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BV-IgA ELISA的质量控制和半定量测定初探

张静然

关键词:疱疹病毒4型, 人,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探讨EB病毒IgA抗体ELISA检测的质量控制和半定量测定.方法:对实验方法进行灵敏度检测;制备和应用高值、低值质控血浆进行日常工作的质控;阳性标本倍比稀释后测定,报告高稀释度.结果:质控工作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和敏感性;阳性标本稀释后报滴度使临床医生更好地掌握病情的进展.结论:在无统一的质控物的情况下,可用自制质控物进行EBV-IgA ELISA室内质控和EBV-I gA半定量测定.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动脉化疗栓塞在治疗复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在治疗复发性肝癌中的价值 .方法:应用超液化碘油及常规化疗药物,经股动脉穿刺插管(23例)及经皮下带囊导管(17 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40例复发性肝癌.平均治疗2.3次.结果:1,2,3年生存率(直接法)分别为78.4%,45.7%,24.2%.与同期行肿瘤切除及其它治疗病例相比,生存率低于肿瘤切除病例,高于其它治疗病例(经Gehan比分检验,u=3.77及4.19,P<0.01).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是不能切除的复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

    作者:詹世林;陈建雄;霍枫;裴世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威草胶囊对尿酸性肾病大鼠TGF-β1和TIMP-1G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威草胶囊对尿酸性肾病大鼠的作用机制. 方法:用腺嘌呤加沙丁鱼造模,并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空白组、小剂量威草胶囊治疗组、大剂量威草胶囊治疗组、别嘌呤醇治疗组.在造模的同时,分别给予以上述药物灌胃 ,在实验第4周,活杀所有大鼠,取肾组织,做肾脏病理组织检查,用点计数法计算肾小管的萎缩率,炎症细胞浸润面积,间质纤维化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肾组织TGF -β1和TIMP-1(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空白组和各治疗组TGF-β1、TIMP-1阳性表达增高(P<0.01);与模型空白组相比, 治疗组肾小管的萎缩率、炎症细胞浸润面积、间质纤维化率明显减轻(P<0.01);TGF -β1、TIMP-1阳性表达下降(P<0.01).结论:威草胶囊可能通过抑制TGF-β1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分泌;通过抑制TIMP-1的表达,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从而减少尿酸性肾病肾间质纤维化.

    作者:黄天伦;夏明珠;任开明;吴凡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后路植骨融合椎板钩内固定治疗寰枢椎失稳3例

    目的:评价椎板钩加压内固定治疗寰枢失稳的效果. 方法:对3例寰枢椎失稳者(包括齿状突骨折2例,寰枢椎脱位1例)行后路自体髂骨植骨、椎板钩(Apofix)内固定术.结果:随访6~18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结论:对寰枢失稳可采用寰枢椎后路融合椎板钩内固定术治疗.椎板钩内固定术无需椎板下穿越钢丝,避免了钢丝断裂及松脱,是一种易操作且效果可靠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张和平;张普国;黄明光;李佛保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鼻咽癌与鼻咽结核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鼻咽癌、鼻咽结核及两病合并存在的鉴别. 方法:1990年8月~2002年5月共有385例行鼻咽活检,经病理证实鼻咽癌137例、鼻咽结核9 例、鼻咽癌合并结核5例,比较其临床资料,并行EB病毒I gA/VCA抗体测定.结果:三者之间临床资料及颈淋巴结情况有一定差异.137例鼻咽癌中IgA /VCA阳性122例(以≥1∶20为阳性),占89.1%;鼻咽结核者均为阴性,鼻咽癌合并结核者均为阳性.结论:三者之间症状体征难以相区别时,IgA/VCA对鉴别鼻咽癌与鼻咽结核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勇;袁先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右心房粘液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右心房粘液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0月~2001年10月收治的19例右心房粘液瘤病例.术前均经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确诊,均在体外循环下行粘液瘤摘除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5例,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结果:无围术期及手术死亡,随访15例,时间1 个月~6年,心功能:Ⅰ级9例,Ⅱ级3例,Ⅲ级1例,1例死于非心脏方面的疾病,1例复发再次手术,复发率6.67%.结论:右心房粘液瘤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手术效果满意,复发率低,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及随访有重要作用,应注意术后随访.

    作者:章斌;张宝仁;郝家骅;梅举;徐志云;邹良建;孙道华;于伟勇;王志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旋转针蒂法对硬膜外阻滞效果影响的临床观察

    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旋转针蒂法进行硬膜外阻滞,为探索旋转针蒂法对硬膜外阻滞效果及置入硬膜外导管难易程度的影响,我们选择了阑尾炎手术患者80例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国强;张知园;王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爱维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我们于1999年11月~2002年2月对78例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爱维治治疗,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分析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培毅;黄翠瑶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腹部手术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在腹部手术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同期40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术前1天、术中、术后1~5 d , 每天予以乌司他丁20万U静脉输注;同期观察、对比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血清Cr、BUN以及血清胆红素(TBIL)、ALT、AST水平的变化. 结果:腹部手术创伤会对肝肾功能产生损害;治疗组术后1~5 d血清Cr、BUN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血清Cr、BUN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 <0.05),与治疗组同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血清ALT 、 AST、 TBIL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但治疗组各指标升高的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 .05),且治疗组各指标恢复速度更快.结论:乌司他丁对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的肝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东海;孙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汕头地区人群中埃可病毒抗体的检测

