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积雪甙加中药外洗剂治疗烧伤增生性瘢痕

何国;利天增;曾运泉;钟泉;黄丽燕;邹升帆

关键词:瘢痕, 肥大性, 烧伤, 积雪草植物提取物, 中药外洗剂
摘要:目的:探讨积雪甙结合中药外洗剂治疗烧伤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90例烧伤增生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应用积雪甙+中药外洗剂治疗,第2组单用积雪甙治疗,第3组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治疗(对照组);观察其症状与体征的变化以及毒性与副作用.结果:在缓解症状、改善体征,以及不同阶段的疗效方面,效果依次是第1组>第2组>第3组,其中第1组明显好于第3组(P<0.05).结论:积雪甙结合中药外洗剂治疗烧伤增生性瘢痕,是一种安全、较有效、易施行的方法.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对猫抓病的临床认识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是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对本病的认识距今只有40多年的历史[1].目前已明确病原体是汉森巴尔通体(Bartonella henselae),其为纤细、多形态的棒状小杆菌,约(0.3~1.0)μm×(0.6~3.0)μm大小,革兰氏染色阴性,在培养基中生长缓慢[2].

    作者:崔速南;赵秀华;汪明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2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征,以加深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对近10年来在我院住院确诊的22例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病例,就其临床特征、误诊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发病年龄4.5~14岁,平均7.3岁.临床表现复杂,其首发症状常为:肝脏受损64%(14/22),神经系统损害占18%(4/22),溶血性贫血占9%(2/22),肾脏损害9%(2/22);本病极易误诊,本组误诊率为82%(18/22),分别误诊为肝炎(8/18)、肝硬化及肝昏迷(4/18)、急性肾炎(2/18)、癫痫(2/18)、脑脉管炎及溶血性贫血(1/18)等;确诊要求角膜K-F环阳性,血清铜蓝蛋白降低;以锌盐和小剂量青霉胺联合治疗,疗效较好.结论:本病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误诊,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对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争取早期治疗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龚先明;李玉华;刘冬平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前列回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2例

    近年来我们应用前列回春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华;赖斌;张朝胜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改良腹壁切口缝合法500例临床观察

    腹壁切口愈合情况除与手术创伤、感染、机体新陈代谢及患者一般状况有关外,与手术者缝合技巧关系甚为密切,我院500例改良式腹壁切口缝合中,除1例外,均达到I期甲级愈合.

    作者:童莉;胡德慧;张华;韩宇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重组IL-6和维甲酸诱导肾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探讨重组白细胞介素6(IL-6)在体外对肾癌细胞GRC-1(RCC GRC-1)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在RCC GRC-1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IL-6诱导,反式维甲酸(RA)作为对照药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观察IL-6和RA对细胞DNA电泳和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结果:IL-6诱发肾癌细胞DNA出现典型的梯状改变,RA有轻度诱导肾癌细胞凋亡作用.流式细胞仪DNA直方图上IL-6诱导肾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RA(P<0.05).结论:提示IL-6促进RCC GRC-1凋亡的作用明显高于RA,且随着剂量加大和时间增加,诱发凋亡程度增高,但需进一步探讨IL-6治疗肾癌的可能性及其价值.

    作者:叶炯贤;蔡志明;叶红军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28例

    为探讨输尿管结石并输尿管息肉的临床特点,我们对28例均经手术证实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绮平;陈立新;庞健;程洲平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临床诊断性试验研究的正确方法及评价原则

    面对就诊的病人,为获得疾病的诊断,通常需要采用大量的诊断性试验,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这些临床诊断信息进行判断,使得临床医师常常感叹诊断过程本身的复杂和费时.实际上对临床诊断试验的使用和解释有一些基本原则,如果临床医师熟悉这些原则,有选择地使用诊断性试验,往往能简化诊断的过程,并获得对诊断性试验结果的合理解释,这些原则就是下面要讨论的内容.本文所讨论的诊断性试验的原则不仅仅限于实验室诊断,也适于影像学诊断和根据病史、查体所获得的临床信息而作的临床诊断.

    作者:刘续宝;王家良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坐骨神经干盆腔出口处神经纤维瘤1例

    患者女,41岁.职员,因右下肢疼痛伴右小腿外侧足外侧麻痹两年入院,两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酸感,伴右下肢酸软疼痛,渐加重,疼痛以右臀部及大腿后侧沿坐骨神经干放射.近一年除疼痛外且伴有小腿外侧及足外侧足底前半部麻痹,行走时加重,休息后缓解.

    作者:陈志洪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MET BC-2000血液细胞分析仪评价试验报告

    目的:对MET BC-2000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评价分析.方法:用手工方法和库尔特JT-IR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与BC-2000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批内、日间精密度:变异系数(CV)值WBC<2.6%,RBC<3.3%,Hb<2.7%,Plt<5.7%,其他各参数均<3.4%,其中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在0.97%以下;线性实验:WBC在(4.9~75.9)×109/L,RBC在(0.53~8.91)×1012/L,Hb在(13~217)g/L,Plt在(45~808)×109/L之间的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携带污染率<1.7%;血液对比实验各参数与Coulter JT-IR进行对照,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对白细胞分类进行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r均>0.93,单核细胞r为0.447.结论:MET BC-2000血液细胞分析仪是一种值得推广和使用的血液细胞分析仪.

