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动性失语患者的颅脑磁共振表现

蒋颖;盛世英;张菊美;黄金忠;吴坚

关键词:Broca失语, 脑卒中, 病变部位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性失语(Broca失语)患者的颅脑磁共振表现.方法 选7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观察其磁共振(MRI)检查结果,记录其梗塞灶部位,并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且应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汉语失语检查法(ABC)中的利手评定标准进行利手评定.结果 研究发现21例(29.6%)患者的病变部位位于经典Broca区,50例(70.4%)病灶不在经典Broca区.病灶累及经典语言中枢患者中,0~1级失语患者占71.4%,而累及非经典语言中枢患者中,0~1级失语患者占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58,P=0.000).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Broca失语症与神经影像学检查所见的病变部位的关系并不完全符合经典的失语症模式,经典Broca区以外的更多部位都可能参与Broca失语症的形成,但经典Broca区重度失语患者较多.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输卵管通液诊疗仪结合手动推注对比剂减少误诊输卵管阻塞的研究

    目的 研究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减少输卵管阻塞假阳性诊断的方法.方法 采用子宫输卵管通液诊疗仪推注对比剂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对诊断至少有一侧输卵管阻塞的患者继续采用手动推注对比剂.结果 总共179例患者,其中87例患者进一步接受手动推注对比剂.诊疗仪+手动推注组以原发性不孕患者为主.采用诊疗仪+手动推注后输卵管阻塞的诊断率从48.6% (87/179)降低到20.1% (36/179).结论 诊疗仪推注对比剂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输卵管阻塞时加用手动推注对比剂可以减少输卵管阻塞的假阳性诊断,对原发性不孕患者诊断输卵管阻塞时更应慎重.

    作者:蔡柳洪;曾敏慧;蒋满波;邢卫杰;陶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联合表皮生长因子(EGF)凝胶和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联合表皮生长因子(EGF)凝胶和胶原贴敷料对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88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实验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磺胺嘧啶粉换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用胶原贴敷料联合EGF凝胶治疗,分别统计两组创面止痛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疤痕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痛苦轻,创面愈合快,疤痕发生率也低.结论 联合应用胶原贴敷料和EGF凝胶治疗面部Ⅱ度烧伤创面,能有效减轻创面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降低疤痕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柏秋;彭文要;余继超;邱加崇;刘冰峰;招伟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CO2气腹对小儿呼吸、循环的近期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对腹股沟斜疝患儿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行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135例,术中建立气腹,维持压力于8~10 mm Hg,分别记录充气前、后5 min,充气后15 min,拔管后5min,术后24 h五个时间段的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以及血气分析测定值(pH、PCO2、HCO3-),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手术平均气腹时间(20.6±4.3) min,平均气管插管拔管时间(52.3±6.7) min,术后住院平均(2.1±0.4)d.充气后HR和pH值有一定幅度的下降,MAP、EtCO2、PCO2和HCO3-值有所增加,术中维持稳定,各指标在拔管后迅速恢复并接近充气前水平.结论 术中CO2吸收会出现轻度蓄积及酸中毒,并造成呼吸、循环系统病理生理指标的暂时变化,但恢复迅速.

    作者:周太成;杨劭宇;罗宏图;黄颖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相关解剖因素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手术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其暴露水平.方法 以人体尸体头颅作为模拟对象,采用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手术方法对其进行解剖,并采用冠状住手术角度及矢量位手术角度作为手术评价指标.结果 影响矢状手术角度的相关因素包括骨窗-胼胝体切除手术间距(r=-0.187)、骨窗长度(r=0.468)、胼胝体切口位置角度(r=0.325)、骨窗经胼胝体(r=0.269)、同侧/对侧骨窗(r=0.215).影响冠状住手术的因素包括胼胝体切口位置角(r=0.198)、骨窗-胼胝切口(r=0.523)、同侧/对侧骨窗(r=0.169).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冠状为手术角与矢状住手术角呈正相关.结论 影响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因素主要包括冠状手术角、矢状手术角,这两项指标可客观地对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暴露程度进行反映.冠状位手术角以及矢状住手术可作为侧脑室入路应用及设计的指导理论.

