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芬;王珂
目的: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手部热压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1999年1月至2002年1月收治的59例手部热压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皮瓣修复的疗效好,优良率达96.0%;早期大张中厚皮片和移植晚期皮瓣修复稍差,优良率分别为81.2%和80.0%;而晚期肉芽创面植皮效果差,优良率仅为57.0%.结论:早期正确处理是手部热压伤功能恢复的关键,早期行腹部皮瓣修复创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彭文要;陈早庆;余继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 70岁以上食管癌及贲门癌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防治.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 74例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整个围手术期手术指征的掌握,术前合并症的治疗、麻醉及手术方式选择,术中使用抗生素,术后行支纤镜吸痰,术后个体化地提早拔除胃管等围手术期处理.结果:发生肺部感染16例(21.6%)中治愈15例,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死亡1例.行气管切开1例.无术中死亡.结论:对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及术中操作、术后处理均应有特殊了解及处理个体化,且应以防治肺部感染为整个围手术期之重点工作,需于围手术早期开始着手,综合多手段,加之个体化术后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业;陈树群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我科1982年10月~2000年10月共收治甲状舌管囊肿及瘘64例,现将手术体会及有关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廖永忠;姜立学;吴敏;卜川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舌癌的发生率在口腔癌中居首位,多数为鳞状细胞癌,一般恶性程度较高,生长快,常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且转移率较高,晚期舌癌可累及口底和下颌骨[1].为提高疗效,经典方法多采用不保留下颌骨的舌癌联合根治术,但术后常导致严重的面部畸形、咀嚼功能明显下降.临床研究证实只要掌握好适应证,保留下颌骨的术式可克服这些缺点.我科自1994~2001年共收治采用此种方法治疗的舌癌患者67例,分析和总结其住院期间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特点,以供参考.
作者:赵丽;田英;羊玉荣;杨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妇科恶性肿瘤病灶位于盆腔.由于其对周围组织器官的浸润,常导致手术困难或无法手术及术后复发.常规的静脉化疗因癌组织局部抗癌药物的浓度低,无法有效地杀灭癌细胞.由于妇科恶性肿瘤血供大部分来自髂内动脉,所以,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后,局部药物浓度为外周血的89倍[1],大大提高了局部癌组织的药物浓度,可更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使部分病例临床分期得到逆转,同时可减轻全身不良反应.故介入治疗成为我院近年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
作者:翟桂悦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肛门新生儿巨结肠Ⅰ期根治术与旧术式(开腹Soave)的比较,以及有关经肛门术式的方法和经验.方法:2000年6月~2002年1月15例常见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行经肛门直肠肌鞘内结肠拖出术式,用于Ⅰ期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结果:15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均成功完成经肛门直肠肌鞘内结肠拖出术式.手术时间(43.6±0.6) min,术中出血(5.5±2.3) ml,全部病例无死亡.术后无粘连性肠梗阻,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污粪仅一例.结论:经肛门新生儿巨结肠Ⅰ期根治术,比较开腹Soave术式,具有更安全、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等优点.
作者:邓志坚;余家康;夏慧敏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腹股沟斜疝是临床上多见的腹外疝,除股疝外,腹股沟斜疝容易发生嵌顿和绞窄,发生嵌顿绞窄后,由于手法复位或自行复位,可以发生嵌顿疝全部复回,但由于其发生率低,一般教材均未提及或明确指出,临床上极少报道,为提高对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全部复回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特将我校附属医院从1981年10月~2001年10月收治的8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全部复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贺德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我院近三年来在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过程中,除常规的洗胃、阿托品静脉注射、复能剂应用外,提出以预防为主,加强护理,并预见性应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润钿;李旷怡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老年妇女阴道萎缩,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降低,病菌容易入侵繁殖引起炎症.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阴道或宫腔积脓破溃,形成弥慢性腹膜炎,临床易发生误诊,我院曾发生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明;杨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支气管哮喘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免疫机制密切相关,目前认为,哮喘的发生是在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影响到Th1和Th2的分化,调控比例失衡的结果[1],而Th1和Th2是CD+4 T细胞的两种辅助性T细胞亚群.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旨在揭示儿童支气管哮喘与细胞免疫机制之间的关系.
作者:黄小燕;钟永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介入超声在稽留流产清宫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4例住院稽留流产病例分成两组,A组32例在B超导视下行清宫术,B组52例行常规清宫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1),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少于B组(P<0.01,P<0.05).结论:介入超声用于稽留流产清宫术中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建强;梁荣辉;石晓蓝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男,46岁,农民,因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余入院.无其他重大疾病及手术外伤史.术前胃镜提示:食管距门齿33 cm占位性病变.
作者:戚维波;胡奕;王明堂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本科自1997年以来共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82例,其中钛轮钉吻合术者35例,缝合术者47例.通过总结这两种手术方式的实践体会,以供临床借鉴.
作者:王济东;张丽芹;陈连华;徐煜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我院1999年3月~2002年2月对28例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行小脑幕切开术直视下脑疝复位,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改善了病人预后,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昭明;王同纶;吴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幽门螺杆菌(HP)是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也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作者:李舜;张金山;林炎彬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用吻合器治疗重度痔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重度内痔用吻合器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33 mm吻合器切除重度内痔24例,平均手术时间12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 d,18例当天无肛门疼痛,4例术后2~5 d少许便血,随访1~5个月,无肛门狭窄及大便失禁发生.结论:用吻合器痔切除术,具有手术简单,术后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疗效好,恢复快,无并发症等优点,是肛肠外科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罗东林;刘宝华;魏鸿;张连阳;文亚渊;沈康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广东省江门市8所综合医院目前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情况,并对其现状提出改进对策.方法:对广东省江门地区8所综合医院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结果:江门卫生技术人员的医院总编制、医技护人员职称构成以及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比例失调.结论:做好全市卫生人员资源规划,合理配置医技护人员,加大改革力度,建立教育培训体制,调整职称结构,引进培养高级人才是当务之急.
作者:罗小燕;廖勇彬;谭炳球;梁万硕;夏风;申丽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绞窄性肠梗阻并肠坏死治疗较困难,在手术治疗中,术式选择对病人预后有较大影响,我们通过探讨总结,对不能行一期肠切除肠吻合病人作肠T型吻合造瘘术治疗,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春林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已成为组织学诊断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但在细胞学诊断中,却因涂片标本脱片、细胞面积大、耗费试剂多、标本制作重复性差等原因,不能象病理组织学作免疫组织化学那样常规开展.我们在诊断细胞学检验中,对脑脊液、浆膜腔积液、尿及乳腺包块穿刺标本,在作免疫细胞学(ICC)过程中进行处理,克服以上影响因素,使之能象病理常规作免疫化学一样成为病理科的常规工作,并获得较好成果.
作者:苏菁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致密物沉积病(DDD)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通过对我院3年来近3 000例肾活检中病理确诊的3例DDD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的复习,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3例DDD年龄分别为15、38、62岁,2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例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2例呈持续低补体血症.病理光镜均表现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免疫组化显示C3和IgM沿毛细血管袢呈颗粒状和系膜区呈团块状沉积.电子显微镜下特征性表现为电子致密物在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和包曼氏囊的沉积.2例呈肾病综合征者对皮质激素不敏感;1例病理示纤维细胞性新月体和中度小管间质病变,尽管血补体正常,2年后进入肾功能不全.结论:DDD的确诊依赖电镜超微结构的检查,其临床表现可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伴血尿、重度高血压及病理示新月体形成和中至重度小管间质病变者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余毅;曲利娟;郑智勇;余英豪;谢福安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