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治

黄震华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 终末期心力衰竭, 原发性心肌病, 心血管疾病, 致死原因, 症状, 药物治疗, 效果不佳, 猝死
摘要:1 引言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初期症状不明显,以后症状进行性加重,终末期心力衰竭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猝死率高,是心血管疾病常见致死原因之一.
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心肌梗死后综合征1例

    1 引言心肌梗死后综合征(PIS)是指发生心肌梗死后2周至10周左右,出现反复发作的胸膜炎、心包炎和肺炎变化的一组病征.1955年由Dressler提出[1],其发生率占心肌梗死的3%至4%.而以大量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PIS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就我院1例报告如下.

    作者:韩红;黄文增;张步延;黄莉莉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7)(续前)

    1 定义重症肌无力是重点累及神经肌肉接头(NMJ)处突触后膜(PSM)上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受体病(AIRD).

    作者:许贤豪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白喉性心肌炎

    1 引言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由于计划免疫工作的不断加强,白喉发病率显著下降,但部分地区仍有散发性流行趋势,其临床特征为咽、喉等处黏膜充血、肿胀并有灰白色假膜形成,以及由细菌外毒素引起的中毒症状,严重者并发心肌炎.

    作者:傅一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蹲踞试验对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附66例分析

    目的:评价蹲踞试验对糖尿痛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4名正常对照组同期进行蹲踞试验和经典心电图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测定.结果:与对熙组同年龄段比较,糖尿病患者蹲踞副交感神经功能比值(SqTv)明显升高,蹲踞交感神经功能比值(SqTs)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和正常清蛋白尿患者比较,伴清蛋白尿者,尤其是大量清蛋白尿者,SqTv明显升高,SqTs明显降低;SqTv和SqTs和经典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测定指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蹲踞试验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功能测定的实用指标之一.

    作者:荆春艳;叶山东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局部削皮加无色素皮片回植处理上肢文身8例

    我科1997年11月至1998年11月对8例上肢的文身图案,采用局部削皮加无色素皮片回植于较深的尚有色素残留的削皮创面上,愈后仅留下疤痕而文身图案消失.本组8例均为男性,年龄18岁至21岁,平均19.5岁.文身材料为钢笔或针头加墨水.图案有各种画和文字.部位:前臂5例,上臂3例.

    作者:苏为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30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冠状动脉造影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发生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与梗死相关血管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3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依心电图变化分两组:A组24例发生左前分支传导阻滞,B组106例未发生之,所有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3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前室间支冠状动脉狭窄者,A组占92%(22/24),B组占33%(35/106),P=0.0004;A组2支至3支冠状动脉病变例数明显多于B组(92%比45%,P=0.0006),经线性相关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发生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与前室间支狭窄相关(r=0.4698,P=0.0001),次之为左冠状动脉(r=0.28717,P=0.0009).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发生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是前室问支明显狭窄及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或左冠状动脉病变的一个信号.

    作者:周昭仑;罗健;连子斌;陈少辉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热性惊厥患儿血浆和脑脊液β-内啡肽的变化

    目的:探讨β-内啡肽在小儿热性惊厥中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8例热性惊厥和15例对照组患儿血浆和脑脊液中的β-内啡肽含量.结果:热性惊厥组患儿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脑脊液中β-内啡肽含量显著高于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P<0.05).热性惊厥组患儿的血浆与脑脊液的β-内啡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结论:β-内啡肽在小儿热性惊厥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光乾;胡鸿文;张雅丽;林忠东;叶秀云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思考病例(100)一等奖获奖名单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内分泌系统之糖尿病专题

    题目A型题(第1题至第25题)请从A、B、C、D、E中选出一个佳答案.1.以下符合WHO 1985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是:A.有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超过7.0 mmol/L;B.随机血糖低于7.8 mmol/L及空腹血糖低于5.6 mmol/L可排除糖尿病;C.无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超过11.1 mmol/L;D.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任何时间血糖超过11.1 mmol/L;E.餐后1小时血糖对诊断无帮助.

