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南大学牵头、全国20多所等高校与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认为:“‘总体稳定,正在向好’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面”,“由于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独立判断力的相对普遍缺乏,更由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充斥着大量虚假、甚至谣言信息,可能误导了公众的认识与行为,危害了社会稳定.”
作者:解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为迎接第24个全国助残日,5月17日,在北京市南纬路的中国盲文图书馆举行了一场“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为主题的助盲公益活动.活动由北京市盲人协会、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华夏银行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共同举办.有50多位志愿者通过微信平台报名参加了活动,其中有普通的市民,也有盲人.
作者:姜天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日,有媒体报道:“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受阻:仅10%职员会被转企业”.报道中说到:“本轮改革的第一步是先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截至时间是2015年年底.目前的基本情况是,全国事业单位的划分类别已经基本有了结果,在3100多万名在职事业单位人员中,大约有10%的会被划转至企业.可以预见,未来国家财政对事业单位的负担依然沉重.”
作者:唐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自2009年7月以来,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进行医保分类、分组综合支付制度改革探索,通过“一口价”付费模式转变县级公立医院运营路径,带来患者负担明显减轻、新农合资金安全有效运行的多赢局面.实行医保按病种付费,宜阳县至今共明确188个病种,并针对每个病种设计了A、B、C3个临床路径.
作者:叶龙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全世界每年有74.83万的人群被诊断为肝癌,其中69.55万人因此而丧生.目前,中国拥有数量大的肝病患者,随着肝癌患者越来越多,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提供可支付得起的药品,现在治疗肝癌的药品价格非常贵,但药品本身并不贵,关键在于药物的开发,目前,每开发一个药品需要100万美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药物并没有终通过审批.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现行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不合理,不管公立还是民营,谁能够撬动都是好事.”北京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在听到三部委为非公价格“松绑”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得出这是在往正确的方向走的判断.“老大”的优势地位或将不再陈勇称,三部委放开非公价格政策对公立医院的影响趋势将有三大隐忧:首先,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公立医院以往的优势地位将转化为劣势.“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耗材价格上没有自主权,在竞争中明显处于了劣势;而医师多点执业的实行,人才流动或流失将成常态.人才竞争的严峻形势,会使公立医院以往赖以生存的人才、技术上的优势逐渐丧失.”
作者:朱恒鹏;丁珠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一段时间,国企医院改制,成为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热点.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决定》中,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本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而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工作重点之一也是“制定国有企业所办医院改制试点工作方案,推进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城市国有企业医院改制试点”.
作者:高解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有人对医患关系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治病好比杂技演员拿着一根平衡木走钢丝.平衡木的一头系着医生,另一头系着患者.两头需沟通配合,齐心协力,既把握好己方的重量,亦体谅好对方的重量.唯有如此,才能走过钢丝、渡过险关.然而本应和谐融洽的两个群体,却在如今频现的医患纠纷和暴力伤医中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哈医大、温岭等杀医事件让人触目惊心,而恶性伤医的背后也折射出当前医疗环境下医患隔阂、缺乏沟通之状况的广泛存在.
作者:戴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我们的调查,整体而言,3/4的医务人员感到工作压力大,1/3的人感到压力很大.仅有2.8%的人称工作压力小或很小,20.7%的人感到一般.可见,被调查医务人员对工作压力有强烈的认知.在医生群体中,81.7%的人感到工作压力较大,75.4%的护士感到压力大,相对而言,医技药剂人员和管理人员感到工作压力大的分别为65.4%和64.6%.
作者:张新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当记者表示可以匿名后,她决定说说当医生的心里话.雯菲(化名)1981年出生在一个北方小城,父亲是事业单位职工,母亲是英语教师.生在一个没什么“背景”的家庭,雯菲从小的座右铭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她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成为社会精英.学生时代的她非常刻苦,总是班里的“尖子生”.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士毕业后,她进入北京市丰台区一家公立医院,现在是心内科病房的主治医生.
作者:姜天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改以来,政府基于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导责任,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资力度,调整财政卫生投资的方向,加大了政府的卫生投资规模,优化了卫生资源的配置结构,提高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政府卫生领域投入效果初步显现.一、政府卫生支出的增长率超过了卫生总费用的增长率
作者:刘玉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马斯洛说,人的需求从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对于我来说,我希望的生活,就是这五种需求得到满足.有时间休息我们的工作非常紧张,每周手术量多达10余台,还有两天门诊及宫腔镜检查时间.作为妇科医生,手术加班做到晚上是常事儿,还须及时完成各种病历资料的记录,为了周日上午查完房能有个半天的休息时间,我一般周六上夜班,如果赶上周日出门诊,一周就没有休息的机会了.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实事求是地讲,目前的医改问题远远没有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与其回归公益目标还相差甚远.我认为,医改举步维艰,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市场的羁绊,是市场“围城”让医改寸步难行,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作者:孟庆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规范中医药服务项目,探索建立北京中医药服务价格体系》课题显示,在全国医院准许收费的医疗服务项目中,中医项目仅占3.6%;北京市平均每个中医诊疗项目的收费价格为8.85元,中医看一次病不及一碗面条钱;中医诊疗项目97.1%亏损;2011年,北京13家中医医院的104个中医药项目共计亏损8.84亿元.中医为什么不值钱?
作者:陈珞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我国,人们误以为医疗是安全可靠的,医院里的医疗过失只是罕见的.一旦出现,那就一定是医生马虎所造成的,那就要理论,就一定要讨个说法.这是近年来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的原因之一.其实,医疗过失有时是难以避免的,其中有一个原因至今还没有引起大众的重视和认识,有必要提出来供人们思考,那就是:医疗过失具有普遍性,医生不是万能的.
作者:纪小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新农合运行情况通气会上透露,为使医药费用报销更便捷,今年将继续推动国家和省级新农合信息平台建设,将与国家级平台联通的省份扩大到15个,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试点.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新农合参合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同时,各级财政对参加新农合的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山东省平阴县于2012年被原卫生部确定为全国311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平阴县人民医院推行医改至今,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立竿见影的收效使患者负担减轻,但由于药品加成收入取消,政府补助又没有相应补上空缺,医院发展举步维艰.
作者:张忠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正确理解政府价格管制不能把社会医保谈判定价简单地理解为政府的价格管制.一家非公立医院,如果不是基本医保定点机构,病人完全自费,或者是和商业医保有定点关系,这样的医疗服务价格不需要政府插手,是买卖双方完全自己决定.但我国是全民医保体制,社保是需方的代表,是购买方,医疗服务机构不管是公立医疗机构,还是非公立医疗机构,是服务提供方,社保部门作为团购方,有能力和服务供应方进行价格谈判.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个表象,社会经办部门作为政府部门来谈价格,很容易理解成是价格管制,这个理解存在一些问题,作为购买方、付费方和供给方的价格谈判,不应该是价格管制.
作者:朱恒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医改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行,而美国的医改尚处在“征求意见”的阶段.虽说美国与中国的可比性不高,但是同搞医改,毕竟有不少事情是相通的.有关美国医改的报道和评论,常常是把不少美国话直译成中文,让不少读者云里雾里.本文试图用中国医改的语言,解读一番美国新医改.
作者:顾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孙宏涛告诉记者,有报道称,一位肿瘤患者为了治疗把半生的积蓄都花光了,其中90%都是用在了药费和检查上.这反映出我国医生技术价值的低廉,是对医生知识的不尊重.此种情况和国外反差非常大.在国外,人工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我在国外时,一个灯泡坏了,都不敢叫物业的维修人员来更换,因为换一个灯泡的人工费用是30欧元.
作者:胡鸿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