    作者:宋波;段忠玉;武煜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安全心理学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安全心理学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结合护理差错事故,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护理人员的心理行为和状态,探讨引起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心理因素.结果 73例护理差错事故均与护士护理过程中护士心理变化有相关性.结论 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欧伟伟;黄思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颈前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保守治疗,实验组行颈前路减压术,随访6~24月后比较两组病例de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优良率为8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8%(P<0.05);实验组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随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颈前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不仅疗效突出、见效快且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

    作者:王正祥;杨子斌;阮安培;吕乔;潘绍松;赵伟;董锡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维吾尔族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研究维吾尔族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流式细胞仪对2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再障组)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同时检测25例健康者(对照组)的上述指标.结果 再障组IgA、IgM、IgG与CD4+、CD4+/CD8+水平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CD8+显著上升;经过治疗后,再障患者有16例有效,其IgA、IgM、IgG与CD4+、CD4+/CD8+水平升高至正常或接近正常,CD8+明显降低至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以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调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体液免疫功能的异常.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显著者,免疫球蛋白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可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作者:艾克拜尔·阿布都热衣木;阿布力米提·木合塔尔;阿孜古丽·麦麦提;刘加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诊疗价值.方法 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科共收治3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行X片和CT三维重建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X片漏诊4例,主要表现为髁间棘的小片撕脱骨折及轻度塌陷,CT可准确诊断出胫骨平台骨折.结论 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准确反映骨折立体化信息,为临床胫骨平台骨折的诊疗提供了重要临床信息.

    作者:丁勇明;陶振东;巢玉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卵巢局部移植在卵巢早衰大鼠体内的分布

    目的 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卵巢局部移植在卵巢早衰大鼠体内的分布.方法 建立模型移植标记UCMSCs,观察各脏器绿色荧光细胞分布情况.结果 卵巢内发现移植细胞,肺、脾可见到较多移植细胞,心、肝、肾可见到散在分布移植细胞.结论 UCMSCs能在卵巢组织内存活,部分滞留在肺、脾等组织.

    作者:付霞霏;何援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对性信息支持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母亲焦虑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对性信息支持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母亲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分娩的入住NICU的产后母婴分离的母亲136例,随机分为针对性信息支持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医患交流,针对性信息支持组先应用Molter《病人家属需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提出的患儿母亲的真正需求内容,给予其个体化、有针对性的信息支持.使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分别在分娩当天和针对性信息支持后28天进行测评,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状态.结果 患儿母亲关心的是与患儿生命攸关的需要:如患儿的生命安全、患儿的治疗与预后;患儿母亲希望能够给患儿进行支持和探视的需求;患儿母亲对情感支持的需要较迫切;针对性信息支持干预后,针对性信息支持干预组焦虑得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的焦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信息支持组焦虑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的焦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NICU母婴分离产妇进行针对性信息支持干预能有效缓解产妇的产后焦虑.

    作者:邱玉芳;徐业芹;沙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与探讨舒适护理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方法与临床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3年至2008年ICU病房采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共80例,对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包括环境舒适护理、心理护理、通气舒适护理、社会舒适护理、生理舒适护理等.对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心理状况评分、舒适程度、转出ICU的例数等相关资料进行调查,以了解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 80例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总满意率达90.0% (72/80);患者心理状况平均评分为(6.5±1.5)分,舒适感平均评分为(7.8±1.0)分.临床结局:患者转出ICU共70例(87.5%),死亡共10例(12.5%).结论 舒适护理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使护患关系和谐,并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院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秀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伊犁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流行病调查

    目的 分析伊犁地区汉族和哈萨克族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流行病特点.方法 对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伊犁地区居民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AFLD发病率18.92%,其中汉族发病率16.56%,哈萨克族2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与年龄相关,25岁以下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45 ~ 54岁达到高,55岁以上与45 ~ 55岁无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肥胖、高尿酸、高血糖、高甘油三酯与NAFLD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伊犁地区哈萨克族NAFLD患病率高于汉族,肥胖、高尿酸、高血糖、高甘油三酯与NAFLD密切相关.

