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洁萍;翁金森;王锋;刘楠;贾小力;张逸仙;王杰华
目的:探讨低氧与运动联合应用对大鼠肺血管重构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揭示低氧/缺氧适应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C组)、低氧组(H组)和低氧与运动联合组(H+E组).H组与(H+E)组置于模拟海拔3000m,8h/d,6d/周,5周;(H+E)组辅以低负荷跑台训练,5.,15m/min,1h/d.测量肺动脉平均压(mPAP)、血管(WT)%、(WA)%,RT-PCR检测CTGF mRNA表达变化情况.结果:H组与(H+E)组大鼠 mPAP、WT%、WA%及CTGF mRNA均较C组明显升高(P<0.05);(H+E)组大鼠上述指标则显著低于H组(P<0.05).结论:低氧与运动联合应用降低CTGF表达可能是减轻肺血管重构的重要原因,CTGF可能与低氧/缺氧适应密切相关.
作者:刘静;薄海;李雪华;刘亚敏;张红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CT引导下颈外侧入路射频热凝毁损对于顽固性舌咽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方法:32例顽固性舌咽神经痛患者,在CT引导下行颈外侧入路经皮穿刺,行射频热凝舌咽神经毁损治疗.观察术前、术后1周及出院后随访时的疼痛情况、情绪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6例患者术后疼痛消失,4例患者术后疼痛减轻.其余2例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行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术,术后疼痛消失.随访期间28例疼痛消失无复发,2例在出院1个月内疼痛消失,1例仍部分缓解,1例喉癌继发性舌咽神经痛在术后2个月复发.所有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与情绪评分明显降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颈外侧入路舌咽神经射频热凝毁损术具有安全疗效可靠和定位准确的特点,可有效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孙海燕;武百山;何明伟;杨立强;倪家骧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GMFCS)与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高危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4年2月-2007年2月于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康复中心治疗的116名痉挛型脑瘫儿童的基本信息和高危因素,应用GMFCS对粗大运动能力进行分级.使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16例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中孕龄<37周的早产儿70例(62.5%),<2500g的低出牛体重60例(54.5%),出生窒息46例(39.7%),孕期感染27例(23.3%),双胎16例(13.8%),早产合并低出生体重为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同归方程有意义(P<0.001).结论:早产合并低出生体重与GMFCS相关,更倾向于发展为 GMFCSⅢ.出生窒息、孕期感染和双胎与GMFCS无关.
作者:韩彤立;邹丽萍;郑华;伍云;申昆玲;吕忠礼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不同出生体重脑瘫高危儿婴儿期粗大与精细运动技能发育的结构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以接受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的粗大运动(GM)和精细运动(FM)技能评估量表评定的522例年龄小于1岁的脑瘫高危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变量方差分析和t检验确定不同出生体重脑瘫高危儿婴儿期运动技能发育的结构特征,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其相关程度.结果:不同出生体重组别间患儿GM、FM各项原始分和标准分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患儿的姿势、移动、抓握、视觉-运动整合项标准分值均明显低于反射项(t值分别为23.82、32.27、37.06、26.92,P<0.001).不同出生体重组别患儿反射、姿势和移动项标准分值与FM分值具有良好相关性(r=0.39-0.85,P<0.01),且抓握、视觉-运动整合项标准分值与GM分值也有良好相关性(r=0.55-0.85,P<0.01).结论:不同出生体重脑瘫高危儿的反射发育明显好于姿势、移动、抓握、视觉-运动整合发育,其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技能发育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徐开寿;麦坚凝;何璐;李金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热休克蛋白(HSP70)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每组16只.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组,收紧结扎线缺血40 min,放松结扎线再灌注240min:缺血后处理组,缺血40 min后,再灌注10s,缺血10s,连续3个循环,然后再灌注240min;假手术组,开胸后穿线做套环,但不收紧结扎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SP70的表达,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同时测定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结果:①血清肌酸激酶活性测定:再灌注结束后缺血后处理组和缺血再灌注组肌酸激酶活性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712.13±42.77),(935.17±57.99),(282.74±29.54)U/L,P<0.05,缺血后处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心肌凋亡细胞计数:再灌注结束后假手术组未见明显细胞凋亡(<5%),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14.3±2.7)%,(22.3±3.6)%,(P<0.05).③心肌热休克蛋白表达:缺血后处理组较对照组心肌热休克蛋白表达增强(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缺血冉灌注损伤,其机制町能与增强热休克蛋白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刘胜辉;尹博英;霍玉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利用大鼠脑出血模型探讨脑出血期间脑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时程和分布特征及中药干预对脑出血后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39只体重250-300g的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Nath改良法建立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脑出血组、中药(脑血通)干预组,另设生理盐水和正常组作为对照.分别于造模后第6h、24h、72h、第7天,利用Bederson等的3级标准评定动物的神经系统功能,然后分别处死取脑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F-1α的表达.结果:正常脑组织和生理盐水组无HIF-1α的表达.脑出血后第6小时同侧基底核血肿区周围出现HIF-1α表达增加,至第72小时达高峰,第7天明显下降.与单纯脑出血组比较,中药干预后可以使上述各时间点HIF-1α表达较脑出血组减少,在第24h、72h、7d有显著性意义(P<0.01),神经功能障碍体征改善在第72h、第5天时间点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HIF-1α的表达明上调,并可能参与了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的继发性损伤过程;中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有效地抑制脑出血后HIF-1α表达.
