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宁;林智强;李国成;夏纪田
我科1998年3月~1999年3月应用微波热凝固治疗慢性增生性咽炎及咽异感症27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寻满湘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为进一步评价腹腔镜术诊治输卵管妊娠的价值和探讨保守性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应用腹腔镜术对42例可疑输卵管妊娠病人进行诊治和总结.结果:1例诊断为早期宫内妊娠伴黄体囊肿,41例确诊为输卵管妊娠.此41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保守性输卵管手术,无术后并发症和死亡.33例病人出院后追踪检查,HCG均恢复正常,30例输卵管通水通畅,3例部分通畅,B超检查未发现包块.结论:应用腹腔镜术,可明显提高输卵管妊娠的确诊率,并能及时给予安全、确切的处理.手术方法应选择保存输卵管的开窗术和切开术为佳.
作者:陶欣;郑军生;刘穗玲;蔡柳红 刊期: 1999年第10期
新式剖宫产是一种改良的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用Joel-Cohen开腹方法.我院自1998年7月以来,共开展新式剖宫产术4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成丽虹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肾小管的早期损害.方法:高血压病组40例,其中Ⅰ期10例,Ⅱ期21例,Ⅲ期9例.正常对照组27例. 取第1次晨尿分别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Tamm-Horsfall蛋白(THP)和肌酐(Cr).结果:除尿THP/Cr外,高血压病组尿RBP/Cr、β2-MG/Cr、α1-MG/Cr均较对照组增高(P<0.01),尿β2-MG/Cr 与RBP/Cr、α1-MG/Cr变化呈显著性正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在高血压病Ⅰ期尿RBP/Cr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β2-MG/Cr、α1-MG/Cr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高血压病患者,检测尿RBP/Cr、β2-MG/Cr和α1-MG/Cr是诊断肾小管功能早期受损的敏感指标,而尿RBP/Cr可能更敏感.
作者:蒋晓峰;戚秀卿;孙向华;冯士毅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对预防和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4例患者均在术前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行颈动脉及其颅内段血管造影,手术采用自膨式支架植入方法,术后行神经专科及颈动脉超声随访.结果:4例均为60岁以上曾患有脑卒中或反复一过性脑缺血的男性病人,其中3例合并严重冠心病.共成功植入支架4个,围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未发现神经系统发作事件,颈动脉超声检查示靶血管开通无明显狭窄.结论: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项安全可行的解除颈动脉狭窄,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病的新方法.
作者:罗建方;陈纪言;周颖玲;詹国华;李瑜辉;谭宁 刊期: 1999年第10期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心身医学的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将逐步取代功能制护理,使护理工作由面向疾病拓展到面向健康.在各级医院实施整体护理中,护士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广泛内容的全方位服务,标志着我国临床护理已向规范化、科学化迈进一步,它对增强健康,减少疾病,促进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防治疾病,提高医护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万素生;王晓林 刊期: 1999年第10期
1 病例报告例1 男,35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伴左腰酸胀3年,加重并夜尿增多4个月入院.无血尿、脓尿、发热盗汗史.外院多次尿检WBC(+++),按尿路感染治疗无效,CT提示:左肾积水、左输尿管下段占位性病变而转院.体检:双肾未扪及,左肋脊角有叩痛,左输尿管径路压痛(+),B超示左输尿管上段扩张、盆段可见12mm×11mm低回声团块.
作者:沈樟校;李鹏;邱必华 刊期: 1999年第10期
儿科临床常见的反复性腹痛,发病率颇高,常影响小儿日常生活和学习,笔者近年用小建中汤治疗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甄穗清 刊期: 1999年第10期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需要良好视力的工作显得更为重要.现将1996年以来我科对406例630眼学龄前儿童弱视采用综合疗法联合美多巴治疗,追踪观察1年以上的资料进行统计,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魏文穗;黎爱莲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临床与病理类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48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免疫病理分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gA肾病中以血尿合并蛋白尿多见,占60.4%,临床类型与病理分级未发现有相关性,但病理分级高,提示肾损害严重,预后不良,免疫病理分级与病理类型无密切关系.重度蛋白尿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显著高于轻、中度蛋白尿组.结论:大量蛋白尿可能促进IgA肾病的肾功能损害进展.
作者:姚坚坚;林琦;熊永潜;叶任高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对125例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住院患儿的病史、症状体征、心脏彩超、心电图、X线胸片、心肌酶谱、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治愈73例,好转52例,无死亡.其中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安装了心内膜永久起搏器.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一般治疗效果较满意,早期明确诊断与积极的治疗对其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谢育梅;王树水;石继军;李渝芬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糖皮质激素(GC),自1949年Hench首先应用于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来,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此后,GC又被广泛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类疾病的治疗,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亦出现了不少毒副反应和并发症.据统计,我院1992年1月~1998年6月收治的450例股骨头坏死病人中,由于应用GC不当所致者324例,高达72%.作者遇到1例,因应用糖皮质激素致糖尿病并股骨头坏死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刘振华;尚秀芝 刊期: 1999年第10期
梁剑波主任医师,从医58年,学验俱丰,善于辨证治疗妇科疑难杂病,兹择其治验数则介绍如下.
作者:梁宏正 刊期: 1999年第10期
小儿惊厥后脑损伤的治疗有一定难度,疗效也较差.近1年来,作者应用海南康大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脑多肽注射液治疗小儿惊厥后脑损伤,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宁;林智强;李国成;夏纪田 刊期: 1999年第10期
为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和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心室功能,我们对38例患者进行了平衡法心血池显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冯勇;张汝森;熊兆孚;胡颖坚;陈上云 刊期: 1999年第10期
我科1997年1月以来,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脑瘤术后或γ刀X刀治疗后继发脑水肿32例,收到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宏;曾白云;李波 刊期: 1999年第10期
我科自1995~1998年对8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介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肝动脉介入术后的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刘朝阳;叶苑琼;邱圣红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临床应用的情况.方法:对108例择期手术患者行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和麻醉后恢复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丙酚和利多卡因血药浓度.结果:麻醉诱导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AP)降低,气管插管、切皮后轻度升高,其后恢复正常.麻醉诱导后脑电双频指数(BIS)从90~95降至45~60,气管插管、切皮前后无明显改变.平均利多卡因给药时间177min,第1小时平均用药量260 mg,第2小时与第3小时平均各用185 mg.异丙酚平均给药时间为192.3 min,第1小时平均用550 mg,以后每小时用量约350 mg,术毕睁眼时异丙酚、利多卡因血浆药物浓度分别为1.86±0.39 mg/L和1.33±0.52 mg/L.麻醉苏醒过程中呛咳、躁动与呕吐发生率极低.结论: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过程平稳,苏醒迅速平顺.
作者:张兴安;王若松;吴群林;聂煌 刊期: 1999年第10期
呃逆是肝癌介入治疗后常见的副作用.自1997年11月~1999年4月,笔者自拟止呃汤,用于肝癌介入治疗后呃逆患者3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洁 刊期: 1999年第10期
自然流产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是妇产科常见病,占妊娠总数的15%左右.其原因与遗传、免疫、生殖道畸形及内分泌紊乱等有关.60年代初有专家指出胎儿染色体异常是胚胎死亡的重要原因.综合国内外部分文献,其中流产儿染色体异常率为17.1%~63.6%,平均29.5%,表明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但一些自然流产的妇女对流产原因认识不足,盲目施行保胎措施,结果往往不能如愿,后仍发生自然流产或分娩出畸形儿,酿成不良后果.所以分析自然流产的原因不仅可以为诊断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而且对优生优育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纪梅芳;张岩 刊期: 199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