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农合异地报销提速路线图

王朝君

关键词:
摘要: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新农合运行情况通气会上透露,为使医药费用报销更便捷,今年将继续推动国家和省级新农合信息平台建设,将与国家级平台联通的省份扩大到15个,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试点.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新农合参合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同时,各级财政对参加新农合的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
中国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6∶3∶1”补偿机制的河北模式

    河北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始于2012年,如今,改革已从2012年的两个试点县,扩展到116个县(市)的134所县级公立医院,到今年7月将覆盖全省135个县(市).我们认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补偿,必须真正把减收部分补到位,才能保障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可持续.

    作者:魏子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职业尊严从何而来?

    与医疗行业的从业者聊起天来,主题基本围绕着工作强度大、工作待遇低这两个话题,当然多数人认为这就是医生没有职业尊严感的原因.而一起起毛骨悚然的伤医、杀医事件,更让从业者职业尊严荡然无存.事实上,让我们无法理解和伤怀的已经不是一起起伤医或杀医的事件,而是在悲剧之后,我们不仅没有得到公众、网友的同情与声援,却得到了一大堆“活该”、“大快人心”的跟帖.当我们面对的是多数对医务人员极度不满意、甚至“同仇敌忾”的民众时,或许我们同时应该从自身来找找原因.

    作者:王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农合异地报销提速路线图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新农合运行情况通气会上透露,为使医药费用报销更便捷,今年将继续推动国家和省级新农合信息平台建设,将与国家级平台联通的省份扩大到15个,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试点.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新农合参合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同时,各级财政对参加新农合的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张强:“求包养”何来体面?

    初夏一个凉爽的午后,张强医生没有门诊和手术安排,我们的访谈就约在街角的一家“漫咖啡”.张强算得上是一位医界的名人.2012年,46岁的他放弃了三甲医院著名专家、主任的地位和40万元的合法年薪,以自由医生的身份加盟民营医院.他凭借高超的技术和良好的口碑,很快在医疗市场上找到了新的位置,如今已在北京、上海两地的3家知名医疗机构开业,并打造了自己的专业团队.

    作者:姜天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放开价格不会造成医疗费上涨

    在国家一线城市以外的地区,地方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有限.郭启勇所在的盛京医院,政府投入全部来自于为医保提供服务所得,“国家给医保投入多少,我们就拿到多少.”这也使郭启勇对国务院文件中提出“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部分地区进行公立医院改制试点,鼓励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鼓励以城市二级医院转型,以及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员,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这就是新一届政府对于医疗服务业发展指明的宏观方向.”

    作者:朱恒鹏;丁珠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残疾人中约60%(5000万名以上)的人有康复需求,其中,曾接受过康复训练服务和辅助器具配备服务的比例为8.45%和7.31%,而相对应的需求比例为27.69%和38.56%,缺口非常大.造成康复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残疾人康复法制建设严重滞后导致一系列问题.湖南博爱湘雅康复医院院长周江林建议,国务院应加快《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的立法进程,从制度层面确立一系列残疾人康复服务的长效保障机制.

    作者:颜秋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杨连君:医路难行仍要继续

    作为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和病理科管理多年的病理医生,我觉得目前我国医护人员的生活状态,与医患关系、职业发展、执业环境、社会地位和收入等一系列问题有关.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我们希望医疗市场经济的大潮来得更猛烈些,希望随着医改的进一步深化和实质性地变革.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齿科的高端连锁

    从1999年到2012年,瑞尔齿科已发展成为共有19家诊所、500名员工的企业,但这个速度其实并不算快,但是瑞尔齿科却能够占据齿科行业的主导地位.原因何在?首先是定位准确.瑞尔齿科立足于金领市场,主要“客户”是外籍人士、使馆人员以及海归华侨,金领人士的要求相对较高,针对这个市场,瑞尔具有四大优势,医疗设备、人员、选址以及服务,都堪称优秀.尤其是目前国内的齿科市场,虽然诊所非常多,但多数诊所集中于中低档市场,高档是存在空白的,这给瑞尔提供了空间.其次海外医疗挂钩中国保险的发展,让瑞尔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让更多的海外人士如果在华医疗就可以使用这个保险,无疑为瑞尔进军金领市场打开了一道大门.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位中国学者看美国新医改

    中国医改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行,而美国的医改尚处在“征求意见”的阶段.虽说美国与中国的可比性不高,但是同搞医改,毕竟有不少事情是相通的.有关美国医改的报道和评论,常常是把不少美国话直译成中文,让不少读者云里雾里.本文试图用中国医改的语言,解读一番美国新医改.

    作者:顾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孙宏涛:期待价值回归

    孙宏涛告诉记者,有报道称,一位肿瘤患者为了治疗把半生的积蓄都花光了,其中90%都是用在了药费和检查上.这反映出我国医生技术价值的低廉,是对医生知识的不尊重.此种情况和国外反差非常大.在国外,人工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我在国外时,一个灯泡坏了,都不敢叫物业的维修人员来更换,因为换一个灯泡的人工费用是30欧元.

