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小飞
近年来,日本、欧美等国家相继兴起一种“园艺疗法”,就是利用医院、疗养院中的绿地,采用心理疗法让患者参与花卉栽培和园艺管理,忘却疾病和烦恼,从而使患者早日康复.“园艺疗法”不但使医院环境景观的功能性直接体现在对患者的辅助治疗上,更形成了园艺鉴赏与精神心理相结合的文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袁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从1999年到2012年,瑞尔齿科已发展成为共有19家诊所、500名员工的企业,但这个速度其实并不算快,但是瑞尔齿科却能够占据齿科行业的主导地位.原因何在?首先是定位准确.瑞尔齿科立足于金领市场,主要“客户”是外籍人士、使馆人员以及海归华侨,金领人士的要求相对较高,针对这个市场,瑞尔具有四大优势,医疗设备、人员、选址以及服务,都堪称优秀.尤其是目前国内的齿科市场,虽然诊所非常多,但多数诊所集中于中低档市场,高档是存在空白的,这给瑞尔提供了空间.其次海外医疗挂钩中国保险的发展,让瑞尔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让更多的海外人士如果在华医疗就可以使用这个保险,无疑为瑞尔进军金领市场打开了一道大门.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改以来,政府基于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导责任,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资力度,调整财政卫生投资的方向,加大了政府的卫生投资规模,优化了卫生资源的配置结构,提高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政府卫生领域投入效果初步显现.一、政府卫生支出的增长率超过了卫生总费用的增长率
作者:刘玉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国家一线城市以外的地区,地方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有限.郭启勇所在的盛京医院,政府投入全部来自于为医保提供服务所得,“国家给医保投入多少,我们就拿到多少.”这也使郭启勇对国务院文件中提出“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部分地区进行公立医院改制试点,鼓励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鼓励以城市二级医院转型,以及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员,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这就是新一届政府对于医疗服务业发展指明的宏观方向.”
作者:朱恒鹏;丁珠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与医疗行业的从业者聊起天来,主题基本围绕着工作强度大、工作待遇低这两个话题,当然多数人认为这就是医生没有职业尊严感的原因.而一起起毛骨悚然的伤医、杀医事件,更让从业者职业尊严荡然无存.事实上,让我们无法理解和伤怀的已经不是一起起伤医或杀医的事件,而是在悲剧之后,我们不仅没有得到公众、网友的同情与声援,却得到了一大堆“活该”、“大快人心”的跟帖.当我们面对的是多数对医务人员极度不满意、甚至“同仇敌忾”的民众时,或许我们同时应该从自身来找找原因.
作者:王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自去年以来,国内医药行业展开了一轮反腐风暴,重拳所向,是一些赫赫有名的跨国制药巨头,如英国的葛兰素史克、瑞士的诺华制药等.也有内资制药企业遭到调查.毋庸讳言,反腐仅是手段,根本旨向是降价.降价,是一连串事件,也将引致一系列后果.在生产环节的产业结构方面,积极影响有二.
作者:高利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现在心脏病的发病人数在增加,而心脏病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公立医院主要关注心脏病患者的入院和出院,而对入院前和出院后的过程并不关注.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入院前时间不可控,送医时间长,就诊以后心难安,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发病.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1999年组建,至今已经15个年头,今年亚心医院正在创新胸痛急救网,把相关工作做到入院前.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为迎接第24个全国助残日,5月17日,在北京市南纬路的中国盲文图书馆举行了一场“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为主题的助盲公益活动.活动由北京市盲人协会、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华夏银行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共同举办.有50多位志愿者通过微信平台报名参加了活动,其中有普通的市民,也有盲人.
作者:姜天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时至今日已经实施了4年整,效果如何呢?作为国内大的基层医生交流网站“基层医生网”管理员,我听到了全国各地村医的呼声,其中一个意见较大的是个关于乡村医生合并的问题.目前,各地卫生部门严格要求每个村以前自然分散的村医必须合并在一起,不合并就取消行医资格,但这种合并带来的效果恐怕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由于各地在执行中只是强调了对村卫生室的管理,而忽视了服务,因此村医合并后工资没有保障,收入还是要靠自己的业务收入.
