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会办医仍有政策障碍

蒋传彪;李水根

关键词:
摘要:近日,记者在对“国家试点”温州市社会力量办医综合改革进行追踪采访时,浙江省温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吴尚斌坦言,做好社会办医目前需集中力量解决几个难缠的问题.首先是投资医疗机构的回报问题.温州明确,在年度收支有结余的前提下,对非营利性民办医院,可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奖励创办者,营利性民办医院可自主按照企业机制获取利润,将企业经营行为放由市场充分竞争.但是,这一做法缺乏法律依据,建议国家在法律层面对此进行明确.
中国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思路在前投资在后

    医疗服务往往要解决3件事情,可及性、可支付性、质量.如果能把这3件事都做好,就可以获得方便、相对便宜、很好的救助,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医疗体系.很多年前,我们的目标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在很大程度上说的是可及性和可支付性,质量相对淡化一点.如果看欧美的发展历程,几乎都是由3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先解决可及性,也就是广覆盖.

    作者:冯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温医一院与“智慧”牵手

    问题倒逼流程再造温医一院老院区设计日门诊量为2000人次,当时的实际高日门诊量已经超过1万多人次.医院门诊大厅内只能用“摩肩接踵”来形容.这样的看病状况是如何造成的?病人到医院看病,首先要挂号,然后分诊,再候诊看医生;医生要开单做检查;病人要在检查前去排队缴费;缴费后又去排队做检查;检查结果出来给医生看,医生有时还要再做进一步的检查,或者是开药;开药以后再去缴费,缴费以后才可以回家.病人往往早上5点多来医院排队,等到看上医生要到下午,甚至一天都轮不到.

    作者:陈肖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北医三院数据流疏通就诊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建院初期,设计日门急诊量仅为700人次,而2013年日平均门急诊量已突破1万人次,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诊压力,北医三院尝试用信息化进行疏通.医院成功跨越了整体系统升级改造和信息化向临床延伸两道坎,在用房面积没有实质性扩大的情况下,接诊能力比建院初期翻了十几倍,年出院病人达到7.9万余人次,手术4.8万余例.北医三院始终认为,评判一家医院信息化水平高低的立足点始终在服务病人、服务临床、服务管理.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从患者的烦恼透视该改什么

    在中国,不仅医生有烦恼,患者就医的烦恼也不少.烦恼1:得了病,不知道找谁看对路.在中国,医生评价体系是畸形的,职称高并不意味着临床水平高.因此,老百姓在一大堆专家面前只能抓瞎,是否碰上货真价实的医生就看自己的运气.当然有点头脑和知识的病人通常是要托人打听的,可见国人已经开始知道“医生的品牌”和“医院的品牌”并不完全是一回事,看病找医生和找医院也算是一种进步吧.可是,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讲,这是件很劳神的事情.

    作者:宋冬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统一发票或可破解新农合审核难题

    每家医院都有自己的医药费用发票和费用清单格式,全国加起来就有很多种,这导致新农合经办人员在审核时不知所措,甚至可能让不法分子有机会套取新农合基金.安徽省太湖县合管中心工作人员近日呼吁: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全国统一的、规范的医药费用发票和费用清单,防范可能的基金损失.近日,太湖县合管中心在审核该县参合农民汪某在上海某三甲医院的住院材料时,发现该患者诊断为“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17天,医药总费用33.65万元.

    作者:冯立中;汪朝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量化考评要趋利避害

    近,网上的一条《量化考评的悲哀》的微博转发率很高,其内容来自前不久出版的《赤裸裸的统计学》一书.书中提到,美国纽约州曾持续统计并公开每名医生做心脏搭桥手术的死亡率,供患者在选择医生时参考.结果,这个“好”政策导致更多病人死亡,因为大部分医生在治病时已经竭尽全力了,对他们来说降低死亡率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拒绝为那些严重的病人动手术.在参与调查心脏科的医生中,有83%的医生表示,由于公开了死亡率数据,一些本可以做搭桥手术的病人终没有被安排手术;79%的医生表示这种做法或多或少会影响他们的治疗决策.

    作者:黄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

    手术中任何一种可能都会夺命.但挽救一条生命远比自己面临的风险更为紧要.能完成这台没有家属签字承诺的手术,靠的就是双方的信任.要让医生“冒险”抢救成为常态化,需要多方位的人文关怀才行.瓜子堵塞气管,呼吸心跳骤停,两岁幼童在“鬼门关”前徘徊.

    作者:梅松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疗领域公私合营不该急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省代表团审议时作了有关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讲话,有媒体认为,可能肇始于此,医疗领域也热烈响应,认为可以把这一思路应用于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促进多元办医格局形成.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与IT界老总聊聊“医院云”

    随着医改尤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卫生信息化已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它已成为医改过程中诸多体制、机制改革所不可或缺的工具.日前,记者就医院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等问题,专访了用友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总裁徐德林.《(中国卫生》记者:卫生信息化产业在我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信息化的发展又给医院工作带来了什么变化?

    作者:姜天一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

    药品集中采购推行10多年来,工作模式几经变换,但始终争议不断.政府和学术界认为这一政策合情合理,是全球趋势.医药企业界认为这一政策滋生腐败、压低药价,呼吁废除.患者和媒体则认为药价虚高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事实上,无论是谈判议价,还是招投标,都不是药品集中采购的独特方法.各方感受迥异的情形,和药品领域政策体系架构密切相关.

