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成年人致盲的重要原因.糖尿病发病率在我国逐渐上升,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达51.3%,已成为防盲的重要课题.
作者:李春芳;丁小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对比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18导联心电图ST段正常、压低和抬高3组间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左心室功能参数,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与心电图表现的关系.方法:108例AMI患者,根据18导联心电图水平分为ST段正常、压低和抬高组3组,每组36例.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检查,记录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病变血管支数、狭窄程度、病变血管分级、病变特征)和左心室功能参数(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射血分数、每搏量、舒张末期指数容积、收缩末期指数容积、每搏量指数、体表面积).结果:ST段正常组和ST段压低组有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多于ST段抬高组,且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严重、不完全闭塞性狭窄、C型复杂病变多见,但仍有较好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和较高的侧支循环开放率,左心室功能亦优于ST段抬高组(P<0.05).ST段正常组与ST段压低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ST段正常及压低的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而左心室功能损害较轻,可能与长期危险因素作用下诱发缺血预适应和侧支循环有关.
作者:张颖轩;傅向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引言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鼻中隔黏膜糜烂、溃疡的病人较多,愈合时间较长,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不便,临床上也一直未有较好的治疗方法.2001年以来,我们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喷剂治疗鼻中隔黏膜糜烂、溃疡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友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引言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在清除肾病患者体内累积毒性产物的同时,也清除了部分药物,所以透析病人需校正药物的用量以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在某些情况下,透析也用于清除体内过多的药物或毒物.其中,血液透析是常用的透析技术,它使血液在体外通过数百根具有很大面积的纤维膜,和流动相反方向的透析液进行交换,在2~4小时内便可完成清除体内代谢废物.
作者:黄守坚;黎明涛;陈汝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以硝苯地平及1{β[3-4-甲基苯丙氧基-甲氧苯]-1-H-盐酸咪唑}(SK&F96365)为对照,探讨三七皂苷单体人参皂苷-2A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作用.方法:肘静脉采高血压病人血标本30份,正常人血标本30份,常规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硝苯地平、SK&F96365、人参皂苷-2A孵育,以2 μmol/L二磷腺苷为诱聚药,连续5次测定5分钟血小板的聚集率,以血小板大聚集率(maximal platelet aggregauon,PAG…)为观察指标.结果:①高血压病人PAGmax为0.89±0.06,与正常人PAGmax0.68±0.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种浓度(10 μmol/L、20 μmol/L)的硝笨地平对正常人和高血压病人PAGmax均无影响;③4种浓度(2.5μmol/L、5 μmol/L、10μmol/L、20μmol/L)的SK&F96365对高血压病组的PAGmax均有抑制作用(均为P<0.05);④4种浓度(2.5 μmol/L、5μmol/L、10 μmol/L、20μmol/L)的人参皂苷-2A对高血压病组的PAGmax均有抑制作用(均为P<0.05);3种浓度(5μmol/L、10 μmol/L、20 μmol/L)的人参皂苷-2A对正常组的PAGmax均有抑制作用(均为P<0.05).结论:高血压病人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高于正常人,血小板呈高反应状态,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硝苯地平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SK&F96365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人参皂苷-2A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明确的抗血小板作用.
作者:聂大年;曾福仁;谢双锋;李益清;马丽萍;吴裕丹;尹松梅;徐立卓;关永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患者,女,农民,31岁.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1日由家人扶入院.患者于1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呕吐胃内容物和少量胆汁,共4次,未吐咖啡样物.
作者:何天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患者男,67岁,退休教师.因进行性排尿困难2年,胸闷、气促、咳嗽10日于2003-04-09入院.2年前始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线变细、断续,尿后滴沥,症状呈缓慢加重,未作治疗.10日前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偶有阵发性咳嗽,咳少量黏白痰,无心悸、胸痛、头晕、畏寒、发热、腹痛、腹胀、腹泻.症状渐加重,休息时亦出现胸闷、气促,伴下肢轻度水肿,尿量较前减少(具体不详),曾在外院治疗,症状无改善,遂来我院就诊.