    目的:观察人群中感染埃可病毒(ECHO)状况. 方法:采用中和抗体试验测定人群血清抗体,血清作1∶10~1∶320稀释,病毒用100 T CI D50在微量培养板上进行;ECHO病毒6个型分别与血清等量混合,结合1 h,接种细胞( 同时设立病毒、细胞对照),观察细胞病变.结果:血清ECHO 7、9、14、15、24、27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依次为:24.2%和7.18,16.0%和6.37,38.9%和9. 42,19.9%和6.37,15.7%和6.34,10.8%和5.64.其中<3岁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较低 ,为2.6%~32.5%,15~40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高,为11.3%~52.8%.结论:汕头地区人群中ECHO 7、9、14、15、24、27型病毒的传播广泛,以青壮年感染率较高,婴幼儿较低,可能与参加社会活动多少有关.

    作者:朱红军;谢若男;林祥伟;曾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预激综合征并发快速心房颤动

    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是该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虽然房室旁路并不直接参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但心房颤动可经房室旁路下传引起快速心室反应,从而使血流动力学恶化及心电图表现复杂化,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刚艳;江洪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恶性肿瘤靶向治疗的载体

    靶向给药是指药物选择地到达特定的生理部位、器官、组织或细胞,并在该靶部位发挥药物治疗作用.选择性给药可以增强药物在靶部位的活性并减少其在非靶部位的毒副作用, 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靶向治疗研究的焦点是载体,寻找一种对肿瘤细胞有特异性的载体,将药物带到肿瘤部位,达到选择性杀灭的目的.本文就靶向治疗的载体研究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胡喜钢;汪森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维胺酯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维胺酯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和使用安全性.方法:观察组口服维胺酯胶囊50 mg,2次/d,共6周.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6,安体舒通及四环素,共6周.两组同时外搽复方硫磺洗剂.结果:观察组对粉刺及脂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丘疹和脓疱无显著差异;综合疗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例(13.5%)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4例(10.8%)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维胺酯胶囊是治疗痤疮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王建琴;叶聪;曾仁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NF-κB控制内皮细胞ET-1转录的相关研究

    内皮素-1(ET-1)是由21-氨基酸组成的肽,是迄今所知的有效的血管收缩因子之一,亦是促细胞分裂剂.内皮细胞释放ET-1受诸多因子的刺激,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血栓、血管紧张素Ⅱ、氧基因.内皮细胞中ET-1信使RNA(mRNA)被表达,ET-1首先被转录成前体分子的形式,即前内皮素原和内皮素原,之后通过内皮-隐蔽酶加工成生物学上有活性的ET-1.循环中ET-1的有效增加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近年的研究已显示,不仅仅是动脉局部ET-1浓度的增加,并且ET-1 mRN A的增加亦控制着动脉粥样硬化的损伤.

    作者:李东霞;潘志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总结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本院近十年收治的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总结. 结果:5例均为颈部的无痛性肿块,包膜完整,切面呈灰白结节,镜下见癌细胞间有大量淋巴细胞增生,癌细胞PAS染色阴性,角蛋白阳性.结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病理特征明显,临床上要与鼻咽转移癌、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和恶性淋巴瘤相鉴别.

    作者:范小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及并发症防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及防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择小儿肺炎16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固本清热化瘀方剂--金宁益康口服液10 ml,每日3次,<5岁10 ml,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甘草合剂,1 ml/岁,每日 3 次.用药后分别记录病人的症状、体征、X线.并于用药前和服药后3 d抽查血清白介素-2 (IL-2),12 d抽查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补体C 3、C4.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天数、异常胸片阴转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0.001),IL-2、C3、C4、T淋巴细胞亚群两组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5~0.001).而TNF-α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无发生并发症病例,而对照组3例发生急性心力衰竭,1 例中毒性脑病.未见本方药有明显副作用.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及防治并发症是可靠有效的方法.

    作者:宋筱华;王明月;郭春艳;葛明;沈德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2000年4月~2001年2月,我们对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79例患者进行了实时B超检查,通过随访手术、病理结果、了解超声对LC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邢晨芳;张烨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酷似脑梗塞表现的多发性硬化11例

    我院1998年7月~2001年8月收治酷似脑梗塞的多发性硬化(MS)1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7~57岁.

    作者:杨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太宁栓治疗痔疮术后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太宁栓对痔疮术后病人止痛、止血、消肿、伤口愈合的临床疗效,研究太宁栓治疗痔疮术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70例痔疮术后病人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其中40例使用太宁栓,30例使用常规的高锰酸钾坐浴治疗 .结果:治疗后太宁栓组出血、疼痛、瘙痒、水肿糜烂的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2组均未出现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太宁栓治疗痔疮术后的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 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徐波;朱光辉;庄思敏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肠复康、硝苯吡啶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65例临床观察

    婴幼儿秋季腹泻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院门诊使用肠复康、硝苯吡啶治疗65例,效果满意.

    作者:陈日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前臂缺血坏死的运动疗法

    前臂缺血性坏死患者,由于肌肉纤维化及收缩,腕和手呈屈曲畸形,影响手功能,治疗困难.本组5例采用运动疗法并合理应用支具,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淑芳;王凤英;谢薇;吴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