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梅芳
目的: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降压效果.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进行观察,收治时间为2016年11月~2017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每组60例,针对对照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控制,针对观察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社区护理,对比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结果: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血压水平、高血压改善率、并发症发生率、饮食规范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会高血压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相应的社区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维持患者正常血压水平,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蒋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护理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的1月~2017年的1月我科收治的11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住院满意度及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及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护理实施健康教育意义重大,能够提高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大程度控制风险因素.
作者:付营;胡学军;戚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产地莱菔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和芥子酸乙酯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方法测定.芥子碱硫氰酸盐测定条件:Agilent ZORBOX SB-phenyl(5μm,250×4.6 mm)柱,乙腈-3%冰醋酸(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6nm.芥子酸乙酯测定条件:Hypersil ODS C18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芥子碱硫氰酸盐在0.0912~1.824ug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48%,RSD=1.44%;芥子酸乙酯含量在4.98-79.68?g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26%,RSD为2.18%.结论:不同产地莱菔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和芥子酸乙酯的含量变化较大,通过控制芥子碱硫氰酸盐和芥子酸乙酯的含量,可有效控制莱菔子药材的质量.
作者:崔宁;周洪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性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5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7例,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为普通组,一组采用品管圈,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知晓率评分为(18.7±1.4)分,肢体活动知晓率评分为(18.5±1.6)分,桥式运动知晓率评分(17.9±1.8)分,转移知晓率评分为(18.3±0.4)分,各项评分均高于普通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0%(26例),明显高于普通组的74.07%(20例)(<0.05).结论:品管圈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对康复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在护理过程中更多的获得患者的配合,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梁艳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于我院就诊的132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66)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n=66)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无差别(>0.05),术后研究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82%,研究组为95.45%,则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2=6.0923,<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而言,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效果较好,术后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艳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皮肤微针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改善女性面部皮肤老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改善面部皮肤老化女性志愿者中抽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皮肤微针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进行治疗,观察志愿者接受治疗后的皮肤状态以及副作用.结果:本研究志愿者治疗后皮肤状态评分(75.81±5.34)优于治疗前(47.62±7.4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785,=0.000<0.05);副作用发生率为3.33%,安全性较高.结论:皮肤微针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能够有效改善女性面部皮肤老化状态,促进面部年轻化,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析重睑成形术后上睑缘外翻及重睑线凹陷过深的修复效果情况.方法:于2015年3月-2016年4月对在我院行重睑成形术后发生重睑线凹陷过深42例患者,以及上睑缘外翻42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观察患者重睑线凹陷过深、上睑缘外翻情况.结果:行手术治疗前,患者I区、II区的重睑线凹陷深度情况均显著高于术后;行手术治疗前,上睑缘外翻患者的II区睫毛根部提升角、平视位中央区睑缘露白相对面积及上视位中央区睑缘露白相对面积等情况均显著高于治疗后.结论:经行重睑成形术后,临床应加强重视术后不良形态的发生,如重睑线凹陷过深、上睑缘外翻等,通过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其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对患者外形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孙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将强化康复护理实施于脑梗死偏瘫患者中,分析和评估对其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作用.方法:研究资料源于2015年11月~2017年5月本医院收入诊治的7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参考入院单双号开展分组,一组收入35例患者,强化康复护理实行于实验组,常规护理实行于参照组,研究和分析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FMA评分分数、ADL评分分数.结果:参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FMA评分分数比较于实验组患者统计数值,<0.05,表明数值检测的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ADL评分分数比较于实验组患者统计数值,P<0.05,表明数值检测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开展强化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其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艾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字形分腿位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0例妇科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截石体位进行相应的手术,而观察组则使用人字形分腿位进行妇科腔镜手术,进而对两种不同体位手术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经过摆放之后的血压(85.56±24.47)mmHg和心率(62.23±5.14)次/分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摆放之后的血压(102.89±25.69)mmHg和心率(72.86±6.42)次/分钟情况,并且观察组体位安置耗时(1.62±0.68)分钟和术后麻醉苏醒时间(5.38±0.46)分钟明显短于对照组的体位安置耗时(2.39±1.03)分钟和术后麻醉苏醒时间(12.23±1.88)分钟(<0.05).结论:将人字形分腿位运用于妇科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患者手术效果的提升,拥有着较高的手术安全性,对于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覃华凤;曾洪华;廖秀琼;桂甜;孙曼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认知功能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涉及的样本来源为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62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实验,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参照组(n=31),将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实验组(n=31),观察统计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数据参比差异.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有效率合计值对比参照组数据,<0.05,统计学差异明显.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形成显著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与神经功能.
