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8)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名健康对熙者的血清IL-8浓度.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不同部位的脑梗死患者血清IL-8含量比较:脑基底节区与非基底节区比较无明显性差异(P>0.05),但两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均为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IL-8水平明显升高,提示IL-8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
作者:余仲苟;马中富;黄帆;梁秀龄 刊期: 2000年第07期
题目A型题(第1题至第25题)请从A、B、C、D、E中选出一个佳答案.1.以下符合WHO 1985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是:A.有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超过7.0 mmol/L;B.随机血糖低于7.8 mmol/L及空腹血糖低于5.6 mmol/L可排除糖尿病;C.无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超过11.1 mmol/L;D.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任何时间血糖超过11.1 mmol/L;E.餐后1小时血糖对诊断无帮助.
作者:肖海鹏;陈晓云 刊期: 2000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后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和间质炎性改变的疾病.临床上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由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病毒直接作用于心肌和免疫反应有关.
作者:陈炎发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分析50例90耳小儿复发性分泌性中年炎临床治疗资料.结果:随访半年至5年,积液消失,语言听力提高11至35dB共75耳;症状无改善,呈混合性聋5耳;积液复发,2次置管7耳,3次置管3耳.结论:术后随诊,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积极的病因治疗是预防本病复发的关键.治疗上应及早行鼓室置管术,伴腺样体病理性肥大者行腺样体切除术.
作者:许耀东;陈秋坚;彭解人;郑亿庆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蹲踞试验对糖尿痛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4名正常对照组同期进行蹲踞试验和经典心电图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测定.结果:与对熙组同年龄段比较,糖尿病患者蹲踞副交感神经功能比值(SqTv)明显升高,蹲踞交感神经功能比值(SqTs)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和正常清蛋白尿患者比较,伴清蛋白尿者,尤其是大量清蛋白尿者,SqTv明显升高,SqTs明显降低;SqTv和SqTs和经典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测定指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蹲踞试验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功能测定的实用指标之一.
作者:荆春艳;叶山东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初期症状不明显,以后症状进行性加重,终末期心力衰竭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猝死率高,是心血管疾病常见致死原因之一.
作者:黄震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系统询问有用处 得来全靠细功夫--1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误诊的教训女,45岁.发热3个月,曾在多家医院反复检查血、尿、粪常规,并行X线、B超、骨髓及各种致病菌培养等检查,未能明确诊断.患者逐渐消瘦,自以为得了不治之症,准备放弃治疗.接诊后经系统询问病史,患者诉发病后常觉排便时有沉重坠胀、排便不尽感,大便有时带少许黏液.直肠指诊左侧肠壁隆起、压痛,有波动感,考虑骨盆直肠间隙脓肿,行穿刺抽脓,肯定诊断和部位后,经切开引流排脓及抗炎治疗,痊愈.
作者:张爱民;江汀;刘瑛瑛 刊期: 2000年第07期
我科1997年11月至1998年11月对8例上肢的文身图案,采用局部削皮加无色素皮片回植于较深的尚有色素残留的削皮创面上,愈后仅留下疤痕而文身图案消失.本组8例均为男性,年龄18岁至21岁,平均19.5岁.文身材料为钢笔或针头加墨水.图案有各种画和文字.部位:前臂5例,上臂3例.
作者:苏为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小肠占据着中、下腹部的大部分空间,在腹部穿透伤和钝性伤中,小肠受伤的机会分别列第2和第3位[1].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治疗并不困难,但早期诊断的正确率不高.我院1992年4月至1998年4月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2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向阳;王万鹏;刘朝勋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对象:订阅<新医学>杂志的读者可自愿报名参加,每期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收160元学费(含试卷处理费、证书费、挂号邮费等).随时参加,无时间限制.参加者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杂志上的测验答卷;每人一期参加测验一次(重复答卷无效),凡第一次参加测验者请注明寄交学费的邮汇号码,接到汇款和答卷后,本刊将在计算机上开户并发给学号.第二次以后参加测验者请自填学号.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天然杀伤(NK)细胞数的改变.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仪,时38例SLE患者及20名正常人的天然杀伤细胞数进行检测.结果:活动期SLE患者天然杀伤细胞为0.07±1风湿科,2血液内科0.04,其中23例狼疮肾炎天然杀伤细胞为0.05±0.03,非狼疮肾炎天然杀伤细胞为0.10±0.03;治疗前、后天然杀伤细胞分别为0.07±0.03、0.10±0.04,组间及组内比较均P<0.01.结论:SLE的发生可使天然杀伤细胞数下降.