    作者:孙朝晖;朱爱辛;潘芳;姜小琴;符玉文;林龙顺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meta分析及其在临床科研中的应用

    meta分析是现代科学研究中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用统计合并的方法对具有相同研究目的多个独立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meta分析于70年代开始出现于医学健康领域,80年代关于meta分析的研究报告开始增多,并逐渐应用到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90年代初,国内学者开始利用meta分析方法开展疾病的诊断、治疗、干预及决策等临床各领域的研究.

    作者:骆福添;周公石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临床流行病学对临床科研及循证医学实践的科学价值

    临床流行病学在近30年来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临床医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大量的真实可靠的佳成果,为循证医学的实践提供了佳证据(资源).因而也不断地提高了临床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和影响.本文重点介绍临床流行病学对临床科研与循证医学实践的科学价值.

    作者:王家良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积雪甙加中药外洗剂治疗烧伤增生性瘢痕

    目的:探讨积雪甙结合中药外洗剂治疗烧伤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90例烧伤增生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应用积雪甙+中药外洗剂治疗,第2组单用积雪甙治疗,第3组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治疗(对照组);观察其症状与体征的变化以及毒性与副作用.结果:在缓解症状、改善体征,以及不同阶段的疗效方面,效果依次是第1组>第2组>第3组,其中第1组明显好于第3组(P<0.05).结论:积雪甙结合中药外洗剂治疗烧伤增生性瘢痕,是一种安全、较有效、易施行的方法.

    作者:何国;利天增;曾运泉;钟泉;黄丽燕;邹升帆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临床治疗性研究的评价标准

    临床治疗性研究是临床科研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临床医生所撰写的论文和所申报的科研课题中,有关治疗性研究占很大比例.近几年来,随着循证医学概念的引入和推广,临床医生开始对科研方法学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开始注意利用科学的方法来开展临床科研.但目前在我国,医学期刊所报道的有关临床治疗性研究论文在总体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或缺陷,许多临床医生对临床医学科研方法掌握得还不够,在开展临床科研、撰写论文时,还存在不少问题.部分医学期刊的审稿人在评审论文质量时,尚缺乏对论文中科研设计方法学的把关.早在1981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就简要地提出了对医学文献的8条评价原则[1],这些原则已被国外许多著名医学杂志作为内部的方法学审稿标准.我们在综合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不同侧面探讨如何对临床治疗性研究论文进行评审,供广大临床医生在开展临床研究、撰写临床论文,以及医学期刊审稿人在评审稿件时参考.

    作者:<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鱼腥草加肝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鱼腥草加肝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詹文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

    我院自1990年以来共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146例,现对其进行总结,重点在于探讨保肛与疗效的问题.

    作者:周卫华;徐万里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重复异位妊娠29例分析

    目的:了解重复异位妊娠的病因、发病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损伤.方法:对1980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9例重复异位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中25例发生于近5年.距前次异位妊娠间隔时间≤2年者占82.76%.27例经手术探查证实为输卵管妊娠,其中1例输卵管妊娠4次,1例输卵管妊娠3次.1例期待治疗,1例药物保守治疗,27例手术治疗(包括4例保守治疗失败后手术者),均治愈.结论:本病的发病与炎症、前次异位妊娠的发病与结局等因素有关.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生育要求、患侧及对侧输卵管情况、内出血情况等决定,可选择期待治疗、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切除或保留输卵管手术.

    作者:黎平;杨爱莲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双侧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误治与纠正1例

    患者男,25岁.于1999年9月骑摩托车跌倒致伤下颌部,当时颏部有伤口,张口障碍,两侧外耳道出血.伤后在某医院急诊,发现下颌骨颏部骨折即行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因不能咀嚼被转入另一医院治疗.经CT检查证实两侧髁状突均骨折并严重脱位,遂于伤后两周行手术治疗.手术采用耳前切口,因两侧髁突严重脱位、复位困难,故行髁突摘除术.

    作者:汪维健;朱光第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贲门失弛缓症术式的改进

    贲门失弛缓症为贲门舒张功能障碍疾病,多见于女性青年,以往手术方法存在术后复发及反流性食管炎难以彻底根除的弊端.我们从1997年开始改进该术式,经左胸入路,以手指在贲门及食管腔内作衬垫行肌层切开,加胃底覆盖,共施术40例,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赖登祥;谭益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纳洛酮治疗颈椎病眩晕32例疗效观察

    1991年1月~1999年6月笔者应用纳洛酮治疗颈椎病所致眩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陶钢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消化系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分析

    近几年来,已经发现乳腺癌等性激素靶器官肿瘤,常在肿瘤发生前后或同时并发胃肠道肿瘤,并先后在消化道肿瘤中检测到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进而推测体内性激素环境也同样影响了消化道肿瘤的发生.为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我们对32例消化系肿瘤患者于根治术前后测定其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傅岳武;黄徽永;徐泽 刊期: 2000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