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晚期直肠癌姑息放疗

郑坚;郭良君;李平;李丽莎;李力;王奕鸣

关键词:直肠肿癌/放射疗法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盆腔局部晚期或术后复发直肠癌的姑息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9例局部晚期或复发直肠癌病人采用60Co盆腔前后野对穿照射或两前一后野照射,DT 40~60 Gy.结果:放疗后全部症状缓解率达100%.疼痛完全缓解率为44.8%,镇痛有效率100%,中位控制时间5 个月.全部病人放疗结束后1个月卡氏评分平均分数68.9,放疗前平均分数为47.9.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8例病人至死亡时盆腔局部症状仍控制良好.结论:放射治疗在盆腔局部晚期或术后复发的直肠癌病人的姑息治疗中起到了减轻症状,控制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2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在静脉复合全麻下,经电视胸腔镜处理.结果:术后第1天20例病人均能起床活动及正常进食,伤口疼痛轻;术后第3天胸片均示肺复张良好,术后住院时间3~10天,平均7天.近期随访无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下治疗自发性气胸方法快捷,疗效确切,创伤小,值得推广.

    作者:邹跃生;苏文杰;徐悌豪;傅晓源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学龄前儿童弱视630眼疗效观察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需要良好视力的工作显得更为重要.现将1996年以来我科对406例630眼学龄前儿童弱视采用综合疗法联合美多巴治疗,追踪观察1年以上的资料进行统计,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魏文穗;黎爱莲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骨髓移植配型中组织相容性抗原Ⅱ类基因PCR-SSP分型技术的应用

    组织相容性抗原(HLA)Ⅱ类基因是位于人类第6对染色体短臂远端的一组高度多态的基因,主要包括HLA-DR、DQ、DP三个亚区[1].骨髓移植现已被接受作为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骨髓衰竭,某些遗传病及免疫缺陷的手段.对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继大剂量化疗后采用骨髓移植可使50%~70%病例治愈[2].HLAⅡ类基因配型对提高异基因骨髓移植存活率,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具有重要意义[3].

    作者:聂向民;王潍;徐群;张世训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部分性房室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我科自1986~1998年,共手术治疗部分性房室隔缺损22例,效果满意,均痊愈出院.报道如下.

    作者:陈恕;李木泉;马陈声;高舜英;林有光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电视胸腔镜术在治疗创伤性血胸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术在治疗创伤性血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视胸腔镜术治疗创伤性血胸患者15例.结果:除1例配合胸部小切口操作外均获得成功,拔除胸腔引流管平均时间为56小时,引流量平均为300 ml ,胸片显示肺膨胀良好.结论:电视胸腔镜术可作为治疗部分创伤性血胸的理想手段.

    作者:翁毅敏;谷力加;张耀频;冯卫能;刘文梅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糖皮质激素致糖尿病并股骨头坏死1例

    糖皮质激素(GC),自1949年Hench首先应用于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来,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此后,GC又被广泛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类疾病的治疗,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亦出现了不少毒副反应和并发症.据统计,我院1992年1月~1998年6月收治的450例股骨头坏死病人中,由于应用GC不当所致者324例,高达72%.作者遇到1例,因应用糖皮质激素致糖尿病并股骨头坏死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刘振华;尚秀芝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无症状巨大卵巢囊肿自发性破裂1例

    患者51岁,因下腹膨隆、阴道肿物脱出3个月,加重伴腹胀1个月,于1998年12月7日入院.发病以来无腹痛、阴道出血、月经紊乱,近几天有尿频症状.体检:急性病容,T36.5℃,P81次/分,R19次/分,BP17/8kPa.心肺正常,腹部隆起,以下腹为著.肝脾未及,下腹触诊囊性感,无触痛.叩诊下腹中央呈浊音,两旁呈鼓音.妇检:外阴已婚已产式,部分阴道前后壁膨出阴道口外,子宫颈光滑,无举痛,子宫平位,大小正常,无压痛.

