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皮质激素致糖尿病并股骨头坏死1例

刘振华;尚秀芝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糖尿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股骨头坏死, 应用, 临床治疗, 风湿类疾病, 治疗过程, 毒副反应, 并发症, 统计, 患者, 病人
摘要:糖皮质激素(GC),自1949年Hench首先应用于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来,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此后,GC又被广泛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类疾病的治疗,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亦出现了不少毒副反应和并发症.据统计,我院1992年1月~1998年6月收治的450例股骨头坏死病人中,由于应用GC不当所致者324例,高达72%.作者遇到1例,因应用糖皮质激素致糖尿病并股骨头坏死患者,报道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92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初诊时原发灶不明的颈淋巴结转移性鳞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方法: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92例进行分析.结果:有78例来自鼻咽,5例原发于肺,原发于食管、腮腺各3例,1例原发于喉,2例隐性癌.结论:初诊原发病灶不明的颈淋巴结转移性鳞癌,应根据转移淋巴结的部位寻找原发灶,如上颈区的淋巴结转移性鳞癌应首先检查鼻咽部,可提高初诊时原发灶不明的颈淋巴结转移性鳞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作者:陈国健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电视胸腔镜术在治疗创伤性血胸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术在治疗创伤性血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视胸腔镜术治疗创伤性血胸患者15例.结果:除1例配合胸部小切口操作外均获得成功,拔除胸腔引流管平均时间为56小时,引流量平均为300 ml ,胸片显示肺膨胀良好.结论:电视胸腔镜术可作为治疗部分创伤性血胸的理想手段.

    作者:翁毅敏;谷力加;张耀频;冯卫能;刘文梅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脑水肿32例

    我科1997年1月以来,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脑瘤术后或γ刀X刀治疗后继发脑水肿32例,收到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宏;曾白云;李波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0例临床观察

    近几年,我们采用中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0例,同时与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作对比,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秀云;孟昭全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学龄前儿童弱视630眼疗效观察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需要良好视力的工作显得更为重要.现将1996年以来我科对406例630眼学龄前儿童弱视采用综合疗法联合美多巴治疗,追踪观察1年以上的资料进行统计,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魏文穗;黎爱莲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鼻内窥镜下鼻腔出血灶电凝止血在治疗鼻出血中的作用

    鼻出血为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治疗方法多样.传统的治疗方法为鼻腔填塞止血法,自从鼻内窥镜推广应用后,我们应用鼻内窥镜对30例鼻出血病人进行检查,发现出血灶后进行电凝止血,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江广理;杨月;苏振忠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心身医学的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将逐步取代功能制护理,使护理工作由面向疾病拓展到面向健康.在各级医院实施整体护理中,护士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广泛内容的全方位服务,标志着我国临床护理已向规范化、科学化迈进一步,它对增强健康,减少疾病,促进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防治疾病,提高医护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万素生;王晓林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以胸腔积液为主要特征的左心功能不全1例

    患者男,65岁,因咳嗽、咳痰、胸闷、气短1周入院.入院前1周常于夜间睡眠时突然憋醒,感胸闷,心悸,坐起后症状方可缓解.发病以来无低热,盗汗.患者既往有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病史6年,风湿性心脏病病史10年.入院体查:T36.6℃,R24次/分,BP16/11kPa,脉搏108次/分.神志清,精神差,呼吸稍促,高枕卧位,口唇紫绀,气管居中,无颈静脉充盈.

    作者:刘溶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脑多肽治疗小儿惊厥后脑损伤疗效分析

    小儿惊厥后脑损伤的治疗有一定难度,疗效也较差.近1年来,作者应用海南康大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脑多肽注射液治疗小儿惊厥后脑损伤,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宁;林智强;李国成;夏纪田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以Ⅰ型胶原为基底的表皮细胞培养法

    目的:介绍以Ⅰ型胶原为基底的表皮细胞培养法的优点.方法:从鼠尾中提取Ⅰ型胶原蛋白,制备胶原膜作培养皿基底,进行表皮细胞培养,并比较4种不同基底的培养方法.结果:以胶原膜作基底培养的表皮细胞无论是单细胞或组织块都生长好,在第14天均能开始汇合成片,且无毒副作用.结论:该培养法改进了过去培养表皮细胞膜片过薄、韧性欠佳、刮取皮片时造成皮片回缩等缺点,方便了创面移植,且胶原膜本身也能促进创面愈合,可大量地应用于烧伤创面覆盖.

