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心包大量积液1例报告

徐小彭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 心包, 排尿困难, 症状, 胸闷, 治疗, 退休教师, 咳嗽, 阵发性, 胸痛, 心悸, 下肢, 畏寒, 头晕, 水肿, 尿频, 尿量, 活动, 患者, 腹胀
摘要:患者男,67岁,退休教师.因进行性排尿困难2年,胸闷、气促、咳嗽10日于2003-04-09入院.2年前始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线变细、断续,尿后滴沥,症状呈缓慢加重,未作治疗.10日前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偶有阵发性咳嗽,咳少量黏白痰,无心悸、胸痛、头晕、畏寒、发热、腹痛、腹胀、腹泻.症状渐加重,休息时亦出现胸闷、气促,伴下肢轻度水肿,尿量较前减少(具体不详),曾在外院治疗,症状无改善,遂来我院就诊.
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钙拮抗药降低心脏术后心血管并发症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大出血的处理选择

    目的:探讨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大出血的有效处理手段.方法:对分别采取纱条填塞、瘤腔骨蜡充填、超选择性颌内动脉或下牙槽动脉栓塞术紧急处理的22例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单纯纱条填塞后出血暂时停止,但所填塞纱条一取出又暴发出血,只得尽快行颌骨部分切除手术,术中出血凶猛,平均每例800 mL;5例瘤腔骨蜡填塞止血效果稍好,但龈缘常有轻度渗血,仍需要咬纱球止血,1周左右再行骨腔刮治术,术中出血平均每例500 mL;13例超选择性栓塞术取得立竿见影的止血效果,取出之前一直不敢移走的咬合纱块后,原出血已完全止住,只有2例栓塞后2个月再次轻度渗血,行保留下颌骨下缘的刮治术,术中出血平均每例300 mL,另11例随访3~12个月,未发生再次出血,避免了颌骨切除手术.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是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大出血的有效处理手段,并为后续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

    作者:李劲松;张晓峰;陈京文;陈伟良;潘朝斌;杨朝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前列腺增生症伴发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治疗--附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伴发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前列腺增生症伴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胰岛素控制血糖后,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术后继续以胰岛素控制血糖,注意膀胱冲洗,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结果:血糖控制良好,28例均耐受手术;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及尿瘘3例(11%),肺部感染1例,拔尿管后正常排尿24例(86%),尿失禁4例,随访1~3个月治愈.结论:在前列腺增生症伴发糖尿病的围手术期中,用胰岛素能控制血糖,是手术成功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廖济林;张向东;马作良;李小华;邝世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刺激性气体中毒的救治

    1引言引起中毒的气体常见的是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前者是直接刺激皮肤、黏膜、眼睛、呼吸道等而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后者是由于吸入后充斥于呼吸道严重妨碍了肺泡对氧的摄入而致窒息.刺激性气体在战时常被作为化学武器,平时主要是由于冶炼、造纸、印染、橡胶、塑料等工业生产中泄漏而危及人群.

    作者:鲍光欣;陈东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儿美克尔憩室并发肠套叠1例报告

    患儿女,3岁.因右下腹疼痛3日,阵发性加重伴呕吐,排果酱样便14小时于2002-08-10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高度腹胀,腹肌紧张,右侧腹部可扪及腊肠样肿物,表面光滑,可略微推动.压痛明显,反跳痛(±).

    作者:隋国龙;邱英娜;邱顶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心包大量积液1例报告

    患者男,67岁,退休教师.因进行性排尿困难2年,胸闷、气促、咳嗽10日于2003-04-09入院.2年前始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线变细、断续,尿后滴沥,症状呈缓慢加重,未作治疗.10日前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偶有阵发性咳嗽,咳少量黏白痰,无心悸、胸痛、头晕、畏寒、发热、腹痛、腹胀、腹泻.症状渐加重,休息时亦出现胸闷、气促,伴下肢轻度水肿,尿量较前减少(具体不详),曾在外院治疗,症状无改善,遂来我院就诊.

    作者:徐小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1引言糖尿病肾病已成为西方国家终末期肾病常见的病因,占所有引起终末期肾病的疾病1/3强.国内糖尿病肾病在终末期肾病病因中所占比例也逐年上升.大约20%~30%的糖尿病患者终会发生糖尿病肾病.

    作者:陈朝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作用

    作者:关继红;杨喜山;曾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水平

    1引言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也可累及中轴关节外系统,归属于风湿病的范畴,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后期脊柱强直时病情不能逆转.

    作者:曾庆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心肌肌钙蛋白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引言心肌肌钙蛋白是存在于心肌肌原纤维中细肌丝上的收缩调节蛋白,主要调节心肌收缩过程中粗、细肌丝之间的相对滑行.心肌肌钙蛋白含3个亚单位: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C.其亚单位在心肌受损时可释放至细胞外,并可在外周血中检测出来.