作者:陆雪松;姜亚军;秦洪云;王蓓蓓;林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失语症患者与无失语症患者的认知状况及其与失语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08年12月住院或门诊重型脑外伤患者,对符合标准的患者统一采用中国康总研究中心的失语症筛查量表(CRRCAE)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表现、CT或MRI结果将患者分为失语组及无失语组;两组均应用洛文斯顿认知评定成套检测量表(LOTCA)检测;比较两组患者LOTCA检测结果,并将失语组患者CRRCAE量表的各项分值与LOTCA表各项分值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重型脑外伤后失语组患者与无失语组患者在定向、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作、视运动组织、逻辑思维各项有显著件差异(P<0.01),失语组患者CRRCAE检查量表与LOTCA检查量表各项结果间有不同的相关性(P<0.01或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后失语症患者与无失语症患者的认知状况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失语症的表现有关.
作者:王琰;范建中;张建宏;王俊;何靖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射频消融、臭氧介入和两者联合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MacNab)标准分析3种方法的疗效.结果:比较2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疗效,MacNab标准分析结果,联合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VAS评分后,联合组均明显优于射频组和臭氧组(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是一种临床上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作者:王忠华;聂会勇;吕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应用主观体力感觉(RPE)量表来预测武警新兵不同慢度的耐力圳练时的RPE值和心率制订控制训练强度的方程,为部队新兵耐力训练提供简单科学的方法.方法:把RPE和运动负荷心率相结合,运动负荷的大心率(MHR)监测从50%MHR至90%MHR分为9个运动等级,记录对应的RPE值,建立主体感觉和训练心率的回归方程.随机选择新兵分为实验组(32名)和对照组(32名),进行为期8周的耐力训练.实验组按照RPE控制方程实施RPE感觉等级的耐力负荷强度安排,每周训练3次.对照组按部队现状训练. 结果:新兵训练心率的同归方程为:新兵心率=37.45+7.43x新兵RPE(R=0.952);通过应用回归方程,用RPE值调控新训战士的耐力训练8周后,实验组的VO2max、体力劳动能力(pwc)170、3000m跑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兵耐力训练强度的RPE控制方程能够应用战士训练实践,能够有效提高训练效果.
作者:秦永生;郝占国;宋立新;刘兴太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素-3(NT-3)基因修饰雪旺细胞(SCs)和神经营养素-3受体(TrkC)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联合移植对全横断脊髓损伤(SCI)大鼠的大腩皮质感觉运动区、红核和背核受损伤神经元存活的影响,为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含有NT-3-SCs和TrkC-MSCs的PLGA高分子支架移植到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处.在术后第67天,取其大脑和脊髓进行冷冻切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榆测SCI处SCs和MSCs的存活及其外源性基因的表达,并计算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内锥体细胞层、中脑红核和L1脊髓背核的神经元数量.结果:2个月后.可见SCI处有移植的SCs和MSCs,其中转染的外源性基因NT-3和TrkC可在移植细胞内表达.NT-3-SCs+TrkC-MSCs移植组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内锥体细胞层、中脑红核和L1脊髓背核的神经元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组. 结论:NT-3基因修饰SCs和TrkC基冈修饰MSCs联合移植能够促进全横断SCI大鼠的人脑皮质感觉运动区、中脑红核和脊髓背核受损伤神经元的存活.
作者:张燕青;曾园山;曾湘;丁英;李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L-谷氪酰胺对16Hz 130dB次声暴露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血清S-10013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次声组、次声+药物组及药物→次声组,分别将次声组、次声+药物组及药物→次声组暴露于16 Hz 130dB次声环境中,正常对照组也置于次声舱内,但不给予次声作用.次声+药物组及药物→次声组分别在次声暴露后和次声暴露前饲料中加入药物.上述各组大鼠经7d相应处理后测试其记忆功能、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次声对照组记忆功能明显下降(P<0.01),S-100β蛋白水平有明显升高(P<0.01);次声+药物组、药物→次声组与次声组比较,其学习记忆功能有显著性提高(P<0.05),S-100β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16Hz 130dB次声可引发大鼠脑损伤,使其记忆功能受损,S-100β蛋白水平升高;L-谷氨酰胺对次声性脑损伤具有防护和治疗的效应.
