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汉林;廖振尔;张国材
答案1.D 2.E 3.E 4.C 5.C6.D 7.A 8.E 9.B 10.B11.D 12.D 13.A 14.B 15.E16.B 17.D 18.C 19.A 20.E21.B 22.E 23.E 24.A 25.A
作者:薛耀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进修医生 教授,请讲解一下腹膜透析的原理.教授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向腹腔内灌人透析液,由于腹膜具有半透膜的性质,且面积大、毛细血管丰富,浸泡在透析液中的腹膜毛细血管腔内的血液与透析液可进行物质交换,主要是借助毛细血管内血浆及腹腔内的透析液中的溶质浓度和渗透梯度不同,通过弥散和渗透原理以清除机体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其中溶质进行物质交换的方式主要为弥散,而水分的清除主要靠提高透析液渗透压进行渗透.机体中的代谢废物和潴留过多的水分随废旧透析液排出体外,同时由渗透液补充必要的物质.通过重复向腹腔内灌入新鲜透析液,则可达到清除毒素、脱水、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目的.
作者:李志坚;郑勋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合并肾小管损害的情况.方法:对99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和α1微球蛋白(α1-MG)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与各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关系.结果:99例中上述3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阳性患者达90%.结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常伴肾小管损害.
作者:陈朝生;李素频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肠型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临床特征及确诊方法.方法:对8例肠型恶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型恶组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其表现主要集中在肠道.反复骨髓穿刺尤其在骨痛明显处取材为确诊的主要手段,联合化疗可延长生存期.结论:肠型恶组较罕见,怀疑本病时应及早反复骨髓穿刺等检查,尽快确诊,争取治疗时机,以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钟汉林;廖振尔;张国材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28例由甘露醇引起的肾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脑卒中患者用甘露醇脱水后出现的肾损害.结果:年龄较大、甘露醇用量偏高、常伴有可能累及肾脏的原发病的病人易引起肾损害.结论:甘露醇可引起与剂量有关的可逆性肾损害,须控制使用剂量.
作者:王高生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蹲踞试验对糖尿痛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4名正常对照组同期进行蹲踞试验和经典心电图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测定.结果:与对熙组同年龄段比较,糖尿病患者蹲踞副交感神经功能比值(SqTv)明显升高,蹲踞交感神经功能比值(SqTs)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和正常清蛋白尿患者比较,伴清蛋白尿者,尤其是大量清蛋白尿者,SqTv明显升高,SqTs明显降低;SqTv和SqTs和经典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测定指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蹲踞试验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功能测定的实用指标之一.
作者:荆春艳;叶山东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初期症状不明显,以后症状进行性加重,终末期心力衰竭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猝死率高,是心血管疾病常见致死原因之一.
作者:黄震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本病的确切病因迄今仍未十分明确,有报道是遗传性疾病,亦有报道本病人群中人类白细胞抗原(DW4、B4、A9、B5、B40)的基因频率增加,故提出基因缺陷的假说.还有人提出本病与原位癌基因表达异常、钙调节异常等有关.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的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运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诊断方法,现已明确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致病基因为14号染色体长臂上的β-肌凝蛋白重链的缺陷,至少有两个β-肌凝蛋白重链的基因位点突变与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发病有关.
作者:王彬尧;王长谦;郑道声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心肌梗死后综合征(PIS)是指发生心肌梗死后2周至10周左右,出现反复发作的胸膜炎、心包炎和肺炎变化的一组病征.1955年由Dressler提出[1],其发生率占心肌梗死的3%至4%.而以大量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PIS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就我院1例报告如下.