作者:蔡小燕;李翠贞;许艳丽;郑学毅;李庆山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发生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与梗死相关血管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3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依心电图变化分两组:A组24例发生左前分支传导阻滞,B组106例未发生之,所有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3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前室间支冠状动脉狭窄者,A组占92%(22/24),B组占33%(35/106),P=0.0004;A组2支至3支冠状动脉病变例数明显多于B组(92%比45%,P=0.0006),经线性相关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发生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与前室间支狭窄相关(r=0.4698,P=0.0001),次之为左冠状动脉(r=0.28717,P=0.0009).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发生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是前室问支明显狭窄及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或左冠状动脉病变的一个信号.
作者:周昭仑;罗健;连子斌;陈少辉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合并肾小管损害的情况.方法:对99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和α1微球蛋白(α1-MG)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与各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关系.结果:99例中上述3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阳性患者达90%.结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常伴肾小管损害.
作者:陈朝生;李素频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28例由甘露醇引起的肾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脑卒中患者用甘露醇脱水后出现的肾损害.结果:年龄较大、甘露醇用量偏高、常伴有可能累及肾脏的原发病的病人易引起肾损害.结论:甘露醇可引起与剂量有关的可逆性肾损害,须控制使用剂量.
作者:王高生 刊期: 2000年第07期
进修医生 教授,请讲解一下腹膜透析的原理.教授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向腹腔内灌人透析液,由于腹膜具有半透膜的性质,且面积大、毛细血管丰富,浸泡在透析液中的腹膜毛细血管腔内的血液与透析液可进行物质交换,主要是借助毛细血管内血浆及腹腔内的透析液中的溶质浓度和渗透梯度不同,通过弥散和渗透原理以清除机体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其中溶质进行物质交换的方式主要为弥散,而水分的清除主要靠提高透析液渗透压进行渗透.机体中的代谢废物和潴留过多的水分随废旧透析液排出体外,同时由渗透液补充必要的物质.通过重复向腹腔内灌入新鲜透析液,则可达到清除毒素、脱水、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目的.
作者:李志坚;郑勋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又译实证医学.其定义为:一种要求临床医生了解支持其临床实践的证据以及这些证据的可靠程度的医疗实践模式.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医生作出临床决策时不能单纯靠个人的经验、权威的观点或仅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角度来推理,而是要从文献中寻找有力的证据,并把这些证据用于具体病人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作者:贾继东;张福奎;王宝恩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氯胺酮由于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肌肉注射及静脉注射都有效,无降压副作用,对各器官的毒性作用小及可以重复用药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小儿的全身麻醉.近7年来笔者用氯胺酮给进行外科手术的患儿作全身麻醉共12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湖南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本病的确切病因迄今仍未十分明确,有报道是遗传性疾病,亦有报道本病人群中人类白细胞抗原(DW4、B4、A9、B5、B40)的基因频率增加,故提出基因缺陷的假说.还有人提出本病与原位癌基因表达异常、钙调节异常等有关.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的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运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诊断方法,现已明确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致病基因为14号染色体长臂上的β-肌凝蛋白重链的缺陷,至少有两个β-肌凝蛋白重链的基因位点突变与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发病有关.
作者:王彬尧;王长谦;郑道声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 引言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由于计划免疫工作的不断加强,白喉发病率显著下降,但部分地区仍有散发性流行趋势,其临床特征为咽、喉等处黏膜充血、肿胀并有灰白色假膜形成,以及由细菌外毒素引起的中毒症状,严重者并发心肌炎.
作者:傅一明 刊期: 200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