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的建立与验证及报警信息的可信性分析

邱峰;王会敏;罗福东;田敏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 显微镜镜检, 复检规则, Flags报警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Flags报警信息的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性,分析Flags报警信息的可靠性,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显微镜复检规则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 1 040例全血分析标本同时进行仪器检测和手工显微镜镜检,分析仪器与镜检的符合率、准确度、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将仪器报警信息与镜检阳性结果进行比较,真阳性率13.8%,假阳性率6.4%,真阴性率78.4%,假阴性率1.4%.Sysmex XS-1000i对异常的血液标本检出能力的有关预测值分别为:敏感度98.6%,特异度93.6%,阳性符合率68.2%,阴性符合率98.2%,准确度92.2%.结论 本实验室仪器1.4%的假阴性率符合国际血液学复审协作组关于假阴性率小于5.0%的规定,20.2%的复检率合理.本实验室制定的复检规则可行、可信,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和质量要求.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洛汀新和倍他乐克,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的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观察两组患者8周后心功能好转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以联合用药治疗.

    作者:黄润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病脑神经物质的变化

    目的 运用离体高分辨质子磁共振波谱学方法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病神经化学物质的变化进行检测,探讨其在缺血缺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40只,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大鼠分为实验组(缺血缺氧组,n=20)和对照组(n=20),运用离体高分辨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观察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后脑皮质内的神经化学物质乳酸(Lac)、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浓度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缺血缺氧组大鼠脑皮质Glu、Asp和Lac总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 缺血缺氧促进脑组织Glu、Asp和Lac的释放,采用离体高分辨质子磁共振波谱学方法有助于研究缺血缺氧脑病的神经化学机制以及组织细胞代谢变化.

    作者:黎萍;陈晓晴;胡菲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应用于多发性硬化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应用于多发性硬化(M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MS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CT、MRI等影像学检查分为脊髓型14例和脑/脑脊髓型16例,与同期15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对比,分析MS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脑血流敌变.结果 脑/脑脊髓型MS组和脊髓型MS组认知障碍发生率62.5% (10/16)和42.9% (6/1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7% (1/15),MS病例组在多处放射性比值低于对照组,以右丘脑和左顶叶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可早期诊断M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李冰华;黎冠东;李方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瘫儿童父母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脑瘫儿童父母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为医务人员对患儿父母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等量表对随机分层抽取的50名1~7岁脑瘫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采用多重线性回归的逐步回归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儿病情越重,父母年龄越大,患儿父母生理领域生存质量越低;患儿社会支持程度越高,患儿父母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生存质量越高;患儿父母文化程度越高,社会支持程度越大,患儿父母环境领域及总的生存质量越高.结论 患儿病情程度、父母年龄、父母文化程度、所获社会支持程度等因素影响着脑瘫儿童父母的生存质量.

    作者:辛晶;林青梅;李玉秀;李素萍;刘振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我院接诊的6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与30例正常人进行研究.结果 非哺乳期乳腺炎组患者的CD3+、CD8+的数目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非哺乳期乳腺炎组患者的CD56+CD16+ NK的数目、IgM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C3、C4及B因子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与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周君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12例左心室室壁瘤手术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左心室室壁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 选择112例患者为对象,通过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EF和LVEDD等指标,并记录患者存活状况,以评价左心室室壁瘤切除术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患者数量显著增长,Ⅱ级人数大幅减少(P均<0.05).治疗后的EF和LVEDD分别为(38.9±7.4)%、(52.3±5.8) mm,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随访1月~3年.本组存活102例(91.07%),死亡10例(8.93%),其中:2例在术后1月因其它疾病突发死亡,4例患者术后3月和5月因肺水肿死亡,4例在术后12月因心衰死亡.结论 左心室室壁瘤切除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存活状况,提高生存质量,是临床上较为可行的一种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光强;张丽;何勇;许发珍;王茂生;李中杰;陈冲;邱龙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产褥期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并研究产褥期妇女经产后探视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产后访视,实验组产妇接受产后访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生活质量以及健康信念水平,并作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F-36量表中相关维度指标分值以及健康信念水平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产褥期女性而言,产后访视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其健康意识并树立健康信念,对其在产褥期的生活质量也有显著改善,临床意义积极且应用价值较高,应在产褥期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黄榕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微针射频治疗仪的设计

    目的 设计一种通过微针刺破皮肤表皮层,将射频能量直接作用于真皮层,达到换肤、美容效果的医疗设备.方法 系统以STM32F103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器,开发了人机交互电流、射频发生电路、微针长度检测电流、音频电流等硬件模块,开发了软件系统提供人机交互图形界面.结果 系统运行稳定,简便易用,达到了设计要求.结论 为换肤、皮肤病治疗等临床应用及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应用平台.

    作者:刘虔铖;赖胜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病因及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以更好地指导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通过对重复住院患儿(观察组)和一次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发病特征、病毒感染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重复住院患儿的主要临床特征.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临床基本资料和病毒检出方面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主要临床症状上,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发热、流涕、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喘息和腹泻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喘息和腹泻是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重复住院的主要参考症状.如患儿存在上述症状,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林双桃;苏厦茹;谢映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胸腰椎骨折经伤椎置钉与跨伤椎内固定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经伤椎置钉与传统跨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17例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A组),15例采用传统的跨伤椎内固定(B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植骨融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椎高度和后凸畸形(Cobb角)的纠正与随访丢失、术后下腰痛的Denis评分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 19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涉及椎体、术前伤椎高度和Cobb角差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伤椎高度、Cobb角恢复,术后远期伤椎高度、Cobb角丢失程度,Denis评分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经伤椎置钉可有效减少术后后凸畸形纠正的丢失.

