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应用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的效果

白映光

关键词:消化不良性腹泻, 布拉酵母菌散剂,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进行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106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研究组患儿给予布拉酵母菌散剂疗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健脾口服液疗法,两组均治疗1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如腹胀、呕吐、腹泻、腹痛的持续时间.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8%、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腹痛、呕吐、腹胀、腹泻等体征症状持续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进行布拉酵母菌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的迅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疏导对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护理对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介入治疗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疏导护理.结果 观察组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评分表(NIHSS)、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卡氏行为状态评分(KPS)、简易精神状态量评分(MMSE)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疏导护理能有效提高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作者:朱菊媚;贺金梅;黄荣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儿童虫咬性皮炎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儿童虫咬性皮炎治疗依从性和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虫咬性皮炎患儿,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心理、药物、环境、食物等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及复发情况.结果 预组的治疗依从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干预组的复发率为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儿童虫咬性皮炎采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提高患儿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鑫瑶;李智慧;戴冬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DSA与CTA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用于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以56例颈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TA与DSA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DSA发现有112支颈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轻度狭窄Ⅰ级44支、中度狭窄Ⅱ级33支、重度狭窄Ⅲ级35支、完全狭窄Ⅳ级0支,CTA发现轻度狭窄Ⅰ级为43支、中度狭窄Ⅱ级为35支、重度狭窄Ⅲ级为33支、完全狭窄Ⅳ级为1支.与DSA比较,CTA的灵敏性为97.4%、特异性为91.4%、正确指数为88.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Kappa值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DSA仍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CTA为无创检查,费用低、准确性高,且能在基层医院开展,可作为颈动脉狭窄的重要筛查依据而推广应用.

    作者:马国奋;江震钦;何锦照;廖驭国;朱敏真;黄展坤;崔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个体化健康管理对成年男性下尿路症状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管理对成年男性下尿路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30例成年男性下尿路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健康管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情况以及勃起功能障碍程度,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管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勃起功能国际问卷-5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成年男性下尿路症状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管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排尿症状及勃起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邱丽霞;胡珍;毛楠;戴咏梅;邬斐敏;吴辉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综合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综合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小切口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综合保守治疗,主要内容包括腰椎电动牵引、理伤手法以及服用中药补肾活血汤等.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时的M-JO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综合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俊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结核病病人在办理入院手续时的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

    目的 优化结核专科医院住院病人入院服务模式,提高护理安全性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从2013年下半年我科对办理入院服务模式进行优化,选取2014年1至12月在我科办理入院手续的结核病人3 612例作为实验组,选取2013年1至12月未开展优化入院流程服务模式的3 45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各项护理缺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优化入院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安全性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黎少琴;肖桂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社会支持系统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系统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住院治疗时长1~2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社会支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度、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的客观支持度、主观支持度、对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实验组社会支持干预后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将社会支持与常规心理干预结合应用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能显著改善其负性情绪,有效提高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

    作者:向莉;尹竹芳;胡雪梅;傅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睡眠剥夺配合水合氯醛在婴幼儿肺功能检查中的镇静催眠效果

    目的 探讨在婴幼儿肺功能检查中应用睡眠剥夺与水合氯醛配合镇静、催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在我院进行肺功能检查的60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0例(肺功能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并配合短时间睡眠剥夺)和对照组300例(仅仅口服水合氯醛),比较两组患儿的镇静效果以及入睡时间.结果 两组2~7个月年龄段患儿的镇静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8个月~2岁、2~4岁年龄段的镇静总有效率分别为92.5%、85.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65.1% (P <0.05).两组2~7个月年龄段患儿的入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8个月~2岁、2~4岁年龄段患儿的入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婴幼儿肺功能检查过程中,给予睡眠剥夺配合水合氯醛的镇静、催眠效果较好,可帮助患儿尽快入睡,确保检查顺利、安全地进行.

    作者:肖秋英;曾甜甜;龙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耐受性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仅进行一般疗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与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心功能指标、心律及心率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射血分数(EF)、左室收缩末内径(LY-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等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室性早搏个数、房性早搏个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心率略有减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临床效果确切,但需从小剂量逐渐加量,老年患者对其耐受性稍差.

    作者:李翔;李伟华;曾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EB病毒抗体测定对儿童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EB病毒抗体测定在儿童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神经系统疾病患儿中选取11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法,观察组采用免疫捕获法检测,对患儿抗NA-IgG抗体、抗VCA-IgM抗体、抗EA-IgG抗体及抗VCA-IgG抗体进行检测,观察其阳性情况,根据诊断结果,两组患儿均行针对性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抗EBV-VCA-IgM、抗VCA-IgG、抗EA-IgG、抗NA-Ig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因EB病毒引起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中,采用免疫捕获法对4种抗体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为患儿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提高治疗质量.

    作者:郭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诺雷德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诺雷德对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卵巢功能保护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女性恶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诺雷德化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三个月性激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但FSH、L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结论 诺雷德对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卵巢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维持正常性激素水平及月经周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艳;吴昱冶;黄雪芳;廖妮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综合医院和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谵妄状态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谵妄在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57例谵妄患者(本院组)和同期综合医院精神科会诊的42例患者(外院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本院组病因以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戒断(40.4%)、抗精神病药物应用(38.6%)、脑血管疾病(24.6%)多见;外院组以多系统疾病(28.6%)、外伤及手术后(26.2%)及呼吸系统疾病(23.8%)多见.在临床表现方面外院组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高于本院组(P<0.01).结论 综合医院谵妄患者的病因多、病情重、易误诊,应加强与精神专科的联络会诊,改善预后.

