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结石的超声检查及其意义

胡艳妍

关键词:前列腺结石, 脱落上皮细胞, 经腹二维超声, 现报道如下, 中老年人, 核蛋白, 分泌物, 淀粉样, 脂肪, 腺泡, 腺管, 嘌呤, 晶体, 检查, 构成, 钙化
摘要:前列腺结石是一种原因尚不明了的腺泡及腺管腔内结石,前列腺分泌物含有核蛋白、少量的脂肪和晶体嘌呤与脱落上皮细胞一起构成淀粉样钙化而成.前列腺结石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一般检查难以发现.本文用简便而准确的经腹二维超声检出前列腺结石63例,现报道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48例IgA肾病临床与病理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临床与病理类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48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免疫病理分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gA肾病中以血尿合并蛋白尿多见,占60.4%,临床类型与病理分级未发现有相关性,但病理分级高,提示肾损害严重,预后不良,免疫病理分级与病理类型无密切关系.重度蛋白尿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显著高于轻、中度蛋白尿组.结论:大量蛋白尿可能促进IgA肾病的肾功能损害进展.

    作者:姚坚坚;林琦;熊永潜;叶任高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输卵管妊娠的保留功能治疗方法探讨

    1994年1月~1998年10月,我院诊治输卵管妊娠338例,其中保留功能治疗68例,方法有腹腔镜下局部注射氟尿嘧啶(5-Fu),开腹行保留输卵管功能手术及中药保守治疗,现探讨各种保留输卵管功能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及预后.

    作者:遇桂芳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小儿重度烧伤并发急性胃粘膜损害30例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后急性胃粘膜损害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994年1月~1998年12月间小儿重度烧伤住院患者167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小儿重度烧伤并发急性胃粘膜损害者30例,发生率18%(30/167).其发生与年龄大小,休克程度和感染有关.治愈28例(其中2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死亡2例.结论:早期有效的复苏、使用抗酸剂和H2受体阻滞剂能有效防治急性胃粘膜损害的发生.

    作者:黄颖江;徐俊赐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临床特征及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女性冠心病诊断意义的探讨

    目的:评价临床特征及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女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对90例临床拟诊冠心病(CH D)、心绞痛的女性患者分CHD和非CHD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的结果.结果:CHD组绝经者为91.6%,危险因素≥2个者为86.1%,而非CHD组则为68.5%和27.8%, 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典型胸痛符合CHD为56.4%,不典型胸痛符合CHD为27.4%.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诊断CHD的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63.0%.结论: 女性CHD多发生在绝经期后,与CHD的危险因素关系密切;女性CHD胸痛不典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女性CHD的诊断价值有限.

    作者:陈竹君;赵瑞红;靳朴;陈勇驰;潘燕来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足34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指糖尿病患者血管和神经病变造成供血不足和感觉障碍,使踝关节以下部位出现溃疡、坏疽和感染,此病特点是创面愈合慢,甚至迟迟无皮肤生长,是老年2型糖尿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占下肢非创伤性截肢的50%~70%.现将我院1996~1998年收治的34例D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珉;杨华章;裴剑浩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脑水肿32例

    我科1997年1月以来,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脑瘤术后或γ刀X刀治疗后继发脑水肿32例,收到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宏;曾白云;李波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疗尔健治疗药物性肝病疗效观察

    1997年1~12月,对抗痨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病70例患者,其中50例用疗尔健治疗,20例用肝氨注射液、维生素C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潘育文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5例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免疫功能紊乱,致使病情迁延不愈,迄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我们自1995年5月~1997年8月,单用苦参素注射液或联合胸腺因子D治疗慢乙肝65例,取得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丁琦;孙其山;李晶;丁春凤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电视胸腔镜术在治疗创伤性血胸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术在治疗创伤性血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视胸腔镜术治疗创伤性血胸患者15例.结果:除1例配合胸部小切口操作外均获得成功,拔除胸腔引流管平均时间为56小时,引流量平均为300 ml ,胸片显示肺膨胀良好.结论:电视胸腔镜术可作为治疗部分创伤性血胸的理想手段.

    作者:翁毅敏;谷力加;张耀频;冯卫能;刘文梅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80例经B超证实为稽留流产的患者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口服,观察其有效率和副反应.结果:完全流产54例,不全流产24例,失败2例,与中孕药物流产疗效相比较,二者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中无一例发生大出血、子宫破裂、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可取得与中孕药流相同的疗效,且安全.