作者:李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分析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中抽选134例,采取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消化内镜治疗,其中,实验组接受APC治疗,对照组接受血管夹(钛夹)止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初次止血率(94.03%)、30天死亡率(0%)与对照组(92.54%、0%)无明显差异,2=0.12、0.00,=0.73、1.00;再出血率(0%、1.49%)明显低于对照组(5.97%、10.45%),2=4.12、4.79,=0.04、0.03,且实验组总有效率(95.52%)明显高于对照组(82.09),2=6.08,=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中采取消化内镜不同方式治疗中,APC治疗临床效果更佳,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建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总结甲状腺肿瘤甲乳科手术患者治疗期间的具体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资料100例,所选患者全部接受甲乳科手术治疗,根据随机法对所选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护理干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前以及护理之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疼痛情况、体位耐受情况和产生头痛以及呕吐几率,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开展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手术期间疼痛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手术期间体位耐受差几率和手术之后产生头痛以及呕吐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够显著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几率,提高手术之后舒适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巧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活血归附丸结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探讨.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芬必得(1片/qd,痛经严重时2片/q12h).观察组采用活归附丸(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艾灸(取关元、中脘、天枢、中极、三阴交等穴,每日1次,每次1h.)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痊愈率达36.0%,显效率达30.67%,总有效率为93.33.0%;对照组痊愈率为24.0%,显效率为25.33%,总有效率为78.67%;差异有显著性(<0.01);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月经血PGF2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观察组月经血PGF2a水平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活血归附丸结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对痛经症状的改善效果非常理想,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理想选择,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尚念会;张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四步法眼部整形手术在老年眼袋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行眼部整形的9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下睑皮肤入路整形,观察组给予四步法整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且并发症更少(<)0.05.结论:通过四步法整形手术可有效降低老年眼袋整形出现并发症情况,显著提高整形治疗效果.
作者:陆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中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老年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对照组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18.03±5.45)分、(35.81±3.56)分、(31.23±3.42)分,观察组则分别为(18.12±5.37)分、(35.73±3.65)分、(31.27±3.3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12.89±4.64)分、(58.16±4.27)分、(35.16±4.03)分,观察组则分别为(10.53±3.21)分、(63.52±5.74)分、(41.69±5.68)分,观察组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人中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丁再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配合临床防治先兆子痫的作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6例先兆子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38例),其中对照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而观察组则需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患者疾病的防治工作之中,进而对两组患者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压达标率、蛋白尿控制率及新生儿阿帕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配合临床治疗对先兆子痫可取得显著的作用效果,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作者:武春鸿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护理工作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5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前提下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15%)明显比对照组(73.08%)高(<0.05),不良反应发生率(7.69%)明显比对照组(30.77%)低(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护理工作中实施个性化护理,临床疗效显著,同时患儿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美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烧伤创面换药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2016年4月~2016年12月就诊的烧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烧伤创面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烧伤创面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期间,研究组发生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1/25),对照组发生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00%(8/2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为烧伤患者创面换药时提供优质护理,可以让患者恢复更快,收到更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应用于足月儿疫苗注射所致疼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接受疫苗注射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予以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评分以及注射前、注射时、注射后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新生儿NIPS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两组新生儿心率注射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05),注射时、注射后新生儿心率均较注射前升高,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0.05).新生儿血氧饱和度注射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05),注射时、注射后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均较注射前降低,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研究组新生儿母亲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应用于足月儿疫苗注射中,可显著减轻新生儿疼痛程度,降低对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刺激,新生儿母亲具有更高的满意度.
作者:何华艺;梁永珍;范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神经外科医院接受颅内感染治疗患者100名,并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展开分析.结果: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进行个性化护理,观察组患者颅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对颅内感染护理措施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状况分析,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颅内感染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作者:贺静芝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