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梅;王淑珍
目的:探讨亚低温下综合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疗效.方法:总结1996年9月~1998年9月亚低温下综合治疗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并以1995年1月~1996年6月常温下治疗的同类病人50例作为对照,分析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恢复良好者33例(66%),死亡4例(8%);常温组分别为23例(46%)及16例(3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和<0.005).两组并发症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亚低温治疗组能显著抑制伤后高血压反应.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采用亚低温下综合治疗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恢复良好率.
作者:高添喜;伍爱平;何维熊 刊期: 1999年第07期
心房纤颤是仅次于过早搏动的常见心律失常,为探讨中医药治疗房颤的疗效,我们运用补虚化瘀重镇法治疗房颤26例,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惠芝;范林香 刊期: 1999年第07期
我院外科自1993年1月~1998年10月共收治十二指肠溃疡(DU)大出血经手术治疗51例,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瑞华 刊期: 1999年第07期
1988年2月~1998年2月我院收治肺心病并发多脏器损害或衰竭患者80例,现就其病因、肺心病高凝状态及防治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陈先辉 刊期: 1999年第07期
头痛因其病因复杂,病情多变,伴随症状不典型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61例急诊头痛的分析,探讨其主要病因及临床特点.
作者:刘生智 刊期: 1999年第07期
老年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死率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我科于1995年1月~1997年12月应用小剂量善得定治疗20例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杨玉华 刊期: 1999年第07期
近年来笔者辨证运用健脾补肾,活血化瘀治疗41例单纯型小儿肾病综合征,取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李兰铮 刊期: 1999年第07期
近年研究表明,自由基损伤与感染性腹泻的发生有关.我们自1996年以来,对32例感染性腹泻患儿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丙二醛(MDA)的变化进行检测并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进行抗氧化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阎石;杨军;孟晓晖;李乐;邹淑新;王丽 刊期: 1999年第07期
弓形体病是一种人兽共患性疾病,由于近年对弓形体病的检测手段的发展,发现弓形体病的病人逐渐增多,相应的治疗方法也逐步更新.我院自1995年开始至今共发现14例弓形体感染病人,并经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冬梅;何红;郭旦敏 刊期: 1999年第07期
自1869年Raulin发现微量元素锌与生物的生长发育有关以来,很多学者对锌进行了大量研究,证实锌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营养作用及临床诊疗意义.锌用于治疗锌缺乏症(如长期完全胃肠外营养引起的锌缺乏症)及与锌缺乏有关的疾病(如下肢溃疡、慢性湿疹、银屑病、白癜风等皮肤疾病,味觉障碍,性机能障碍,不育症等).本文就锌在临床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吴中 刊期: 1999年第07期
我院1995年2月~1998年10月收治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57例,占同期收治重型脑外伤292例的19.5%,死亡31例,分析如下.
作者:任安州 刊期: 1999年第07期
胆道术后复发结石的治疗颇为棘手,无论是西药、中药或者是再次手术治疗,其疗效均不够理想.自1986年1月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尚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宗华国 刊期: 199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CO2激光显微经蝶切除大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采用CO2激光显微经蝶切除直径≥2 cm的大垂体腺瘤84例.肿瘤全切除68例,大部分切除14例,部分切除2例.结果:术后一过性多尿10例,脑脊液漏8例,无死亡.CT随访39例,随访时间0.5~2年.8例肿瘤残留,1例复发.经蝶窦切除大垂体腺瘤安全,CO2激光在经蝶垂体瘤切除术中有利于手术操作,减少肿瘤复发和手术并发症.结论:CO2激光显微经蝶手术有利于大垂体腺瘤切除.
作者:柯春龙;陈明振;王海军;林佳平 刊期: 1999年第07期
目的:为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方法:对1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因素是:颅内血肿量、GCS评分、瞳孔改变、损伤后发生颅内血肿类型、脑挫裂伤范围及并发症.颅内血肿和脑挫裂伤致颅内压增高和严重并发症是预后差的主要原因.结论: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是尽早降低颅内压和防治并发症.
作者:李波;黄勤;朱建堃 刊期: 199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在不同慢性肝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微量分光光度法和酶联免疫法对210例正常人及慢性肝病患者检测血清AFu和AFP、CEA.结果:各组AFu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原发性肝癌组(PHC)高,中、重型慢性肝病高于轻型慢性肝病,活动性肝硬化高于静止性肝硬化(P<0.05或<0.01).PHC组AFP<25 μg/L与AFP>25 μg/L二者间AFu阳性率无显著差异,而慢性肝病和肝硬化组均有显著差异.PHC组与消化道肿瘤转移肝癌组的AFu、AFP、CEA阳性率明显不同.结论:血清AFu在PHC中敏感性较高,在其它慢性肝病中也有升高,但似与肝损害程度有关,并不意味着恶性变.联合检测AFu与AFP可提高PHC的诊断率.AFu与CEA在鉴别PHC与消化道肿瘤转移肝癌方面有一定诊断价值.
作者:杨乐薇;王燕;刘淑华;王娟;李凤英 刊期: 1999年第07期
1987年8月~1998年10月,我院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185例、普胸手术41例术后使用呼吸器进行机械通气.现将有关术后呼吸管理的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邓贵陶 刊期: 1999年第07期
1993年1月~1998年12月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与痰直接涂片进行对比检测438例肺结核患者痰中结核杆菌,现将其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岑伟平;陈银石 刊期: 199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并环磷酰胺(CTX)双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LN)并发狼疮脑病(NP-SLE)的疗效.方法:分析20例LN并NP-SLE的临床资料,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大剂量MP并CTX双冲击治疗组及标准剂量强的松并CTX单冲击治疗组.结果:双冲击组与单冲击组总体疗效相似(P>0.05),但双冲击组于第1疗程结束后缓解率达100%,其中完全缓解率60%,部分缓解率40%;而单冲击组完全缓解率0,部分缓解率50%(P<0.05).结论:预防LN并发NP-SLE的重要措施是早期积极治疗LN.双冲击治疗起效快,副作用与单冲击组比,无明显增加,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琳洁;范晓云;李志军;刘艳梅 刊期: 1999年第07期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年龄14~55岁,其中14~19岁8例,20~45岁31例,46~55岁11例.出血持续时间<2周25例,2周~1个月15例,~2个月7例,~5个月3例.
作者:张呈淑;孟昭全 刊期: 1999年第07期
患者女,18岁,因停经34天,下腹部疼痛10小时,晕厥2小时,于1997年4月17日入院.无阴道流血,既往月经不规律,末次月经为1997年3月14日,未婚,无外伤史.查体:P 120次/分,BP 12/7 kPa.神志淡漠,贫血貌,无黄疸,心肺正常.
作者:邹锦考 刊期: 199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