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智能可穿戴”对接急救

刘也良

关键词:
摘要:现在心脏病的发病人数在增加,而心脏病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公立医院主要关注心脏病患者的入院和出院,而对入院前和出院后的过程并不关注.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入院前时间不可控,送医时间长,就诊以后心难安,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发病.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1999年组建,至今已经15个年头,今年亚心医院正在创新胸痛急救网,把相关工作做到入院前.
中国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公立医院服务价格有望调整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巡视员郭剑英表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现在,医疗服务价格管理鲜有重大变化,一直坚持统一政策和分级管理,也就是中央政府(发改委会同原卫生、人保等部门)负责政策及服务项目规范管理.地方政府负责具体价格制定(价格部门会同原卫生、人保部门制定).

    作者:朱恒鹏;丁珠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国企医院改制何去何从?

    近一段时间,国企医院改制,成为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热点.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决定》中,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本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而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工作重点之一也是“制定国有企业所办医院改制试点工作方案,推进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城市国有企业医院改制试点”.

    作者:高解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为特定人群研发药品

    全世界每年有74.83万的人群被诊断为肝癌,其中69.55万人因此而丧生.目前,中国拥有数量大的肝病患者,随着肝癌患者越来越多,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提供可支付得起的药品,现在治疗肝癌的药品价格非常贵,但药品本身并不贵,关键在于药物的开发,目前,每开发一个药品需要100万美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药物并没有终通过审批.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张强:“求包养”何来体面?

    初夏一个凉爽的午后,张强医生没有门诊和手术安排,我们的访谈就约在街角的一家“漫咖啡”.张强算得上是一位医界的名人.2012年,46岁的他放弃了三甲医院著名专家、主任的地位和40万元的合法年薪,以自由医生的身份加盟民营医院.他凭借高超的技术和良好的口碑,很快在医疗市场上找到了新的位置,如今已在北京、上海两地的3家知名医疗机构开业,并打造了自己的专业团队.

    作者:姜天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公立医院优势变劣势

    “现行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不合理,不管公立还是民营,谁能够撬动都是好事.”北京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在听到三部委为非公价格“松绑”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得出这是在往正确的方向走的判断.“老大”的优势地位或将不再陈勇称,三部委放开非公价格政策对公立医院的影响趋势将有三大隐忧:首先,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公立医院以往的优势地位将转化为劣势.“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耗材价格上没有自主权,在竞争中明显处于了劣势;而医师多点执业的实行,人才流动或流失将成常态.人才竞争的严峻形势,会使公立医院以往赖以生存的人才、技术上的优势逐渐丧失.”

    作者:朱恒鹏;丁珠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牛江平:有股“牛劲”的创业者

    见到牛江平时,他正在准备3天后在全省医政工作会上的经验交流材料,他将重点在会上介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牛江平祖籍浙江,生于陕西,长在四川,作为随军子弟的他一直跟随父母走南闯北,直到1 983年他考入西安医科大学(现合并到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学系,5年后他再次回到汉中,从此开始了他在汉中市人民医院24年的从医征途.8年前,在医院发展的关键时刻,他成为医院的领跑人.

    作者:付润东;姜天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位中国学者看美国新医改

    中国医改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行,而美国的医改尚处在“征求意见”的阶段.虽说美国与中国的可比性不高,但是同搞医改,毕竟有不少事情是相通的.有关美国医改的报道和评论,常常是把不少美国话直译成中文,让不少读者云里雾里.本文试图用中国医改的语言,解读一番美国新医改.

    作者:顾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规模卫生投入效果显现

    医改以来,政府基于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导责任,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资力度,调整财政卫生投资的方向,加大了政府的卫生投资规模,优化了卫生资源的配置结构,提高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政府卫生领域投入效果初步显现.一、政府卫生支出的增长率超过了卫生总费用的增长率

    作者:刘玉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陕西子长医改遭遇政策瓶颈

    作为县域医改的“明星”,陕西省子长县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通过“政府主导,强化投入,力推医院回归公益”,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与此同时,由于改革的诸多政策未形成统一思路,顶层设计仍不明确,也让基层管理者担心改革的可持续性.2012年年底,子长县所属的延安市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各级医疗机构的住院个人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均相应调整.

