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基层医院对高度怀疑肺栓塞患者的诊治

王辉宇;杨清波

关键词:基层医院, 肺栓塞, 诊治, 心电图, 血气分析
摘要:1引言肺栓塞为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率高,易漏诊及误诊,未经治疗者病死率极高,达25%~30%,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诊断明确并经过治疗者病死率可降至2%~8%[1],所以肺栓塞的诊断至关重要,但基层医院往往缺乏肺栓塞的确诊手段,以致延误了抢救时机.
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皮肌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进修医生教授,请您谈谈皮肌炎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疾病,它和多发性肌炎又是什么关系?

    作者:彭兴;彭远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25例分析

    1引言急性肾衰竭是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病死率高,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腹膜透析在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得到了临床医生的重视.为评价腹膜透析在急性肾衰竭中的治疗效果及在基层医院开展腹膜透析的可行性.本文回顾性分析10年来我院开展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25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单纯内科治疗对照比较.

    作者:余国洪;杨志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老人胸痛兼腹痛必须检查心电图--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误诊、误治的经过

    患者,男,61岁.因反复胸痛、腹痛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胸痛位于胸骨下段后,腹痛位于剑突下,呈间歇发作,疼痛性质描述不清,刷牙、反复蹲起、排大便等活动和情绪激动、饱食、饥饿均可诱发,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每日发作10余次,休息后可缓解,含服甘油后部分缓解.

    作者:何天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1引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成年人致盲的重要原因.糖尿病发病率在我国逐渐上升,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达51.3%,已成为防盲的重要课题.

    作者:李春芳;丁小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大出血的处理选择

    目的:探讨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大出血的有效处理手段.方法:对分别采取纱条填塞、瘤腔骨蜡充填、超选择性颌内动脉或下牙槽动脉栓塞术紧急处理的22例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单纯纱条填塞后出血暂时停止,但所填塞纱条一取出又暴发出血,只得尽快行颌骨部分切除手术,术中出血凶猛,平均每例800 mL;5例瘤腔骨蜡填塞止血效果稍好,但龈缘常有轻度渗血,仍需要咬纱球止血,1周左右再行骨腔刮治术,术中出血平均每例500 mL;13例超选择性栓塞术取得立竿见影的止血效果,取出之前一直不敢移走的咬合纱块后,原出血已完全止住,只有2例栓塞后2个月再次轻度渗血,行保留下颌骨下缘的刮治术,术中出血平均每例300 mL,另11例随访3~12个月,未发生再次出血,避免了颌骨切除手术.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是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大出血的有效处理手段,并为后续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

    作者:李劲松;张晓峰;陈京文;陈伟良;潘朝斌;杨朝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间歇黑便半个月突然大量便血--思考病例(115)讨论部分

    1病历摘要详见本刊2003年第10期第634页.2临床讨论本病例有如下特点:①老年男性;②以间歇性黑便及大量便血为主要表现,在大量便血前曾有上腹疼痛,疼痛缓解后大量便血;③体格检查除贫血及末梢循环不足表现外,无明显阳性体征;④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正常,血总胆红素稍高,尿胆红素阳性,B超提示胆囊较正常饱满.急诊胃镜检查提示胃腔内无积血,并有散在小片状糜烂.

    作者:肖马;金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附82例报告

    目的:研究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病情早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及血清降钙素原对判断细菌性脑膜炎病情的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82例急性脑膜炎患儿入院时的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其中细菌性脑膜炎患儿25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57例.结果: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浓度为[1.3(0.5~48.9)]μg/L,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相应为[0.2(0.1~0.6)]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细菌性脑膜炎合并严重败血症或败血症休克者5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为[18.7(5.6~48.9)]μg/L,无败血症或轻度败血症者20例,相应为[0.8(0.5~2.5)]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可用于鉴别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可反映细菌性脑膜炎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胡瑞梅;孙若鹏;郭淑华;李保敏;王纪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苦参碱注射液(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280例慢乙肝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用苦参碱150 mg静脉滴注,对照组130例以甘草酸二铵注射液(甘利欣)150 mg静脉滴注,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有明显的降酶、退黄等治疗作用,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分别为80.7%、82.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的血清总胆红素复常率(74.7%)高于对照组(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乙肝病毒标记物的转化或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阴转现象并不明显.结论:苦参碱治疗慢乙肝安全、有效.

