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子柠
自去年以来,国内医药行业展开了一轮反腐风暴,重拳所向,是一些赫赫有名的跨国制药巨头,如英国的葛兰素史克、瑞士的诺华制药等.也有内资制药企业遭到调查.毋庸讳言,反腐仅是手段,根本旨向是降价.降价,是一连串事件,也将引致一系列后果.在生产环节的产业结构方面,积极影响有二.
作者:高利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首先是医疗服务费用的问题.于振坤表示对三部委所发的通知无所适从.“实际上,这些东西已经试过,营利性机构是在工商部门注册,价格早已放开;非营利性医院现在可以自主定价,但是除了某些高端的机构外,价格不可能往上定,单一自主高定价不现实.”
作者:朱恒鹏;丁珠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从1999年到2012年,瑞尔齿科已发展成为共有19家诊所、500名员工的企业,但这个速度其实并不算快,但是瑞尔齿科却能够占据齿科行业的主导地位.原因何在?首先是定位准确.瑞尔齿科立足于金领市场,主要“客户”是外籍人士、使馆人员以及海归华侨,金领人士的要求相对较高,针对这个市场,瑞尔具有四大优势,医疗设备、人员、选址以及服务,都堪称优秀.尤其是目前国内的齿科市场,虽然诊所非常多,但多数诊所集中于中低档市场,高档是存在空白的,这给瑞尔提供了空间.其次海外医疗挂钩中国保险的发展,让瑞尔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让更多的海外人士如果在华医疗就可以使用这个保险,无疑为瑞尔进军金领市场打开了一道大门.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药品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作用,为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改善药品的可负担性,欧盟各国均对药价进行严格管制.管制结果为欧盟药品价格中平均60%~ 70%为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只占20%~ 30%,药品费用占卫生总费用比例普遍控制在20%以下,总体价格水平和费用结构均较为理想.
作者:傅鸿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国家一线城市以外的地区,地方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有限.郭启勇所在的盛京医院,政府投入全部来自于为医保提供服务所得,“国家给医保投入多少,我们就拿到多少.”这也使郭启勇对国务院文件中提出“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部分地区进行公立医院改制试点,鼓励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鼓励以城市二级医院转型,以及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员,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这就是新一届政府对于医疗服务业发展指明的宏观方向.”
作者:朱恒鹏;丁珠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我是一名北京市三甲医院的医生,从事普通外科专业16年,具有副高职称,主要承担甲状腺乳腺疾病的手术治疗,同时还兼任外科教研室的负责人,分管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及继续教育等临床教学工作,是科室和医院的“大忙人”.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很多人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何为体面,每个人都理解不一样,我的理解就是付出和得到是平衡的.对于一名医生来说,不是说能有一个工作、获得收入可以养家糊口就可以了,当然这是一个生活基本的低要求.我觉得主要是“认可”.是医生付出后,他的回报是否达到了他的预期.医生的付出不仅是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也是心血的付出.我很多的同学在选择医学这个行业时,都是抱着崇高的理想:救死扶伤.我在上大学时曾做过一个调查:为什么学医?结果发现很多人想法都很单纯,就是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保护大众的健康.可以说很多人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心理上的落差.
作者:胡鸿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深化医改需要精神引领、价值支撑和道德坚守.当前,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来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伦理的关系经历了“正反合”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两者会根据实际需要而变换位置.所以,中国医改与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有着更密切的联系.目前,职业精神建设遇到3个困惑的问题.
作者:宫小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实事求是地讲,目前的医改问题远远没有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与其回归公益目标还相差甚远.我认为,医改举步维艰,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市场的羁绊,是市场“围城”让医改寸步难行,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作者:孟庆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时至今日已经实施了4年整,效果如何呢?作为国内大的基层医生交流网站“基层医生网”管理员,我听到了全国各地村医的呼声,其中一个意见较大的是个关于乡村医生合并的问题.目前,各地卫生部门严格要求每个村以前自然分散的村医必须合并在一起,不合并就取消行医资格,但这种合并带来的效果恐怕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由于各地在执行中只是强调了对村卫生室的管理,而忽视了服务,因此村医合并后工资没有保障,收入还是要靠自己的业务收入.
