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抗炎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慢性咳嗽的效果分析

李兆华;张永强;李伟

关键词:早期抗炎,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慢性咳嗽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抗炎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慢性咳嗽的效果.方法 以我中心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96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继发慢性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早期抗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及痰液中EOS、NEU和LYM的计数及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及喘憋症状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再次出现咳嗽的时间间隔长于对照组,症状持续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治疗效果的评价更高(均P<0.05).结论 早期抗炎治疗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继发慢性咳嗽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可降低气道炎性反应、缓解临床症状、延长发病周期间隔.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疏导对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护理对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介入治疗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疏导护理.结果 观察组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评分表(NIHSS)、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卡氏行为状态评分(KPS)、简易精神状态量评分(MMSE)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疏导护理能有效提高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作者:朱菊媚;贺金梅;黄荣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经肺俞穴导入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入住儿科病房的MP感染小儿病例3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150例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150例子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将阿奇霉素经肺俞穴导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研究组患儿每日用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家长满意度9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MP感染有效、安全,可提高药物作用效果,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满意度.

    作者:余晓芬;陈新伟;陈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河源市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性调查

    目的 调查研究河源市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致病菌情况,分析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以期对本地区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入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本市多家医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1 82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针对入选病例痰液样本进行致病菌和非典型病原体的分离检测,并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探查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情况,并筛选敏感的抗生素类药物.结果 病原体阳性共1 188例,阳性率为65.3%.其中单纯细菌引起肺炎阳性928例(51.0%),单纯非典型病原体引起肺炎阳性555例(30.5%),两者混合引起肺炎阳性295例(16.2%).单纯细菌致病菌种肺炎链球菌为主要致病菌,占总数的18.9%;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占总数的11.9%;而非典型病原体中肺炎衣原体为主要病原体,占总数的20.8%;在检测出的344株肺炎链球菌菌株中对青霉素中介59.6%,对阿奇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分别为58.7%和12.8%,对其他抗菌药物均具有敏感性;在检测出的216株流感嗜血杆菌中对氨苄西林耐药30.1%,对头孢克洛和环丙沙星耐药均为0.5%,对阿莫西林中介0.5%,对其他抗菌药物均具有敏感性.结论 河源市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主要针对青霉素、阿奇霉素、氨苄西林等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临床应当应用敏感抗菌素以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邹柳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同修复方法对根管治疗牙修复后强度的影响对比

    目的 比较不同修复方法对根管治疗牙修复后强度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完整拔除的人上中切牙60颗,在进行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5组:A组:完整的根管治疗牙;B组:根管治疗后进行烤瓷熔附金属(PFM)全冠修复;C组:牙体预备保留牙本质套圈高度为2.0 mm,然后铸造金属桩核以及PFM全冠修复;D组:牙体预备无牙本质套圈,然后铸造金属桩核以及PFM全冠修复;E组:牙体预备保留2.0 mm高的牙本质套圈,Parapost预成桩、复合树脂核以及PFM全冠修复.所有实验牙齿均进行折裂强度的测试.结果 C组折裂强度高,为(1 793.55±387.88)N,其次为A组(1 466.63±240.06)N.B、D、E组折裂强度分别为(958.44±285.97)N、(992.93±290.95)N、(994.89±284.99)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无牙本质套圈的修复牙,其折裂强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本质套圈能够有效增强根管治疗牙的抗折裂能力.

    作者:卢俊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阿伦磷酸钠治疗更年期妇女膝关节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伦磷酸钠治疗更年期妇女膝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治疗的100例更年期妇女膝关节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氨基葡萄糖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氨基葡萄糖联合阿伦磷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膝关节关节镜(Lysholm)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 (46/5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0% (3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与Lysholm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基葡萄糖联合阿伦磷酸钠治疗更年期妇女膝关节痛,可快速改善患者膝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增强膝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志华;何雪梅;叶志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硫普罗宁联合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并探讨硫普罗宁联合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选取7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普罗宁肠溶片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硫普罗宁联合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疗程均为20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ST、ALT、GGT)、血脂(TC、TG)指标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ST、ALT、GGT及TC、TG指标相对治疗前均有极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患者的相应指标较治疗前也有所降低(P<0.05),但下降水平不如研究组明显,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 (34/36),对照组为72.2% (26/36),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5).结论 硫普罗宁联合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临床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硫普罗宁肠溶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士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鼓膜穿刺鼓室正压灌注吸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161例(202只耳朵)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鼓室灌洗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83例(101只耳),鼓膜穿刺正压灌洗负压吸引交替治疗法(试验组)78例(101只耳).评估两组手术后术耳症状、听力等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9.0% (100/10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 (86/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至12个月,试验组干耳率为97.0% (98/10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 (85/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鼓膜穿刺鼓室正压灌注吸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颜斌;李正茂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掌背动脉指蹼穿支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目的 研究掌背动脉指蹼穿支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手术治疗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手外科实施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掌背动脉指蹼穿支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手术,术后随访0.5 ~3年,观察患者手指修复后的活动能力、外在形象等.结果 随访观察中,有3例患者术后手指的活动能力受到限制,经过肌腱松解手术之后,患者手指活动能力得到有效改善.所有患者手术后,手部皮瓣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采取掌背动脉指蹼穿支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患者临床疗效好,具有术后恢复好、外观无损的优势.

