.

    作者:滕奔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直肠癌Miles术后36例局部复发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术后局部复发形式、原因,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十年间诊治的术后局部复发病例的复发形式,发生的原因.结果:本组局部复发形式中,以会阴部和盆腔侧壁为主(28例),占77.8%,复发时间以术后2年为多(24例)占66.7%.Dukes′C(25例),占69.4%,复发是由于直肠癌肿病期晚,原发灶周围组织清除不足,会阴部组织切除不足及淋巴结切除范围不足所致.结论:欲减少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必须按根治原则切除原发灶及其周围组织并彻底清除淋巴结.对于术后病例,初2年应视为复发的高危险期,进行有计划的复查.

    作者:徐云峰;尚贤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鼻内镜手术388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ESS)治疗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对1999年1月~2002年5月间实施鼻内镜手术并完成术后随访的38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了疗效分析.结果: 388例中总的治愈好转率为86.86%,其中Ⅰ型1、2、3期分别为100%、100%、94.59%,Ⅱ型1、2、3期分别为100%、93.02%、76.47%,Ⅲ型为64.29%.结论: 在手术成功的基础上加强术后随访和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好转率的关键.

    作者:景雅曼;卢永田;黄志忠;聂国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