作者:刘立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现行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不合理,不管公立还是民营,谁能够撬动都是好事.”北京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在听到三部委为非公价格“松绑”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得出这是在往正确的方向走的判断.“老大”的优势地位或将不再陈勇称,三部委放开非公价格政策对公立医院的影响趋势将有三大隐忧:首先,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公立医院以往的优势地位将转化为劣势.“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耗材价格上没有自主权,在竞争中明显处于了劣势;而医师多点执业的实行,人才流动或流失将成常态.人才竞争的严峻形势,会使公立医院以往赖以生存的人才、技术上的优势逐渐丧失.”
作者:朱恒鹏;丁珠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巡视员郭剑英表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现在,医疗服务价格管理鲜有重大变化,一直坚持统一政策和分级管理,也就是中央政府(发改委会同原卫生、人保等部门)负责政策及服务项目规范管理.地方政府负责具体价格制定(价格部门会同原卫生、人保部门制定).
作者:朱恒鹏;丁珠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自2009年7月以来,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进行医保分类、分组综合支付制度改革探索,通过“一口价”付费模式转变县级公立医院运营路径,带来患者负担明显减轻、新农合资金安全有效运行的多赢局面.实行医保按病种付费,宜阳县至今共明确188个病种,并针对每个病种设计了A、B、C3个临床路径.
作者:叶龙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2009年,中国宣布计划投资1240亿美元推行医疗改革.4年以后,中国政府实际上已花费了超过371 0亿美元.单单在资助与医疗保险、公共卫生、公立医院改革相关的项目以及强化社区医疗保健机构上,中央政府已斥资1000亿美元.政府支出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医疗保险涵盖人群比例从2003年的30%上升至2011年的95%.因此,在此期间,自费的比例从56%下降到36%.医疗改革同样使得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不断增加,医院病床使用率从36%提高至88%.
作者:黄严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医生现在没有体面生活,在于其价值没有得到承认.关键是要让医生价值回归!价值回归包括3个方面:第一,民众信任的回归.医疗服务要敬畏生命,诚信尽职,重新取得民众的信任;第二,人身安全的回归.医生有尊严,收入有保证,享受公民所应有的人身安全;第三,服务优化的回归.岗位明确,工作匹配,分工合作,自觉提升服务的品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初夏一个凉爽的午后,张强医生没有门诊和手术安排,我们的访谈就约在街角的一家“漫咖啡”.张强算得上是一位医界的名人.2012年,46岁的他放弃了三甲医院著名专家、主任的地位和40万元的合法年薪,以自由医生的身份加盟民营医院.他凭借高超的技术和良好的口碑,很快在医疗市场上找到了新的位置,如今已在北京、上海两地的3家知名医疗机构开业,并打造了自己的专业团队.
作者:姜天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与医疗行业的从业者聊起天来,主题基本围绕着工作强度大、工作待遇低这两个话题,当然多数人认为这就是医生没有职业尊严感的原因.而一起起毛骨悚然的伤医、杀医事件,更让从业者职业尊严荡然无存.事实上,让我们无法理解和伤怀的已经不是一起起伤医或杀医的事件,而是在悲剧之后,我们不仅没有得到公众、网友的同情与声援,却得到了一大堆“活该”、“大快人心”的跟帖.当我们面对的是多数对医务人员极度不满意、甚至“同仇敌忾”的民众时,或许我们同时应该从自身来找找原因.
作者:王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医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什么是“中国式办法”?笔者认为,“中国式办法”的内容十分丰富和复杂,但简单的回答,就是要让大家不再为医改而“纠结”.中国医改路在何方?多年来,大家不仅一直在争论,而且一直在“纠结”.不仅政府在“纠结”、民众在“纠结”、医院也在“纠结”.
作者:熊茂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我们目前对于养老的认识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老年人是负担,二是认为养老就是解决躺在床上以后不能动的事情.实际上中国80%的老人都是能终生自理的,所以我们应该找到一个老年人从生理到心理的全方位养老方式.2013年,绿城集团在浙江乌镇国际健康生态产业园区推出了学院式养老项目.学院式养老是在注重生活照料的基础上,以符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为核心的学习和活动的养老模式,从而实现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丰收.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移动医疗就是通过通信技术来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和信息,它改变了人们过去传统看病的模式,比较方便的能够让医生和患者进行互动,节省了看病的时间和成本,能够引导人们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变治病为防病.据调查,2012年整个中国三级医院部署移动应用的数量达到17.5%,这组数据在2014年将达到20.3%,2017年中国的移动医疗市场将达到125.3亿元,2020年的时候将达到1986.9亿元,可以说移动医疗是大势所趋.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