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病全过程保险

刘也良

关键词:
摘要:我国医保有两部分,一个是公费医疗保险,作为国家的基础医疗,主要方向是低水平和广覆盖,另一个是商业医保,是公立保险的有效补充,发展潜力比较大.现在的问题是:第一,公费医疗保险仅覆盖了国家基础医疗服务和基础药品报销的部分,对于大病治疗,尤其是癌症治疗过程中,效果非常明显的创新药并不在这个目录之内.
中国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杨连君:医路难行仍要继续

    作为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和病理科管理多年的病理医生,我觉得目前我国医护人员的生活状态,与医患关系、职业发展、执业环境、社会地位和收入等一系列问题有关.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我们希望医疗市场经济的大潮来得更猛烈些,希望随着医改的进一步深化和实质性地变革.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国企医院改制何去何从?

    近一段时间,国企医院改制,成为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热点.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决定》中,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本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而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工作重点之一也是“制定国有企业所办医院改制试点工作方案,推进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城市国有企业医院改制试点”.

    作者:高解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让人文关怀成为医生的职业信仰

    有人对医患关系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治病好比杂技演员拿着一根平衡木走钢丝.平衡木的一头系着医生,另一头系着患者.两头需沟通配合,齐心协力,既把握好己方的重量,亦体谅好对方的重量.唯有如此,才能走过钢丝、渡过险关.然而本应和谐融洽的两个群体,却在如今频现的医患纠纷和暴力伤医中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哈医大、温岭等杀医事件让人触目惊心,而恶性伤医的背后也折射出当前医疗环境下医患隔阂、缺乏沟通之状况的广泛存在.

    作者:戴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放开价格不会造成医疗费上涨

    在国家一线城市以外的地区,地方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有限.郭启勇所在的盛京医院,政府投入全部来自于为医保提供服务所得,“国家给医保投入多少,我们就拿到多少.”这也使郭启勇对国务院文件中提出“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部分地区进行公立医院改制试点,鼓励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鼓励以城市二级医院转型,以及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员,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这就是新一届政府对于医疗服务业发展指明的宏观方向.”

    作者:朱恒鹏;丁珠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凤凰集团的公私合营

    跟其他的私有医疗企业不同,凤凰医疗集团有自己的特殊经营模式,即在政府医保的计划下进行运营,关注公有医院体制下经营的医院.公有医院主要是政府负有一定的责任,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但是同时有很大的行政责任,因此他们的效率受到了影响.另一方面,公有的医疗服务并没有像私有的那样关注利润,私有的更多去看一些特殊的领域和特殊的服务,这样的话他们一方面能够吸收人才,同时也能获得利润,而凤凰医疗集团其实就是把私有和公有的两方面进行结合,从而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政落地医生阳光

    “我没有资格和能力去跟医保谈判,现实一点,怎么活下去、活得好,利用好国家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的时间窗口,发展壮大自己的事业.”上海仁济医疗集团总裁郭跃觉得这是他眼下要花更多时间考虑的事情.上海仁济医疗集团按照上海人的说法,是混搭——混合体制:出资人主体一是中国一家著名基金资产;一是上海交大仁济医院,国有资产约占20%,其他都是社会资本.

    作者:朱恒鹏;丁珠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位中国学者看美国新医改

    中国医改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行,而美国的医改尚处在“征求意见”的阶段.虽说美国与中国的可比性不高,但是同搞医改,毕竟有不少事情是相通的.有关美国医改的报道和评论,常常是把不少美国话直译成中文,让不少读者云里雾里.本文试图用中国医改的语言,解读一番美国新医改.

    作者:顾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欧盟国家的药价是如何形成的?

    药品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作用,为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改善药品的可负担性,欧盟各国均对药价进行严格管制.管制结果为欧盟药品价格中平均60%~ 70%为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只占20%~ 30%,药品费用占卫生总费用比例普遍控制在20%以下,总体价格水平和费用结构均较为理想.

