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连仲;闫欣
医改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医改政策进行适时调整是必然的.这种调整规范的表述是“健全完善”,通俗的说法是“打补丁”.“打补丁”是很有实用价值的改革措施,仔细辨析“打补丁”的规律,对稳步推进医改,有效弥补政策缺陷是很有帮助的.不掩饰漏洞,是“打补丁”的起点“打补丁”的起点是发现漏洞.
作者:徐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4年前,唐敏接过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的“冲关”接力棒时,医院正面临空间狭小、发展遭遇瓶颈等突出问题的考验.和医院风雨同舟30余年,唐敏深知改革任重道远,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讲究策略,突破重点.那么,何为重点?如何突破?——“我只求做四点:为病人解难,为员工谋利,为政府担责,为社会造福.”唐敏如是说.这些年来,洞庭湖畔,岳阳楼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回荡在这片热土,也激励着唐敏带领医院职工坚守医者仁心,服务一方百姓.
作者:刘海慧;刘志武;彭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正面临着一场无法回避的颠覆式变革.”一本热销的《颠覆医学》提出了整个医疗体系都将重新构建的论断.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尤其是无线传感器、基因组学、成像技术以及健康信息等数字化医院领域的超级融合,创造性的破坏由此产生.信息技术真的可以颠覆医疗吗?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上,嘉宾就医疗信息化对于我国医疗领域有可能带来的冲击、患者隐私和信息安全存在的隐忧,以及在信息化助力医改朝着健康管理方向迈进过程中,政府、市场应当如何发力等焦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前瞻.
作者:蔡江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近,网上的一条《量化考评的悲哀》的微博转发率很高,其内容来自前不久出版的《赤裸裸的统计学》一书.书中提到,美国纽约州曾持续统计并公开每名医生做心脏搭桥手术的死亡率,供患者在选择医生时参考.结果,这个“好”政策导致更多病人死亡,因为大部分医生在治病时已经竭尽全力了,对他们来说降低死亡率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拒绝为那些严重的病人动手术.在参与调查心脏科的医生中,有83%的医生表示,由于公开了死亡率数据,一些本可以做搭桥手术的病人终没有被安排手术;79%的医生表示这种做法或多或少会影响他们的治疗决策.
作者:黄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药品集中采购推行10多年来,工作模式几经变换,但始终争议不断.政府和学术界认为这一政策合情合理,是全球趋势.医药企业界认为这一政策滋生腐败、压低药价,呼吁废除.患者和媒体则认为药价虚高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事实上,无论是谈判议价,还是招投标,都不是药品集中采购的独特方法.各方感受迥异的情形,和药品领域政策体系架构密切相关.
作者:傅鸿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6月4日,记者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北大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并没有看到拥挤不堪的现象.挂号、缴费、取药的队伍都不是很长.在门诊大厅的中央,摆放着十几台挂号机和化验报告自助打印机,几名志愿者正忙着帮患者在机器上取号、挂号.在住院楼门口,有几位患者正在阴凉处休息,记者发现这几位住院患者手腕上都佩戴着印有条形码的腕带.看似简单,但这一切都与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有着密切联系.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近,小婉在网上团购了一个洗牙套餐,诊所离家不远.我们刚搬到附近,还带着孩子,只能就近选择.预约的时间到,我们带着孩子前往.推门进去,诊所里两名牙医,一人在忙,一人空闲.我们示意抱歉并保证孩子能保持安静,就开始就医.我和小婉两人洗牙期间,有牙科病人来问诊.张着嘴喊疼,请求医生做个手术.无奈都已排满,只能做简单止疼处理,让他预约.这人哪等得了,估计直奔其他诊所了.
作者:陈兴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近期曾表示,中国下一步改革将坚持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方式,确保“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财政保障可持续”.江苏康复医疗集团总院长、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朱夫说,在改革实践中,“三医联动”并没有真正动起来,“政出多门”是重要原因.复旦大学郝模教授表示,卫生事业发展中,有多个利益相关者,“分别是财政、物价,医保部门、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和老百姓.但是,整个医改没有总的负责人.各部门很自然地凭直觉和习惯,从部门利益出发各取所需、各行其是,甚至出现部门利益主导医改方向的趋势”.
作者:姚常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实行的经济性、效率性、公平性和终效能性的实现与各个利益相关者,包括地方政府(监管部门)、生产企业、配送企业、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有直接关系,他们之间的相互博弈决定利益分配的新格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问题集中在3个主要方面:一是政府推动改革的决心;二是基药价格低廉的特征与医药生产配送企业、医疗机构追逐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三是公共产品资源配置的政府计划性与医药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市场化之间的矛盾.
