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陈朝生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肾病, 糖尿病患者, 病因, 疾病, 国内, 国家
摘要:1引言糖尿病肾病已成为西方国家终末期肾病常见的病因,占所有引起终末期肾病的疾病1/3强.国内糖尿病肾病在终末期肾病病因中所占比例也逐年上升.大约20%~30%的糖尿病患者终会发生糖尿病肾病.
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间歇黑便半个月突然大量便血--思考病例(115)讨论部分

    1病历摘要详见本刊2003年第10期第634页.2临床讨论本病例有如下特点:①老年男性;②以间歇性黑便及大量便血为主要表现,在大量便血前曾有上腹疼痛,疼痛缓解后大量便血;③体格检查除贫血及末梢循环不足表现外,无明显阳性体征;④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正常,血总胆红素稍高,尿胆红素阳性,B超提示胆囊较正常饱满.急诊胃镜检查提示胃腔内无积血,并有散在小片状糜烂.

    作者:肖马;金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三七皂苷单体对高血压病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目的:以硝苯地平及1{β[3-4-甲基苯丙氧基-甲氧苯]-1-H-盐酸咪唑}(SK&F96365)为对照,探讨三七皂苷单体人参皂苷-2A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作用.方法:肘静脉采高血压病人血标本30份,正常人血标本30份,常规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硝苯地平、SK&F96365、人参皂苷-2A孵育,以2 μmol/L二磷腺苷为诱聚药,连续5次测定5分钟血小板的聚集率,以血小板大聚集率(maximal platelet aggregauon,PAG…)为观察指标.结果:①高血压病人PAGmax为0.89±0.06,与正常人PAGmax0.68±0.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种浓度(10 μmol/L、20 μmol/L)的硝笨地平对正常人和高血压病人PAGmax均无影响;③4种浓度(2.5μmol/L、5 μmol/L、10μmol/L、20μmol/L)的SK&F96365对高血压病组的PAGmax均有抑制作用(均为P<0.05);④4种浓度(2.5 μmol/L、5μmol/L、10 μmol/L、20μmol/L)的人参皂苷-2A对高血压病组的PAGmax均有抑制作用(均为P<0.05);3种浓度(5μmol/L、10 μmol/L、20 μmol/L)的人参皂苷-2A对正常组的PAGmax均有抑制作用(均为P<0.05).结论:高血压病人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高于正常人,血小板呈高反应状态,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硝苯地平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SK&F96365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人参皂苷-2A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明确的抗血小板作用.

    作者:聂大年;曾福仁;谢双锋;李益清;马丽萍;吴裕丹;尹松梅;徐立卓;关永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附82例报告

    目的:研究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病情早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及血清降钙素原对判断细菌性脑膜炎病情的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82例急性脑膜炎患儿入院时的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其中细菌性脑膜炎患儿25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57例.结果: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浓度为[1.3(0.5~48.9)]μg/L,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相应为[0.2(0.1~0.6)]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细菌性脑膜炎合并严重败血症或败血症休克者5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为[18.7(5.6~48.9)]μg/L,无败血症或轻度败血症者20例,相应为[0.8(0.5~2.5)]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可用于鉴别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可反映细菌性脑膜炎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胡瑞梅;孙若鹏;郭淑华;李保敏;王纪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应用红细胞脆性一管定量法筛查新生儿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目的:探讨红细胞脆性一管定量法在筛查新生儿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珠贫)的参考值.方法:正常新生儿组310名与疑诊珠贫新生儿组70例,同期检测正常成年人400名作为正常值对照组.3组分别用一管法检测红细胞脆性值.结果:红细胞脆性一管定量法测定的溶血百分率分别为正常新生儿组40%~71%,疑诊珠贫新生儿组16%~39%,正常成年人组59%~91%,3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正常成年人溶血百分率参考值不适用于新生儿,笔者推荐正常新生儿溶血百分率范围为40%~71%,低于40%应高度怀疑珠贫,作进一步的检查确诊.

    作者:陈美莲;王东宁;孔宪玲;黄肇通;王清文;何政贤;蔡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肩痛医肩痛不止原来肩痛不在肩--原发性肝癌长期误诊为肩周炎1例

    患者,男,58岁.因右肩关节疼痛半年,加重1个月,伴上腹胀5日入院.患者于半年前突然感右侧肩关节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剧痛,向右肩胛区放射,无发热、咳嗽、胸痛、厌食等.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右肩周炎,经反复治疗多次,疼痛无缓解,1个月前疼痛加剧,又到上级医院就诊,仍以肩周炎收住骨伤科,经住院治疗后疼痛不减,又出现上腹疼痛,向背部放射,伴反酸、嗳气.

    作者:肖利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审定名词与非规范名词对照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妥布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37岁.因胸闷伴恶心、呕吐半小时于2003-03-10入院.患者半小时前因泌尿系感染在当地卫生室给予妥布霉素16万单位加入250 mL的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输液约5分钟,病人出现胸闷、憋气、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四肢麻木,当时考虑过敏反应,给予肾上腺素1 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0 mg静脉推注,病情无好转,急转我院.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张晓莹;闫顺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时药物剂量调整

    1引言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在清除肾病患者体内累积毒性产物的同时,也清除了部分药物,所以透析病人需校正药物的用量以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在某些情况下,透析也用于清除体内过多的药物或毒物.其中,血液透析是常用的透析技术,它使血液在体外通过数百根具有很大面积的纤维膜,和流动相反方向的透析液进行交换,在2~4小时内便可完成清除体内代谢废物.

