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修复方法对根管治疗牙修复后强度的影响对比

卢俊慧

关键词:牙冠, 应力, 根管治疗牙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修复方法对根管治疗牙修复后强度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完整拔除的人上中切牙60颗,在进行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5组:A组:完整的根管治疗牙;B组:根管治疗后进行烤瓷熔附金属(PFM)全冠修复;C组:牙体预备保留牙本质套圈高度为2.0 mm,然后铸造金属桩核以及PFM全冠修复;D组:牙体预备无牙本质套圈,然后铸造金属桩核以及PFM全冠修复;E组:牙体预备保留2.0 mm高的牙本质套圈,Parapost预成桩、复合树脂核以及PFM全冠修复.所有实验牙齿均进行折裂强度的测试.结果 C组折裂强度高,为(1 793.55±387.88)N,其次为A组(1 466.63±240.06)N.B、D、E组折裂强度分别为(958.44±285.97)N、(992.93±290.95)N、(994.89±284.99)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无牙本质套圈的修复牙,其折裂强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本质套圈能够有效增强根管治疗牙的抗折裂能力.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辅助小切口胆总管探查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辅助小切口胆总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肝胆外科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9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辅助小切口胆总管探查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4.6±9.5) mL、(1.4±0.3)天、(2.3±0.4)天、(4.7±1.1)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显著低于对照组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辅助小切口胆总管探查进行治疗的手术创伤更轻,患者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得以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临床借鉴价值高.

    作者:罗晓东;李晓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EB病毒抗体测定对儿童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EB病毒抗体测定在儿童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神经系统疾病患儿中选取11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法,观察组采用免疫捕获法检测,对患儿抗NA-IgG抗体、抗VCA-IgM抗体、抗EA-IgG抗体及抗VCA-IgG抗体进行检测,观察其阳性情况,根据诊断结果,两组患儿均行针对性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抗EBV-VCA-IgM、抗VCA-IgG、抗EA-IgG、抗NA-Ig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因EB病毒引起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中,采用免疫捕获法对4种抗体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为患儿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提高治疗质量.

    作者:郭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鼻腔冲洗治疗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鼻腔冲洗对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我院门诊确诊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28例180耳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4例患儿(各90耳),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高渗盐水200 mL(清诺,内含3%高渗盐水)喷鼻腔,3次/日,连续4周,同时辅以桉柠蒎及鼻炎合剂口服;治疗4周后,分别检查鼓膜情况并行声导抗、纯音听力检测及纤维鼻咽镜检查,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4周后,每组各有9例患儿未能坚持治疗失去随访.观察组患儿中总有效率为93.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腔冲洗能改善鼻咽部局部环境,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可有效治疗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龙松良;赵斯君;陶礼华;李赟;黄敏;贺定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循环酶法测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

    目的 利用循环酶法测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Hcy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以及循环酶法在临床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死患者共12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其他科室同期收治的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Hcy水平.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患者Hcy水平为(23.41±7.03) μmol/L,高血压患者为(18.32±3.87) μmol/L,脑梗死患者为(20.48±5.88) 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74±3.65) 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作为一个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相关疾病的诊断方面有重要意义;循环酶法检测Hcy水平操作简单,易于普及推广.

    作者:蔡小平;郭纯;雷雨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孕早期溴隐亭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经溴隐亭治疗妊娠后孕早期继续服用溴隐亭保胎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湘雅二医院收治的127例妇产科就诊经检查确诊为高泌乳素血症并经治疗妊娠的患者,将此127例患者按孕早期是否继续服用溴隐亭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9例,给予常规保胎加溴隐亭药物治疗,对照组58例仅常规保胎,未加用溴隐亭,比较两组流产率、早产率和新生儿畸形率.结果 对照组17例出现流产(29.31%)、2例出现早产(3.45%),治疗组10例出现流产(14.49%)、2例出现早产(3.00%),两组均无新生儿畸形发生;对照组流产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孕早期应用溴隐亭对提高保胎成功率有显著效果,而且不增加新生儿风险.

