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透明质酸/壳聚糖复合支架的制备及成骨的实验研究

孙国栋;陈彦;周孝斌;周志刚;林永新;李志忠;李立华

关键词:壳聚糖, 透明质酸钠, 原位矿化, 骨缺损
摘要:目的 模拟天然骨组织的结构和成分,寻找适合骨组织工程的新型支架材料.方法 以透明质酸、壳聚糖为基质材料,制备出一种深度矿化的透明质酸/壳聚糖复合支架.通过SEM、EDS等对支架进行表征,研究支架的形貌、成分及力学强度等性能,并通过原位植入兔股骨髁上骨缺损,通过组织学等手段检测其骨修复效果.结果 SEM观察显示,支架材料具有比较均匀的多孔结构,孔径大小为100~200μm.EDS结果表明,复合支架在一次冻干之后形成的是磷酸氢钙(DCPD),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DCPD逐渐向羟基磷灰石(HAP)转化.透明质酸/壳聚糖复合支架在兔体内能够修复大段骨缺损.结论 透明质酸/壳聚糖复合支架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新型支架材料用于修复骨缺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体质气虚质中风病人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中医体质气虚质中风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气虚体质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则接受饮食调养、心理干预以及捏脊、针灸与按摩刺激等中医护理干预措施.采用自制问卷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总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中医体质学是“治未病”这一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临床针对气虚体质患者实施中医饮食调养、心理干预以及捏脊、针灸与按摩刺激,可显著提升治愈率.

    作者:区珮嘉;周智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的建立与验证及报警信息的可信性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Flags报警信息的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性,分析Flags报警信息的可靠性,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显微镜复检规则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 1 040例全血分析标本同时进行仪器检测和手工显微镜镜检,分析仪器与镜检的符合率、准确度、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将仪器报警信息与镜检阳性结果进行比较,真阳性率13.8%,假阳性率6.4%,真阴性率78.4%,假阴性率1.4%.Sysmex XS-1000i对异常的血液标本检出能力的有关预测值分别为:敏感度98.6%,特异度93.6%,阳性符合率68.2%,阴性符合率98.2%,准确度92.2%.结论 本实验室仪器1.4%的假阴性率符合国际血液学复审协作组关于假阴性率小于5.0%的规定,20.2%的复检率合理.本实验室制定的复检规则可行、可信,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和质量要求.

    作者:邱峰;王会敏;罗福东;田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SysmexXS-1000i血液分析仪故障维修论预防性维护的价值

    目的 比较分析Sysmex XS-1000i型血液分析仪故障维修方法,探讨预防性维护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三年中我院使用该血液分析仪的故障维修案例为研究组,2010年至2013年国内参考文献对同型号血液分析仪的故障维修案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故障发生的频次.结果 主要故障发生频次依次为PLT采样错误,废液不排出,测量杯口溢液,白细胞不分类,等.结论 该设备的多数故障都是由于设备长期使用,水路管路通道清理不干净引起.制定完善可行的预防性维护内容并严格规范执行,对延长血液分析仪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率,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梁姚鑫;黄大江;马一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67例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67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病例资料(设为老年组),以30例中青年肺结核患者为对照,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结果.结果 老年组中23.8% (16/67)有肺结核病史,而对照组仅6.7% (2/30)有结核感染史(P<0.05);老年组以咳嗽、盗汗、纳差及体重减轻为多见,对照组则以咳嗽、咯血、发热多见;老年组外周血WBC均值为(6.64±1.2)×10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均升高,ESR均明显升高,而CRP仅轻中度升高,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胸片提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病灶呈非常规分布(双侧和/或中下肺野),而对照组多呈常规分布(单侧和/或上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部X线病灶性质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老年肺结核患者常有结核病感染史,以消耗性表现为主,ESR可更好地评估活动状态,肺X线表现常不典型.

    作者:万东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观察组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对照组行体外震波碎石经皮穿刺肾造瘘肾镜取石术,并观察分析两组术中、术后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结石粉碎率为72.91%,结石取净率为47.91%;观察组结石粉碎率为100.0%,结石取净率为89.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术中出血少,清除结石效率高、术后不良反应少、手术时间短,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谢赞兵;王福才;黄冠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Roy适应模式在主动脉夹层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在主动脉夹层(AD)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9月期间入住本院的160例AD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所有患者均施行对应的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运用Roy适应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愈后以及血压和情绪稳定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愈后和出院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情绪波动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Roy适应模式对主动脉夹层病人进行护理,在稳定情绪和血压控制方面具有很好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刘英;吴莉华;彭芳;陈惠冰;张玲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延续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舒适度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肺结核治愈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提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及舒适度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提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针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运用延续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在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梁月贞;柳映霞;潘学娇;宋静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颌面部骨折多层螺旋CT扫描和重建技术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目的 探讨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颌面部骨折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X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观察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对颌面部骨折的显示效果.结果 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全部准确检出颌面部骨折(100.0%,167/167),显著高于X线诊断准确率88.6% (148/167),尤其是对于眶壁、上颌窦壁和副鼻窦积液的诊断准确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建MPR图像显示优于多层螺旋CT横断面,二者皆优于3D-VR图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价值较高,且MPR图像更优.

