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然
目的:探讨EB病毒IgA抗体ELISA检测的质量控制和半定量测定.方法:对实验方法进行灵敏度检测;制备和应用高值、低值质控血浆进行日常工作的质控;阳性标本倍比稀释后测定,报告高稀释度.结果:质控工作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和敏感性;阳性标本稀释后报滴度使临床医生更好地掌握病情的进展.结论:在无统一的质控物的情况下,可用自制质控物进行EBV-IgA ELISA室内质控和EBV-I gA半定量测定.
作者:张静然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在腹部手术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同期40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术前1天、术中、术后1~5 d , 每天予以乌司他丁20万U静脉输注;同期观察、对比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血清Cr、BUN以及血清胆红素(TBIL)、ALT、AST水平的变化. 结果:腹部手术创伤会对肝肾功能产生损害;治疗组术后1~5 d血清Cr、BUN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血清Cr、BUN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 <0.05),与治疗组同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血清ALT 、 AST、 TBIL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但治疗组各指标升高的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 .05),且治疗组各指标恢复速度更快.结论:乌司他丁对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的肝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东海;孙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大动脉调转术(Switch)的麻醉处理.方法:27例患儿年龄9 h~6岁,体重2.4~15 kg,行Switch术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84~200 min,体外循环时间170 ~6 00 min,心脏全部自动复跳,术中死亡4例,术后渗血8例,肺部感染6例,无麻醉并发症.结论 : 平稳的复合麻醉,术中早期纠正凝血功能,早期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有利于Switch术成功.
作者:宋兴荣;梁杰贤;陈秉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冷冻浓缩胸水静脉回输治疗难治性肝性胸水的疗效.方法:采用透析机对18例难治性肝性胸水患者的胸水进行超滤浓缩,置-18℃环境中冷冻2~3 d,37℃温育溶解后静脉回输.结果:冷冻浓缩胸水静脉回输后,胸水量减少至微量或消失,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消失,症状被控制时间持续一周以上,有4例持续5个月以上未复发,有1例保持28个月无症状.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分别为(46.6±8.7) g/L和 (5 4.8±6.5) g/L,白/球比值为0.99±0.17和1.23±0.14;动脉血氧分压为(7.06±1 .38) kPa和(8.75±1.23) kPa;血清钠为(123±13) mmol/L和(132±15) mmol/L,氯(98 ± 8) mmol/L和(103±9) mmol/L,以上各组数据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 .05,P<0.001),副作用少.结论:冷冻浓缩胸水静脉回输能有效地使难治性肝性胸水消退,疗效持久,能提高血清蛋白水平,升高氧分压,疗效确切.
作者:江水清;项桂菊;李玉芝;宋辉;胡孝彬;曲学玲;薛爱玲;钱於枋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旁减)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10例术后甲旁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甲旁减中占9例为甲状腺手术误切或损伤甲状旁腺引起,临床特点表现为抽搐、手足感觉异常、癔症样表现或痫性发作.目前治疗主要以补充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纠正低钙血症.结论:继发性甲旁减并不少见,尤其是颈部手术,临床表现不特异,易误诊,应常规作血钙、磷、镁等检查.
作者:黄颖斌;陈亮;杨华章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靶向给药是指药物选择地到达特定的生理部位、器官、组织或细胞,并在该靶部位发挥药物治疗作用.选择性给药可以增强药物在靶部位的活性并减少其在非靶部位的毒副作用, 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靶向治疗研究的焦点是载体,寻找一种对肿瘤细胞有特异性的载体,将药物带到肿瘤部位,达到选择性杀灭的目的.本文就靶向治疗的载体研究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胡喜钢;汪森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患者男,39岁,胸部闷胀不适几十年,现感冒咳嗽、咳痰,胸片检查后入院.查体:右肺中上野无呼吸音,叩诊呈鼓音,左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罗音,气管左偏,X线胸片:右肺中上野透过度强,其内无肺纹理,周围见间断弧形的头发丝样亮线.考虑右肺大疱行手术治疗.
作者:杨旭东;朱文玉;孔庆宇;李婧;张晓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方法. 方法:对60例手术中无法切除的恶性肿瘤或考虑术床有残留的病人,将治疗管先埋置在术床或直接插入瘤体内,术后48 h进行铱192近距离放射治疗.对于未能切除的肿瘤照射总剂量 DT 36~48 Gy/6次,共3 d,外照射DT 30~36 Gy/15~18次;对于肿瘤已切除但怀疑有残留的病人照射总剂量DT 36 Gy/6次,共3 d.结果:60例病人全部进行了随访,5年生存率(41 /60)68.3%,局部复发率5%,无严重放疗副反应.结论:手术与放射治疗联合疗法治疗恶性肿瘤疗效确定,无严重放疗副反应,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侯友贤;戴辉;李志强;李工;王者非;陈海;卫小芬;徐艳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颏颈胸瘢痕挛缩应用邻位长轴皮瓣进行修复创面,使颈颏部的外观和功能更符合生理要求,为临床提供简便可靠的手术方式.方法:以颈阔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或颈横动静脉等为血供的超比例皮瓣,修复由于颏颈胸瘢痕粘连松解切除后遗留的大面积创面.结果:12例完全成活,功能和外形理想.结论:由于颈肩部血供的交叉性及丰富吻合侧支血管存在,尤以颈部浅层肌肉的血供特别丰富,且颈部血管近心位置较近,压力较大,血供可靠.采用带知名血管的轴形皮瓣延长或带浅层肌的皮瓣,甚至带深筋膜或真皮下血管网的薄皮瓣,超过正常皮瓣比例2.3倍均能有效成活,修复颏颈部的缺损十分可靠.