    作者:梁佩红;李芳;马福广;沈雁;钟灿灿;刘锡麟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核素心室显像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心室功能的评价

    为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和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心室功能,我们对38例患者进行了平衡法心血池显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冯勇;张汝森;熊兆孚;胡颖坚;陈上云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小儿重度烧伤并发急性胃粘膜损害30例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后急性胃粘膜损害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994年1月~1998年12月间小儿重度烧伤住院患者167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小儿重度烧伤并发急性胃粘膜损害者30例,发生率18%(30/167).其发生与年龄大小,休克程度和感染有关.治愈28例(其中2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死亡2例.结论:早期有效的复苏、使用抗酸剂和H2受体阻滞剂能有效防治急性胃粘膜损害的发生.

    作者:黄颖江;徐俊赐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医学科技发展新趋势

    卫生事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卫生事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我国医学科研工作应向什么方向发展,这是医学科研管理工作者和政府决策部门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回顾本世纪医学科技的发展,对21世纪医学科技的发展趋势谈一些个人看法.

    作者:吴少林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部分性房室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我科自1986~1998年,共手术治疗部分性房室隔缺损22例,效果满意,均痊愈出院.报道如下.

    作者:陈恕;李木泉;马陈声;高舜英;林有光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多发性骨髓瘤非典型表现9例

    多发性骨髓瘤(MM)可引起一系列复杂的临床表现,容易引起漏诊和误诊.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9例不典型MM报道如下.

    作者:张才根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148例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的14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到细菌148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4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3株,大肠杆菌19株,且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91例患者经治疗获得治愈,治愈率为61 .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多见,葡萄球菌感染者疗效较低,应引起重视.

    作者:凌宏忠;曹光玲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4例

    目的:评价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对预防和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4例患者均在术前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行颈动脉及其颅内段血管造影,手术采用自膨式支架植入方法,术后行神经专科及颈动脉超声随访.结果:4例均为60岁以上曾患有脑卒中或反复一过性脑缺血的男性病人,其中3例合并严重冠心病.共成功植入支架4个,围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未发现神经系统发作事件,颈动脉超声检查示靶血管开通无明显狭窄.结论: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项安全可行的解除颈动脉狭窄,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病的新方法.

    作者:罗建方;陈纪言;周颖玲;詹国华;李瑜辉;谭宁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靶控输注异丙酚利多卡因全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临床应用的情况.方法:对108例择期手术患者行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和麻醉后恢复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丙酚和利多卡因血药浓度.结果:麻醉诱导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AP)降低,气管插管、切皮后轻度升高,其后恢复正常.麻醉诱导后脑电双频指数(BIS)从90~95降至45~60,气管插管、切皮前后无明显改变.平均利多卡因给药时间177min,第1小时平均用药量260 mg,第2小时与第3小时平均各用185 mg.异丙酚平均给药时间为192.3 min,第1小时平均用550 mg,以后每小时用量约350 mg,术毕睁眼时异丙酚、利多卡因血浆药物浓度分别为1.86±0.39 mg/L和1.33±0.52 mg/L.麻醉苏醒过程中呛咳、躁动与呕吐发生率极低.结论: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过程平稳,苏醒迅速平顺.

    作者:张兴安;王若松;吴群林;聂煌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梁剑波老中医治疗带下病经验撷要

    梁剑波主任医师,从医58年,学验俱丰,善于辨证治疗妇科疑难杂病,兹择其治验数则介绍如下.

    作者:梁宏正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脑多肽治疗脑梗塞22例疗效分析

    脑多肽为新一代脑细胞活化剂,我院从1996年10月~1997年12月对22例脑梗塞患者用脑多肽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敏芳 刊期: 1999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