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勇
1 引言本病的确切病因迄今仍未十分明确,有报道是遗传性疾病,亦有报道本病人群中人类白细胞抗原(DW4、B4、A9、B5、B40)的基因频率增加,故提出基因缺陷的假说.还有人提出本病与原位癌基因表达异常、钙调节异常等有关.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的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运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诊断方法,现已明确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致病基因为14号染色体长臂上的β-肌凝蛋白重链的缺陷,至少有两个β-肌凝蛋白重链的基因位点突变与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发病有关.
作者:王彬尧;王长谦;郑道声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小肠占据着中、下腹部的大部分空间,在腹部穿透伤和钝性伤中,小肠受伤的机会分别列第2和第3位[1].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治疗并不困难,但早期诊断的正确率不高.我院1992年4月至1998年4月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2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向阳;王万鹏;刘朝勋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天然杀伤(NK)细胞数的改变.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仪,时38例SLE患者及20名正常人的天然杀伤细胞数进行检测.结果:活动期SLE患者天然杀伤细胞为0.07±1风湿科,2血液内科0.04,其中23例狼疮肾炎天然杀伤细胞为0.05±0.03,非狼疮肾炎天然杀伤细胞为0.10±0.03;治疗前、后天然杀伤细胞分别为0.07±0.03、0.10±0.04,组间及组内比较均P<0.01.结论:SLE的发生可使天然杀伤细胞数下降.
作者:蔡小燕;李翠贞;许艳丽;郑学毅;李庆山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总结阴茎斜形带蒂皮条翻转埋藏法治疗尿道下裂一期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00例尿道下裂患者采用阴茎斜形带蒂皮条一期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95%,阴茎矫正满意,尿道外口为正位或冠状沟,无尿瘘,排尿畅.5%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均经再次手术而治愈.结论:阴茎斜形带蒂皮条翻转埋藏法治疗尿道下裂一期成形术,手术简单,成功率高,不受尿道缺损长度的限制,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尿道下裂.
作者:尉皓;陈彦明;刘福占;苏彦慧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对象:订阅<新医学>杂志的读者可自愿报名参加,每期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收160元学费(含试卷处理费、证书费、挂号邮费等).随时参加,无时间限制.参加者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杂志上的测验答卷;每人一期参加测验一次(重复答卷无效),凡第一次参加测验者请注明寄交学费的邮汇号码,接到汇款和答卷后,本刊将在计算机上开户并发给学号.第二次以后参加测验者请自填学号.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病历摘要见2000年第4期230页.2 临床讨论住院医师 本病例特点:①女性,27岁;②慢性起病,逐渐加重;③首发症状为双脚皮肤瘙痒,后渐波及全身,继而出现全身皮肤发黑,四肢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疣斑,指甲松脆;④2年前开始发现乏力,夜尿增多,近1个月来低热(体温37.5 ℃至38 ℃),体重下降5 kg;⑤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80 mm/h,血红蛋白84 g/L,嗜酸0.06,血尿素氮14 mmol/L,血肌酐292.6 μmol/L,尿β2微球蛋白5.4 mg/L(正常值少于0.5 mg/L),尿渗透压428 mmol/L,痰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癌细胞;⑥辅助检查:B超示双肾缩小,呈弥漫性改变.
作者:许树永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患者24岁,农民.1999年8月15日因第1胎孕40周+4,胎心音过速,骨盆入口狭窄行剖宫产术.术中发现左侧输卵管长7 cm,于输卵管壶腹部见一个直径4 cm的包块,突向管腔面,表面光滑,囊性,质软.行左输卵管切除术.剖视肿物,内容物为黄色油脂状物,可见黑色毛发和骨组织.显微镜下检查,于包块囊壁内可见皮肤、皮肤附属器(皮脂腺、汗腺,毛囊及毛根等)、肌肉及骨组织.病理诊断:(左侧)输卵管成熟性畸胎瘤.
作者:杨文勇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发生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与梗死相关血管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3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依心电图变化分两组:A组24例发生左前分支传导阻滞,B组106例未发生之,所有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3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前室间支冠状动脉狭窄者,A组占92%(22/24),B组占33%(35/106),P=0.0004;A组2支至3支冠状动脉病变例数明显多于B组(92%比45%,P=0.0006),经线性相关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发生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与前室间支狭窄相关(r=0.4698,P=0.0001),次之为左冠状动脉(r=0.28717,P=0.0009).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发生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是前室问支明显狭窄及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或左冠状动脉病变的一个信号.