    作者:魏新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长期服用NSAID人群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干预

    目的 探讨长期服用NSAID人群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的临床流行病学及干预效果.方法 以我院风湿免疫专科及心血管门诊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所收治204例长期服用NSAID药物患者为观察组,204例非NSAID药物服用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黏膜损伤评分、消化道症状评分,根据不同方式对患者继续分组,以明确临床干预在减轻该人群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方面效果.结果 204例NSAID人群中,187例(91.7%)患者存在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显著高于非NSAID人群的22.5%(P<0.05);Hp阳性患者胃肠黏膜损伤发生率为98.0%,显著高于Hp阴性患者的85.8% (P <0.05).干预组与非干预组、根除组与非根除组随访开始前胃肠黏膜损伤评分、消化道症状评分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结束时干预组胃肠黏膜损伤评分、消化道症状评分显著低于非干预组(P<0.05),4例(7.5%)患者存在溃疡并发症,显著低于非干预组28.3% (P <0.05);根除组胃肠黏膜损伤评分、消化道症状评分显著低于非根除组(P<0.05),6例(12.2%)患者存在损伤情况,显著低于非根除组34.7% (P <0.05).结论 长期服用NSAID人群普遍存在胃肠黏膜损伤情况,且Hp感染人群概率更高.对未发生Hp感染人群,胃肠黏膜保护剂可减轻损伤,而Hp感染人群则需首先根除Hp再应用胃肠黏膜保护剂,以更好地保护其胃肠道.

    作者:陈创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一次性使用陶瓷手术刀的生物学特性与临床使用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一次性使用陶瓷手术刀的生物学特性与临床使用的实用性和安全性评估,为陶瓷手术刀的临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氧化锆陶瓷材料研制出一种一次性使用的陶瓷手术刀,通过动物试验、病理观察、临床使用等方面,与金属手术刀进行对比研究,观察陶瓷手术刀的生物特性、临床使用优势与风险评估.结果 陶瓷手术刀完全符合外科手术操作的要求,使用过程中无折断现象,切口愈合较快,炎性反应较轻,切口边缘愈合较整齐.结论 陶瓷手术刀的生物相容性较好,有利于伤口快速愈合,实用性强,安全性好.

    作者:刘承勇;安雷;魏大年;朱永晖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进展

    总结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评价方法,通过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对服药依从性的认识、心理干预、家庭干预、药物和综合技能训练干预等系列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丽琴;韦月琴;班瑞益;韦卿;袁艺;吴彩芸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重度妊高征临产前使用长效心痛定联合硫酸镁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产妇临产前使用长效心痛定联合硫酸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重度妊高征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硫酸镁与长效心痛定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平均动脉压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使用长效心痛定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收到满意效果,临床可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秦卫萍;陈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东莞市塘厦地区流动人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现状调查

    目的 总结东莞市塘厦地区流动人口盆底功能障性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相关因素及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东莞市塘厦地区2 000名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作常规妇科检查与现场问卷调查,统计盆底功能障碍发病率,分析其相关患病原因.结果 1 980例流动人口中,450例诊断为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占22.7%.压力性尿失禁290例,占14.6%,其中轻度150例,占51.7%;盆腔脏器脱垂180例,占9.1%,以Ⅰ期为主,共60例,占33.3%;盆腔脏器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联合患病20例,占1.0%.结论 广东东莞市塘厦地区盆底功能障碍的患病率稍低于国内外其他地区,年龄、多次分娩、阴道分娩、合并慢性肺部疾病、体力活及身体质量指数均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需引起重视.

    作者:李琪;李玉梅;李柳翠;梁翠霞;李娟;李杏婵;陈倩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社区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索适合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社区康复途径及服务模式,为今后在社区内广泛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36例,依据出院顺序单双序列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实验组患者出院后给予个性化社区康复治疗,对照组则指导医嘱服药和常规定期随访,两组患者在门诊复诊时进行肺功能检测、耐力检测及憋气试验,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肺功能指标的差异.生存质量评分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命质量评分表》进行评价.结果 行个性化社区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其用力肺活量和1秒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和憋气时间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延长(P<0.05).实验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躯体感觉、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社会活动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社区康复模式有助于社区护理的规范化,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助于推动我国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刘宝凤;陈淑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硫普罗宁联合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并探讨硫普罗宁联合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选取7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普罗宁肠溶片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硫普罗宁联合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疗程均为20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ST、ALT、GGT)、血脂(TC、TG)指标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ST、ALT、GGT及TC、TG指标相对治疗前均有极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患者的相应指标较治疗前也有所降低(P<0.05),但下降水平不如研究组明显,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 (34/36),对照组为72.2% (26/36),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5).结论 硫普罗宁联合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临床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硫普罗宁肠溶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士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在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30例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新生儿评分、母乳喂养开始时间、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新生儿评分及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开始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于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缩短母乳喂养开始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产妇的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雷圣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