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才根
胆囊腺瘤少见,临床上多无特殊性表现,常因胆囊的其他疾患行胆囊切除后发现,并被病理确诊.随着现代影像学诊断的广泛应用,本病的术前诊断水平虽有所提高,但临床上仍常难以明确诊断,造成漏诊和误诊.为此,我们收集了有完整资料的胆囊原发性腺瘤17例,结合有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讨论.
作者:许炳基;骆利康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组织相容性抗原(HLA)Ⅱ类基因是位于人类第6对染色体短臂远端的一组高度多态的基因,主要包括HLA-DR、DQ、DP三个亚区[1].骨髓移植现已被接受作为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骨髓衰竭,某些遗传病及免疫缺陷的手段.对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继大剂量化疗后采用骨髓移植可使50%~70%病例治愈[2].HLAⅡ类基因配型对提高异基因骨髓移植存活率,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具有重要意义[3].
作者:聂向民;王潍;徐群;张世训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胰性脑病的诊治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胰性脑病的临床特点.结果:胰性脑病的患病率占急性胰腺炎(AP) 的2.84%(19/668),89.47%(17/19)发生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均在AP发病1周内并发胰性脑病.临床表现有以烦躁失眠、定向力障碍为主的兴奋型(10例);以淡漠、嗜睡、昏迷为主的抑制型(7例);兴奋或抑制表现并有面瘫、癫痫样发作等神经系统定位损害的混合型( 2例)等3型.5例在胰周及腹腔引流术后神经精神症状消失,6例脑病症状持续至死亡,3例随 AP好转脑病症状消失,3例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硫酸镁治愈,2例持续狂躁不眠者,加用氟哌啶醇、安坦治疗,脑病症状迅速消失.结论:胰性脑病诊断应注意与继发性胰腺感染(SPI)、高血糖或低血糖昏迷等鉴别,并按临床分型决定治疗措施.
作者:雷正明;黎靖;贺凯;杨文君 刊期: 1999年第10期
患者男,60岁,因头晕,双下肢乏力4小时于1996年6月2日下午8时45分来诊.起病前无呕吐,无腹泻,生活、工作无任何特殊.体查:血压BP14/9kPa,R20次/分,P76次/分.神清,疲倦,心率76次/分,频发早搏,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降低.心电图示:频发室早,低钾血症.8时50分,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颈动脉搏动消失,随后呼吸停止.
作者:唐志军;梁可云;熊宙坚 刊期: 1999年第10期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需要良好视力的工作显得更为重要.现将1996年以来我科对406例630眼学龄前儿童弱视采用综合疗法联合美多巴治疗,追踪观察1年以上的资料进行统计,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魏文穗;黎爱莲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80例经B超证实为稽留流产的患者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口服,观察其有效率和副反应.结果:完全流产54例,不全流产24例,失败2例,与中孕药物流产疗效相比较,二者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中无一例发生大出血、子宫破裂、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可取得与中孕药流相同的疗效,且安全.
作者:谢莉萍;侯红瑛;林国翘;李小毛;彭其才 刊期: 1999年第10期
多发性骨髓瘤(MM)可引起一系列复杂的临床表现,容易引起漏诊和误诊.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9例不典型MM报道如下.
作者:张才根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身骨髓移植(ABMT)或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值(ABSCT)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疗效.方法:ABMT 2例,ABSCT 1例,移植前诱导缓解方案为VDC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强的松) 方案,移植时间分别为确诊到完全缓解期(CR)的109天、1 167天、295天.结果:ABSCT骨髓造血功能恢复较快,合并症少,年龄小,缓解期短,疗效好.结论:ABSCT、ABMT适用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尽早进行移植,可以提高疗效和生存期.