作者:徐小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没有或延迟出现右下腹痛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慢性阑尾炎与早期没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临床特征及B超等各项辅助检查对诊断和治疗的意义,并提出了没有右下腹痛的盲肠后位阑尾急性炎症的三步诊断方法(即详细采集病史,选用B超、胃镜、腹部透视等排除其他相关疾病,再用X线钡餐肠系检查以了解回盲部阑尾显影状况).结果:慢性阑尾炎有反复发作的上腹痛史、没有明显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后位阑尾急性炎症可没有或延迟出现右下腹痛,B超检查对此类阑尾炎确诊率不高,胃镜检查因发现胃的轻微病变以致忽视阑尾炎,钡餐肠系或钡灌肠X线阑尾显影检查能较好显示此类阑尾炎.结论:应用三步法是诊断没有或延迟出现右下腹痛的阑尾炎的可靠方法.对急性者应及时缓解疼痛并即予手术治疗.对慢性者予缓解疼痛后择期手术.
作者:朱政和;张松平;吕绮微;邱新才;梁雪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患者,男,61岁.因反复胸痛、腹痛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胸痛位于胸骨下段后,腹痛位于剑突下,呈间歇发作,疼痛性质描述不清,刷牙、反复蹲起、排大便等活动和情绪激动、饱食、饥饿均可诱发,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每日发作10余次,休息后可缓解,含服甘油后部分缓解.
作者:何天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引言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胰岛素分泌缺陷以及靶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其病死率仅次于癌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因此,熟悉了解糖尿病的诊断和分型加强防治工作极其重要.
作者:王文娟;沈稚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病历摘要患者男,36岁.因发热6个月,咳嗽、咳痰1.5个月于2001-02-12入院.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以下午为重,伴乏力、消瘦,无咯血、盗汗、胸痛等症状.1.5个月前患者开始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发热,体温有时高达39℃,伴头痛、鼻塞、流脓涕.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引言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也可累及中轴关节外系统,归属于风湿病的范畴,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后期脊柱强直时病情不能逆转.
作者:曾庆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引言引起中毒的气体常见的是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前者是直接刺激皮肤、黏膜、眼睛、呼吸道等而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后者是由于吸入后充斥于呼吸道严重妨碍了肺泡对氧的摄入而致窒息.刺激性气体在战时常被作为化学武器,平时主要是由于冶炼、造纸、印染、橡胶、塑料等工业生产中泄漏而危及人群.
作者:鲍光欣;陈东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引言心肌肌钙蛋白是存在于心肌肌原纤维中细肌丝上的收缩调节蛋白,主要调节心肌收缩过程中粗、细肌丝之间的相对滑行.心肌肌钙蛋白含3个亚单位: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C.其亚单位在心肌受损时可释放至细胞外,并可在外周血中检测出来.
作者:曾凯宏;刘韧;代惊;刘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宋秋鸣;许兴;王双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引言脑干脑炎是指发生于脑干的炎症,病因不明,可能为病毒感染或炎性脱髓鞘.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与脑干梗死非常相似,在临床上容易误诊.现对我院1994~2002年收治的25例脑干脑炎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增强对本病的认识,报告如下.
作者:周艾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引言肺栓塞为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率高,易漏诊及误诊,未经治疗者病死率极高,达25%~30%,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诊断明确并经过治疗者病死率可降至2%~8%[1],所以肺栓塞的诊断至关重要,但基层医院往往缺乏肺栓塞的确诊手段,以致延误了抢救时机.
作者:王辉宇;杨清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病历摘要详见本刊2003年第10期第634页.2临床讨论本病例有如下特点:①老年男性;②以间歇性黑便及大量便血为主要表现,在大量便血前曾有上腹疼痛,疼痛缓解后大量便血;③体格检查除贫血及末梢循环不足表现外,无明显阳性体征;④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正常,血总胆红素稍高,尿胆红素阳性,B超提示胆囊较正常饱满.急诊胃镜检查提示胃腔内无积血,并有散在小片状糜烂.
作者:肖马;金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引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为常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下,例如感染、饮食不当、外伤、手术、妊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应激情况下,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使原已功能不全的胰岛B细胞走向衰竭,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造成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以至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出现明显的高血糖、高血酮、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症候群,临床上可有多尿加重、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深大有酮味、脱水、休克、昏迷等危重表现.
作者:黄云鸿;吴艺捷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