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改的3710亿美元都花哪了?

黄严忠

关键词:
摘要:2009年,中国宣布计划投资1240亿美元推行医疗改革.4年以后,中国政府实际上已花费了超过371 0亿美元.单单在资助与医疗保险、公共卫生、公立医院改革相关的项目以及强化社区医疗保健机构上,中央政府已斥资1000亿美元.政府支出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医疗保险涵盖人群比例从2003年的30%上升至2011年的95%.因此,在此期间,自费的比例从56%下降到36%.医疗改革同样使得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不断增加,医院病床使用率从36%提高至88%.
中国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小医生的大实话

    当记者表示可以匿名后,她决定说说当医生的心里话.雯菲(化名)1981年出生在一个北方小城,父亲是事业单位职工,母亲是英语教师.生在一个没什么“背景”的家庭,雯菲从小的座右铭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她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成为社会精英.学生时代的她非常刻苦,总是班里的“尖子生”.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士毕业后,她进入北京市丰台区一家公立医院,现在是心内科病房的主治医生.

    作者:姜天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国家级医改试点医院举步维艰

    山东省平阴县于2012年被原卫生部确定为全国311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平阴县人民医院推行医改至今,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立竿见影的收效使患者负担减轻,但由于药品加成收入取消,政府补助又没有相应补上空缺,医院发展举步维艰.

    作者:张忠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欧盟国家的药价是如何形成的?

    药品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作用,为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改善药品的可负担性,欧盟各国均对药价进行严格管制.管制结果为欧盟药品价格中平均60%~ 70%为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只占20%~ 30%,药品费用占卫生总费用比例普遍控制在20%以下,总体价格水平和费用结构均较为理想.

    作者:傅鸿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药反腐产生多重效应

    自去年以来,国内医药行业展开了一轮反腐风暴,重拳所向,是一些赫赫有名的跨国制药巨头,如英国的葛兰素史克、瑞士的诺华制药等.也有内资制药企业遭到调查.毋庸讳言,反腐仅是手段,根本旨向是降价.降价,是一连串事件,也将引致一系列后果.在生产环节的产业结构方面,积极影响有二.

    作者:高利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王丽平:核心是“认可”二字

    很多人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何为体面,每个人都理解不一样,我的理解就是付出和得到是平衡的.对于一名医生来说,不是说能有一个工作、获得收入可以养家糊口就可以了,当然这是一个生活基本的低要求.我觉得主要是“认可”.是医生付出后,他的回报是否达到了他的预期.医生的付出不仅是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也是心血的付出.我很多的同学在选择医学这个行业时,都是抱着崇高的理想:救死扶伤.我在上大学时曾做过一个调查:为什么学医?结果发现很多人想法都很单纯,就是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保护大众的健康.可以说很多人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心理上的落差.

    作者:胡鸿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人口健康信息化支撑医改

    目前,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机构采集产生人口健康信息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利用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于群众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同时,人口健康信息面临的安全威胁也在不断增加,亟须加强人口健康信息管理,保障人口健康信息安全,保护公民个人隐私.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对人口健康信息采集、管理、利用等进行规范.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6∶3∶1”补偿机制的河北模式

    河北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始于2012年,如今,改革已从2012年的两个试点县,扩展到116个县(市)的134所县级公立医院,到今年7月将覆盖全省135个县(市).我们认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补偿,必须真正把减收部分补到位,才能保障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可持续.

    作者:魏子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农合异地报销提速路线图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新农合运行情况通气会上透露,为使医药费用报销更便捷,今年将继续推动国家和省级新农合信息平台建设,将与国家级平台联通的省份扩大到15个,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试点.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新农合参合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同时,各级财政对参加新农合的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生心里有点儿苦

    通过我们的调查,整体而言,3/4的医务人员感到工作压力大,1/3的人感到压力很大.仅有2.8%的人称工作压力小或很小,20.7%的人感到一般.可见,被调查医务人员对工作压力有强烈的认知.在医生群体中,81.7%的人感到工作压力较大,75.4%的护士感到压力大,相对而言,医技药剂人员和管理人员感到工作压力大的分别为65.4%和64.6%.

    作者:张新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按病种付费改革的“宜阳实践”

    自2009年7月以来,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进行医保分类、分组综合支付制度改革探索,通过“一口价”付费模式转变县级公立医院运营路径,带来患者负担明显减轻、新农合资金安全有效运行的多赢局面.实行医保按病种付费,宜阳县至今共明确188个病种,并针对每个病种设计了A、B、C3个临床路径.