作者:韩红;黄文增;张步延;黄莉莉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患者24岁,农民.1999年8月15日因第1胎孕40周+4,胎心音过速,骨盆入口狭窄行剖宫产术.术中发现左侧输卵管长7 cm,于输卵管壶腹部见一个直径4 cm的包块,突向管腔面,表面光滑,囊性,质软.行左输卵管切除术.剖视肿物,内容物为黄色油脂状物,可见黑色毛发和骨组织.显微镜下检查,于包块囊壁内可见皮肤、皮肤附属器(皮脂腺、汗腺,毛囊及毛根等)、肌肉及骨组织.病理诊断:(左侧)输卵管成熟性畸胎瘤.
作者:杨文勇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对象:订阅<新医学>杂志的读者可自愿报名参加,每期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收160元学费(含试卷处理费、证书费、挂号邮费等).随时参加,无时间限制.参加者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杂志上的测验答卷;每人一期参加测验一次(重复答卷无效),凡第一次参加测验者请注明寄交学费的邮汇号码,接到汇款和答卷后,本刊将在计算机上开户并发给学号.第二次以后参加测验者请自填学号.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当今风湿性疾病的概念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风湿热的范围.此类疾病并不仅局限于关节、骨骼和肌肉系统,还影响多个脏器,常累及心脏和血管.风湿性心脏损害通常包括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和慢性瓣膜病.心肌炎是指心肌细胞及其组织间隙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风湿性心肌炎的诊断思路有三层含义:一是确定是否心肌炎;二是排除感染性(主要为病毒)、过敏性或理化因素引起的心肌炎;三是区分引起心肌炎的风湿性疾病的类型,其中,由风湿热引起的心肌炎占大多数.本文着重介绍由风湿热引起心肌炎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
作者:郭衡山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比浊法检测56例轻度、中度和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并设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检测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前轻度、中度和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血清C反应蛋白平均含量分别为26 mg/L、32 mg/L、59 mg/L,均较对照的5 mg/L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有96%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降至正常.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的检测可作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诊疗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杨玉;伍开锦;韦明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又译实证医学.其定义为:一种要求临床医生了解支持其临床实践的证据以及这些证据的可靠程度的医疗实践模式.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医生作出临床决策时不能单纯靠个人的经验、权威的观点或仅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角度来推理,而是要从文献中寻找有力的证据,并把这些证据用于具体病人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作者:贾继东;张福奎;王宝恩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由于计划免疫工作的不断加强,白喉发病率显著下降,但部分地区仍有散发性流行趋势,其临床特征为咽、喉等处黏膜充血、肿胀并有灰白色假膜形成,以及由细菌外毒素引起的中毒症状,严重者并发心肌炎.
作者:傅一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天然杀伤(NK)细胞数的改变.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仪,时38例SLE患者及20名正常人的天然杀伤细胞数进行检测.结果:活动期SLE患者天然杀伤细胞为0.07±1风湿科,2血液内科0.04,其中23例狼疮肾炎天然杀伤细胞为0.05±0.03,非狼疮肾炎天然杀伤细胞为0.10±0.03;治疗前、后天然杀伤细胞分别为0.07±0.03、0.10±0.04,组间及组内比较均P<0.01.结论:SLE的发生可使天然杀伤细胞数下降.
作者:蔡小燕;李翠贞;许艳丽;郑学毅;李庆山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小肠占据着中、下腹部的大部分空间,在腹部穿透伤和钝性伤中,小肠受伤的机会分别列第2和第3位[1].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治疗并不困难,但早期诊断的正确率不高.我院1992年4月至1998年4月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2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向阳;王万鹏;刘朝勋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氯胺酮由于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肌肉注射及静脉注射都有效,无降压副作用,对各器官的毒性作用小及可以重复用药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小儿的全身麻醉.近7年来笔者用氯胺酮给进行外科手术的患儿作全身麻醉共12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湖南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由广东省卫生厅、香港医管局和中山医科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首届生存质量学术会议于2000年1月21日至23日在广州召开.来自新疆、辽宁、北京、上海、四川、湖南、河南、山东和广东等多个省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近27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还邀请了WHO的官员以及海外著名学者参加.
作者:方积乾;冯泗华 刊期: 200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