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李志光;徐位仁
目的:探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的14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到细菌148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4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3株,大肠杆菌19株,且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91例患者经治疗获得治愈,治愈率为61 .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多见,葡萄球菌感染者疗效较低,应引起重视.
作者:凌宏忠;曹光玲 刊期: 1999年第10期
小儿头部外伤引起脑梗塞的报道并不多,过去很少受重视,往往这些病人就诊时已被误诊或按一般脑外伤对症治疗,痊愈后仍未能考虑到此方面诊断.我院自1996~1998年收治7例比较典型患儿,报道如下.
作者:林小聪;郑佳坤;叶绍光 刊期: 1999年第10期
新式剖宫产是一种改良的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用Joel-Cohen开腹方法.我院自1998年7月以来,共开展新式剖宫产术4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成丽虹 刊期: 1999年第10期
前列腺结石是一种原因尚不明了的腺泡及腺管腔内结石,前列腺分泌物含有核蛋白、少量的脂肪和晶体嘌呤与脱落上皮细胞一起构成淀粉样钙化而成.前列腺结石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一般检查难以发现.本文用简便而准确的经腹二维超声检出前列腺结石6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艳妍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指糖尿病患者血管和神经病变造成供血不足和感觉障碍,使踝关节以下部位出现溃疡、坏疽和感染,此病特点是创面愈合慢,甚至迟迟无皮肤生长,是老年2型糖尿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占下肢非创伤性截肢的50%~70%.现将我院1996~1998年收治的34例D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珉;杨华章;裴剑浩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体内一氧化氮(NO)在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塞病例在溶栓治疗前后用酶标法检测其血清 NO含量,观察在临床上判断冠脉灌注再通后的变化.结果:溶栓再通组的NO含量较正常组和未通组低(P<0.05),室性心律发生率也高(P<0.05).结论:血中NO含量的减少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性损伤、室性心律的增加有关联.
作者:彭强;李敬东;陈杰 刊期: 1999年第10期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心身医学的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将逐步取代功能制护理,使护理工作由面向疾病拓展到面向健康.在各级医院实施整体护理中,护士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广泛内容的全方位服务,标志着我国临床护理已向规范化、科学化迈进一步,它对增强健康,减少疾病,促进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防治疾病,提高医护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万素生;王晓林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梗阻性结肠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30例老年梗阻性结肠癌手术治疗中,Ⅰ期手术切除吻合28例,Hartmann手术1例,姑息性手术1例.结果:Ⅰ期手术28例中27例治愈出院,1例术后死于肺部感染,Hartmann手术1例治愈出院.姑息性手术1例,解除梗阻出院.结论:老年病人虽然病情重,合并症多,耐受力差,但只要手术及时,术式正确,围手术期措施得当,多数患者采取Ⅰ期手术效果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在不得已时才采用Ⅱ期手术或姑息手术.
作者:陈德明;李兆雄;杨忠民;麦月檬;李建华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肾小管的早期损害.方法:高血压病组40例,其中Ⅰ期10例,Ⅱ期21例,Ⅲ期9例.正常对照组27例. 取第1次晨尿分别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Tamm-Horsfall蛋白(THP)和肌酐(Cr).结果:除尿THP/Cr外,高血压病组尿RBP/Cr、β2-MG/Cr、α1-MG/Cr均较对照组增高(P<0.01),尿β2-MG/Cr 与RBP/Cr、α1-MG/Cr变化呈显著性正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在高血压病Ⅰ期尿RBP/Cr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β2-MG/Cr、α1-MG/Cr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高血压病患者,检测尿RBP/Cr、β2-MG/Cr和α1-MG/Cr是诊断肾小管功能早期受损的敏感指标,而尿RBP/Cr可能更敏感.
作者:蒋晓峰;戚秀卿;孙向华;冯士毅 刊期: 1999年第10期
我们自1993年以来,用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修复由整形外科手术中形成的或外伤引起的皮肤缺损创面34例,植皮45处,大部分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梁郁;谢衷;崔志民;孟宏 刊期: 1999年第10期
胆囊腺瘤少见,临床上多无特殊性表现,常因胆囊的其他疾患行胆囊切除后发现,并被病理确诊.随着现代影像学诊断的广泛应用,本病的术前诊断水平虽有所提高,但临床上仍常难以明确诊断,造成漏诊和误诊.为此,我们收集了有完整资料的胆囊原发性腺瘤17例,结合有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讨论.