作者:佟莉贞;赖冬波;李兰娜;何丽雅 刊期: 1999年第10期
我们自1993年以来,用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修复由整形外科手术中形成的或外伤引起的皮肤缺损创面34例,植皮45处,大部分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梁郁;谢衷;崔志民;孟宏 刊期: 1999年第10期
肺癌是容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性核素显像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骨转移的方法.本文对自1994年1月~1998年12月共82例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肺癌的核素骨显像图进行分析,同时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林琦;姚坚坚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梗阻性结肠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30例老年梗阻性结肠癌手术治疗中,Ⅰ期手术切除吻合28例,Hartmann手术1例,姑息性手术1例.结果:Ⅰ期手术28例中27例治愈出院,1例术后死于肺部感染,Hartmann手术1例治愈出院.姑息性手术1例,解除梗阻出院.结论:老年病人虽然病情重,合并症多,耐受力差,但只要手术及时,术式正确,围手术期措施得当,多数患者采取Ⅰ期手术效果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在不得已时才采用Ⅱ期手术或姑息手术.
作者:陈德明;李兆雄;杨忠民;麦月檬;李建华 刊期: 1999年第10期
鼻出血为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治疗方法多样.传统的治疗方法为鼻腔填塞止血法,自从鼻内窥镜推广应用后,我们应用鼻内窥镜对30例鼻出血病人进行检查,发现出血灶后进行电凝止血,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江广理;杨月;苏振忠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术在治疗创伤性血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视胸腔镜术治疗创伤性血胸患者15例.结果:除1例配合胸部小切口操作外均获得成功,拔除胸腔引流管平均时间为56小时,引流量平均为300 ml ,胸片显示肺膨胀良好.结论:电视胸腔镜术可作为治疗部分创伤性血胸的理想手段.
作者:翁毅敏;谷力加;张耀频;冯卫能;刘文梅 刊期: 1999年第10期
1 病例报告例1 男,35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伴左腰酸胀3年,加重并夜尿增多4个月入院.无血尿、脓尿、发热盗汗史.外院多次尿检WBC(+++),按尿路感染治疗无效,CT提示:左肾积水、左输尿管下段占位性病变而转院.体检:双肾未扪及,左肋脊角有叩痛,左输尿管径路压痛(+),B超示左输尿管上段扩张、盆段可见12mm×11mm低回声团块.
作者:沈樟校;李鹏;邱必华 刊期: 1999年第10期
脑多肽为新一代脑细胞活化剂,我院从1996年10月~1997年12月对22例脑梗塞患者用脑多肽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敏芳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病,胬肉生长快,随着翼状胬肉逐渐向角膜中心方向推进,角膜可出现散光,如瞳孔区被遮盖,则严重妨碍视力.笔者采用翼状胬肉头部、体部完全切除和手术缺损面上、下方带蒂结膜瓣联合转移的改良翼状胬肉切除方法治疗翼状胬肉2例,术后观察1年无复发,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穗芳 刊期: 1999年第10期
慢性肥厚性咽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治疗方法较多,文献报道的疗效各异.自1997年至今我科采用耳鼻咽喉微波综合治疗仪(EBH-Ⅳ)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244例,在改善咽部异物感症状方面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杨小敏;黎艳芬 刊期: 1999年第10期
我院自1996年6月~1998年12月在28例肺癌等胸科手术中,应用Robertshaw双腔导管(RO-DLT)行单肺通气麻醉,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翁建东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盆腔局部晚期或术后复发直肠癌的姑息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9例局部晚期或复发直肠癌病人采用60Co盆腔前后野对穿照射或两前一后野照射,DT 40~60 Gy.结果:放疗后全部症状缓解率达100%.疼痛完全缓解率为44.8%,镇痛有效率100%,中位控制时间5 个月.全部病人放疗结束后1个月卡氏评分平均分数68.9,放疗前平均分数为47.9.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8例病人至死亡时盆腔局部症状仍控制良好.结论:放射治疗在盆腔局部晚期或术后复发的直肠癌病人的姑息治疗中起到了减轻症状,控制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郑坚;郭良君;李平;李丽莎;李力;王奕鸣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1974~1994年住院的36例患儿随访3~23年,采用泼尼松中长程疗法,部分患儿酌情加用甲基泼尼松龙或环磷酰胺联合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3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例,死亡4例.单纯性NS缓解率及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肾炎性NS.感染是复发的主要诱因,小年龄组复发较高.结论:小儿NS疗效比成人NS好,单纯性NS疗效比肾炎性NS好,坚持系统治疗和随访,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是减少复发,获得佳疗效的重要环节.
作者:黄远慧;冯卓玲;张素珍 刊期: 199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