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也良
“我没有资格和能力去跟医保谈判,现实一点,怎么活下去、活得好,利用好国家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的时间窗口,发展壮大自己的事业.”上海仁济医疗集团总裁郭跃觉得这是他眼下要花更多时间考虑的事情.上海仁济医疗集团按照上海人的说法,是混搭——混合体制:出资人主体一是中国一家著名基金资产;一是上海交大仁济医院,国有资产约占20%,其他都是社会资本.
作者:朱恒鹏;丁珠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为县域医改的“明星”,陕西省子长县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通过“政府主导,强化投入,力推医院回归公益”,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与此同时,由于改革的诸多政策未形成统一思路,顶层设计仍不明确,也让基层管理者担心改革的可持续性.2012年年底,子长县所属的延安市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各级医疗机构的住院个人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均相应调整.
作者:曹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为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和病理科管理多年的病理医生,我觉得目前我国医护人员的生活状态,与医患关系、职业发展、执业环境、社会地位和收入等一系列问题有关.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我们希望医疗市场经济的大潮来得更猛烈些,希望随着医改的进一步深化和实质性地变革.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当记者表示可以匿名后,她决定说说当医生的心里话.雯菲(化名)1981年出生在一个北方小城,父亲是事业单位职工,母亲是英语教师.生在一个没什么“背景”的家庭,雯菲从小的座右铭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她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成为社会精英.学生时代的她非常刻苦,总是班里的“尖子生”.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士毕业后,她进入北京市丰台区一家公立医院,现在是心内科病房的主治医生.
作者:姜天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我国医保有两部分,一个是公费医疗保险,作为国家的基础医疗,主要方向是低水平和广覆盖,另一个是商业医保,是公立保险的有效补充,发展潜力比较大.现在的问题是:第一,公费医疗保险仅覆盖了国家基础医疗服务和基础药品报销的部分,对于大病治疗,尤其是癌症治疗过程中,效果非常明显的创新药并不在这个目录之内.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深化医改需要精神引领、价值支撑和道德坚守.当前,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来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伦理的关系经历了“正反合”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两者会根据实际需要而变换位置.所以,中国医改与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有着更密切的联系.目前,职业精神建设遇到3个困惑的问题.
作者:宫小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医生现在没有体面生活,在于其价值没有得到承认.关键是要让医生价值回归!价值回归包括3个方面:第一,民众信任的回归.医疗服务要敬畏生命,诚信尽职,重新取得民众的信任;第二,人身安全的回归.医生有尊严,收入有保证,享受公民所应有的人身安全;第三,服务优化的回归.岗位明确,工作匹配,分工合作,自觉提升服务的品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由江南大学牵头、全国20多所等高校与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认为:“‘总体稳定,正在向好’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面”,“由于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独立判断力的相对普遍缺乏,更由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充斥着大量虚假、甚至谣言信息,可能误导了公众的认识与行为,危害了社会稳定.”
作者:解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药品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作用,为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改善药品的可负担性,欧盟各国均对药价进行严格管制.管制结果为欧盟药品价格中平均60%~ 70%为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只占20%~ 30%,药品费用占卫生总费用比例普遍控制在20%以下,总体价格水平和费用结构均较为理想.
作者:傅鸿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自去年以来,国内医药行业展开了一轮反腐风暴,重拳所向,是一些赫赫有名的跨国制药巨头,如英国的葛兰素史克、瑞士的诺华制药等.也有内资制药企业遭到调查.毋庸讳言,反腐仅是手段,根本旨向是降价.降价,是一连串事件,也将引致一系列后果.在生产环节的产业结构方面,积极影响有二.
作者:高利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医改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行,而美国的医改尚处在“征求意见”的阶段.虽说美国与中国的可比性不高,但是同搞医改,毕竟有不少事情是相通的.有关美国医改的报道和评论,常常是把不少美国话直译成中文,让不少读者云里雾里.本文试图用中国医改的语言,解读一番美国新医改.
作者:顾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自2009年7月以来,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进行医保分类、分组综合支付制度改革探索,通过“一口价”付费模式转变县级公立医院运营路径,带来患者负担明显减轻、新农合资金安全有效运行的多赢局面.实行医保按病种付费,宜阳县至今共明确188个病种,并针对每个病种设计了A、B、C3个临床路径.