作者:许炳基;骆利康 刊期: 1999年第10期
慢性肥厚性咽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治疗方法较多,文献报道的疗效各异.自1997年至今我科采用耳鼻咽喉微波综合治疗仪(EBH-Ⅳ)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244例,在改善咽部异物感症状方面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杨小敏;黎艳芬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临床应用的情况.方法:对108例择期手术患者行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和麻醉后恢复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丙酚和利多卡因血药浓度.结果:麻醉诱导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AP)降低,气管插管、切皮后轻度升高,其后恢复正常.麻醉诱导后脑电双频指数(BIS)从90~95降至45~60,气管插管、切皮前后无明显改变.平均利多卡因给药时间177min,第1小时平均用药量260 mg,第2小时与第3小时平均各用185 mg.异丙酚平均给药时间为192.3 min,第1小时平均用550 mg,以后每小时用量约350 mg,术毕睁眼时异丙酚、利多卡因血浆药物浓度分别为1.86±0.39 mg/L和1.33±0.52 mg/L.麻醉苏醒过程中呛咳、躁动与呕吐发生率极低.结论: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过程平稳,苏醒迅速平顺.
作者:张兴安;王若松;吴群林;聂煌 刊期: 1999年第10期
小儿惊厥后脑损伤的治疗有一定难度,疗效也较差.近1年来,作者应用海南康大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脑多肽注射液治疗小儿惊厥后脑损伤,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宁;林智强;李国成;夏纪田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80例经B超证实为稽留流产的患者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口服,观察其有效率和副反应.结果:完全流产54例,不全流产24例,失败2例,与中孕药物流产疗效相比较,二者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中无一例发生大出血、子宫破裂、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可取得与中孕药流相同的疗效,且安全.
作者:谢莉萍;侯红瑛;林国翘;李小毛;彭其才 刊期: 1999年第10期
我科自1986~1998年,共手术治疗部分性房室隔缺损22例,效果满意,均痊愈出院.报道如下.
作者:陈恕;李木泉;马陈声;高舜英;林有光 刊期: 1999年第10期
患者男,60岁,因头晕,双下肢乏力4小时于1996年6月2日下午8时45分来诊.起病前无呕吐,无腹泻,生活、工作无任何特殊.体查:血压BP14/9kPa,R20次/分,P76次/分.神清,疲倦,心率76次/分,频发早搏,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降低.心电图示:频发室早,低钾血症.8时50分,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颈动脉搏动消失,随后呼吸停止.
作者:唐志军;梁可云;熊宙坚 刊期: 1999年第10期
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系同族免疫性疾病,严重患儿可出现重度黄疸、贫血及核黄疸,甚至死亡.近年来由于检测方法的进步及重视早期的诊断和治疗,严重黄疸及核黄疸的发生率已有所降低.我院新生儿科自1995~1998年共收治ABOHDN52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红梅;李志光;徐位仁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介绍以Ⅰ型胶原为基底的表皮细胞培养法的优点.方法:从鼠尾中提取Ⅰ型胶原蛋白,制备胶原膜作培养皿基底,进行表皮细胞培养,并比较4种不同基底的培养方法.结果:以胶原膜作基底培养的表皮细胞无论是单细胞或组织块都生长好,在第14天均能开始汇合成片,且无毒副作用.结论:该培养法改进了过去培养表皮细胞膜片过薄、韧性欠佳、刮取皮片时造成皮片回缩等缺点,方便了创面移植,且胶原膜本身也能促进创面愈合,可大量地应用于烧伤创面覆盖.
作者:梁佩红;李芳;马福广;沈雁;钟灿灿;刘锡麟 刊期: 199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盆腔局部晚期或术后复发直肠癌的姑息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9例局部晚期或复发直肠癌病人采用60Co盆腔前后野对穿照射或两前一后野照射,DT 40~60 Gy.结果:放疗后全部症状缓解率达100%.疼痛完全缓解率为44.8%,镇痛有效率100%,中位控制时间5 个月.全部病人放疗结束后1个月卡氏评分平均分数68.9,放疗前平均分数为47.9.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8例病人至死亡时盆腔局部症状仍控制良好.结论:放射治疗在盆腔局部晚期或术后复发的直肠癌病人的姑息治疗中起到了减轻症状,控制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郑坚;郭良君;李平;李丽莎;李力;王奕鸣 刊期: 199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