    作者:胡鸿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放开非公机构价格是实质性改革

    正确理解政府价格管制不能把社会医保谈判定价简单地理解为政府的价格管制.一家非公立医院,如果不是基本医保定点机构,病人完全自费,或者是和商业医保有定点关系,这样的医疗服务价格不需要政府插手,是买卖双方完全自己决定.但我国是全民医保体制,社保是需方的代表,是购买方,医疗服务机构不管是公立医疗机构,还是非公立医疗机构,是服务提供方,社保部门作为团购方,有能力和服务供应方进行价格谈判.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个表象,社会经办部门作为政府部门来谈价格,很容易理解成是价格管制,这个理解存在一些问题,作为购买方、付费方和供给方的价格谈判,不应该是价格管制.

    作者:朱恒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学会接受一个事实:医生不是万能的

    在我国,人们误以为医疗是安全可靠的,医院里的医疗过失只是罕见的.一旦出现,那就一定是医生马虎所造成的,那就要理论,就一定要讨个说法.这是近年来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的原因之一.其实,医疗过失有时是难以避免的,其中有一个原因至今还没有引起大众的重视和认识,有必要提出来供人们思考,那就是:医疗过失具有普遍性,医生不是万能的.

    作者:纪小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学院式养老

    我们目前对于养老的认识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老年人是负担,二是认为养老就是解决躺在床上以后不能动的事情.实际上中国80%的老人都是能终生自理的,所以我们应该找到一个老年人从生理到心理的全方位养老方式.2013年,绿城集团在浙江乌镇国际健康生态产业园区推出了学院式养老项目.学院式养老是在注重生活照料的基础上,以符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为核心的学习和活动的养老模式,从而实现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丰收.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智力股份化留住人才

    人才问题始终困扰着民营医院的发展.三博脑科医院是一家独立的民营医院,不仅请得来人才而且留得住人才,它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三博医院是拉动个人价值,它引进了智力股份化,我们听到很多类似的入股形式,但是医生参与决策是比较少的,将技术量化为原始股份,医院的投资方和管理层给予医生极高的权利,专家是站在梯子上的人,而院长是为专家扶梯子的人.通过提高医生基本薪酬、技术和业务方面的收入,让医生用自己的真实本领,通过自己的技术获得高收入.医院从以药养医转型为以技养医,将药占比控制在16%以下,帮助医生还原了本职工作的价值.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欧盟国家的药价是如何形成的?

    药品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作用,为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改善药品的可负担性,欧盟各国均对药价进行严格管制.管制结果为欧盟药品价格中平均60%~ 70%为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只占20%~ 30%,药品费用占卫生总费用比例普遍控制在20%以下,总体价格水平和费用结构均较为理想.

    作者:傅鸿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李小钧:还能像父亲一样受尊重吗?

    李小钧,36岁,山西人,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工作,担任主治医师.受家庭影响,高考填报志愿时,李小钧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2003年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他经常这样描述自己:生在医院,长在医院,学习在医学院,工作在医院.这辈子与医院结缘,做医生无怨无悔.但是,他希望以后医疗行业的执业环境应越来越好,现在的医生能够像老一辈医者一样越来越有尊严,医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出来.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打造健康管理的云医院

    移动医疗就是通过通信技术来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和信息,它改变了人们过去传统看病的模式,比较方便的能够让医生和患者进行互动,节省了看病的时间和成本,能够引导人们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变治病为防病.据调查,2012年整个中国三级医院部署移动应用的数量达到17.5%,这组数据在2014年将达到20.3%,2017年中国的移动医疗市场将达到125.3亿元,2020年的时候将达到1986.9亿元,可以说移动医疗是大势所趋.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让人文关怀成为医生的职业信仰

    有人对医患关系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治病好比杂技演员拿着一根平衡木走钢丝.平衡木的一头系着医生,另一头系着患者.两头需沟通配合,齐心协力,既把握好己方的重量,亦体谅好对方的重量.唯有如此,才能走过钢丝、渡过险关.然而本应和谐融洽的两个群体,却在如今频现的医患纠纷和暴力伤医中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哈医大、温岭等杀医事件让人触目惊心,而恶性伤医的背后也折射出当前医疗环境下医患隔阂、缺乏沟通之状况的广泛存在.

    作者:戴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为什么不值钱?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规范中医药服务项目,探索建立北京中医药服务价格体系》课题显示,在全国医院准许收费的医疗服务项目中,中医项目仅占3.6%;北京市平均每个中医诊疗项目的收费价格为8.85元,中医看一次病不及一碗面条钱;中医诊疗项目97.1%亏损;2011年,北京13家中医医院的104个中医药项目共计亏损8.84亿元.中医为什么不值钱?

    作者:陈珞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宋冬雷:中国医生的六大烦恼

    第一大烦恼:生活质量太差.我原来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体会到三甲医院的多数医生真的很辛苦!医院越大,名气越响,病人就越多,医生在医院里工作没日没夜,吃饭像打仗,睡觉是奢侈品,没有时间锻炼身体和外出休闲,个人的生活质量真的太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卫生杂志

中国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卫生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