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殿仁
我科自1996年1月~1999年12月,对100例输卵管结扎妇女行输卵管复通术,术后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晓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患者男,34岁,因左眼突然视力下降,伴同侧偏头痛1个月,在当地卫生院诊为左眼视神经炎,给予对症治疗未见好转,于1999年7月2日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全身无异常发现,双眼外观正常,视力:右眼1.0,左眼光感,眼底视乳头正常,边界清楚,杯盘比0∶3,黄斑中心凸光反射存在.
作者:李龙军;张兵;闫新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与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复合移植对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抽取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后,与制备好的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相结合,一并植入到兔膝关节实验性关节软骨缺损包,并与空白对照组及单纯脱钙骨基质植入对照组相比较,术后第3,6,9,12周活体取材大体观察并做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实验组的关节软骨缺损其修复表面渐光滑,接合渐牢固,透明软骨渐形成,术后12周其软骨及软骨下骨组织基本修复;而对照组关节软骨缺损仅有类软骨或纤维组织修复.结论:骨髓基质细胞来源充足,取材容易;而脱钙骨基质和骨髓基质细胞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好;脱钙骨基质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分化,二者的复合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良好.
作者:丁元洪;张功礼;禹志宏;邓长康;刘宝山;施永彦;李伟;张昊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儿童寰枢椎旋转性移位的诊治体会.方法:对本院小儿骨科1996年1月~2000年6月收治的268例寰枢椎旋转性移位患儿的临床情况、治疗经过进行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目前对该病的诊治进展.结果:201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8个月,191例1次住院治疗恢复正常,无复发,10例二次入院经保守治疗获得治愈.结论:寰枢椎旋转性移位是儿童常见病,发病后及时得到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保守治疗为首选,对保守治疗无效可行枕寰枢椎融合术.
作者:曾裴;张学军;戴祥麒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d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对老年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小脑的影响.方法:建立老年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iNOS,nNOS在小脑的表达,用透射电镜观察小脑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缺血30min后再灌注6,12,24,48h组浦肯野细胞nNOS活性显著升高(P<0.001),假手术组、缺血30min立刻取材、缺血30min后再灌注1h和96h组nNOS微量表达;而iNOS在小脑皮质不表达,髓质中有少量神经细胞中度表达.电镜下48h和96h组浦肯野细胞损伤较重.结论:由nNOS诱导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脑缺血后神经元迟发性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杨传红;赖晃文;唐庚云;詹纯列;郑文岭;李建军;肖育华;张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脑垂体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40例脑垂体瘤患者分别作常规轴位CT,MPR及SSD(表面阴影显示法)成像.结果:三种成像方法在临床应用价值的专家评估结果(Kappa值≥0.75)分别为,脑垂体瘤显示清晰:常规CT31例,MPR28例,SSD16例;垂体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解剖结构显示清晰:常规CT23例,MPR31例,SSD24例;影像对经蝶入路手术具有指导意义:常规CT6例,MPR32例,SSD20例.结论:MPR技术在脑垂体瘤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强于常规CT与SSD技术.
作者:林志超;吴何嘉;罗良平;曹宗伟;陈金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院1997~2000年收住胸腔积液病人128例,现就其中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30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淑芹;陈玉凤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患者女,11岁,因呕吐8个月于2000年11月25日入院.8个月前患儿感咽下困难,进食后即吐,有时每餐呕吐多次,无腹痛及胸骨后疼痛.上消化道钡餐示:“器官轴型胃扭转”,给予吗叮啉口服及体位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病后4个月行纤维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又以“胃炎”胃仙-U,普瑞博思等药,症状无好转.
作者:冯清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患者男,42岁,司机,发现左下睑无痛性小肿块2个月,局部无外伤史,偶有充血、搔痒不适等,经用消炎眼药水滴眼,症状无明显改善,于2000年2月前来本科门诊就诊.
作者:黄筱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索采用持续臂丛的新方法解决长时间手外科及上肢手术的麻醉及术后镇痛问题.方法:选择30例ASA Ⅰ~Ⅱ级成人上肢或手外科手术患者,用小儿Y型留置针穿刺置管行持续臂丛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满意者29例(97%),效果差、术中复合吸入麻醉者1例(3%).结论:此法安全、有效、简便、可行,解决了长时间手外科及上肢手术的麻醉及术后镇痛问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宁;黄恩泽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选择性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泰素及卡铂并联合泰素全身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5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支气管动脉注入泰素和卡铂,同时予泰素全身化疗,每例均完成2~3周期后评价其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57例中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28例,总有效率59.6%.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等,毒副作用多为Ⅰ~Ⅱ度.结论: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泰素和卡铂并联合泰素全身化疗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有效率高、毒副作用可耐受的方案.
