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媚笑;陈舒;陈英;叶焕文;陈玉仪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鉴别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发热中的意义.方法 将63例SLE伴发热的患者分为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42例),比较两组CRP水平,分析各组CRP水平与狼疮指标的关系,比较各组不同疾病活动度间CRP水平的差异.结果 感染组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1),两组CRP水平均与ESR、抗ds-DNA、ANA、尿24小时蛋白定量、淋巴细胞计数及C3无明显关系(P>0.05),各组不同疾病活动度间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RP水平在大部分合并感染的SLE患者中有所升高,对于鉴别诊断狼疮活动与合并感染有一定价值.
作者:汤量;刘海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间住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根据患者入院后24 h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4分)32例,中度神经功能缺损(4~15分)45例,重度神经功能缺损(>15分)13例.测定并分析三组的hsCRP、ox-LDL及Hcy水平.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在hsCRP、ox-LDL及Hcy三个指标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而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hsCRP、ox-LDL及Hcy水平三者均出现增高趋势,且轻度型、中度和重度型三种情况下的hsCRP、ox-LDL及Hcy水平均出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 hsCRP、ox-LDL及Hcy水平三个指标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巩娟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运动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门诊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就诊的12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以及饮食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干预,干预时间为1年.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干预后12个月空腹抽取患者静脉血液,并采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测量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C)、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HCL-C)、低密度脂蛋白(LCL-C)的水平.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干预后1个月、对照组干预后3个月FPG、2hFPG、HbA1c、TC、TG、LCL-C水平显著下降,HCL-C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3个月,FPG、2hFPG、HbA1c、TC、TG、LCL-C水平显著下降,HCL-C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运动干预能有效控制T2DM患者血糖血脂水平.
作者:刘国环;王淑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双氯芬酸钠栓术前塞肛治疗小儿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52例2~8岁行尿道下裂矫治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A组17例手术前使用双氯芬酸钠栓12.5 mg塞肛,B组17例术后立即使用双氯芬酸钠栓12.5 mg塞肛,C组18例不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塞肛.分别记录三组术后0.5、1、2、4、8、16、24小时的FLACC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各个时间点A组的FLACC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5、1小时A组的FLACC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小时后的各时间点B组的FLACC评分都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各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前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塞肛能有效治疗小儿术后的疼痛,且安全、经济.
作者:陈勤广;王志强;潘永斌;李尉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适宜技术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中医护理组施行中医适宜技术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的总有效率.结果 中医适宜技术护理组总有效率为86%,高于常规护理组总有效率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科学的、适当的中医护理,对患者的病情改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在社区护理中推广.
作者:黄秋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伊犁地区汉族和哈萨克族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流行病特点.方法 对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伊犁地区居民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AFLD发病率18.92%,其中汉族发病率16.56%,哈萨克族2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与年龄相关,25岁以下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45 ~ 54岁达到高,55岁以上与45 ~ 55岁无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肥胖、高尿酸、高血糖、高甘油三酯与NAFLD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伊犁地区哈萨克族NAFLD患病率高于汉族,肥胖、高尿酸、高血糖、高甘油三酯与NAFLD密切相关.
作者:张炜;沙慧;秦健;叶尼娜;霍晓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介入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方法 选取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d、治疗第14d以及治疗后30 d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4d、第30 d肢体运动功能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康复介入治疗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李军;宋波;曾春;王莎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使用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11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心理状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水平和焦虑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血糖控制满意率、胰岛素泵故障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心态.
作者:云灿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多发性上尿路结石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急诊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婴幼儿多发性上尿路结石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3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双肾结石41例,双侧输尿管结石97例,肾结石并输尿管结石171例,一侧肾或输尿管结石并对侧肾萎缩2例,孤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1例.肌酐平均720μmol/L,结石直径0.5~2.8 cm.结果 其中保守治疗有效22例,急诊开放手术治疗284例.术后随访时间平均6个月,随访指标为24小时尿量、肾功、生存率、泌尿系CT等.结论 对于婴幼儿多发性上尿路结石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应采取急症手术治疗,及时解除梗阻,恢复肾功能.
作者:阿布力米提·木合塔尔;阿依努尔·艾则木;刘加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舒适护理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方法与临床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3年至2008年ICU病房采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共80例,对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包括环境舒适护理、心理护理、通气舒适护理、社会舒适护理、生理舒适护理等.对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心理状况评分、舒适程度、转出ICU的例数等相关资料进行调查,以了解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 80例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总满意率达90.0% (72/80);患者心理状况平均评分为(6.5±1.5)分,舒适感平均评分为(7.8±1.0)分.临床结局:患者转出ICU共70例(87.5%),死亡共10例(12.5%).结论 舒适护理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使护患关系和谐,并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院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秀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大量胎母输血的围生期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 收集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共5例大量母胎输血的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大量胎母输血仅2例产前确诊.产前表现包括胎动减少或消失,胎儿水肿及胎监曲线异常.结论 大量胎母输血发病隐匿,对于胎儿可能是致死性的,对可疑病例应询问病史,结合胎监、多普勒超声检查及Kleihauer-Betke试验,可尽早诊断,及时进行宫内输血或剖宫产结束妊娠,可提高围产儿的存活率,改善预后.
