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胱抑素C检测在造影剂肾病诊断的效果研究

李传俊;邓启明;钟世燕;张莉

关键词:胱抑素C, 造影剂, 造影剂肾病, 碘海醇
摘要:目的 研究胱抑素C检测在诊断造影剂肾病(CI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行碘海醇造影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造影前、造影12h、造影24 h、造影48 h后采集患者静脉血液样本,测定血清胱抑素C (Cys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以及尿酸(UA)水平.结果 造影前,患者血清CysC水平为(0.98±0.08) mg/L,造影12h后上升至(1.04±0.20) mg/L,24 h上升至(1.18±0.13) mg/L,48 h下降至(1.09±0.17) mg/L,不同时间段血清CysC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造影前、造影后患者血清Scr、BUN、UA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碘造影剂是引发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造影剂肾损伤有较高的敏感度,可作为诊断CIN的重要指标.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训练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自知力影响的观察

    目的 观察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与认知行为治疗对其社会功能和认知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经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给予康复训练和认知行为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45例给予健康教育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期为6个月,以健康状况问卷(SF-36)和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为研究工具,比较两组的健康状况得分和ITAQ得分.结果 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与健康变化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TAQ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保持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康复训练和认知行为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焕新;何彩霞;朴轶峰;高海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掌背动脉指蹼穿支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目的 研究掌背动脉指蹼穿支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手术治疗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手外科实施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掌背动脉指蹼穿支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手术,术后随访0.5 ~3年,观察患者手指修复后的活动能力、外在形象等.结果 随访观察中,有3例患者术后手指的活动能力受到限制,经过肌腱松解手术之后,患者手指活动能力得到有效改善.所有患者手术后,手部皮瓣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采取掌背动脉指蹼穿支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患者临床疗效好,具有术后恢复好、外观无损的优势.

    作者:王克列;肖春生;叶志辉;马立峰;杨延军;张子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患者265例(观察组)以及未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患者272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的抢救成功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①两组抢救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的护理态度评分以及护理及时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进行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龙肖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睡眠剥夺配合水合氯醛在婴幼儿肺功能检查中的镇静催眠效果

    目的 探讨在婴幼儿肺功能检查中应用睡眠剥夺与水合氯醛配合镇静、催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在我院进行肺功能检查的60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0例(肺功能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并配合短时间睡眠剥夺)和对照组300例(仅仅口服水合氯醛),比较两组患儿的镇静效果以及入睡时间.结果 两组2~7个月年龄段患儿的镇静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8个月~2岁、2~4岁年龄段的镇静总有效率分别为92.5%、85.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65.1% (P <0.05).两组2~7个月年龄段患儿的入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8个月~2岁、2~4岁年龄段患儿的入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婴幼儿肺功能检查过程中,给予睡眠剥夺配合水合氯醛的镇静、催眠效果较好,可帮助患儿尽快入睡,确保检查顺利、安全地进行.

    作者:肖秋英;曾甜甜;龙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EB病毒抗体测定对儿童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EB病毒抗体测定在儿童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神经系统疾病患儿中选取11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法,观察组采用免疫捕获法检测,对患儿抗NA-IgG抗体、抗VCA-IgM抗体、抗EA-IgG抗体及抗VCA-IgG抗体进行检测,观察其阳性情况,根据诊断结果,两组患儿均行针对性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抗EBV-VCA-IgM、抗VCA-IgG、抗EA-IgG、抗NA-Ig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因EB病毒引起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中,采用免疫捕获法对4种抗体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为患儿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提高治疗质量.