    作者:黄守坚;黎明涛;陈汝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头孢吡肟的临床应用

    1引言头孢菌素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抗菌药物,修饰基本头孢烯结构可改善其抗菌活性及对β-内酰胺酶抵抗力,按其开发的先后、抗菌活性和对β-内酰胺酶的抵抗力将头孢菌素分为4代.

    作者:黎曙霞;任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1引言长期以来急、慢性肝衰竭患者的救治,一直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肝衰竭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各种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肝移植是治疗肝衰竭患者惟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患者常在等待供体过程中由于病情进展迅速而死亡,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维持或延长患者生命的手段,因此人们开始对于如何利用人工装置替代肝脏的功能进行研究.

    作者:郝建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急性白血病合并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10例报告

    1引言恶性肿瘤病人化学治疗后因肿瘤细胞大量溶解而发生的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和肾衰竭称为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cute tumour lysis syndrome,ATLS).

    作者:宋红霞;王炳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脑干脑炎25例临床分析

    1引言脑干脑炎是指发生于脑干的炎症,病因不明,可能为病毒感染或炎性脱髓鞘.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与脑干梗死非常相似,在临床上容易误诊.现对我院1994~2002年收治的25例脑干脑炎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增强对本病的认识,报告如下.

    作者:周艾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1引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成年人致盲的重要原因.糖尿病发病率在我国逐渐上升,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达51.3%,已成为防盲的重要课题.

    作者:李春芳;丁小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利福霉素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45岁.因患上呼吸道感染于2003-03-05就诊,予以利福霉素钠0.5 g(沈阳双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104051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输液100 mL后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口唇紫绀、面色苍白、烦躁不安.

    作者:孙启红;吴少玲;钱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没有或延迟出现右下腹痛阑尾炎诊治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没有或延迟出现右下腹痛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慢性阑尾炎与早期没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临床特征及B超等各项辅助检查对诊断和治疗的意义,并提出了没有右下腹痛的盲肠后位阑尾急性炎症的三步诊断方法(即详细采集病史,选用B超、胃镜、腹部透视等排除其他相关疾病,再用X线钡餐肠系检查以了解回盲部阑尾显影状况).结果:慢性阑尾炎有反复发作的上腹痛史、没有明显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后位阑尾急性炎症可没有或延迟出现右下腹痛,B超检查对此类阑尾炎确诊率不高,胃镜检查因发现胃的轻微病变以致忽视阑尾炎,钡餐肠系或钡灌肠X线阑尾显影检查能较好显示此类阑尾炎.结论:应用三步法是诊断没有或延迟出现右下腹痛的阑尾炎的可靠方法.对急性者应及时缓解疼痛并即予手术治疗.对慢性者予缓解疼痛后择期手术.

    作者:朱政和;张松平;吕绮微;邱新才;梁雪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糖调节受损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内分泌代谢疾病(8)

    1引言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ucose regulation,IGR)的概念包括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和空腹葡萄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糖耐量减低是指空腹静脉血浆血糖小于7.0 mmol/L,同时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静脉血浆血糖在7.8~11.1 mmol/L之间.

    作者:杨文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大出血的处理选择

    目的:探讨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大出血的有效处理手段.方法:对分别采取纱条填塞、瘤腔骨蜡充填、超选择性颌内动脉或下牙槽动脉栓塞术紧急处理的22例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单纯纱条填塞后出血暂时停止,但所填塞纱条一取出又暴发出血,只得尽快行颌骨部分切除手术,术中出血凶猛,平均每例800 mL;5例瘤腔骨蜡填塞止血效果稍好,但龈缘常有轻度渗血,仍需要咬纱球止血,1周左右再行骨腔刮治术,术中出血平均每例500 mL;13例超选择性栓塞术取得立竿见影的止血效果,取出之前一直不敢移走的咬合纱块后,原出血已完全止住,只有2例栓塞后2个月再次轻度渗血,行保留下颌骨下缘的刮治术,术中出血平均每例300 mL,另11例随访3~12个月,未发生再次出血,避免了颌骨切除手术.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是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大出血的有效处理手段,并为后续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

    作者:李劲松;张晓峰;陈京文;陈伟良;潘朝斌;杨朝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成年期肥胖缩短预期寿命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1引言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比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随病程延长、年龄增长和尿白蛋白排泄量的增加而升高.与无自主神经病变者相比,糖尿病伴自主神经病变者预后较差、猝死的发生率增加.本文就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作简要介绍.

    作者:叶山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双氯芬酸致过敏性休克2例报告

    例1男,74岁.因间歇性跖趾关节肿痛4年,确诊为痛风于2000-08-16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入院时测血压20.0/10.6 kPa,心电图检查正常.为缓解疼痛临时服双氯芬酸(德国产,商品名戴芬,为双释放型肠溶胶囊,每粒75 mg,其中速释型25mg,控释型50 mg)1粒,10分钟后患者感全身剧烈瘙痒,继而出现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压迫感.

    作者:陈洪高;姜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