    作者:曹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李爱华:我希望过上这样的生活

    马斯洛说,人的需求从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对于我来说,我希望的生活,就是这五种需求得到满足.有时间休息我们的工作非常紧张,每周手术量多达10余台,还有两天门诊及宫腔镜检查时间.作为妇科医生,手术加班做到晚上是常事儿,还须及时完成各种病历资料的记录,为了周日上午查完房能有个半天的休息时间,我一般周六上夜班,如果赶上周日出门诊,一周就没有休息的机会了.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病全过程保险

    我国医保有两部分,一个是公费医疗保险,作为国家的基础医疗,主要方向是低水平和广覆盖,另一个是商业医保,是公立保险的有效补充,发展潜力比较大.现在的问题是:第一,公费医疗保险仅覆盖了国家基础医疗服务和基础药品报销的部分,对于大病治疗,尤其是癌症治疗过程中,效果非常明显的创新药并不在这个目录之内.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让大家不再为医改而“纠结”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医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什么是“中国式办法”?笔者认为,“中国式办法”的内容十分丰富和复杂,但简单的回答,就是要让大家不再为医改而“纠结”.中国医改路在何方?多年来,大家不仅一直在争论,而且一直在“纠结”.不仅政府在“纠结”、民众在“纠结”、医院也在“纠结”.

    作者:熊茂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国家级医改试点医院举步维艰

    山东省平阴县于2012年被原卫生部确定为全国311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平阴县人民医院推行医改至今,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立竿见影的收效使患者负担减轻,但由于药品加成收入取消,政府补助又没有相应补上空缺,医院发展举步维艰.

    作者:张忠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为什么不值钱?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规范中医药服务项目,探索建立北京中医药服务价格体系》课题显示,在全国医院准许收费的医疗服务项目中,中医项目仅占3.6%;北京市平均每个中医诊疗项目的收费价格为8.85元,中医看一次病不及一碗面条钱;中医诊疗项目97.1%亏损;2011年,北京13家中医医院的104个中医药项目共计亏损8.84亿元.中医为什么不值钱?

    作者:陈珞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保障“舌尖安全”从打破“特供”开始

    由江南大学牵头、全国20多所等高校与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认为:“‘总体稳定,正在向好’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面”,“由于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独立判断力的相对普遍缺乏,更由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充斥着大量虚假、甚至谣言信息,可能误导了公众的认识与行为,危害了社会稳定.”

    作者:解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按病种付费改革的“宜阳实践”

    自2009年7月以来,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进行医保分类、分组综合支付制度改革探索,通过“一口价”付费模式转变县级公立医院运营路径,带来患者负担明显减轻、新农合资金安全有效运行的多赢局面.实行医保按病种付费,宜阳县至今共明确188个病种,并针对每个病种设计了A、B、C3个临床路径.

    作者:叶龙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宋冬雷:中国医生的六大烦恼

    第一大烦恼:生活质量太差.我原来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体会到三甲医院的多数医生真的很辛苦!医院越大,名气越响,病人就越多,医生在医院里工作没日没夜,吃饭像打仗,睡觉是奢侈品,没有时间锻炼身体和外出休闲,个人的生活质量真的太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国医改的3710亿美元都花哪了?

    2009年,中国宣布计划投资1240亿美元推行医疗改革.4年以后,中国政府实际上已花费了超过371 0亿美元.单单在资助与医疗保险、公共卫生、公立医院改革相关的项目以及强化社区医疗保健机构上,中央政府已斥资1000亿美元.政府支出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医疗保险涵盖人群比例从2003年的30%上升至2011年的95%.因此,在此期间,自费的比例从56%下降到36%.医疗改革同样使得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不断增加,医院病床使用率从36%提高至88%.

    作者:黄严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政落地医生阳光

    “我没有资格和能力去跟医保谈判,现实一点,怎么活下去、活得好,利用好国家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的时间窗口,发展壮大自己的事业.”上海仁济医疗集团总裁郭跃觉得这是他眼下要花更多时间考虑的事情.上海仁济医疗集团按照上海人的说法,是混搭——混合体制:出资人主体一是中国一家著名基金资产;一是上海交大仁济医院,国有资产约占20%,其他都是社会资本.

    作者:朱恒鹏;丁珠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强行合并村卫生室带来诸多问题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时至今日已经实施了4年整,效果如何呢?作为国内大的基层医生交流网站“基层医生网”管理员,我听到了全国各地村医的呼声,其中一个意见较大的是个关于乡村医生合并的问题.目前,各地卫生部门严格要求每个村以前自然分散的村医必须合并在一起,不合并就取消行医资格,但这种合并带来的效果恐怕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由于各地在执行中只是强调了对村卫生室的管理,而忽视了服务,因此村医合并后工资没有保障,收入还是要靠自己的业务收入.

    作者:刘立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卫生杂志

中国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卫生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