作者:周昭仑;罗健;连子斌;陈少辉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分析50例90耳小儿复发性分泌性中年炎临床治疗资料.结果:随访半年至5年,积液消失,语言听力提高11至35dB共75耳;症状无改善,呈混合性聋5耳;积液复发,2次置管7耳,3次置管3耳.结论:术后随诊,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积极的病因治疗是预防本病复发的关键.治疗上应及早行鼓室置管术,伴腺样体病理性肥大者行腺样体切除术.
作者:许耀东;陈秋坚;彭解人;郑亿庆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初期症状不明显,以后症状进行性加重,终末期心力衰竭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猝死率高,是心血管疾病常见致死原因之一.
作者:黄震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由于计划免疫工作的不断加强,白喉发病率显著下降,但部分地区仍有散发性流行趋势,其临床特征为咽、喉等处黏膜充血、肿胀并有灰白色假膜形成,以及由细菌外毒素引起的中毒症状,严重者并发心肌炎.
作者:傅一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由广东省卫生厅、香港医管局和中山医科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首届生存质量学术会议于2000年1月21日至23日在广州召开.来自新疆、辽宁、北京、上海、四川、湖南、河南、山东和广东等多个省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近27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还邀请了WHO的官员以及海外著名学者参加.
作者:方积乾;冯泗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定义重症肌无力是重点累及神经肌肉接头(NMJ)处突触后膜(PSM)上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受体病(AIRD).
作者:许贤豪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胃平滑肌肿瘤内镜下的特点.方法:对19例胃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19例中平滑肌肉瘤7例、平滑肌瘤12例.内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若肿瘤直径超过5 cm,表面凹凸不平,有糜烂、溃疡、脐样凹陷者多为内瘤,进行深凿式取黏膜下组织活检,阳性率高.
作者:王进;陈健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心肌梗死后综合征(PIS)是指发生心肌梗死后2周至10周左右,出现反复发作的胸膜炎、心包炎和肺炎变化的一组病征.1955年由Dressler提出[1],其发生率占心肌梗死的3%至4%.而以大量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PIS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就我院1例报告如下.
作者:韩红;黄文增;张步延;黄莉莉 刊期: 2000年第07期
2例均为女性,分别为36岁、37岁;体重分别为50kg和55 kg;均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诊.两例均有发热,分别为39.2 ℃、38.6 ℃,例1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白细胞分别为15.2×109 /L和16.6×109 /L.双黄连按60 mg/kg(每支600 mg),先用注射用水溶解后稀释于5%葡萄糖液500 mL中静脉滴注.输入0.5 g(约输液10分钟)时,2例突然出现吸气期呼吸困难,声音嘶哑,胸骨上窝出现吸气期凹陷,两上肺可闻及吸气期喉鸣音;口唇紫绀,例1全身皮肤布满大小不一淡红色风团.
作者:马莉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答案1.D 2.E 3.E 4.C 5.C6.D 7.A 8.E 9.B 10.B11.D 12.D 13.A 14.B 15.E16.B 17.D 18.C 19.A 20.E21.B 22.E 23.E 24.A 25.A
作者:薛耀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比浊法检测56例轻度、中度和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并设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检测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前轻度、中度和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血清C反应蛋白平均含量分别为26 mg/L、32 mg/L、59 mg/L,均较对照的5 mg/L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有96%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降至正常.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的检测可作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诊疗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杨玉;伍开锦;韦明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进修医生 教授,请讲解一下腹膜透析的原理.教授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向腹腔内灌人透析液,由于腹膜具有半透膜的性质,且面积大、毛细血管丰富,浸泡在透析液中的腹膜毛细血管腔内的血液与透析液可进行物质交换,主要是借助毛细血管内血浆及腹腔内的透析液中的溶质浓度和渗透梯度不同,通过弥散和渗透原理以清除机体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其中溶质进行物质交换的方式主要为弥散,而水分的清除主要靠提高透析液渗透压进行渗透.机体中的代谢废物和潴留过多的水分随废旧透析液排出体外,同时由渗透液补充必要的物质.通过重复向腹腔内灌入新鲜透析液,则可达到清除毒素、脱水、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目的.
作者:李志坚;郑勋华 刊期: 200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