    作者:施慧飞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断及治疗

    原发性肝癌(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TTPV)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主干癌栓病人往往表现为急性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甚至肝功能衰竭,预后凶险,多数未经治疗的病人在确诊3~4个月后死亡[1],至今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研究表明,TTPV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2].因此,肝癌合并TTPV的治疗是当今肝癌治疗上的难点和重点之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汤地;梁力建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以Ⅰ型胶原为基底的表皮细胞培养法

    目的:介绍以Ⅰ型胶原为基底的表皮细胞培养法的优点.方法:从鼠尾中提取Ⅰ型胶原蛋白,制备胶原膜作培养皿基底,进行表皮细胞培养,并比较4种不同基底的培养方法.结果:以胶原膜作基底培养的表皮细胞无论是单细胞或组织块都生长好,在第14天均能开始汇合成片,且无毒副作用.结论:该培养法改进了过去培养表皮细胞膜片过薄、韧性欠佳、刮取皮片时造成皮片回缩等缺点,方便了创面移植,且胶原膜本身也能促进创面愈合,可大量地应用于烧伤创面覆盖.

    作者:梁佩红;李芳;马福广;沈雁;钟灿灿;刘锡麟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以胸腔积液为主要特征的左心功能不全1例

    患者男,65岁,因咳嗽、咳痰、胸闷、气短1周入院.入院前1周常于夜间睡眠时突然憋醒,感胸闷,心悸,坐起后症状方可缓解.发病以来无低热,盗汗.患者既往有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病史6年,风湿性心脏病病史10年.入院体查:T36.6℃,R24次/分,BP16/11kPa,脉搏108次/分.神志清,精神差,呼吸稍促,高枕卧位,口唇紫绀,气管居中,无颈静脉充盈.

    作者:刘溶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微波治疗慢性增生性咽炎及咽异感症271例疗效观察

    我科1998年3月~1999年3月应用微波热凝固治疗慢性增生性咽炎及咽异感症27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寻满湘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应用ZT胶关闭十二指肠残端7例

    近年来,医用胶在临床上用途越来越广,收到良好效果.但将医用粘合剂应用于十二指肠残端关闭临床上少见报道.我院自1993年利用医用粘合剂(ZT胶)关闭处理困难的十二指肠残端7例,无残端瘘,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邱成志;吴友谊;朱世泽;刘祖民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修复皮肤缺损

    我们自1993年以来,用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修复由整形外科手术中形成的或外伤引起的皮肤缺损创面34例,植皮45处,大部分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梁郁;谢衷;崔志民;孟宏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脑多肽治疗脑梗塞22例疗效分析

    脑多肽为新一代脑细胞活化剂,我院从1996年10月~1997年12月对22例脑梗塞患者用脑多肽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敏芳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改良的翼状胬肉切除术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病,胬肉生长快,随着翼状胬肉逐渐向角膜中心方向推进,角膜可出现散光,如瞳孔区被遮盖,则严重妨碍视力.笔者采用翼状胬肉头部、体部完全切除和手术缺损面上、下方带蒂结膜瓣联合转移的改良翼状胬肉切除方法治疗翼状胬肉2例,术后观察1年无复发,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穗芳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短程鲁米那预防小儿高热惊厥50例疗效观察

    1996年3月~1999年1月我们试用短程鲁米那疗法预防小儿复发性高热惊厥,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想英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0例临床观察

    近几年,我们采用中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0例,同时与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作对比,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秀云;孟昭全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00例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100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行颅内外动脉血流速度的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许振升;马丽;杨永星;迟兆富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肝癌患者肝动脉介入术后的护理

    我科自1995~1998年对8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介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肝动脉介入术后的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刘朝阳;叶苑琼;邱圣红 刊期: 1999年第10期

  • 疗尔健治疗药物性肝病疗效观察

    1997年1~12月,对抗痨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病70例患者,其中50例用疗尔健治疗,20例用肝氨注射液、维生素C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潘育文 刊期: 1999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