    作者:茹意凤;朱付凡;黄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在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30例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新生儿评分、母乳喂养开始时间、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新生儿评分及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开始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于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缩短母乳喂养开始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产妇的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雷圣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胱抑素C检测在造影剂肾病诊断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胱抑素C检测在诊断造影剂肾病(CI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行碘海醇造影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造影前、造影12h、造影24 h、造影48 h后采集患者静脉血液样本,测定血清胱抑素C (Cys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以及尿酸(UA)水平.结果 造影前,患者血清CysC水平为(0.98±0.08) mg/L,造影12h后上升至(1.04±0.20) mg/L,24 h上升至(1.18±0.13) mg/L,48 h下降至(1.09±0.17) mg/L,不同时间段血清CysC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造影前、造影后患者血清Scr、BUN、UA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碘造影剂是引发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造影剂肾损伤有较高的敏感度,可作为诊断CIN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传俊;邓启明;钟世燕;张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快速急性生理评分与快速急诊内科评分对急诊危重病人预后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快速急性生理评分(RAPS)与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对预测急诊危重症病人的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急诊抢救室收治的169例急危重症病人并进行RAPS与REMS评分,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两种评分的分值.结果 随着REMS评分或RAPS评分分值的增加,病人病死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 REMS作为一种简单的评分系统,能够初步预测急诊危重病人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钰熙;管癸芬;谢佩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超声造影参数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参数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9年7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经病理确诊的89例乳腺肿物纳入研究,行超声造影后,利用SonoLiver CAP定量软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参数分别为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灌注指数;以病灶与周围乳腺实质的增强水平差值为参数进行动态血管模型(dynamic vascular patterns,DVP)参数成像.比较良恶性肿物各参数及DVP差异.结果 89例病灶中,良性病灶共51例(57.3%),恶性病灶共38例(42.7%).良恶性病灶的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灌注指数依次分别为(18.5±3.6)s和(13.3±2.1)s、(20.6±2.5)s和(15.2±1.8)s、(73.5±19.5)s和(104.6±26.5)s,69.4±37.3和79.7±46.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主观判断与量化分析的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相比较,二者之间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43),但后者的诊断准确性优于前者.在DVP分布图中81.8%恶性肿瘤呈斑片状黄色/红色填充,86.7%良性肿瘤表现为蓝色/绿色填充.结论 超声造影参数成像可提高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其构建的DVP参数图可为乳腺肿瘤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梁彤;梁峭嵘;涂滨;石星;刘照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108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10 ~ 23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PC组),每组36只.Sham组仅暴露股动脉,不阻断血管;IR组双侧后肢缺血2h,再恢复灌注;RPC组缺血前经尾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0μg·kg-1· min-1,持续30 min,余同IR组.再灌注后1、3、6、12、24、48 h,于大鼠尾静脉取血1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 再灌注6、12、24、48 h血清BUN和Cr含量的比较,IR组和RPC组高于Sham组(P<0.05),RPC组低于IR组(P<0.05);再灌注1、3、6、12、24、48 h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比较,IR组和RPC组高于Sham组(P<0.05),RPC组低于IR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预处理能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其机制可能和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叶君;杨禄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理念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急救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理念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实验组的疼痛、精力、情感、社会生活、睡眠、躯体活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理念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姜莉;温春嫦;戴婧颖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同修复方法对根管治疗牙修复后强度的影响对比

