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欣;郑军生;刘穗玲;蔡柳红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100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行颅内外动脉血流速度的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许振升;马丽;杨永星;迟兆富 刊期: 1999年第10期
脑多肽为新一代脑细胞活化剂,我院从1996年10月~1997年12月对22例脑梗塞患者用脑多肽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敏芳 刊期: 1999年第10期
新式剖宫产是一种改良的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用Joel-Cohen开腹方法.我院自1998年7月以来,共开展新式剖宫产术4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成丽虹 刊期: 1999年第10期
参麦注射液具有良好的强心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是一种良好的循环改善剂.本组总结用参麦注射液治疗40例冠心病患者后,其心电图改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李忠臣;王海英 刊期: 1999年第10期
呃逆是肝癌介入治疗后常见的副作用.自1997年11月~1999年4月,笔者自拟止呃汤,用于肝癌介入治疗后呃逆患者3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洁 刊期: 1999年第10期
患者男,60岁,因头晕,双下肢乏力4小时于1996年6月2日下午8时45分来诊.起病前无呕吐,无腹泻,生活、工作无任何特殊.体查:血压BP14/9kPa,R20次/分,P76次/分.神清,疲倦,心率76次/分,频发早搏,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降低.心电图示:频发室早,低钾血症.8时50分,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颈动脉搏动消失,随后呼吸停止.
作者:唐志军;梁可云;熊宙坚 刊期: 1999年第10期
我科1997年1月以来,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脑瘤术后或γ刀X刀治疗后继发脑水肿32例,收到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宏;曾白云;李波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临床与病理类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48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免疫病理分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gA肾病中以血尿合并蛋白尿多见,占60.4%,临床类型与病理分级未发现有相关性,但病理分级高,提示肾损害严重,预后不良,免疫病理分级与病理类型无密切关系.重度蛋白尿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显著高于轻、中度蛋白尿组.结论:大量蛋白尿可能促进IgA肾病的肾功能损害进展.
作者:姚坚坚;林琦;熊永潜;叶任高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硬膜外、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后诱发恶心、呕吐的特点,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149例择期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组(ITM)66例,硬膜外注射吗啡组(EM)42例,不用吗啡镇痛组(NM)41 例,分别观察其恶心、呕吐发生时间,及伴随症状.结果:(1)ITM、EM组恶心、呕吐发生时间、发生例数分别为8.3(2~18)h、31例,7.5(3~20)h、18例,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NM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9(3~18)h、10例,与ITM、E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ITM、EM前庭症状发生、持续时间、发生例数分别为6.2(0.5~1 0)h、20.7(17~47)h、25例,8.1(1~12)h、17.6(13~36)h、15例,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NM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5(1.5~13)h、13(8~20)h、5例,与TIM ,EM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枢复宁4 mg静脉注射,对各组恶心、呕吐症状有明显疗效,对前庭症状无影响.结论:前庭症状是硬膜外、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后诱发恶心、呕吐的重要特点,其机制可能是激活极后区的鸦片μ受体使其对诸如运动等触发性的呕吐阈值降低.
作者:吴立丰;王春晓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对预防和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4例患者均在术前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行颈动脉及其颅内段血管造影,手术采用自膨式支架植入方法,术后行神经专科及颈动脉超声随访.结果:4例均为60岁以上曾患有脑卒中或反复一过性脑缺血的男性病人,其中3例合并严重冠心病.共成功植入支架4个,围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未发现神经系统发作事件,颈动脉超声检查示靶血管开通无明显狭窄.结论: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项安全可行的解除颈动脉狭窄,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病的新方法.
作者:罗建方;陈纪言;周颖玲;詹国华;李瑜辉;谭宁 刊期: 1999年第10期
鼻出血为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治疗方法多样.传统的治疗方法为鼻腔填塞止血法,自从鼻内窥镜推广应用后,我们应用鼻内窥镜对30例鼻出血病人进行检查,发现出血灶后进行电凝止血,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江广理;杨月;苏振忠 刊期: 1999年第10期
胆囊腺瘤少见,临床上多无特殊性表现,常因胆囊的其他疾患行胆囊切除后发现,并被病理确诊.随着现代影像学诊断的广泛应用,本病的术前诊断水平虽有所提高,但临床上仍常难以明确诊断,造成漏诊和误诊.为此,我们收集了有完整资料的胆囊原发性腺瘤17例,结合有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讨论.
作者:许炳基;骆利康 刊期: 1999年第10期
心电向量图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得到临床医生的肯定.我们用SR1000A型心电综合自动分析仪进行检测,提高了对心肌梗塞、心房肥大、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检出率,报道如下.
作者:蔡少娟 刊期: 1999年第10期
1996年3月~1999年1月我们试用短程鲁米那疗法预防小儿复发性高热惊厥,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想英 刊期: 1999年第10期
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系同族免疫性疾病,严重患儿可出现重度黄疸、贫血及核黄疸,甚至死亡.近年来由于检测方法的进步及重视早期的诊断和治疗,严重黄疸及核黄疸的发生率已有所降低.我院新生儿科自1995~1998年共收治ABOHDN52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红梅;李志光;徐位仁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梗阻性结肠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30例老年梗阻性结肠癌手术治疗中,Ⅰ期手术切除吻合28例,Hartmann手术1例,姑息性手术1例.结果:Ⅰ期手术28例中27例治愈出院,1例术后死于肺部感染,Hartmann手术1例治愈出院.姑息性手术1例,解除梗阻出院.结论:老年病人虽然病情重,合并症多,耐受力差,但只要手术及时,术式正确,围手术期措施得当,多数患者采取Ⅰ期手术效果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在不得已时才采用Ⅱ期手术或姑息手术.
作者:陈德明;李兆雄;杨忠民;麦月檬;李建华 刊期: 1999年第10期
为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和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心室功能,我们对38例患者进行了平衡法心血池显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冯勇;张汝森;熊兆孚;胡颖坚;陈上云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糖皮质激素(GC),自1949年Hench首先应用于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来,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此后,GC又被广泛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类疾病的治疗,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亦出现了不少毒副反应和并发症.据统计,我院1992年1月~1998年6月收治的450例股骨头坏死病人中,由于应用GC不当所致者324例,高达72%.作者遇到1例,因应用糖皮质激素致糖尿病并股骨头坏死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刘振华;尚秀芝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介绍以Ⅰ型胶原为基底的表皮细胞培养法的优点.方法:从鼠尾中提取Ⅰ型胶原蛋白,制备胶原膜作培养皿基底,进行表皮细胞培养,并比较4种不同基底的培养方法.结果:以胶原膜作基底培养的表皮细胞无论是单细胞或组织块都生长好,在第14天均能开始汇合成片,且无毒副作用.结论:该培养法改进了过去培养表皮细胞膜片过薄、韧性欠佳、刮取皮片时造成皮片回缩等缺点,方便了创面移植,且胶原膜本身也能促进创面愈合,可大量地应用于烧伤创面覆盖.
作者:梁佩红;李芳;马福广;沈雁;钟灿灿;刘锡麟 刊期: 1999年第10期
1994年1月~1998年10月,我院诊治输卵管妊娠338例,其中保留功能治疗68例,方法有腹腔镜下局部注射氟尿嘧啶(5-Fu),开腹行保留输卵管功能手术及中药保守治疗,现探讨各种保留输卵管功能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及预后.
作者:遇桂芳 刊期: 199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