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局部注射治疗在甲状腺疾病的应用

邓爱民;林延德

关键词:局部, 注射治疗, 甲状腺疾病, 临床应用, 非感染性疾病, 注射疗法, 神经痛, 副作用, 大发展, 止痛, 镇痛, 伤口, 疗效, 历史, 滑膜, 关节, 癌症
摘要:局部注射疗法在临床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初用于关节、滑膜等部位的非感染性疾病,通过局部用药,疗效好,副作用少.以后也应用于癌症的止痛、神经痛、伤口的镇痛等.近十余年来,该疗法在甲状腺疾病的应用也有了较大发展,现作一综述.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CT分析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因其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而影响对病人的及时治疗和预后.CT检查对于脑内血肿诊断准确性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本文对我院自1996年7月~2001年11月间具有可靠资料的62例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病例作回顾性CT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蔡榆;王彦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移植后红细胞增多症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对肾移植后红细胞增多症(PTE)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2例肾移植后PTE患者和正常肾移植组及排异组病人行CDUS检查,分别测定其肾动脉管径、肾血管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PTE病人并不存在肾动脉狭窄,但其血流速度明显减慢,RI较正常组明显增高,但较排异组低.结论:CDUS可用于PTE的随访及与排异的鉴别.

    作者:王荣江;钟志萍;管建民;陆文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

    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具有内镜和超声双重功能,既可通过内镜直接观察黏膜表面病变形态,又可在腔内病变处进行超声扫描,以了解病变部位的深度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从而扩大了内镜的诊断范畴,提高了内镜的诊断能力.EUS对肿瘤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能判断肿瘤的侵犯深度,有无邻近脏器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等;EUS是黏膜下病变定性诊断的佳方法;在胰腺、总胆管及胆囊的某些病变,EUS的扫描图像可以比体外B超更为清晰;EUS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抽吸,能作出组织细胞学诊断.因此,EUS目前已经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

    作者:陈俊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治疗重度药物、毒物中毒61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血液灌流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和使用,是目前治疗重度药物、毒物中毒的首选有效的方法.我院自2000年4月~2001年6月采取血液灌流治疗重度药物、毒物中毒61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10例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与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妊娠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顺产4例,剖宫产6例,早产2例,合并IUGR 2例.治疗上仍以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输注血小板为主,9例孕妇均预后良好,其中1例产后1个月余因继发性脑中动脉出血,脑疝形成而死亡.结论:药物治疗对该病有一定的疗效,但仍要注意其并发症的发生,以减少母婴病死率.

    作者:黄雪坤;李光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治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的主要死亡原因.目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气囊压迫、内镜下治疗、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及外科手术治疗等.随着内镜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内镜治疗已成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内镜下治疗包括硬化剂注射、组织粘合剂注射、皮圈套扎等.内镜治疗目的包括:(1)紧急止血;(2)根除出血间歇期曲张静脉,预防再次出血.

    作者:文卓夫;李楚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总结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以引起重视并采取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妊娠期合并糖尿病102例(围产儿103例),包括胰岛素治疗和单纯饮食控制两部分病例,并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新生儿420例做比较.结果:糖尿病组大于胎龄儿、围产儿死亡、早产及新生儿病率的发生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胰岛素治疗组的孕母不良生产史发生率较高.结论:及早发现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并积极治疗是降低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儿病率的关键之一.对既往有不良生产史的孕妇应高度警惕合并糖尿病的可能.

    作者:黄燕;朱若云;朱雅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增液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140例

    笔者于1999年1月~2000年12月间,运用增液汤加减治疗慢性咽喉炎1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小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28例(28眼)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视力≥0.3者19例,≥0.1者25例,术后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葡萄膜炎反应,后囊混浊16例.结论: 及早对儿童外伤性白内障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恢复儿童双眼单视、避免弱视的佳手术方法.