    作者:叶龙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职业精神建设要解决三个问题

    深化医改需要精神引领、价值支撑和道德坚守.当前,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来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伦理的关系经历了“正反合”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两者会根据实际需要而变换位置.所以,中国医改与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有着更密切的联系.目前,职业精神建设遇到3个困惑的问题.

    作者:宫小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国企医院改制何去何从?

    近一段时间,国企医院改制,成为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热点.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决定》中,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本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而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工作重点之一也是“制定国有企业所办医院改制试点工作方案,推进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城市国有企业医院改制试点”.

    作者:高解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为特定人群研发药品

    全世界每年有74.83万的人群被诊断为肝癌,其中69.55万人因此而丧生.目前,中国拥有数量大的肝病患者,随着肝癌患者越来越多,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提供可支付得起的药品,现在治疗肝癌的药品价格非常贵,但药品本身并不贵,关键在于药物的开发,目前,每开发一个药品需要100万美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药物并没有终通过审批.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赵宁:外科医生的憧憬

    我是一名北京市三甲医院的医生,从事普通外科专业16年,具有副高职称,主要承担甲状腺乳腺疾病的手术治疗,同时还兼任外科教研室的负责人,分管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及继续教育等临床教学工作,是科室和医院的“大忙人”.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放开非公机构价格是实质性改革

    正确理解政府价格管制不能把社会医保谈判定价简单地理解为政府的价格管制.一家非公立医院,如果不是基本医保定点机构,病人完全自费,或者是和商业医保有定点关系,这样的医疗服务价格不需要政府插手,是买卖双方完全自己决定.但我国是全民医保体制,社保是需方的代表,是购买方,医疗服务机构不管是公立医疗机构,还是非公立医疗机构,是服务提供方,社保部门作为团购方,有能力和服务供应方进行价格谈判.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个表象,社会经办部门作为政府部门来谈价格,很容易理解成是价格管制,这个理解存在一些问题,作为购买方、付费方和供给方的价格谈判,不应该是价格管制.

    作者:朱恒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一样的人生,一样的精彩——中国盲文图书馆助盲公益活动侧记

    为迎接第24个全国助残日,5月17日,在北京市南纬路的中国盲文图书馆举行了一场“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为主题的助盲公益活动.活动由北京市盲人协会、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华夏银行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共同举办.有50多位志愿者通过微信平台报名参加了活动,其中有普通的市民,也有盲人.

    作者:姜天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孙宏涛:期待价值回归

    孙宏涛告诉记者,有报道称,一位肿瘤患者为了治疗把半生的积蓄都花光了,其中90%都是用在了药费和检查上.这反映出我国医生技术价值的低廉,是对医生知识的不尊重.此种情况和国外反差非常大.在国外,人工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我在国外时,一个灯泡坏了,都不敢叫物业的维修人员来更换,因为换一个灯泡的人工费用是30欧元.

    作者:胡鸿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位中国学者看美国新医改

    中国医改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行,而美国的医改尚处在“征求意见”的阶段.虽说美国与中国的可比性不高,但是同搞医改,毕竟有不少事情是相通的.有关美国医改的报道和评论,常常是把不少美国话直译成中文,让不少读者云里雾里.本文试图用中国医改的语言,解读一番美国新医改.

    作者:顾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李勇:不再有一颗纠结的心

    医生,在我看来,并不是个十分特殊的职业.但初选择这个职业的人,却常常抱有不寻常的愿望和憧憬.这个职业广泛,普通的职业乐趣,是来自于有能力给予需要帮助的人以帮助,解决一般人难以解决的涉及生命、健康的难题.正因为这些职业乐趣,存在于每天的工作中,使得许多医生在抱怨工作环境的同时,又不舍地坚持在基层的医疗岗位中.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强行合并村卫生室带来诸多问题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时至今日已经实施了4年整,效果如何呢?作为国内大的基层医生交流网站“基层医生网”管理员,我听到了全国各地村医的呼声,其中一个意见较大的是个关于乡村医生合并的问题.目前,各地卫生部门严格要求每个村以前自然分散的村医必须合并在一起,不合并就取消行医资格,但这种合并带来的效果恐怕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由于各地在执行中只是强调了对村卫生室的管理,而忽视了服务,因此村医合并后工资没有保障,收入还是要靠自己的业务收入.

    作者:刘立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卫生杂志

中国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卫生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