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脐带绕颈3周真结2个足月活产1例

庄小瑜

关键词:脐带绕颈, 异常发现, 羊水Ⅲ度, 脐带真结, 产后出血, 阵发性, 羊水清, 新生儿, 胎心音, 宫缩剂, 住院, 孕期, 心肺, 外观, 体重, 胎头, 胎盘, 胎膜, 妊娠, 评分
摘要:患者,26岁,孕2产1,因妊娠39++,阵发性腹痛3 h,于1999年10月9日入院.孕期产检5次无异常发现.入院查体:T36.8℃,P 80次/min,R 18次/min,BP 14/9 kPa,心肺无异常发现.宫高32cm,腹围96cm,胎头入盆,先露平棘,宫口开2cm,胎膜已破,羊水清,胎心音140次/min,宫缩每2~3min1次,持续35~40s,入院3.5h后顺娩一活男婴,体重2800g,脐带真结2个,均较松,脐带绕颈3周,羊水Ⅲ度浑浊,新生儿Apgar评分1 min评8分,5 min评10分,外观无畸形,胎盘5 min娩出,无异常,脐带长约108 cm,产后出血400 ml,使用宫缩剂后好转,住院4d后平安出院.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结核合并自发性气胸59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肺结核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体会.方法:对1997年9月~2000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并发气胸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科保守治疗38例,手术治疗21例;56例效果良好,死亡3例,均为保守治疗者.结论:对于肺结核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在积极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的外科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穗;李志强;伍建华;高建齐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消化系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分析

    近几年来,已经发现乳腺癌等性激素靶器官肿瘤,常在肿瘤发生前后或同时并发胃肠道肿瘤,并先后在消化道肿瘤中检测到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进而推测体内性激素环境也同样影响了消化道肿瘤的发生.为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我们对32例消化系肿瘤患者于根治术前后测定其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傅岳武;黄徽永;徐泽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非扩髓型带锁髓内针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目的:评价非扩髓型带锁髓内针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非扩髓型带锁髓内针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38例,其中Gustilo I度14例,Ⅱ度21例,Ⅲ度3例.均采用胫骨带锁实心的髓内钉,在伤口彻底清创后以不扩髓穿针技术植入髓内针,I期静力锁定,伤口依不同情况予I期或延迟闭合.结果:本组38例全部获7~25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35例(92%)骨折愈合,3例(8%)延迟愈合;术后12个月时骨折均愈合;术后3个月时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非扩髓型带锁髓内针治疗GustiolⅠ,Ⅱ度开放性骨折的骨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而感染率与其它方法相近,可作为首选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黄明光;张普国;曾秋涛;黄必留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直肠粘膜游离瓣修补术治疗女婴直肠阴道瘘

    目的:探讨采用直肠粘膜游离瓣修补术治疗女婴直肠阴道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行设计直肠粘膜游离瓣修补术.技术关键为:(1)松弛直肠内粘膜,游离瓣修补瘘口;(2)直肠阴道瘘口不缝合,起引流作用.结果:10例手术治疗患儿均痊愈,排便正常,无术后并发症,随访1~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直肠粘膜游离瓣修补术治疗女婴直肠阴道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面小,组织愈合快,易于推广等优点.

    作者:黄文;罗德源;姜月平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胃大部切除术并发短肠综合征2例

    胃大部切除术已鲜有并发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笔者经治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恬;金慧君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胃癌术后引起顽固性呃逆19例临床分析

    我院从1990年1月至今,共收治19例胃癌术后出现顽固性呃逆患者,现将处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勇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利分能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

    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是流行性腮腺炎常见的并发症,由腮腺炎病毒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目前临床抗病毒药物疗效不确切.现将我院1999年4月~9月使用哈尔滨里亚哈尔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α-干扰素制剂利分能治疗该病的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许红梅;刘作义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双环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长骨骨折

    目的:探讨用经皮可调式双环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经验.方法:对30例新鲜下肢长骨骨折患者进行上述方法治疗.结果:优19例,良9例,中2例,优良率93.3%.术后30例骨折均愈合,未发生邻近关节强直和针孔深部感染.结论:双环外支架具有与手术同样的复位好,固定牢固,缩短疗程等优点.

    作者:张楚光;柳金才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纤维鼻咽镜下射频治疗腺样体肥大30例临床分析

    我科自1997年3月~1999年3月在纤维鼻咽镜下用射频治疗腺样体肥大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柏洪;林云雁;林福荣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脐带绕颈3周真结2个足月活产1例

    患者,26岁,孕2产1,因妊娠39++,阵发性腹痛3 h,于1999年10月9日入院.孕期产检5次无异常发现.入院查体:T36.8℃,P 80次/min,R 18次/min,BP 14/9 kPa,心肺无异常发现.宫高32cm,腹围96cm,胎头入盆,先露平棘,宫口开2cm,胎膜已破,羊水清,胎心音140次/min,宫缩每2~3min1次,持续35~40s,入院3.5h后顺娩一活男婴,体重2800g,脐带真结2个,均较松,脐带绕颈3周,羊水Ⅲ度浑浊,新生儿Apgar评分1 min评8分,5 min评10分,外观无畸形,胎盘5 min娩出,无异常,脐带长约108 cm,产后出血400 ml,使用宫缩剂后好转,住院4d后平安出院.