    作者:肖海鹏;陈晓云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治

    1 引言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初期症状不明显,以后症状进行性加重,终末期心力衰竭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猝死率高,是心血管疾病常见致死原因之一.

    作者:黄震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输卵管成熟型畸胎瘤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24岁,农民.1999年8月15日因第1胎孕40周+4,胎心音过速,骨盆入口狭窄行剖宫产术.术中发现左侧输卵管长7 cm,于输卵管壶腹部见一个直径4 cm的包块,突向管腔面,表面光滑,囊性,质软.行左输卵管切除术.剖视肿物,内容物为黄色油脂状物,可见黑色毛发和骨组织.显微镜下检查,于包块囊壁内可见皮肤、皮肤附属器(皮脂腺、汗腺,毛囊及毛根等)、肌肉及骨组织.病理诊断:(左侧)输卵管成熟性畸胎瘤.

    作者:杨文勇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临床常见诊疗错误汇编(206)

    系统询问有用处 得来全靠细功夫--1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误诊的教训女,45岁.发热3个月,曾在多家医院反复检查血、尿、粪常规,并行X线、B超、骨髓及各种致病菌培养等检查,未能明确诊断.患者逐渐消瘦,自以为得了不治之症,准备放弃治疗.接诊后经系统询问病史,患者诉发病后常觉排便时有沉重坠胀、排便不尽感,大便有时带少许黏液.直肠指诊左侧肠壁隆起、压痛,有波动感,考虑骨盆直肠间隙脓肿,行穿刺抽脓,肯定诊断和部位后,经切开引流排脓及抗炎治疗,痊愈.

    作者:张爱民;江汀;刘瑛瑛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附26例临床分析

    1 引言小肠占据着中、下腹部的大部分空间,在腹部穿透伤和钝性伤中,小肠受伤的机会分别列第2和第3位[1].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治疗并不困难,但早期诊断的正确率不高.我院1992年4月至1998年4月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2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向阳;王万鹏;刘朝勋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循证医学及其对肝脏病治疗学的可能影响

    1 引言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又译实证医学.其定义为:一种要求临床医生了解支持其临床实践的证据以及这些证据的可靠程度的医疗实践模式.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医生作出临床决策时不能单纯靠个人的经验、权威的观点或仅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角度来推理,而是要从文献中寻找有力的证据,并把这些证据用于具体病人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作者:贾继东;张福奎;王宝恩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抢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阿-斯综合征成功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18岁.因多食、消瘦、心悸7个月,浮肿、反复晕厥3日于1999年6月5日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7个月前始出现食欲亢进,但体重由65 kg渐减至入院时40kg,自觉心悸、怕热、多汗、手足时有颤抖,月经停止.入院前3日感心悸加剧并出现双下肢浮肿,经门诊治疗浮肿消退,但反复出现晕厥2次.

    作者:钟孜燕;黄世宣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的测定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8)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名健康对熙者的血清IL-8浓度.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不同部位的脑梗死患者血清IL-8含量比较:脑基底节区与非基底节区比较无明显性差异(P>0.05),但两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均为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IL-8水平明显升高,提示IL-8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

    作者:余仲苟;马中富;黄帆;梁秀龄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的C反应蛋白变化——附56例报告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比浊法检测56例轻度、中度和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并设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检测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前轻度、中度和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血清C反应蛋白平均含量分别为26 mg/L、32 mg/L、59 mg/L,均较对照的5 mg/L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有96%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降至正常.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的检测可作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诊疗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杨玉;伍开锦;韦明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参加医学继续教育测验(1)合格者名单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全国首届生存质量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

    由广东省卫生厅、香港医管局和中山医科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首届生存质量学术会议于2000年1月21日至23日在广州召开.来自新疆、辽宁、北京、上海、四川、湖南、河南、山东和广东等多个省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近27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还邀请了WHO的官员以及海外著名学者参加.

    作者:方积乾;冯泗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病毒性心肌炎

    1 引言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后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和间质炎性改变的疾病.临床上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由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病毒直接作用于心肌和免疫反应有关.

    作者:陈炎发 刊期: 2000年第07期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