    作者:傅鸿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公立医院改制有多种方式

    公立医院改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包括产权与管理经营权改革两个部分,有公立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自主化医院、公司化医院、私立医院等形式.也就是说,公立医院改制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可以改制为国有民营(托管)医院、混合所有制医院、合资合作医院、股份制医院、私有制医院等.

    作者:陈绍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北大人民医院转型物联网

    6月4日,记者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北大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并没有看到拥挤不堪的现象.挂号、缴费、取药的队伍都不是很长.在门诊大厅的中央,摆放着十几台挂号机和化验报告自助打印机,几名志愿者正忙着帮患者在机器上取号、挂号.在住院楼门口,有几位患者正在阴凉处休息,记者发现这几位住院患者手腕上都佩戴着印有条形码的腕带.看似简单,但这一切都与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有着密切联系.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患关系需重整“程序”

    当前对医患关系的舆论之复杂,已经到类似电脑死机,需要关机重启的地步.重启之后,医患关系才能重整程序,回归本来面部.回归体验很多医患关系的说法、提法已经丧失了体验,不接地气了,这是很危险的.这会导致接下来的应对、呼吁和政策都发生严重偏失.什么是体验呢?简单来讲,就是要用身体来感觉,用心灵来感知.做医生的,也做做患者,换位思考一下,能够有什么体会?在一些城市,卫生主管部门号召各家医院的院长,易院体验门诊就医的环节,院长们就体会到了看病好难啊!其实,体验不应这样浅尝则止,要一直深入下去.

    作者:何铁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社会办医仍有政策障碍

    近日,记者在对“国家试点”温州市社会力量办医综合改革进行追踪采访时,浙江省温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吴尚斌坦言,做好社会办医目前需集中力量解决几个难缠的问题.首先是投资医疗机构的回报问题.温州明确,在年度收支有结余的前提下,对非营利性民办医院,可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奖励创办者,营利性民办医院可自主按照企业机制获取利润,将企业经营行为放由市场充分竞争.但是,这一做法缺乏法律依据,建议国家在法律层面对此进行明确.

    作者:蒋传彪;李水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智慧医疗:中国定9大目标

    医疗信息化是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的重要行业门类.我国卫生领域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医疗管理、医疗临床业务,应用领域也从单纯的人员、设备、财务、物资等管理型应用,逐步扩大到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应用.随着电子病历的推进和数字化医院建设进展,医疗信息化已成为医院管理、卫生管理乃至医疗改革的重要支撑手段.医疗信息化极大地提高了医疗工作效益,显著控制和降低了医疗成本,改善了医生的诊疗手段,优化了患者的就医环境,医疗信息化经过3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与规模.

    作者:高燕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烟囱林立”卡住“智慧医院”

    以医疗业务为主体的医院业务管理,是包括多年来一直建设以预约挂号为主体的窗口服务业务管理,以医护工作站为主体的医疗业务管理系统,还有科研和教学管理等系统,这些被称为一线业务管理系统.而医院四大资源管理,即财务、医用物资、固定资产和人力资源管理,它们是医院二线业务信息管理(即HRP)的核心.

    作者:任连仲;闫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绵阳为中医药“强身健体”

    四川省绵阳市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也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极重灾区.5年多来,我们坚持把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与灾后重建的成果转化提升相结合,并与俄罗斯、巴西、泰国等近20个国家建立起学术交流通道,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中8个县已经跨入全国农村或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县行列,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在满足全市545万城乡群众健康需求服务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且成为对外开放合作的“窗口”和平台.

    作者:秦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异地结算攻一攻跨省难题

    两种探索刚刚起步吉林省吉林市退休职工尹桂芝,从2011年开始到北京居住.2012年,尹桂芝因突发心肌缺血住院治疗,因为异地医保不能直接使用,住院只能使用现金.为了报销,尹桂芝要让医院盖上急诊戳,然后把所有账单、医保卡等快递给吉林市的朋友,朋友到原单位社保中心报销.因为整个过程太过麻烦,尹桂芝决定,能不看的病就不看了.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县级医院“三方评价”要科学

    县级医院医改是今年医改的重中之重,因此,怎样对其社会满意度进行更周密的考评,就显得尤为重要;“三方评价”已露出水面,全国各地已开始摸索进行,并被社会广泛关注.2011年江苏省南京市在国内率先引入患者满意度“三方评价”机制,目前,上海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模式中还将社会满意度排在首要位置(占总分的50%),甘肃、青岛、珠海等省市也在探讨“三方评价”模式.基层县级医院的社会满意度究竟如何走“三方”模式更周密,能达到预期目的,目前尚未有具体详细的报道.

    作者:苗兴朝;孟庆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唐敏:“四为院长”的治院之道

    4年前,唐敏接过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的“冲关”接力棒时,医院正面临空间狭小、发展遭遇瓶颈等突出问题的考验.和医院风雨同舟30余年,唐敏深知改革任重道远,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讲究策略,突破重点.那么,何为重点?如何突破?——“我只求做四点:为病人解难,为员工谋利,为政府担责,为社会造福.”唐敏如是说.这些年来,洞庭湖畔,岳阳楼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回荡在这片热土,也激励着唐敏带领医院职工坚守医者仁心,服务一方百姓.

    作者:刘海慧;刘志武;彭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卫生杂志

中国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卫生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