    作者:庄小瑜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2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征,以加深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对近10年来在我院住院确诊的22例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病例,就其临床特征、误诊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发病年龄4.5~14岁,平均7.3岁.临床表现复杂,其首发症状常为:肝脏受损64%(14/22),神经系统损害占18%(4/22),溶血性贫血占9%(2/22),肾脏损害9%(2/22);本病极易误诊,本组误诊率为82%(18/22),分别误诊为肝炎(8/18)、肝硬化及肝昏迷(4/18)、急性肾炎(2/18)、癫痫(2/18)、脑脉管炎及溶血性贫血(1/18)等;确诊要求角膜K-F环阳性,血清铜蓝蛋白降低;以锌盐和小剂量青霉胺联合治疗,疗效较好.结论:本病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误诊,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对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争取早期治疗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龚先明;李玉华;刘冬平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严重烧伤合并消化道出血127例分析

    消化道出血是烧伤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总结1988年1月~1998年1月我院收治的678例严重烧伤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出现的消化道出血的救治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震宇;徐万里;林作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临床及实验室诊断为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注射用阿奇霉素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治疗;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胶囊口服治疗.结果: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治愈率72.37%,总有效率93.42%.结论: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曾仁山;黎志刚;孙广政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重组IL-6和维甲酸诱导肾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探讨重组白细胞介素6(IL-6)在体外对肾癌细胞GRC-1(RCC GRC-1)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在RCC GRC-1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IL-6诱导,反式维甲酸(RA)作为对照药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观察IL-6和RA对细胞DNA电泳和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结果:IL-6诱发肾癌细胞DNA出现典型的梯状改变,RA有轻度诱导肾癌细胞凋亡作用.流式细胞仪DNA直方图上IL-6诱导肾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RA(P<0.05).结论:提示IL-6促进RCC GRC-1凋亡的作用明显高于RA,且随着剂量加大和时间增加,诱发凋亡程度增高,但需进一步探讨IL-6治疗肾癌的可能性及其价值.

    作者:叶炯贤;蔡志明;叶红军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外用头孢氨苄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43岁.妇检见宫颈有两粒血管痣,用1%硝酸银烧灼宫颈.一周后复诊见烧灼处有渗出物,予5ml肤阴洁+300ml冷开水冲洗阴道,于宫颈外涂头孢氨苄粉250mg.

    作者:吴惠玲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临床治疗和预防性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

    临床研究与其他研究不同,研究对象是病人或暴露于致病因素的人群.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又是复杂的人类社会的成员,极大地受到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样往往会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及可靠性,甚至造成研究结果所得出的结论与真实情况相反,如果这些结果及结论用于病人及人群,将会影响防病治病的结果,有的甚至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害处.如何发现具有效力的防治措施呢?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可排除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获得研究的真实结果.在临床治疗性和预防性研究中常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作者:万朝敏;王家良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三种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与评价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输卵管妊娠患者88例,比较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及药物治疗的效果和预后.结果:开腹手术中31例行输卵管切除,腹腔镜手术治疗成功率92.3%;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率90%.三组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55.6%,75.0%,76.5%.结论:腹腔镜下手术和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适合于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妇女.

    作者:范建辉;侯红瑛;李小毛;谌小卫;李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对猫抓病的临床认识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是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对本病的认识距今只有40多年的历史[1].目前已明确病原体是汉森巴尔通体(Bartonella henselae),其为纤细、多形态的棒状小杆菌,约(0.3~1.0)μm×(0.6~3.0)μm大小,革兰氏染色阴性,在培养基中生长缓慢[2].

    作者:崔速南;赵秀华;汪明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电解解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1例

    脑动脉瘤(aneurysm,AN)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AN破裂导致颅内出血和脑血管痉挛是AN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趋向于急性期手术或栓塞治疗AN.急性期由于病情危重,加之动脉瘤部位不同,部分不适于急症开颅手术.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采用电解解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经血管内栓塞治疗11例AN,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希高;苏正;段传志;李铁林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临床治疗性研究的评价标准

    临床治疗性研究是临床科研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临床医生所撰写的论文和所申报的科研课题中,有关治疗性研究占很大比例.近几年来,随着循证医学概念的引入和推广,临床医生开始对科研方法学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开始注意利用科学的方法来开展临床科研.但目前在我国,医学期刊所报道的有关临床治疗性研究论文在总体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或缺陷,许多临床医生对临床医学科研方法掌握得还不够,在开展临床科研、撰写论文时,还存在不少问题.部分医学期刊的审稿人在评审论文质量时,尚缺乏对论文中科研设计方法学的把关.早在1981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就简要地提出了对医学文献的8条评价原则[1],这些原则已被国外许多著名医学杂志作为内部的方法学审稿标准.我们在综合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不同侧面探讨如何对临床治疗性研究论文进行评审,供广大临床医生在开展临床研究、撰写临床论文,以及医学期刊审稿人在评审稿件时参考.

    作者:<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0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