作者:张华;罗鹏飞;张良明;邵培坚;周泽健;郑伟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患者男,31岁,于2000年10月5日8∶30被蜈蚣咬伤前臂,红肿范围3cm×3cm,经医疗室给予2%碘酒外涂咬伤部位,同日23∶30突然出现眩晕、全身麻木、出冷汗、言语不清,急送医疗室诊治,检查:P130次/min,R30次/min,T36.5℃,血压测不出,神志清醒,言语不清,四肢麻木、湿冷,面色苍白.
作者:曾广友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检出率及其在病情转归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277例乙肝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ANCA,并以48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结果:214例乙肝患者中,ANCA阳性30例,阳性率为14.0%;63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ANCA阳性26例,阳性率为41.3%,均为c-ANCA.结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NCA有较高的检出率,乙肝后肝硬化的发生机制可能与病毒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紊乱,产生自身抗体,从而加重对肝脏的损伤有关.
作者:林向阳;樊爱军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麻醉方法及围术期处理.方法:总结我院1995~2000年通过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共20例的术前评估、麻醉方法、术中及术后处理情况.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多为青壮年发病,体格肥胖,常合并有其他器官系统的疾病.选择局麻安全有效,但术中患者仍觉伤口疼痛,小儿不能合作,给手术操作带来不便.局麻时辅助静脉用镇静剂,术中患者SPO2有下降趋势.全麻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但拔管后2例出现严重的舌根后坠及低氧血症,经处理后好转.结论: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全麻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器官功能、麻醉及手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术毕应等病人清醒方拔除气管导管,术后的监护及管理亦十分必要.
作者:陈宇;黑子清;黄文起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简化手术操作,探索去带盲结肠可控性膀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例全膀胱切除患者行去带盲结肠可控性膀胱术.结果:随访4~24个月,均获良好的可控,贮尿囊容量达300~500ml.无输尿管反流,肾功能稳定.结论:本术式可以达到应用去管重建原理建成的可控膀胱目的,即大容量,低内压,高顺应性,高调节性.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李宋荣;史向民;胡叶成;钟为民;利民;周灿轩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顽固性心衰是内科危重症,常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棘手,死亡率较高.1998年12月~2000年12月我们联合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速尿、倍他乐克治疗顽固性心衰,疗效满意.
作者:杨绍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蜘蛛痣是肝硬化病人常见体征之一,本文探讨蜘蛛痣与肝硬化病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静脉宽度之间的关系,旨在明确蜘蛛痣出血的部位、数量不同对肝硬化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危险度的预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郭红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患者,女,20岁,全身皮肤红斑、结节,进行性加重9年伴持续发热40余天,于2000年4月29日入院.患者于1991年初鼻梁部出现小片状红斑,之后渐扩展至双侧颧部,在当地医院间断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感染等治疗无效,皮损渐蔓延至躯干、四肢,形成大小不一的浸润性红斑及结节,时有糜烂、结痂,病情反复不愈.于2000年3月起患者出现高热持续不退,遂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9.6℃,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6/10kPa,轻度激素面容,精神差,左颈后、左腹股沟淋巴结黄豆大小,心、肺(-),肝肋下4~5cm,质中,无压痛.颜面、躯干及四肢可见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浸润性红斑及结节,部分结节呈淡黄色,红斑表面可见灰褐色粘着性厚痂,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口腔舌根部见灰白色假膜.血常规:WBC15.8×109/L,Plt358×109/L,嗜酸性细胞计数700×106/L.尿、便常规、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均正常.肝功能:ALT155U/L,总蛋白82.8g/L.
作者:杨蓉娅;敖俊红;张水文;王文岭;李大伟;张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高血压除了损害心脏、脑、肾和眼等靶器官外,大血管特别是主动脉也常直接受影响,并可导致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分离和主动脉粥样硬化性栓塞等重要的心血管事件,易造成患者病残或高死亡率发生等凶险临床经过和严重不良预后,实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警惕和充分认识.
作者:彭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慢性咽炎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为咽部异物感、干燥、发痒、灼热、疼痛,严重者有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反复,目前多采用微波治疗,效果令人满意[1].我科门诊1998年1月~2000年12月对2021例慢性咽炎病人施行微波治疗共4242人次,整个治疗护理配合密切,微波热凝过程顺利,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钻娣;刘丽嫦 刊期: 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