    作者:林潮双;崇雨田;林炳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试题撷英(三十三)--神经系统疾病专题

    题目A型题(第1题~第25题)请从A、B、C、D、E中选出一个佳的答案.

    作者:饶丽芬;叶瑞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应用红细胞脆性一管定量法筛查新生儿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目的:探讨红细胞脆性一管定量法在筛查新生儿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珠贫)的参考值.方法:正常新生儿组310名与疑诊珠贫新生儿组70例,同期检测正常成年人400名作为正常值对照组.3组分别用一管法检测红细胞脆性值.结果:红细胞脆性一管定量法测定的溶血百分率分别为正常新生儿组40%~71%,疑诊珠贫新生儿组16%~39%,正常成年人组59%~91%,3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正常成年人溶血百分率参考值不适用于新生儿,笔者推荐正常新生儿溶血百分率范围为40%~71%,低于40%应高度怀疑珠贫,作进一步的检查确诊.

    作者:陈美莲;王东宁;孔宪玲;黄肇通;王清文;何政贤;蔡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1引言糖尿病肾病已成为西方国家终末期肾病常见的病因,占所有引起终末期肾病的疾病1/3强.国内糖尿病肾病在终末期肾病病因中所占比例也逐年上升.大约20%~30%的糖尿病患者终会发生糖尿病肾病.

    作者:陈朝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心包大量积液1例报告

    患者男,67岁,退休教师.因进行性排尿困难2年,胸闷、气促、咳嗽10日于2003-04-09入院.2年前始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线变细、断续,尿后滴沥,症状呈缓慢加重,未作治疗.10日前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偶有阵发性咳嗽,咳少量黏白痰,无心悸、胸痛、头晕、畏寒、发热、腹痛、腹胀、腹泻.症状渐加重,休息时亦出现胸闷、气促,伴下肢轻度水肿,尿量较前减少(具体不详),曾在外院治疗,症状无改善,遂来我院就诊.

    作者:徐小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审定名词与非规范名词对照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1引言长期以来急、慢性肝衰竭患者的救治,一直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肝衰竭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各种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肝移植是治疗肝衰竭患者惟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患者常在等待供体过程中由于病情进展迅速而死亡,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维持或延长患者生命的手段,因此人们开始对于如何利用人工装置替代肝脏的功能进行研究.

    作者:郝建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在基层医院对高度怀疑肺栓塞患者的诊治

    1引言肺栓塞为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率高,易漏诊及误诊,未经治疗者病死率极高,达25%~30%,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诊断明确并经过治疗者病死率可降至2%~8%[1],所以肺栓塞的诊断至关重要,但基层医院往往缺乏肺栓塞的确诊手段,以致延误了抢救时机.

    作者:王辉宇;杨清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妥布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37岁.因胸闷伴恶心、呕吐半小时于2003-03-10入院.患者半小时前因泌尿系感染在当地卫生室给予妥布霉素16万单位加入250 mL的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输液约5分钟,病人出现胸闷、憋气、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四肢麻木,当时考虑过敏反应,给予肾上腺素1 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0 mg静脉推注,病情无好转,急转我院.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张晓莹;闫顺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1引言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比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随病程延长、年龄增长和尿白蛋白排泄量的增加而升高.与无自主神经病变者相比,糖尿病伴自主神经病变者预后较差、猝死的发生率增加.本文就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作简要介绍.

    作者:叶山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水平

    1引言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也可累及中轴关节外系统,归属于风湿病的范畴,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后期脊柱强直时病情不能逆转.

    作者:曾庆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儿美克尔憩室并发肠套叠1例报告

    患儿女,3岁.因右下腹疼痛3日,阵发性加重伴呕吐,排果酱样便14小时于2002-08-10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高度腹胀,腹肌紧张,右侧腹部可扪及腊肠样肿物,表面光滑,可略微推动.压痛明显,反跳痛(±).

    作者:隋国龙;邱英娜;邱顶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糖调节受损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内分泌代谢疾病(8)

    1引言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ucose regulation,IGR)的概念包括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和空腹葡萄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糖耐量减低是指空腹静脉血浆血糖小于7.0 mmol/L,同时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静脉血浆血糖在7.8~11.1 mmol/L之间.

    作者:杨文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