    作者:王克列;肖春生;叶志辉;马立峰;杨延军;张子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渐入深度清洁灌肠与传统清洁灌肠的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渐入深度清洁灌肠与传统清洁灌肠两种方法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清洁灌肠病例6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30例.传统组使用温肥皂灌肠液,一次性插入肠管30 cm;改良组使用40℃~43 ℃生理盐水,插入肛管深度为5 cm,依次递进5 cm,直到30 cm.比较两组的灌肠液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发热人数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改良组灌肠液量少于传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组,术后发热人数少于传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渐入深度清洁灌肠法可减少病人的不良反应,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促进病人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梁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快速急性生理评分与快速急诊内科评分对急诊危重病人预后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快速急性生理评分(RAPS)与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对预测急诊危重症病人的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急诊抢救室收治的169例急危重症病人并进行RAPS与REMS评分,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两种评分的分值.结果 随着REMS评分或RAPS评分分值的增加,病人病死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 REMS作为一种简单的评分系统,能够初步预测急诊危重病人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钰熙;管癸芬;谢佩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复治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应用

    目的 提高复治结核患者口服抗结核药物的依从性.方法 分析复治结核患者口服抗结核药物依从性低的原因,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及定时提醒,提高患者口服抗结核药物的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为12.82%,干预后依从性提高至60.00% (P <0.05).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及沟通能力较干预前提高(均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能改善病房工作流程及患者结局,提升参与者的健康教育能力及沟通能力,优化护理服务.

    作者:区秀丽;梁仲欢;文少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个体化健康管理对成年男性下尿路症状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管理对成年男性下尿路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30例成年男性下尿路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健康管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情况以及勃起功能障碍程度,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管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勃起功能国际问卷-5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成年男性下尿路症状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管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排尿症状及勃起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邱丽霞;胡珍;毛楠;戴咏梅;邬斐敏;吴辉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行改良Soave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行改良Soave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新生儿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Soave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等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行改良Soave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海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应用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的效果

    目的 探讨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进行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106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研究组患儿给予布拉酵母菌散剂疗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健脾口服液疗法,两组均治疗1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如腹胀、呕吐、腹泻、腹痛的持续时间.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8%、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腹痛、呕吐、腹胀、腹泻等体征症状持续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进行布拉酵母菌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的迅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映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补中益气汤加味对不同中医体质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对不同中医体质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诊治的12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结果 观察组血糖控制优良率为9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k)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糖尿病患者不同中医体质采取补中益气汤加味辨证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安全有效.

    作者:黄锫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DSA与CTA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用于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以56例颈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TA与DSA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DSA发现有112支颈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轻度狭窄Ⅰ级44支、中度狭窄Ⅱ级33支、重度狭窄Ⅲ级35支、完全狭窄Ⅳ级0支,CTA发现轻度狭窄Ⅰ级为43支、中度狭窄Ⅱ级为35支、重度狭窄Ⅲ级为33支、完全狭窄Ⅳ级为1支.与DSA比较,CTA的灵敏性为97.4%、特异性为91.4%、正确指数为88.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Kappa值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DSA仍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CTA为无创检查,费用低、准确性高,且能在基层医院开展,可作为颈动脉狭窄的重要筛查依据而推广应用.

    作者:马国奋;江震钦;何锦照;廖驭国;朱敏真;黄展坤;崔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患者265例(观察组)以及未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患者272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的抢救成功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①两组抢救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的护理态度评分以及护理及时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进行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龙肖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老年患者应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肺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VV为(80.51±16.42) L/min,FVC为(86.38±11.87)%,FEV1为(3.17±0.21)L,FEV1%为(55.78±8.91)%,其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O2为(11.33±0.71) kPa,SaO2为(90.26±4.51) kPa,PaCO2为(5.09±0.31) kPa,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纠正其呼吸道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推广价值.

    作者:余胜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单纯性肥胖儿童高敏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单纯性肥胖儿童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INS)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单纯性肥胖儿童58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选择同期健康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空腹抽血5mL,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水平.测量所有儿童的身高、体质量以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实验组儿童的BMI指数为(31.36±4.33) kg/m2、hs-CRP为(2.76±2.05) mg/L、INS为(34.11±12.86) mIU/L,对照组儿童的BMI指数为(21.78±3.27) kg/m2、hs-CRP为(0.59±0.91) mg/L、INS为(18.10±9.74) mIU/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儿童的hs-CRP水平与BMI指数、INS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5、0.236,均P<0.05).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童体内开始出现炎性反应以及胰岛素抵抗状态,hs-CRP与INS可作为检测单纯性肥胖儿童体内是否出现炎性反应及胰岛素抵抗的临床指标.

    作者:姚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气喘患儿肺炎支原体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研究

    目的 评估肺炎支原体及衣原体与儿童气喘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71例气喘患儿(气喘组)和8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血清样本检测肺炎支原体及衣原体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并采集咽拭子检测肺炎支原体及衣原体DNA.结果 气喘组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与衣原体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未感染肺炎衣原体或支原体的气喘患儿相比,感染者出现反复气喘的概率更高.结论 肺炎衣原体和支原体与气喘患儿之间存在重要关系.

    作者:涂云贵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