    作者:谢莉萍;侯红瑛;林国翘;李小毛;彭其才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心身医学的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将逐步取代功能制护理,使护理工作由面向疾病拓展到面向健康.在各级医院实施整体护理中,护士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广泛内容的全方位服务,标志着我国临床护理已向规范化、科学化迈进一步,它对增强健康,减少疾病,促进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防治疾病,提高医护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万素生;王晓林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脑多肽治疗脑梗塞22例疗效分析

    脑多肽为新一代脑细胞活化剂,我院从1996年10月~1997年12月对22例脑梗塞患者用脑多肽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敏芳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心电向量图的临床应用

    心电向量图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得到临床医生的肯定.我们用SR1000A型心电综合自动分析仪进行检测,提高了对心肌梗塞、心房肥大、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检出率,报道如下.

    作者:蔡少娟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梁剑波老中医治疗带下病经验撷要

    梁剑波主任医师,从医58年,学验俱丰,善于辨证治疗妇科疑难杂病,兹择其治验数则介绍如下.

    作者:梁宏正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老年梗阻性结肠癌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人梗阻性结肠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30例老年梗阻性结肠癌手术治疗中,Ⅰ期手术切除吻合28例,Hartmann手术1例,姑息性手术1例.结果:Ⅰ期手术28例中27例治愈出院,1例术后死于肺部感染,Hartmann手术1例治愈出院.姑息性手术1例,解除梗阻出院.结论:老年病人虽然病情重,合并症多,耐受力差,但只要手术及时,术式正确,围手术期措施得当,多数患者采取Ⅰ期手术效果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在不得已时才采用Ⅱ期手术或姑息手术.

    作者:陈德明;李兆雄;杨忠民;麦月檬;李建华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糖皮质激素致糖尿病并股骨头坏死1例

    糖皮质激素(GC),自1949年Hench首先应用于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来,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此后,GC又被广泛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类疾病的治疗,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亦出现了不少毒副反应和并发症.据统计,我院1992年1月~1998年6月收治的450例股骨头坏死病人中,由于应用GC不当所致者324例,高达72%.作者遇到1例,因应用糖皮质激素致糖尿病并股骨头坏死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刘振华;尚秀芝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应用ZT胶关闭十二指肠残端7例

    近年来,医用胶在临床上用途越来越广,收到良好效果.但将医用粘合剂应用于十二指肠残端关闭临床上少见报道.我院自1993年利用医用粘合剂(ZT胶)关闭处理困难的十二指肠残端7例,无残端瘘,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邱成志;吴友谊;朱世泽;刘祖民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晚期直肠癌姑息放疗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盆腔局部晚期或术后复发直肠癌的姑息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9例局部晚期或复发直肠癌病人采用60Co盆腔前后野对穿照射或两前一后野照射,DT 40~60 Gy.结果:放疗后全部症状缓解率达100%.疼痛完全缓解率为44.8%,镇痛有效率100%,中位控制时间5 个月.全部病人放疗结束后1个月卡氏评分平均分数68.9,放疗前平均分数为47.9.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8例病人至死亡时盆腔局部症状仍控制良好.结论:放射治疗在盆腔局部晚期或术后复发的直肠癌病人的姑息治疗中起到了减轻症状,控制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郑坚;郭良君;李平;李丽莎;李力;王奕鸣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小儿肾病综合征36例中长期随访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1974~1994年住院的36例患儿随访3~23年,采用泼尼松中长程疗法,部分患儿酌情加用甲基泼尼松龙或环磷酰胺联合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3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例,死亡4例.单纯性NS缓解率及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肾炎性NS.感染是复发的主要诱因,小年龄组复发较高.结论:小儿NS疗效比成人NS好,单纯性NS疗效比肾炎性NS好,坚持系统治疗和随访,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是减少复发,获得佳疗效的重要环节.

    作者:黄远慧;冯卓玲;张素珍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反复自然流产与细胞遗传学关系

    自然流产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是妇产科常见病,占妊娠总数的15%左右.其原因与遗传、免疫、生殖道畸形及内分泌紊乱等有关.60年代初有专家指出胎儿染色体异常是胚胎死亡的重要原因.综合国内外部分文献,其中流产儿染色体异常率为17.1%~63.6%,平均29.5%,表明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但一些自然流产的妇女对流产原因认识不足,盲目施行保胎措施,结果往往不能如愿,后仍发生自然流产或分娩出畸形儿,酿成不良后果.所以分析自然流产的原因不仅可以为诊断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而且对优生优育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纪梅芳;张岩 刊期: 1999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