作者:叶龙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现行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不合理,不管公立还是民营,谁能够撬动都是好事.”北京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在听到三部委为非公价格“松绑”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得出这是在往正确的方向走的判断.“老大”的优势地位或将不再陈勇称,三部委放开非公价格政策对公立医院的影响趋势将有三大隐忧:首先,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公立医院以往的优势地位将转化为劣势.“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耗材价格上没有自主权,在竞争中明显处于了劣势;而医师多点执业的实行,人才流动或流失将成常态.人才竞争的严峻形势,会使公立医院以往赖以生存的人才、技术上的优势逐渐丧失.”
作者:朱恒鹏;丁珠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正确理解政府价格管制不能把社会医保谈判定价简单地理解为政府的价格管制.一家非公立医院,如果不是基本医保定点机构,病人完全自费,或者是和商业医保有定点关系,这样的医疗服务价格不需要政府插手,是买卖双方完全自己决定.但我国是全民医保体制,社保是需方的代表,是购买方,医疗服务机构不管是公立医疗机构,还是非公立医疗机构,是服务提供方,社保部门作为团购方,有能力和服务供应方进行价格谈判.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个表象,社会经办部门作为政府部门来谈价格,很容易理解成是价格管制,这个理解存在一些问题,作为购买方、付费方和供给方的价格谈判,不应该是价格管制.
作者:朱恒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巡视员郭剑英表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现在,医疗服务价格管理鲜有重大变化,一直坚持统一政策和分级管理,也就是中央政府(发改委会同原卫生、人保等部门)负责政策及服务项目规范管理.地方政府负责具体价格制定(价格部门会同原卫生、人保部门制定).
作者:朱恒鹏;丁珠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我国,人们误以为医疗是安全可靠的,医院里的医疗过失只是罕见的.一旦出现,那就一定是医生马虎所造成的,那就要理论,就一定要讨个说法.这是近年来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的原因之一.其实,医疗过失有时是难以避免的,其中有一个原因至今还没有引起大众的重视和认识,有必要提出来供人们思考,那就是:医疗过失具有普遍性,医生不是万能的.
作者:纪小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实践永远会走在理论的前面.”担纲主持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表示,对于混合所有制医院,中国可以找出很好的案例,也能够发现很糟的情况,辩论的意义就是尽可能发掘出其中成功和失败的因素,寻找适合发展的模式,推动医改不断向前.
作者:丁珠林;陈平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与医疗行业的从业者聊起天来,主题基本围绕着工作强度大、工作待遇低这两个话题,当然多数人认为这就是医生没有职业尊严感的原因.而一起起毛骨悚然的伤医、杀医事件,更让从业者职业尊严荡然无存.事实上,让我们无法理解和伤怀的已经不是一起起伤医或杀医的事件,而是在悲剧之后,我们不仅没有得到公众、网友的同情与声援,却得到了一大堆“活该”、“大快人心”的跟帖.当我们面对的是多数对医务人员极度不满意、甚至“同仇敌忾”的民众时,或许我们同时应该从自身来找找原因.
作者:王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日本、欧美等国家相继兴起一种“园艺疗法”,就是利用医院、疗养院中的绿地,采用心理疗法让患者参与花卉栽培和园艺管理,忘却疾病和烦恼,从而使患者早日康复.“园艺疗法”不但使医院环境景观的功能性直接体现在对患者的辅助治疗上,更形成了园艺鉴赏与精神心理相结合的文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袁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时至今日已经实施了4年整,效果如何呢?作为国内大的基层医生交流网站“基层医生网”管理员,我听到了全国各地村医的呼声,其中一个意见较大的是个关于乡村医生合并的问题.目前,各地卫生部门严格要求每个村以前自然分散的村医必须合并在一起,不合并就取消行医资格,但这种合并带来的效果恐怕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由于各地在执行中只是强调了对村卫生室的管理,而忽视了服务,因此村医合并后工资没有保障,收入还是要靠自己的业务收入.
作者:刘立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