    作者:陈裕展;王佳鑫;张卓敏;方锡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血管再通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7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优于尿激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学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硝酸甘油与硫酸镁对妊娠子痫前期合并心衰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 观察并探讨妊娠子痫前期合并心衰患者的预防措施与临床治疗要点.方法 取80例妊娠子痫前期合并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硫酸镁静注治疗,实验组则行硝酸甘油静脉微量泵入治疗,观察用药前后两组心率和血压、血细胞压积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用药前后的平均心率与血压均有显著下降,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预防心衰的各项措施中,产前定期检查、迅速控制血压以及重视诱因是关键所在;而对于子痫前期且伴有心衰合并症患者而言,硝酸甘油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控制围产期围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羟脯氨酸导致草酸钙结石形成的研究进展

    羟脯氨酸是近些年来发现的一种草酸钙结石形成过程中的草酸前体.在尿路结石形成过程中,草酸钙结石占大部分,而羟脯氨酸作为草酸前体在人的肉类饮食过程中占了绝大部分,并终可能诱发草酸钙结石形成.本文综述羟脯氨酸诱发草酸钙结石形成的代谢过程,并初步探讨羟脯氨酸在动物模型上的应用.

    作者:贺徐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应用于多发性硬化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应用于多发性硬化(M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MS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CT、MRI等影像学检查分为脊髓型14例和脑/脑脊髓型16例,与同期15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对比,分析MS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脑血流敌变.结果 脑/脑脊髓型MS组和脊髓型MS组认知障碍发生率62.5% (10/16)和42.9% (6/1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7% (1/15),MS病例组在多处放射性比值低于对照组,以右丘脑和左顶叶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可早期诊断M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李冰华;黎冠东;李方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激光光凝眼底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99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激光光凝眼底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疗效.方法 将198例CSC患者212眼根据患者自愿分为两组各99例106眼.对照组采用激光光凝眼底治疗,观察组采用激光光凝眼底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在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用Amsler方格表评价视力恢复状况,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视力较之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1月后视力恢复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3月后两组视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显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总有效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激光光凝眼底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CSC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改善视力状况,提升治疗总显效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明国英;曾昭荣;唐浩英;叶炳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在治疗高血压疾病时采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和氨氯地平所达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诊室血压和家庭血压.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能够减少不良反应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曹希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胸腰椎骨折经伤椎置钉与跨伤椎内固定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经伤椎置钉与传统跨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17例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A组),15例采用传统的跨伤椎内固定(B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植骨融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椎高度和后凸畸形(Cobb角)的纠正与随访丢失、术后下腰痛的Denis评分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 19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涉及椎体、术前伤椎高度和Cobb角差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伤椎高度、Cobb角恢复,术后远期伤椎高度、Cobb角丢失程度,Denis评分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经伤椎置钉可有效减少术后后凸畸形纠正的丢失.

    作者:童立;王弘;王辉;权良忠;章玉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我院接诊的6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与30例正常人进行研究.结果 非哺乳期乳腺炎组患者的CD3+、CD8+的数目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非哺乳期乳腺炎组患者的CD56+CD16+ NK的数目、IgM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C3、C4及B因子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与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周君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如何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双重标记技术,对辅助鼻咽癌的组织学诊断有帮助.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双重标记技术检测30例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组织,并在同一切片上检测细胞角蛋白(CK)和EB病毒(E-BER),同时观察两种指标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K定位于鼻咽癌细胞胞浆内,呈棕黄色;EBER阳性反应定位于鼻咽癌细胞的细胞核上,呈蓝黑色.30例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癌组织均呈CK和EBER阳性,可看到鼻咽癌细胞同时表达CK和EBER,CK的棕黄色和EBER的蓝黑色对比清晰容易观察.增生的鼻咽上皮细胞CK阳性,而EBER呈阴性.结论 CK免疫组化与EBER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有助于鼻咽癌的组织学诊断,可常规作为鼻咽癌病理诊断常用的辅助技术.双标技术以先做EBER原位杂交,后做CK免疫组化,显色剂分别用BCIP/NBT和DAB为好.

    作者:刘泳冬;梁英杰;刘妮;李淑华;董愉;韩安家;宗永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β-地中海贫血基因测序的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测序法对β-地中海贫血进行诊断.方法 选用已知β-地贫突变标本,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用AB3500测序.结果 测序结果与已知突变一致.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测序方法能用于临床实验室对3-地贫进行诊断.

    作者:满宝华;汪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BMP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多种生长因子参与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关键的骨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徐威;粟谋;贝朝涌;蒋林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的AECOPD患者50例,根据用药依据不同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根据患者情况由临床医师经验性使用抗生素,观察组根据PCT水平使用抗生素.观察两组患者PCT水平的变化,治疗有效率和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8.0% (22/25)高于对照组80.0% (20/2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d、7d和10d时,观察组PCT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产生的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AECOPD患者的PCT表达明显升高,且监测PCT可以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

    作者:徐志;黄忠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