    作者:邓洁珊;李卫红;杨民颖;陈耀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分类治疗上尿路结石1 368例

    上尿路结石在临床中很常见,为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我们对1 368例上尿路结石进行分类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华;宋丙华;张啟瑞;宋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与取石术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for lithotomy, EST-L)是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基础上,切开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使结石自然排出或用各种取石方法取石,从而达到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与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等疾患的一种微创外科技术.自1974年Kawai和Classen等人首次采用EST治疗胆总管结石以来,已成为临床上逐步替代开腹手术治疗部分胆胰疾病的新的内镜技术.它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对胆管结石同时伴有内科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功能、肝肾功能障碍)而难以耐受开腹手术的病人,或不愿接受开腹手术的病人是一种较为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红;李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三种方法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显微支撑喉镜、电视纤维喉镜、间接喉镜三种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的疗效,探讨声带良性病变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403例声带良性病变患者分为3组,其中于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显微支撑喉镜手术(显微组)192例,于表面麻醉(表麻)下行电视纤维喉镜手术(纤维组)120例,间接喉镜手术(间接组)91例.结果:显微组与间接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纤维组与间接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显微组与纤维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显微支撑喉镜及电视纤维喉镜手术组治愈率优于间接喉镜手术组,但三种术式各有优点和不足,不能相互取代,三者的选用应灵活掌握,相互补充.

    作者:马永忠;傅敏仪;何秀芳;黄桂球;冯志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心理因素对直肠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现今对直肠癌的治疗不仅旨在提高病人的生存率,而且把提高生活质量作为临床研究的终点之一[1].社会心理作用与直肠癌病人的治疗效果有密切关系.作者近2年对20例直肠癌病人由于心理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心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黄小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短暂性脑缺血119例治疗分析

    降纤酶是近年来治疗脑梗塞的一种常用药物,而且也经常作为短暂性脑缺血(TIA)病例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本文拟通过一组TIA病例的回顾,来探讨降纤酶能否有效阻止短暂性脑缺血发展成脑梗塞,以及卒中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该药物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性问题.?#

    作者:熊美华;黄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胎头前不均倾的产程特点及处理

    胎头前不均倾发病率在胎头位置异常占第4位[1].其特点是胎头侧屈,往往有产程活跃期阻滞的产程特征,难以经阴道分娩,处理不及时,给母婴带来严重危害.本研究将我院121例胎头前不均倾的产程特点进行分析,以加深对此类型头位难产的重视,及早发现、早处理,防止产程延长,减少母婴严重并发症.

    作者:林文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慢心律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10例体会

    慢心律为一种I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倍他乐克为β受体阻滞剂,属于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我们对10例室性心律失常联合应用上述两种药物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简要报告如下.

    作者:杨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腰椎Chance骨折2例的治疗

    腰椎Chance骨折临床上较少见,脊柱稳定性完全被破坏,常导致严重脊髓损伤,致死致残率高.现报告2例,探讨早期即时重建稳定性的意义.1 病例介绍

    作者:陈祖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快速检测G-6-PD基因突变

    目的:建立基因芯片实验平台,并应用本技术检测G-6-PD基因突变. 方法:对我院用酶学方法筛查出的G-6-PD缺乏患者45例,抽血提取DNA,用五对荧光引物进行PCR扩增后与芯片进行杂交,用ScanArray芯片扫描仪读片. 结果:检测出G1388A,G1376T,C1024,A95G和G392T,C592T等类型的G-6-PD基因突变;图像清晰稳定. 结论:基因芯片技术检测G-6-PD基因突变方法稳定、快速,在临床上应用可行.

    作者:黎青;肖国宏;孙筱放;麦卫阳;王晓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肺结核基础上合并肺癌的临床分析

    肺癌是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而且趋向年轻化,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而在肺结核基础上合并的肺癌,往往因初期诊断肺结核,及对肺结核合并的肺癌(合并发生率为10%~15%)[1]的X线表现缺乏全面的认识,因而忽视了对肺癌的诊断.本文收集了18例肺结核基础上合并的肺癌,将资料整理分析,以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这类肺癌的警惕性,有助于对这类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罗永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球后肿瘤手术及入路选择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球后肿瘤手术入路进行选择,改良额眶入路.方法:对8例经额颞眶顶外侧入路治疗球后肿瘤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8例球后肿瘤均经该入路直视下肿瘤全切,视力:3例恢复正常,3例好转,2例未恢复.结论:颅眶区解剖复杂,手术宜在显微直视下进行;球后大多数肿瘤可首选额颞眶外侧入路.

    作者:张宗平;陈美兰;吴斌斌;陈硕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