    作者:童立;王弘;王辉;权良忠;章玉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踝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踝关节镜下治疗三踝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4例三踝骨折的病例,在踝关节镜下行复位内固定,术后随访6~12个月,对患者术后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24例患者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踝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复位准确,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丁玲;杨匡洋;周观明;傅强;黄若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3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为两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治疗,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治疗方法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并发症少,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左伟明;蔡谦;蔡浩文;李俊;卜亚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低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低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52例CH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所有患儿采用药物左甲状腺素口服给药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剂量:起始剂量为15~20μg·kg-1·d-1,维持剂量为10~20 μg·kg-1d-1;观察组患儿给予低剂量:起始剂量为5~10 μg·kg1·d-1,维持剂量为3~10 μg·kg-1·d-1.比较两组治疗60 d后的TSH、FT4水平,以及两组智能发育状况(FIQ、VIQ及PIQ).结果 治疗60d后对照组的TSH水平高于观察组,观察组的FT4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IQ、VIQ及PIQ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应用低剂量左甲状腺素对CH患儿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马科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在治疗高血压疾病时采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和氨氯地平所达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诊室血压和家庭血压.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能够减少不良反应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曹希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如何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双重标记技术,对辅助鼻咽癌的组织学诊断有帮助.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双重标记技术检测30例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组织,并在同一切片上检测细胞角蛋白(CK)和EB病毒(E-BER),同时观察两种指标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K定位于鼻咽癌细胞胞浆内,呈棕黄色;EBER阳性反应定位于鼻咽癌细胞的细胞核上,呈蓝黑色.30例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癌组织均呈CK和EBER阳性,可看到鼻咽癌细胞同时表达CK和EBER,CK的棕黄色和EBER的蓝黑色对比清晰容易观察.增生的鼻咽上皮细胞CK阳性,而EBER呈阴性.结论 CK免疫组化与EBER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有助于鼻咽癌的组织学诊断,可常规作为鼻咽癌病理诊断常用的辅助技术.双标技术以先做EBER原位杂交,后做CK免疫组化,显色剂分别用BCIP/NBT和DAB为好.

    作者:刘泳冬;梁英杰;刘妮;李淑华;董愉;韩安家;宗永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在社区医院的用药评估与宣教

    目的 分析社区医院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药物治疗所存在的问题,加强社区医师合理用药指导与宣教,以达到社区规范化治疗的目的.方法 选择在我院门诊就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26例作为观察对象,对照实施社区医师对专科用药评估中不合理现象并进行指导干预前后患者的不合理用药例数、IPSS和生活质量指数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不合理用药33例、占26.2%,干预后7例,占5.8%,两者比较经x2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IPSS和生活质量指数分别是20.06±4.79、4.27±1.43,干预后分别为10.98±2.86、1.54±1.95,两者比较经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医院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药物治疗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强化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认知水平,重视用药的合理性;通过加强社区医师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宣教,提高药物治疗的合理性,降低IPSS评分和生活质量指数,达到社区规范化治疗的目的.

    作者:张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观察组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对照组行体外震波碎石经皮穿刺肾造瘘肾镜取石术,并观察分析两组术中、术后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结石粉碎率为72.91%,结石取净率为47.91%;观察组结石粉碎率为100.0%,结石取净率为89.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术中出血少,清除结石效率高、术后不良反应少、手术时间短,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谢赞兵;王福才;黄冠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中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间的100例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活动与腹部热按摩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肛门排便时间和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排便时间和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数据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临床中对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给予早期活动与腹部热按摩及穴位贴敷的护理能够较好地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效地缩短患者的肛门排便时间和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整个操作简单,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王银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p120连环素与上皮性钙粘附蛋白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p120连环素(p120)与上皮性钙粘附蛋白(E-cad)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p120、E-cad在56例BLBC患者中的表达与发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pTNM分期的关系以及p120和E-cad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①p120在年龄分组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肿瘤大小分组、组织学分级分组、淋巴结转移分组、pTNM分期分组中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E-cad在年龄分组、肿瘤大小分组中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组织学分级分组、淋巴结转移分组、pTNM分期分组中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在BLBC中p120异常表达与E-cad表达减弱/消失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BLBC中,p120异常表达与E-cad表达减弱/消失均提示预后不良,两者的表达有正相关性.

    作者:李明雷;焦艳;赵长燕;才秋敏;赵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的建立与验证及报警信息的可信性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Flags报警信息的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性,分析Flags报警信息的可靠性,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显微镜复检规则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 1 040例全血分析标本同时进行仪器检测和手工显微镜镜检,分析仪器与镜检的符合率、准确度、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将仪器报警信息与镜检阳性结果进行比较,真阳性率13.8%,假阳性率6.4%,真阴性率78.4%,假阴性率1.4%.Sysmex XS-1000i对异常的血液标本检出能力的有关预测值分别为:敏感度98.6%,特异度93.6%,阳性符合率68.2%,阴性符合率98.2%,准确度92.2%.结论 本实验室仪器1.4%的假阴性率符合国际血液学复审协作组关于假阴性率小于5.0%的规定,20.2%的复检率合理.本实验室制定的复检规则可行、可信,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和质量要求.

    作者:邱峰;王会敏;罗福东;田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