作者:邓永高;周强;陈伟明;莫劲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骨肿瘤发病率占全部肿瘤的1%~2%,包括30余种性质不同的病种及一些瘤样病变.良恶性骨肿瘤比例各家悬殊较大,国外报道 1∶3.2 , 国内有报道 1∶2.1[1].在恶性骨肿瘤中,男女发病率约为1.5~2∶ 1.软骨肉瘤、纤维肉瘤、恶性骨巨细胞瘤、骨髓瘤等发病频数高,骨转移瘤虽非骨原发肿瘤,也占着相当比重.各种恶性骨肿瘤均有各自的好发部位,但以股骨、胫骨为常见,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热疗.
作者:司海鹏;向理科;王智彪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加压滑动鹅头钉加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加压滑动鹅头钉加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病人经6~36个月术后随访,优17例,良4例,无一例并发症死亡, 无髋内翻、患肢短缩畸形,无内固定物断裂、螺钉脱出股骨头,无迟发性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加压滑动鹅头钉加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加强了静压力和动压力的加压作用,加强抗扭转力,使病人可早期进行功能练习及负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王岩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科采用口服菌栀黄注射液预防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翟桂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优化采用PCR技术从PBR322-bFGF质粒扩增bFGF 基因片段的条件并构bFGF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bFGF基因转移在骨组织工程学中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1)在不同的模板量、Mg2+浓度、退火温度下经PCR扩增bFGF基因,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2)载体和PCR产物经EcoRI和HindⅢ酶切、纯化,T4连接酶连接,转化大肠杆菌,抗生素筛选重组质粒.结果:(1)得到三个佳参数为:模板量为2 μl(50.4 μg/ml);Mg2+浓度为2.0 mmol/L;退火温度为55℃.(2)酶切、PCR和DNA序列鉴定均证实插入片段的正确性.结论:在此优化条件下经PCR反应得到了特异、高效和忠实的bFGF基因片段,并成功构建了bFGF真核表达载体.
作者:丁焕文;张丽君;张宏斌;郭勇;王捷 刊期: 2002年第09期
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旋转针蒂法进行硬膜外阻滞,为探索旋转针蒂法对硬膜外阻滞效果及置入硬膜外导管难易程度的影响,我们选择了阑尾炎手术患者80例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国强;张知园;王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患儿女,4个月.8 h前无诱因突然出现面色苍白, 呼吸困难,半小时前出现昏迷、四肢发紫、无发热及咳嗽.体检:T36.1℃,深昏迷、全身皮肤湿冷、有大理石纹、口唇发绀、呼吸78次/min,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心率46次/min、律整、心音低钝,各瓣膜区未闻杂音.肝脾不大,四肢肌张力低,双膝反射消失.
作者:杨怀秀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维胺酯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和使用安全性.方法:观察组口服维胺酯胶囊50 mg,2次/d,共6周.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6,安体舒通及四环素,共6周.两组同时外搽复方硫磺洗剂.结果:观察组对粉刺及脂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丘疹和脓疱无显著差异;综合疗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例(13.5%)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4例(10.8%)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维胺酯胶囊是治疗痤疮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王建琴;叶聪;曾仁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活脑灵对颈椎病性眩晕的疗效. 方法:将本院住院病人72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活脑灵组),用活脑灵200 mg加入10 %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维脑络通注射液0.4 g及胞二磷胆碱钠注射液0.5 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疗效与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4%,对照组有效率72.2%,经统计学χ (2)/()检验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活脑灵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疗效满意,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思孝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人群中感染埃可病毒(ECHO)状况. 方法:采用中和抗体试验测定人群血清抗体,血清作1∶10~1∶320稀释,病毒用100 T CI D50在微量培养板上进行;ECHO病毒6个型分别与血清等量混合,结合1 h,接种细胞( 同时设立病毒、细胞对照),观察细胞病变.结果:血清ECHO 7、9、14、15、24、27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依次为:24.2%和7.18,16.0%和6.37,38.9%和9. 42,19.9%和6.37,15.7%和6.34,10.8%和5.64.其中<3岁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较低 ,为2.6%~32.5%,15~40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高,为11.3%~52.8%.结论:汕头地区人群中ECHO 7、9、14、15、24、27型病毒的传播广泛,以青壮年感染率较高,婴幼儿较低,可能与参加社会活动多少有关.
作者:朱红军;谢若男;林祥伟;曾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在治疗复发性肝癌中的价值 .方法:应用超液化碘油及常规化疗药物,经股动脉穿刺插管(23例)及经皮下带囊导管(17 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40例复发性肝癌.平均治疗2.3次.结果:1,2,3年生存率(直接法)分别为78.4%,45.7%,24.2%.与同期行肿瘤切除及其它治疗病例相比,生存率低于肿瘤切除病例,高于其它治疗病例(经Gehan比分检验,u=3.77及4.19,P<0.01).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是不能切除的复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
作者:詹世林;陈建雄;霍枫;裴世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2000年4月~2001年2月,我们对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79例患者进行了实时B超检查,通过随访手术、病理结果、了解超声对LC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邢晨芳;张烨峰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