    作者:张炜;沙慧;秦健;叶尼娜;霍晓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C反应蛋白在鉴别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发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鉴别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发热中的意义.方法 将63例SLE伴发热的患者分为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42例),比较两组CRP水平,分析各组CRP水平与狼疮指标的关系,比较各组不同疾病活动度间CRP水平的差异.结果 感染组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1),两组CRP水平均与ESR、抗ds-DNA、ANA、尿24小时蛋白定量、淋巴细胞计数及C3无明显关系(P>0.05),各组不同疾病活动度间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RP水平在大部分合并感染的SLE患者中有所升高,对于鉴别诊断狼疮活动与合并感染有一定价值.

    作者:汤量;刘海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运动性失语患者的颅脑磁共振表现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性失语(Broca失语)患者的颅脑磁共振表现.方法 选7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观察其磁共振(MRI)检查结果,记录其梗塞灶部位,并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且应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汉语失语检查法(ABC)中的利手评定标准进行利手评定.结果 研究发现21例(29.6%)患者的病变部位位于经典Broca区,50例(70.4%)病灶不在经典Broca区.病灶累及经典语言中枢患者中,0~1级失语患者占71.4%,而累及非经典语言中枢患者中,0~1级失语患者占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58,P=0.000).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Broca失语症与神经影像学检查所见的病变部位的关系并不完全符合经典的失语症模式,经典Broca区以外的更多部位都可能参与Broca失语症的形成,但经典Broca区重度失语患者较多.

    作者:蒋颖;盛世英;张菊美;黄金忠;吴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间于我社区登记的老年高血压痛患者128例,给予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不良习惯改善情况.结果 老年高血压痛患者干预后平均收缩压为(129.9±10.3) mm Hg,明显低于干预前的(158.5±13.1) mm Hg (P<0.05);老年高血压痛患者干预后平均舒张压为(83.8±10.8) mm Hg,明显低于干预前的(99.7±11.2) mm Hg (P<0.05).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后食盐控制、吸烟控制、饮酒控制和体育锻炼人数均明显高于干预前,患者不良习惯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痛患者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运动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血脂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动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门诊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就诊的12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以及饮食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干预,干预时间为1年.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干预后12个月空腹抽取患者静脉血液,并采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测量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C)、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HCL-C)、低密度脂蛋白(LCL-C)的水平.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干预后1个月、对照组干预后3个月FPG、2hFPG、HbA1c、TC、TG、LCL-C水平显著下降,HCL-C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3个月,FPG、2hFPG、HbA1c、TC、TG、LCL-C水平显著下降,HCL-C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运动干预能有效控制T2DM患者血糖血脂水平.

    作者:刘国环;王淑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间住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根据患者入院后24 h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4分)32例,中度神经功能缺损(4~15分)45例,重度神经功能缺损(>15分)13例.测定并分析三组的hsCRP、ox-LDL及Hcy水平.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在hsCRP、ox-LDL及Hcy三个指标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而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hsCRP、ox-LDL及Hcy水平三者均出现增高趋势,且轻度型、中度和重度型三种情况下的hsCRP、ox-LDL及Hcy水平均出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 hsCRP、ox-LDL及Hcy水平三个指标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巩娟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介入与并发症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介入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方法 选取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d、治疗第14d以及治疗后30 d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4d、第30 d肢体运动功能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康复介入治疗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李军;宋波;曾春;王莎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调查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对55例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术后的膝功能状况进行研究.结果 55例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平均得分为74.53±11.34,属于良好.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因素有康复训练、术后时间、术后并发症、文化程度和肿瘤部位,终进入回归方程的有2个,分别是康复训练和术后时间,共解释HSS总分变异的30.6%.结论 康复训练是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培训骨科专科护士,形成由骨科医生、护理人员和康复治疗师共同组成的康复治疗团队,营造一个适合患者康复的环境,给予规范的康复训练指导,是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关键.

    作者:胡爱玲;刘媛;张美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类型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类型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至2013年间于我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时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103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痰培养,共分离菌株297株,分析分离菌株的鉴定结果,并统计所选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另外选取103例未发生医院感染的呼吸内科病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差异,对引发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出菌株297株,革兰氏阴性菌156例、革兰氏阳性菌121例、真菌20例.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三种病原微生物,分别占总菌株的25.59%、22.56%和36.70%.对感染相关因素分析时发现,激素、呼吸机等治疗方式的使用以及多人病房、抗生素滥用等,都是引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中的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以及革兰氏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激素、呼吸机等治疗方式,人员复杂环境以及抗生素滥用,都可能引起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

    作者:程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