    作者:郭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鼻腔冲洗治疗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鼻腔冲洗对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我院门诊确诊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28例180耳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4例患儿(各90耳),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高渗盐水200 mL(清诺,内含3%高渗盐水)喷鼻腔,3次/日,连续4周,同时辅以桉柠蒎及鼻炎合剂口服;治疗4周后,分别检查鼓膜情况并行声导抗、纯音听力检测及纤维鼻咽镜检查,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4周后,每组各有9例患儿未能坚持治疗失去随访.观察组患儿中总有效率为93.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腔冲洗能改善鼻咽部局部环境,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可有效治疗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龙松良;赵斯君;陶礼华;李赟;黄敏;贺定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单纯性肥胖儿童高敏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单纯性肥胖儿童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INS)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单纯性肥胖儿童58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选择同期健康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空腹抽血5mL,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水平.测量所有儿童的身高、体质量以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实验组儿童的BMI指数为(31.36±4.33) kg/m2、hs-CRP为(2.76±2.05) mg/L、INS为(34.11±12.86) mIU/L,对照组儿童的BMI指数为(21.78±3.27) kg/m2、hs-CRP为(0.59±0.91) mg/L、INS为(18.10±9.74) mIU/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儿童的hs-CRP水平与BMI指数、INS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5、0.236,均P<0.05).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童体内开始出现炎性反应以及胰岛素抵抗状态,hs-CRP与INS可作为检测单纯性肥胖儿童体内是否出现炎性反应及胰岛素抵抗的临床指标.

    作者:姚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循环酶法测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

    目的 利用循环酶法测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Hcy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以及循环酶法在临床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死患者共12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其他科室同期收治的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Hcy水平.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患者Hcy水平为(23.41±7.03) μmol/L,高血压患者为(18.32±3.87) μmol/L,脑梗死患者为(20.48±5.88) 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74±3.65) 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作为一个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相关疾病的诊断方面有重要意义;循环酶法检测Hcy水平操作简单,易于普及推广.

    作者:蔡小平;郭纯;雷雨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经阴道三维与二维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诊断的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阴道三维与二维超声检查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9年5月至2014年6月间来我院就诊的剖宫产术后疑诊为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者的67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二维超声检查和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其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的阳性率.结果 经阴道三维子宫瘢痕憩室成像诊断阳性率为94.03%,明显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的阳性率70.15% (P <0.05),尤其对轻型和中型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患者较二维超声更准确.两种超声方法诊断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符合率为73.13%,一致性不好(Kappa=0.167,P=0.042).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优于阴道二维超声,费用低、准确、图像清晰而全面,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红艳;周苏晋;吴碧君;王金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胱抑素C检测在造影剂肾病诊断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胱抑素C检测在诊断造影剂肾病(CI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行碘海醇造影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造影前、造影12h、造影24 h、造影48 h后采集患者静脉血液样本,测定血清胱抑素C (Cys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以及尿酸(UA)水平.结果 造影前,患者血清CysC水平为(0.98±0.08) mg/L,造影12h后上升至(1.04±0.20) mg/L,24 h上升至(1.18±0.13) mg/L,48 h下降至(1.09±0.17) mg/L,不同时间段血清CysC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造影前、造影后患者血清Scr、BUN、UA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碘造影剂是引发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造影剂肾损伤有较高的敏感度,可作为诊断CIN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传俊;邓启明;钟世燕;张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鼓膜穿刺鼓室正压灌注吸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161例(202只耳朵)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鼓室灌洗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83例(101只耳),鼓膜穿刺正压灌洗负压吸引交替治疗法(试验组)78例(101只耳).评估两组手术后术耳症状、听力等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9.0% (100/10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 (86/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至12个月,试验组干耳率为97.0% (98/10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 (85/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鼓膜穿刺鼓室正压灌注吸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颜斌;李正茂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鼻内镜下中耳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中耳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及其对患儿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共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特殊护理,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经治疗与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65.2%,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87.0%,对照组为5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鼻内镜下中耳置管术患儿实行有针对性、合理有效的术后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对于患儿的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莹;奉华艳;周娟;严红;彭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耐受性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仅进行一般疗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与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心功能指标、心律及心率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射血分数(EF)、左室收缩末内径(LY-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等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室性早搏个数、房性早搏个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心率略有减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临床效果确切,但需从小剂量逐渐加量,老年患者对其耐受性稍差.