作者:柳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有媒体以“北京养老服务业缺口巨大,河北养老机构欲分蛋糕”为题,提出了一个养老服务“未来可以考虑的方向”.据报道,“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河北张家口和涿州民政局已经找过北京市,探讨北京老人入住河北养老机构的可能性,充分利用河北的资源,分解北京养老机构入住压力.”
作者:唐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四川省绵阳市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也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极重灾区.5年多来,我们坚持把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与灾后重建的成果转化提升相结合,并与俄罗斯、巴西、泰国等近20个国家建立起学术交流通道,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中8个县已经跨入全国农村或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县行列,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在满足全市545万城乡群众健康需求服务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且成为对外开放合作的“窗口”和平台.
作者:秦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县级医院医改是今年医改的重中之重,因此,怎样对其社会满意度进行更周密的考评,就显得尤为重要;“三方评价”已露出水面,全国各地已开始摸索进行,并被社会广泛关注.2011年江苏省南京市在国内率先引入患者满意度“三方评价”机制,目前,上海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模式中还将社会满意度排在首要位置(占总分的50%),甘肃、青岛、珠海等省市也在探讨“三方评价”模式.基层县级医院的社会满意度究竟如何走“三方”模式更周密,能达到预期目的,目前尚未有具体详细的报道.
作者:苗兴朝;孟庆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近更新了全国戒烟门诊信息,本次调查对象为2010年新一次全国范围上报开设戒烟门诊的医院,共201家.在对全国201家医院的戒烟门诊进行的电话调查中,接通电话的有134家,无人接听67家,电话接起率66.7%;在接通电话的医院中,有40家表示已无戒烟门诊,94家门诊正常运行,在正常运行的戒烟门诊中,49家完成了调查问卷.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问题倒逼流程再造温医一院老院区设计日门诊量为2000人次,当时的实际高日门诊量已经超过1万多人次.医院门诊大厅内只能用“摩肩接踵”来形容.这样的看病状况是如何造成的?病人到医院看病,首先要挂号,然后分诊,再候诊看医生;医生要开单做检查;病人要在检查前去排队缴费;缴费后又去排队做检查;检查结果出来给医生看,医生有时还要再做进一步的检查,或者是开药;开药以后再去缴费,缴费以后才可以回家.病人往往早上5点多来医院排队,等到看上医生要到下午,甚至一天都轮不到.
作者:陈肖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近日,广州市政府公布,将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基层首诊制服务模式,今年在7个试点区域的市三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组建医疗联合体,实现大、小医院资源共享.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胡丙杰表示,预计到2016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全市诊疗总人次比率不低于53%.
作者:廖新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近日,记者在对“国家试点”温州市社会力量办医综合改革进行追踪采访时,浙江省温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吴尚斌坦言,做好社会办医目前需集中力量解决几个难缠的问题.首先是投资医疗机构的回报问题.温州明确,在年度收支有结余的前提下,对非营利性民办医院,可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奖励创办者,营利性民办医院可自主按照企业机制获取利润,将企业经营行为放由市场充分竞争.但是,这一做法缺乏法律依据,建议国家在法律层面对此进行明确.
作者:蒋传彪;李水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5月28日就《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这意味着,日益火爆的互联网食品药品销售经营将“有章可循”.但有专家指出,“网购处方药与现行法规有冲突”.处方药网购解禁利大于弊根据现行相关规定,未经批准网上销售药品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然而,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和药品零售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网上药店悄然崛起.
作者:曹斌;徐青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已建立的医联体运行效果并不太理想,“国家的钱向下走,病人和医生却向上涌”,“大医院看病排长队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庭冷落”以及“过度医疗”,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局面依然没有多大变化.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障碍,也有政策障碍,还有操作方法问题.
作者:熊茂友;李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疗服务往往要解决3件事情,可及性、可支付性、质量.如果能把这3件事都做好,就可以获得方便、相对便宜、很好的救助,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医疗体系.很多年前,我们的目标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在很大程度上说的是可及性和可支付性,质量相对淡化一点.如果看欧美的发展历程,几乎都是由3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先解决可及性,也就是广覆盖.
作者:冯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近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一份关于输血感染艾滋病的终审判决引起了众多医生的吐槽.该判决中,法院确认13年前的一次医院输血造成了患者许某感染艾滋病,并传染给丈夫柳某,后许某死亡,柳某丧失劳动能力.法院判决某医院赔偿丈夫共计各项损失30万元.医生的吐槽集中在医院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理由大致包括血液不是医院提供而是血站提供,艾滋病的检验存在窗口期等.那么,医院到底应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呢?
作者:刘晔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