作者:刘立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孙宏涛告诉记者,有报道称,一位肿瘤患者为了治疗把半生的积蓄都花光了,其中90%都是用在了药费和检查上.这反映出我国医生技术价值的低廉,是对医生知识的不尊重.此种情况和国外反差非常大.在国外,人工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我在国外时,一个灯泡坏了,都不敢叫物业的维修人员来更换,因为换一个灯泡的人工费用是30欧元.
作者:胡鸿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日,有媒体报道:“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受阻:仅10%职员会被转企业”.报道中说到:“本轮改革的第一步是先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截至时间是2015年年底.目前的基本情况是,全国事业单位的划分类别已经基本有了结果,在3100多万名在职事业单位人员中,大约有10%的会被划转至企业.可以预见,未来国家财政对事业单位的负担依然沉重.”
作者:唐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第一大烦恼:生活质量太差.我原来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体会到三甲医院的多数医生真的很辛苦!医院越大,名气越响,病人就越多,医生在医院里工作没日没夜,吃饭像打仗,睡觉是奢侈品,没有时间锻炼身体和外出休闲,个人的生活质量真的太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为县域医改的“明星”,陕西省子长县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通过“政府主导,强化投入,力推医院回归公益”,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与此同时,由于改革的诸多政策未形成统一思路,顶层设计仍不明确,也让基层管理者担心改革的可持续性.2012年年底,子长县所属的延安市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各级医疗机构的住院个人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均相应调整.
作者:曹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我们目前对于养老的认识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老年人是负担,二是认为养老就是解决躺在床上以后不能动的事情.实际上中国80%的老人都是能终生自理的,所以我们应该找到一个老年人从生理到心理的全方位养老方式.2013年,绿城集团在浙江乌镇国际健康生态产业园区推出了学院式养老项目.学院式养老是在注重生活照料的基础上,以符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为核心的学习和活动的养老模式,从而实现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丰收.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初夏一个凉爽的午后,张强医生没有门诊和手术安排,我们的访谈就约在街角的一家“漫咖啡”.张强算得上是一位医界的名人.2012年,46岁的他放弃了三甲医院著名专家、主任的地位和40万元的合法年薪,以自由医生的身份加盟民营医院.他凭借高超的技术和良好的口碑,很快在医疗市场上找到了新的位置,如今已在北京、上海两地的3家知名医疗机构开业,并打造了自己的专业团队.
作者:姜天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李小钧,36岁,山西人,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工作,担任主治医师.受家庭影响,高考填报志愿时,李小钧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2003年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他经常这样描述自己:生在医院,长在医院,学习在医学院,工作在医院.这辈子与医院结缘,做医生无怨无悔.但是,他希望以后医疗行业的执业环境应越来越好,现在的医生能够像老一辈医者一样越来越有尊严,医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出来.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医生现在没有体面生活,在于其价值没有得到承认.关键是要让医生价值回归!价值回归包括3个方面:第一,民众信任的回归.医疗服务要敬畏生命,诚信尽职,重新取得民众的信任;第二,人身安全的回归.医生有尊严,收入有保证,享受公民所应有的人身安全;第三,服务优化的回归.岗位明确,工作匹配,分工合作,自觉提升服务的品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我没有资格和能力去跟医保谈判,现实一点,怎么活下去、活得好,利用好国家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的时间窗口,发展壮大自己的事业.”上海仁济医疗集团总裁郭跃觉得这是他眼下要花更多时间考虑的事情.上海仁济医疗集团按照上海人的说法,是混搭——混合体制:出资人主体一是中国一家著名基金资产;一是上海交大仁济医院,国有资产约占20%,其他都是社会资本.
作者:朱恒鹏;丁珠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我国,人们误以为医疗是安全可靠的,医院里的医疗过失只是罕见的.一旦出现,那就一定是医生马虎所造成的,那就要理论,就一定要讨个说法.这是近年来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的原因之一.其实,医疗过失有时是难以避免的,其中有一个原因至今还没有引起大众的重视和认识,有必要提出来供人们思考,那就是:医疗过失具有普遍性,医生不是万能的.
作者:纪小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在改革中出现一些问题.由于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一些基层医疗机构为赚取更多合作医疗经费而过度医疗,浪费了医疗资源,加重了患者负担.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收入相对较低,导致优秀人才流失.由于缺乏政府的有效管控,在医疗市场的竞争中,非公所有制的医疗机构更容易受利益的驱使,进行一些破坏经济秩序的活动.出现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与其他医疗机构之间买卖患者的现象.
作者:唐业勤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