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突发性右中上腹部疼痛、腹腔积液——思考病例(99)讨论部分

章宗泉;蒋其诺;宋世祥

关键词:突发性, 腹部疼痛, 腹腔积液, 病例, 腹部手术史, 男性青年, 慢性腹痛, 临床讨论, 腹胀, 病历
摘要:1 病历摘要见1999年第10期600页.2 临床讨论2.1 本病例的特点本例特点为:①男性青年,既往体健,无慢性腹痛、腹胀病史,无腹部手术史.
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罗红霉素致药物性皮炎4例

    笔者在1995年至1999年5月间碰到罗红霉素所致药物性皮炎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满昌强;甄宗玲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采用刊授方式实施继续教育告读者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

    1 引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超)在腹部、盆腔、体表组织等器官疾病诊断中的普遍运用,是近年来超声医学领域令人注目的新进展之一.除了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外,近又开发了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和彩色多普勒流速剖面图等新技术.

    作者:吕明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白血病患者血清IL-8的测定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变化在白血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血清IL-8浓度.结果:ALL、ANLL和CML患者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LL与ANLL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组水平显著高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1~M3)组(P<0.05),治疗有效的CML患者,治疗后IL-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IL-8的变化可作为ANLL分型及监测CML治疗反应的一种手段.

    作者:李庆山;温春光;洪文德;许多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巨细胞病毒先天性感染与低出生体重儿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的先天性感染对新生儿胎龄、体重的影响.方法:对186例早产适于胎龄儿、142例小于胎龄儿(SGA)和95例足月儿与其母配对,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抗CMV特异性IgM抗体及巨细胞病毒抗原(CMVAg).结果:CMV先天性感染率SGA组为31.7%(45/142),明显高于早产适于胎龄儿组的8.1%(15/186)和足月儿对照组的5.2%(5/95).结论:小于胎龄儿的产生可能与CMV的先天性感染有关.并且提示胎龄愈小,出生体重愈低,先天性感染率愈高.

    作者:陈玮琪;沈振宇;李易娟;李燕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

    1 引言动脉粥样硬化(AS)是指发生在弹力型动脉(如主动脉)以及肌肉型动脉(如冠状动脉)壁内膜及内膜下,因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沉着并伴有中层平滑肌细胞向内膜移行、增殖,形成纤维脂质斑块或粥样病灶.动脉壁增厚,血管变硬,管腔狭窄,严重时局部斑块内膜坏死脱落,血栓形成,血管腔阻塞.AS是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变的重要病理过程.

    作者:郭衡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呋塞米治疗急进性肾炎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1 引言我科于1995年8月至1998年10月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呋塞米联合治疗急进性肾炎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30例,获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柏香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胃结核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女,37岁,农民,已婚,以上腹痛3年、呕血、黑便10天于1998年10月8日入院.不明原因自3年前感上腹隐痛,饭后加重,食纳差,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黑色糊便,伴发热、乏力.

    作者:杨晓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1 引言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是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目的是防止冠心病的发生.既往大规模随机对照的饮食和药物干预对冠心病一级预防研究结果表明:降低升高的血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及其病死率;晚近的降低血胆固醇与冠心病一级预防研究结果不但证实了上述的结论,而且表明降低血胆固醇并未增加非心脏原因的死亡率.

    作者:陆国平;戚文航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胰腺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研究——附472例分析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对472例胰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其中181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约半数为60岁以上,且尚有增加趋势;年龄、性别和肿瘤部位与预后无明显相关,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90年代的预后较90年代前明显好转(P=0.003),手术切除率和手术死亡率为12.5%和11.9%;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8.8%、37.5%和25%,中位生存时间为49个月,手术切除组生存率显著优于姑息手术组和化疗组.结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手术切除仍是唯一有效提高长期生存率的治疗方法,但近十年来患者预后有所好转.

    作者:贾林;黄开红;袁世珍;骆福添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肾脏功能对血脂的影响

    1 引言肾脏疾病和肾功能不全时常伴随着脂蛋白代谢的改变.虽然脂类的转运和代谢障碍通常表现为血脂水平的升高,但许多肾病患者并无高脂血症,这并不表示不存在血脂代谢异常.

    作者:杨琼琼;叶任高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消化系统专题(一)

    编者的话 1999年起,我国实行执业医师考试制度,执业医师需通过理论和实践的考试,才能获得执业医师资格.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理论考试的方法,本刊特意刊登有关执业医师考试的模拟试题及题解供参考.我们欢迎读者来信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把这个栏目办好.

    作者:邓会芬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格雷夫斯病伴亚急性肝坏死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0岁,因怕热、多汗、心悸、消瘦6年余,间断性黄疸4年,加重15天于1999年4月3日入院.

    作者:王龙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审定名词与非规范名词对照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多塞平与西沙必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96例

    1 引言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是导致FD的主要因素之一;精神状态在其发病中亦有一定的作用,FD病人较健康人更具神经质、焦虑或抑郁[1].我们1995年4月至1998年6月采用多塞平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9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红玉;张秀刚;尹斌太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中药配合环磷酰胺在治疗肾病综合征中对白细胞的影响——附21例报告

    1 引言环磷酰胺对治疗肾病综合征,尤其是对狼疮肾炎的治疗已取得公认的效果,但由于环磷酰胺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许多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因出现白细胞减少症而不得不中断治疗,甚至有的病人因此而拒绝接受治疗[1,2.1990年以来,我们应用中药配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21例,观察其对白细胞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宪英;赵妙珍;傅树楷;高和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哮喘的抗炎治疗进展

    1 引言哮喘曾被认为是由IgE触发肥大细胞释放介质而引起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现在认为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抗原呈现细胞、嗜酸粒细胞(EOS)、嗜中性粒细胞(NS)和T淋巴细胞等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支气管慢性炎症.这些细胞产生大量的介质和细胞因子,导致支气管收缩、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和支气管高反应性,在哮喘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从而引导人们尽早应用抗炎治疗,并致力于哮喘新型抗炎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本文结合近文献,就哮喘的抗炎治疗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郑方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老年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疗效观察

    1 引言老年人急性非淋巴细胞自血病(ANLL)的治疗效果不满意,随着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人ANLL的治疗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总结我院自1987年至1997年间30例老年ANLL患者在不同剂量HA(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下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陆智祥;沈晓梅;杨同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浮肿、发热、胸痛、咯血——查房选录(211)

    1 病历摘要患者男,25岁,因尿少、浮肿1个月,发热、咳嗽、胸痛、咯血4日于1997年10月7日入院.

    作者:刘锡国;孙晓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突发性右中上腹部疼痛、腹腔积液——思考病例(99)讨论部分

    1 病历摘要见1999年第10期600页.2 临床讨论2.1 本病例的特点本例特点为:①男性青年,既往体健,无慢性腹痛、腹胀病史,无腹部手术史.

    作者:章宗泉;蒋其诺;宋世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