作者:滕光寿;李玲;袁华;牟翔;陈景藻;张美霞;李永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年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跌倒是老年人独立生活的障碍,在美国,70%的老年人跌倒与其死亡有关[1].跌倒由许多复杂的因素引起,而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之一[2].中老年人维持直立姿势的平衡功能下降,比其他生理功能的下降更为明显[3].研究证实运动具有延缓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的功效[4],所以就运动延缓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借此提高国内康复医学专家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关注.
作者:刘崇;阎芬;曹冰;杜洁;赵焕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耗费、低病死率的特点,SCI后的截瘫常造成患者永久性的运动、感觉障碍及直肠、膀胱功能的缺失等,因此SCI不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而以前治疗并促进SCI康复的方法主要是靠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
作者:杨拯;袁章;陈建敏;张晓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复方地黄方对帕金森病(PD)大鼠神经行为学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于腩右侧黑质造成偏侧PD模型.模型组用复方地黄方(4.14g/ml,2ml/d)中药进行治疗,此外设立了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观察PD大鼠神经行为学、氧化应激的变化及复方地黄方的作用.结果:PD模型组进行复方地黄方治疗后有明显的神经行为学改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均明显降低,活性氧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结论:复方地黄方能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作者:何建成;王振华;袁灿兴;庄燕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对一次性力竭游泳大鼠脑组织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黄苠总苷组),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3周后处死取材,黄芪总苷组预防性给药3d,模型组和黄芪总苷组在一次力竭性游泳运动后取样,观察大鼠脑组织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力竭游泳大鼠脑组织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和Ca2+Mg2+-ATPase活力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黄芪总苷能提高力竭运动大鼠脑组织的ATP酶活性,虽均尚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但Mg2+-ATPase、Ca2+Mg2+-ATPase的活力已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苠总甘预防给药具有保护力竭运动大鼠脑组织的作用.
作者:李爽;王蕾;冯云辉;商执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观察叶酸、Vit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分析法测定80例MCI患者(MCI组)血浆Hcy、叶酸、VitB12水平,并与78例健康人(对照组)对照;其中MCI患者中选出高Hcy血症者47例再按有无接受叶酸、VitB12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Hey水平变化及MMSE评分变化.结果:MCI组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P<0.05);叶酸、VitB12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叶酸、VitB12治疗组Hcy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Hcy水平低于非治疗组(P<0.05).治疗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与非治疗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CI患者存在高Hcy血症及叶酸和VitB12的缺乏;补充叶酸和VitB12可降低血浆Hcy水平.
作者:郭联;孙莉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依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广东省调查数据,分析广东省成人智力残疾患者的主要致残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治疗建议.方法:在2006年随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收集广东省成人智力残疾相关数据,考查其主要致残原因,并通过调研和医学分析给出预防和治疗建议.结果:不同致残原因致广东省成人智力残疾患者的残疾程度、城乡分布和年龄别发病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致残因素中,脑疾病所致智力残疾多(47.3%),且在各年龄组均居首位,主要导致一级残疾.各种致残原因所致智力残疾在农村发病率均高于城市(平均为城市:农村=28.0%:72.O%).结论:为减少和减轻智力残疾需要加强各种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高农村智力残疾的诊断率和好转率.
作者:陈曦;黄东锋;刘鹏;陈少贞;林爱华;李海;杨志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明确肩部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常见压痛点的分布规律及临床特征.方法:对54例主诉肩部疼痛的患者行仔细的局部压痛点指压检查及解剖定位,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量化评分.结果:按压痛的发生率,肩部软组织损伤的常见压痛点主要分布于上斜方肌、冈下肌、肩峰下、喙突、肱骨结节间沟、喙突与肱骨小结节间、肱骨小结节以及肩胛骨外侧缘等处,且以上斜方肌、冈下肌、喙突、肱骨小结节和肩峰下等处的压痛明显.结论:肩部压痛点分布广泛,以三角肌区前部和肩胛区的压痛点多且压痛明显.肩部软组织损伤以肌筋膜痛多见,其压痛多为1处;而冻结肩和肩袖损伤的压痛点则较多.临床诊治肩部软组织痛时,应考虑上述特点.
作者:冯沃君;曾广南;胡永祥;李义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而来的是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的数量急剧增多.而老年人是脑卒中的易患人群.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死亡率逐渐下降,但是生存下来的患者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因此,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时期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比较,探讨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勾丽洁;刘旭东;柴叶红;朱振丽;李艳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1],包括性欲低下、性唤起障碍、性高潮障碍和性交疼痛等[2].妇科肿瘤及手术为FSD重要发生因素[3].但相关研究仪限于简单的调查与分析[4].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性功能评定和康复疗效观察以提供临床康复参考.
作者:周勤;谭丽峰;陈隈陟;姜迎春;李晓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