    作者:曾凯宏;刘韧;代惊;刘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三七皂苷单体对高血压病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目的:以硝苯地平及1{β[3-4-甲基苯丙氧基-甲氧苯]-1-H-盐酸咪唑}(SK&F96365)为对照,探讨三七皂苷单体人参皂苷-2A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作用.方法:肘静脉采高血压病人血标本30份,正常人血标本30份,常规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硝苯地平、SK&F96365、人参皂苷-2A孵育,以2 μmol/L二磷腺苷为诱聚药,连续5次测定5分钟血小板的聚集率,以血小板大聚集率(maximal platelet aggregauon,PAG…)为观察指标.结果:①高血压病人PAGmax为0.89±0.06,与正常人PAGmax0.68±0.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种浓度(10 μmol/L、20 μmol/L)的硝笨地平对正常人和高血压病人PAGmax均无影响;③4种浓度(2.5μmol/L、5 μmol/L、10μmol/L、20μmol/L)的SK&F96365对高血压病组的PAGmax均有抑制作用(均为P<0.05);④4种浓度(2.5 μmol/L、5μmol/L、10 μmol/L、20μmol/L)的人参皂苷-2A对高血压病组的PAGmax均有抑制作用(均为P<0.05);3种浓度(5μmol/L、10 μmol/L、20 μmol/L)的人参皂苷-2A对正常组的PAGmax均有抑制作用(均为P<0.05).结论:高血压病人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高于正常人,血小板呈高反应状态,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硝苯地平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SK&F96365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人参皂苷-2A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明确的抗血小板作用.

    作者:聂大年;曾福仁;谢双锋;李益清;马丽萍;吴裕丹;尹松梅;徐立卓;关永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糖尿病的治疗

    1引言近年来,糖尿病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也是危害人类健康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目前有近3 000万例被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并且在以每日3 000例新患者的速度增加,因此,糖尿病的治疗问题日趋突出.近几年来,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对原有的治疗观念进行了补充和提高,在此一并进行回顾.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不在此范畴.

    作者:张朝云;沈稚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头孢吡肟的临床应用

    1引言头孢菌素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抗菌药物,修饰基本头孢烯结构可改善其抗菌活性及对β-内酰胺酶抵抗力,按其开发的先后、抗菌活性和对β-内酰胺酶的抵抗力将头孢菌素分为4代.

    作者:黎曙霞;任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1引言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比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随病程延长、年龄增长和尿白蛋白排泄量的增加而升高.与无自主神经病变者相比,糖尿病伴自主神经病变者预后较差、猝死的发生率增加.本文就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作简要介绍.

    作者:叶山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双氯芬酸致过敏性休克2例报告

    例1男,74岁.因间歇性跖趾关节肿痛4年,确诊为痛风于2000-08-16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入院时测血压20.0/10.6 kPa,心电图检查正常.为缓解疼痛临时服双氯芬酸(德国产,商品名戴芬,为双释放型肠溶胶囊,每粒75 mg,其中速释型25mg,控释型50 mg)1粒,10分钟后患者感全身剧烈瘙痒,继而出现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压迫感.

    作者:陈洪高;姜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肺部阴影病因多诊断需要细琢磨--2例肺畸胎瘤误诊的教训

    例1男,35岁.因反复咯血5年余,加重2日入院.每次咯血量约30~150 mL,经止血治疗可停止.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欠佳,慢性病容.左上中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可闻及少许湿啰音.X线胸片:左上中肺见片状密度增高阴影,边界欠清,左上肺见透亮区.多次痰找抗酸杆菌阴性.

    作者:刘存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老人胸痛兼腹痛必须检查心电图--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误诊、误治的经过

    患者,男,61岁.因反复胸痛、腹痛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胸痛位于胸骨下段后,腹痛位于剑突下,呈间歇发作,疼痛性质描述不清,刷牙、反复蹲起、排大便等活动和情绪激动、饱食、饥饿均可诱发,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每日发作10余次,休息后可缓解,含服甘油后部分缓解.

    作者:何天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附82例报告

    目的:研究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病情早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及血清降钙素原对判断细菌性脑膜炎病情的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82例急性脑膜炎患儿入院时的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其中细菌性脑膜炎患儿25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57例.结果: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浓度为[1.3(0.5~48.9)]μg/L,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相应为[0.2(0.1~0.6)]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细菌性脑膜炎合并严重败血症或败血症休克者5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为[18.7(5.6~48.9)]μg/L,无败血症或轻度败血症者20例,相应为[0.8(0.5~2.5)]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可用于鉴别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可反映细菌性脑膜炎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胡瑞梅;孙若鹏;郭淑华;李保敏;王纪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AMI患者的ST段表现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附108例检测报告

    目的:对比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18导联心电图ST段正常、压低和抬高3组间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左心室功能参数,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与心电图表现的关系.方法:108例AMI患者,根据18导联心电图水平分为ST段正常、压低和抬高组3组,每组36例.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检查,记录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病变血管支数、狭窄程度、病变血管分级、病变特征)和左心室功能参数(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射血分数、每搏量、舒张末期指数容积、收缩末期指数容积、每搏量指数、体表面积).结果:ST段正常组和ST段压低组有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多于ST段抬高组,且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严重、不完全闭塞性狭窄、C型复杂病变多见,但仍有较好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和较高的侧支循环开放率,左心室功能亦优于ST段抬高组(P<0.05).ST段正常组与ST段压低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ST段正常及压低的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而左心室功能损害较轻,可能与长期危险因素作用下诱发缺血预适应和侧支循环有关.

    作者:张颖轩;傅向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发热咳嗽咳痰左肺空洞--思考病例(116)

    1病历摘要患者男,36岁.因发热6个月,咳嗽、咳痰1.5个月于2001-02-12入院.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以下午为重,伴乏力、消瘦,无咯血、盗汗、胸痛等症状.1.5个月前患者开始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发热,体温有时高达39℃,伴头痛、鼻塞、流脓涕.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