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伍开锦;韦明梅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1名正常人和71例肝硬化忠者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肝硬化组按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4小组.分别比较空腹及2小时的血糖、胰岛素和C肽水平.结果:肝硬化糖代谢异常总发生率占69%(49/71).糖耐量减低组空腹及2小时的胰岛素、C肽水平等4项指标高(与其余各组相比,P<0.01),但随着糖代谢紊乱程度的逐渐加重而减少,在重型糖尿病组此4项指标呈显著低水平(与其余各组相比,P<0.01或P<0.05).结论:肝硬化有较高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肝硬化病人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β细胞分泌功能紊乱和肝源性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作者:杜炜;代云龙;朱洪连;李健;董艳平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合并肾小管损害的情况.方法:对99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和α1微球蛋白(α1-MG)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与各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关系.结果:99例中上述3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阳性患者达90%.结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常伴肾小管损害.
作者:陈朝生;李素频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小肠占据着中、下腹部的大部分空间,在腹部穿透伤和钝性伤中,小肠受伤的机会分别列第2和第3位[1].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治疗并不困难,但早期诊断的正确率不高.我院1992年4月至1998年4月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2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向阳;王万鹏;刘朝勋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三磷胞苷(美络宁)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伤后24小时内入院的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47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予静脉滴注美络宁两个疗程,观察患者出院前和发病3个月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和病死率.结果:美络宁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美络宁是一种有效的促进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
作者:安沂华;高媛;程玉;王雪峰;李艳敏;高志颖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天然杀伤(NK)细胞数的改变.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仪,时38例SLE患者及20名正常人的天然杀伤细胞数进行检测.结果:活动期SLE患者天然杀伤细胞为0.07±1风湿科,2血液内科0.04,其中23例狼疮肾炎天然杀伤细胞为0.05±0.03,非狼疮肾炎天然杀伤细胞为0.10±0.03;治疗前、后天然杀伤细胞分别为0.07±0.03、0.10±0.04,组间及组内比较均P<0.01.结论:SLE的发生可使天然杀伤细胞数下降.
作者:蔡小燕;李翠贞;许艳丽;郑学毅;李庆山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胃平滑肌肿瘤内镜下的特点.方法:对19例胃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19例中平滑肌肉瘤7例、平滑肌瘤12例.内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若肿瘤直径超过5 cm,表面凹凸不平,有糜烂、溃疡、脐样凹陷者多为内瘤,进行深凿式取黏膜下组织活检,阳性率高.
作者:王进;陈健 刊期: 2000年第07期
进修医生 教授,请讲解一下腹膜透析的原理.教授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向腹腔内灌人透析液,由于腹膜具有半透膜的性质,且面积大、毛细血管丰富,浸泡在透析液中的腹膜毛细血管腔内的血液与透析液可进行物质交换,主要是借助毛细血管内血浆及腹腔内的透析液中的溶质浓度和渗透梯度不同,通过弥散和渗透原理以清除机体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其中溶质进行物质交换的方式主要为弥散,而水分的清除主要靠提高透析液渗透压进行渗透.机体中的代谢废物和潴留过多的水分随废旧透析液排出体外,同时由渗透液补充必要的物质.通过重复向腹腔内灌入新鲜透析液,则可达到清除毒素、脱水、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目的.
作者:李志坚;郑勋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肠型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临床特征及确诊方法.方法:对8例肠型恶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型恶组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其表现主要集中在肠道.反复骨髓穿刺尤其在骨痛明显处取材为确诊的主要手段,联合化疗可延长生存期.结论:肠型恶组较罕见,怀疑本病时应及早反复骨髓穿刺等检查,尽快确诊,争取治疗时机,以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钟汉林;廖振尔;张国材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疾病是由于人体或生物体自身的遗传因素,或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或由于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机体生理生化过程的异常,轻则表现出一时性的病理生理过程,重则发展成不可逆的病理变化,甚至导致个体生命的终结.如能及早查明引起病理生理变化的原因,明确疾病的性质,就能及早防治.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人们能够在分子水平上认识人类的遗传与变异的本质和病原生物的基因结构,使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入到基因水平.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罗超权 刊期: 2000年第07期
题目A型题(第1题至第25题)请从A、B、C、D、E中选出一个佳答案.1.以下符合WHO 1985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是:A.有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超过7.0 mmol/L;B.随机血糖低于7.8 mmol/L及空腹血糖低于5.6 mmol/L可排除糖尿病;C.无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超过11.1 mmol/L;D.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任何时间血糖超过11.1 mmol/L;E.餐后1小时血糖对诊断无帮助.
作者:肖海鹏;陈晓云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28例由甘露醇引起的肾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脑卒中患者用甘露醇脱水后出现的肾损害.结果:年龄较大、甘露醇用量偏高、常伴有可能累及肾脏的原发病的病人易引起肾损害.结论:甘露醇可引起与剂量有关的可逆性肾损害,须控制使用剂量.
作者:王高生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由广东省卫生厅、香港医管局和中山医科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首届生存质量学术会议于2000年1月21日至23日在广州召开.来自新疆、辽宁、北京、上海、四川、湖南、河南、山东和广东等多个省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近27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还邀请了WHO的官员以及海外著名学者参加.
作者:方积乾;冯泗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缺血性心肌病(ICM)是指由冠状动脉病变引起心肌缺血、坏死,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或硬化,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常因反复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而猝死.
作者:张育君 刊期: 2000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β-内啡肽在小儿热性惊厥中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8例热性惊厥和15例对照组患儿血浆和脑脊液中的β-内啡肽含量.结果:热性惊厥组患儿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脑脊液中β-内啡肽含量显著高于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P<0.05).热性惊厥组患儿的血浆与脑脊液的β-内啡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结论:β-内啡肽在小儿热性惊厥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光乾;胡鸿文;张雅丽;林忠东;叶秀云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是由各系统组成的整体,又是环境大系统中的组分.影响人的各种内外环境的因素,大体上可分为生物的和非生物的.非生物因素又称心理社会因素,因为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变化(包括文化的影响)都是通过人们的心理而影响躯体的.
作者:周英;张晋碚 刊期: 2000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8)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名健康对熙者的血清IL-8浓度.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不同部位的脑梗死患者血清IL-8含量比较:脑基底节区与非基底节区比较无明显性差异(P>0.05),但两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均为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IL-8水平明显升高,提示IL-8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
作者:余仲苟;马中富;黄帆;梁秀龄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答案1.D 2.E 3.E 4.C 5.C6.D 7.A 8.E 9.B 10.B11.D 12.D 13.A 14.B 15.E16.B 17.D 18.C 19.A 20.E21.B 22.E 23.E 24.A 25.A
作者:薛耀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系统询问有用处 得来全靠细功夫--1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误诊的教训女,45岁.发热3个月,曾在多家医院反复检查血、尿、粪常规,并行X线、B超、骨髓及各种致病菌培养等检查,未能明确诊断.患者逐渐消瘦,自以为得了不治之症,准备放弃治疗.接诊后经系统询问病史,患者诉发病后常觉排便时有沉重坠胀、排便不尽感,大便有时带少许黏液.直肠指诊左侧肠壁隆起、压痛,有波动感,考虑骨盆直肠间隙脓肿,行穿刺抽脓,肯定诊断和部位后,经切开引流排脓及抗炎治疗,痊愈.
作者:张爱民;江汀;刘瑛瑛 刊期: 200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