    作者:傅鸿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农合异地报销提速路线图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新农合运行情况通气会上透露,为使医药费用报销更便捷,今年将继续推动国家和省级新农合信息平台建设,将与国家级平台联通的省份扩大到15个,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试点.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新农合参合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同时,各级财政对参加新农合的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人口健康信息化支撑医改

    目前,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机构采集产生人口健康信息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利用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于群众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同时,人口健康信息面临的安全威胁也在不断增加,亟须加强人口健康信息管理,保障人口健康信息安全,保护公民个人隐私.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对人口健康信息采集、管理、利用等进行规范.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宋冬雷:中国医生的六大烦恼

    第一大烦恼:生活质量太差.我原来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体会到三甲医院的多数医生真的很辛苦!医院越大,名气越响,病人就越多,医生在医院里工作没日没夜,吃饭像打仗,睡觉是奢侈品,没有时间锻炼身体和外出休闲,个人的生活质量真的太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改,必须冲破市场“围城”

    实事求是地讲,目前的医改问题远远没有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与其回归公益目标还相差甚远.我认为,医改举步维艰,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市场的羁绊,是市场“围城”让医改寸步难行,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作者:孟庆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职业精神建设要解决三个问题

    深化医改需要精神引领、价值支撑和道德坚守.当前,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来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伦理的关系经历了“正反合”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两者会根据实际需要而变换位置.所以,中国医改与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有着更密切的联系.目前,职业精神建设遇到3个困惑的问题.

    作者:宫小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国家级医改试点医院举步维艰

    山东省平阴县于2012年被原卫生部确定为全国311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平阴县人民医院推行医改至今,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立竿见影的收效使患者负担减轻,但由于药品加成收入取消,政府补助又没有相应补上空缺,医院发展举步维艰.

    作者:张忠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李勇:不再有一颗纠结的心

    医生,在我看来,并不是个十分特殊的职业.但初选择这个职业的人,却常常抱有不寻常的愿望和憧憬.这个职业广泛,普通的职业乐趣,是来自于有能力给予需要帮助的人以帮助,解决一般人难以解决的涉及生命、健康的难题.正因为这些职业乐趣,存在于每天的工作中,使得许多医生在抱怨工作环境的同时,又不舍地坚持在基层的医疗岗位中.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齿科的高端连锁

    从1999年到2012年,瑞尔齿科已发展成为共有19家诊所、500名员工的企业,但这个速度其实并不算快,但是瑞尔齿科却能够占据齿科行业的主导地位.原因何在?首先是定位准确.瑞尔齿科立足于金领市场,主要“客户”是外籍人士、使馆人员以及海归华侨,金领人士的要求相对较高,针对这个市场,瑞尔具有四大优势,医疗设备、人员、选址以及服务,都堪称优秀.尤其是目前国内的齿科市场,虽然诊所非常多,但多数诊所集中于中低档市场,高档是存在空白的,这给瑞尔提供了空间.其次海外医疗挂钩中国保险的发展,让瑞尔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让更多的海外人士如果在华医疗就可以使用这个保险,无疑为瑞尔进军金领市场打开了一道大门.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评估政策不能偏离大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和建设一个以国家为主导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过程中有些事情是确定的,有些则处于矛盾之中;有些在当时来看是可行的,若干年之后再看则必须调整;有些似乎总是觉得缺乏条件,但往往一个社会重大事件又会让所有不满足的条件成为可能.所以,尽管近年来各种思想争论很多,但医改目标是确定的,即建设一个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在这个目标下评估每一项改革政策,就是看其结果与医改大方向是否偏离.

    作者:俞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保障“舌尖安全”从打破“特供”开始

    由江南大学牵头、全国20多所等高校与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认为:“‘总体稳定,正在向好’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面”,“由于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独立判断力的相对普遍缺乏,更由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充斥着大量虚假、甚至谣言信息,可能误导了公众的认识与行为,危害了社会稳定.”

    作者:解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学院式养老

    我们目前对于养老的认识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老年人是负担,二是认为养老就是解决躺在床上以后不能动的事情.实际上中国80%的老人都是能终生自理的,所以我们应该找到一个老年人从生理到心理的全方位养老方式.2013年,绿城集团在浙江乌镇国际健康生态产业园区推出了学院式养老项目.学院式养老是在注重生活照料的基础上,以符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为核心的学习和活动的养老模式,从而实现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丰收.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智能可穿戴”对接急救

    现在心脏病的发病人数在增加,而心脏病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公立医院主要关注心脏病患者的入院和出院,而对入院前和出院后的过程并不关注.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入院前时间不可控,送医时间长,就诊以后心难安,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发病.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1999年组建,至今已经15个年头,今年亚心医院正在创新胸痛急救网,把相关工作做到入院前.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卫生杂志

中国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卫生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