    作者:李翔;李伟华;曾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应用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应用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70例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单下肢机能恢复率和双下肢机能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应用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曾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气喘患儿肺炎支原体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研究

    目的 评估肺炎支原体及衣原体与儿童气喘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71例气喘患儿(气喘组)和8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血清样本检测肺炎支原体及衣原体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并采集咽拭子检测肺炎支原体及衣原体DNA.结果 气喘组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与衣原体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未感染肺炎衣原体或支原体的气喘患儿相比,感染者出现反复气喘的概率更高.结论 肺炎衣原体和支原体与气喘患儿之间存在重要关系.

    作者:涂云贵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超声造影参数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参数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9年7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经病理确诊的89例乳腺肿物纳入研究,行超声造影后,利用SonoLiver CAP定量软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参数分别为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灌注指数;以病灶与周围乳腺实质的增强水平差值为参数进行动态血管模型(dynamic vascular patterns,DVP)参数成像.比较良恶性肿物各参数及DVP差异.结果 89例病灶中,良性病灶共51例(57.3%),恶性病灶共38例(42.7%).良恶性病灶的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灌注指数依次分别为(18.5±3.6)s和(13.3±2.1)s、(20.6±2.5)s和(15.2±1.8)s、(73.5±19.5)s和(104.6±26.5)s,69.4±37.3和79.7±46.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主观判断与量化分析的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相比较,二者之间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43),但后者的诊断准确性优于前者.在DVP分布图中81.8%恶性肿瘤呈斑片状黄色/红色填充,86.7%良性肿瘤表现为蓝色/绿色填充.结论 超声造影参数成像可提高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其构建的DVP参数图可为乳腺肿瘤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梁彤;梁峭嵘;涂滨;石星;刘照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对初发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的疗效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在初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患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所收治8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对症治疗并口服醋酸泼尼松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和凝血指标,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LB明显高于对照组,U-pro、TCh、D-D、FI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 (40/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 (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 (4/43),对照组为11.6% (5/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初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患儿可更大幅度地改善患儿凝血指标与肾功能指标,解除高凝状态,降低出血风险,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蔡晓华;谢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硬性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颈、管嵌顿结石与非嵌顿结石的对比

    目的 比较硬性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颈、管嵌顿结石与非嵌顿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9例胆囊颈、管嵌顿结石患者(嵌顿组)和164例胆囊颈、管非嵌顿结石患者(非嵌顿组)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硬性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前术后胆囊收缩率、术后结石复发率等.结果 嵌顿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无嵌顿组(P<0.05).两组手术前后的胆囊收缩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术前胆囊收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每一年复发率及3年累计复发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镜保胆取石术对患者创伤小,复发率低,无严重并发症,对适应证范围内的患者可成为治疗胆囊颈、管嵌顿结石的良好手段.

    作者:王小锋;冯禹阳;黄毅敏;王刚;向炳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108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10 ~ 23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PC组),每组36只.Sham组仅暴露股动脉,不阻断血管;IR组双侧后肢缺血2h,再恢复灌注;RPC组缺血前经尾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0μg·kg-1· min-1,持续30 min,余同IR组.再灌注后1、3、6、12、24、48 h,于大鼠尾静脉取血1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 再灌注6、12、24、48 h血清BUN和Cr含量的比较,IR组和RPC组高于Sham组(P<0.05),RPC组低于IR组(P<0.05);再灌注1、3、6、12、24、48 h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比较,IR组和RPC组高于Sham组(P<0.05),RPC组低于IR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预处理能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其机制可能和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叶君;杨禄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进展

    总结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评价方法,通过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对服药依从性的认识、心理干预、家庭干预、药物和综合技能训练干预等系列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丽琴;韦月琴;班瑞益;韦卿;袁艺;吴彩芸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