    目的 比较不同修复方法对根管治疗牙修复后强度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完整拔除的人上中切牙60颗,在进行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5组:A组:完整的根管治疗牙;B组:根管治疗后进行烤瓷熔附金属(PFM)全冠修复;C组:牙体预备保留牙本质套圈高度为2.0 mm,然后铸造金属桩核以及PFM全冠修复;D组:牙体预备无牙本质套圈,然后铸造金属桩核以及PFM全冠修复;E组:牙体预备保留2.0 mm高的牙本质套圈,Parapost预成桩、复合树脂核以及PFM全冠修复.所有实验牙齿均进行折裂强度的测试.结果 C组折裂强度高,为(1 793.55±387.88)N,其次为A组(1 466.63±240.06)N.B、D、E组折裂强度分别为(958.44±285.97)N、(992.93±290.95)N、(994.89±284.99)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无牙本质套圈的修复牙,其折裂强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本质套圈能够有效增强根管治疗牙的抗折裂能力.

    作者:卢俊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阿伦磷酸钠治疗更年期妇女膝关节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伦磷酸钠治疗更年期妇女膝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治疗的100例更年期妇女膝关节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氨基葡萄糖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氨基葡萄糖联合阿伦磷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膝关节关节镜(Lysholm)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 (46/5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0% (3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与Lysholm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基葡萄糖联合阿伦磷酸钠治疗更年期妇女膝关节痛,可快速改善患者膝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增强膝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志华;何雪梅;叶志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综合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综合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小切口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综合保守治疗,主要内容包括腰椎电动牵引、理伤手法以及服用中药补肾活血汤等.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时的M-JO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综合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俊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诺雷德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诺雷德对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卵巢功能保护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女性恶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诺雷德化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三个月性激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但FSH、L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结论 诺雷德对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卵巢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维持正常性激素水平及月经周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艳;吴昱冶;黄雪芳;廖妮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早期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对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早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8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早期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护理满意度、出院前的SAS及SD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日为(10.6±3.8)天、对照组为(23.1±5.9)天,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87%、对照组为8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出院前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病情稳定时降低(P<0.05),但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1).结论 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中采用整体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机体康复,缩短平均住院日.

    作者:罗雁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心可舒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心可舒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51例给予心可舒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51例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疗效,并记录两组对象用药前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与疼痛程度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4.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98%(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下降至(1.16±1.06)次/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持续时间降低至(3.85±1.16) min,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硝酸甘油用量减少至(0.68±0.13)片/d,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心可舒联合氯吡格雷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肌细胞缺血状态,延长患者的心肌舒张期,值得推广.

    作者:肖祖华;钟德福;丁富莲;刘美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睡眠剥夺配合水合氯醛在婴幼儿肺功能检查中的镇静催眠效果

    目的 探讨在婴幼儿肺功能检查中应用睡眠剥夺与水合氯醛配合镇静、催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在我院进行肺功能检查的60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0例(肺功能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并配合短时间睡眠剥夺)和对照组300例(仅仅口服水合氯醛),比较两组患儿的镇静效果以及入睡时间.结果 两组2~7个月年龄段患儿的镇静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8个月~2岁、2~4岁年龄段的镇静总有效率分别为92.5%、85.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65.1% (P <0.05).两组2~7个月年龄段患儿的入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8个月~2岁、2~4岁年龄段患儿的入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婴幼儿肺功能检查过程中,给予睡眠剥夺配合水合氯醛的镇静、催眠效果较好,可帮助患儿尽快入睡,确保检查顺利、安全地进行.

    作者:肖秋英;曾甜甜;龙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改善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美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掌背动脉指蹼穿支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目的 研究掌背动脉指蹼穿支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手术治疗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手外科实施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掌背动脉指蹼穿支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手术,术后随访0.5 ~3年,观察患者手指修复后的活动能力、外在形象等.结果 随访观察中,有3例患者术后手指的活动能力受到限制,经过肌腱松解手术之后,患者手指活动能力得到有效改善.所有患者手术后,手部皮瓣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采取掌背动脉指蹼穿支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患者临床疗效好,具有术后恢复好、外观无损的优势.

    作者:王克列;肖春生;叶志辉;马立峰;杨延军;张子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