作者:张颖;王子莲;蔡坚;杨建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QRS波群昼夜节律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圆分布分析的方法,对405例冠心痛患者QRS波群振幅、QRS波群时限峰值时点进行分析;用频数柱状图表示QRS波群振幅与时限的低时段.应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生活方式及伴随不同慢性疾病的患者QRS波群振幅、时限的差异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伴有或无ST-T异常两组QRS波群振幅、时限的差异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中QRS波群振幅、QRS波群时限的峰值时点分别位于00:03:58、00:00:11;其振幅与时限的低时点位于上午9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QRS振幅较高,而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QRS波群振幅较低.有吸烟史者、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QRS波群时限延长.伴有ST-T异常的冠心病患者QRS波群振幅较高.结论 冠心病患者QRS波群振幅与时限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
作者:李媚笑;陈舒;陈英;叶焕文;陈玉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类型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至2013年间于我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时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103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痰培养,共分离菌株297株,分析分离菌株的鉴定结果,并统计所选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另外选取103例未发生医院感染的呼吸内科病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差异,对引发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出菌株297株,革兰氏阴性菌156例、革兰氏阳性菌121例、真菌20例.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三种病原微生物,分别占总菌株的25.59%、22.56%和36.70%.对感染相关因素分析时发现,激素、呼吸机等治疗方式的使用以及多人病房、抗生素滥用等,都是引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中的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以及革兰氏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激素、呼吸机等治疗方式,人员复杂环境以及抗生素滥用,都可能引起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
作者:程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减少输卵管阻塞假阳性诊断的方法.方法 采用子宫输卵管通液诊疗仪推注对比剂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对诊断至少有一侧输卵管阻塞的患者继续采用手动推注对比剂.结果 总共179例患者,其中87例患者进一步接受手动推注对比剂.诊疗仪+手动推注组以原发性不孕患者为主.采用诊疗仪+手动推注后输卵管阻塞的诊断率从48.6% (87/179)降低到20.1% (36/179).结论 诊疗仪推注对比剂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输卵管阻塞时加用手动推注对比剂可以减少输卵管阻塞的假阳性诊断,对原发性不孕患者诊断输卵管阻塞时更应慎重.
作者:蔡柳洪;曾敏慧;蒋满波;邢卫杰;陶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并探讨复方丹参片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择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50例,测量并分析其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口服复方丹参片3个月后,再次测量以上指标,并行比较.结果 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全血粘度10 (1/s)、还原粘度10(1/s)、红细胞电泳指数较标准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复方丹参片3个月后,全血粘度10 (1/s)、还原粘度10 (1/s)、红细胞电泳指数降低至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多有血液粘稠度升高的表现,而复方丹参片可有效改善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的黏稠度.
作者:熊莺;谢诗涓;向湘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NB-UVB照射+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仅予NB-UVB治疗,两组患者NB-UVB全身照射治疗的初始剂量均为0.5 J/cm2,每周三次,每次递增0.1 J/cm2,大剂量至3.0 J/cm2,疗程8周.观察治疗2周、4周、8周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8周结束时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4.8%,对照组为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轻瘙痒作用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瘙痒改善百分比分别为71.3%和5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副反应轻微.结论 NB-UVB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银屑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蒋国方;孙彩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影响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手术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其暴露水平.方法 以人体尸体头颅作为模拟对象,采用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手术方法对其进行解剖,并采用冠状住手术角度及矢量位手术角度作为手术评价指标.结果 影响矢状手术角度的相关因素包括骨窗-胼胝体切除手术间距(r=-0.187)、骨窗长度(r=0.468)、胼胝体切口位置角度(r=0.325)、骨窗经胼胝体(r=0.269)、同侧/对侧骨窗(r=0.215).影响冠状住手术的因素包括胼胝体切口位置角(r=0.198)、骨窗-胼胝切口(r=0.523)、同侧/对侧骨窗(r=0.169).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冠状为手术角与矢状住手术角呈正相关.结论 影响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因素主要包括冠状手术角、矢状手术角,这两项指标可客观地对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暴露程度进行反映.冠状位手术角以及矢状住手术可作为侧脑室入路应用及设计的指导理论.
作者:宋波;段忠玉;武煜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后发生电切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我科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的33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电切综合征的发生概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电切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切除前列腺重量≥30 g、手术欠熟练、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手术时间≥90 min、术中需输血、膀胱或前列腺包膜穿孔,对高危者进行预防处理可防止电切综合征的发生.结论 对于手术时间长、切除体积大、术中需输血、出现包膜穿孔或合并慢性基础疾病者,应密切观察,防止电切综合征的发生;而增强手术熟练程度及进行积极的预防处理,可减少其发生.
作者:康灵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骨性关节炎(OA)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关节疾病,许多研究者都在试图寻找用于临床评价OA的生物学标志物.本文将就OA研究中所使用的Ⅱ型胶原纤维降解产物C2C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临床早期诊断OA提供方便.
作者:江梦谣;唐际存;辛林伟;官昊月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维生素D3上调蛋白1(vitamin D3 up-regulated protein 1,VDUP1)的表达,探讨VDUP1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60例冠心病患者,对照组20例为我院职工体检的健康个体.按是否伴以下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将冠心病组分成4个亚组:亚组1(不伴危险因素)、亚组2(仅伴高血压)、亚组3(伴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亚组4(伴高血压和糖尿病).采用Real-time RT-PCR获取VDUP1基因相对定量.结果 ①冠心痛各组VDUP1的表达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冠心痛伴单个危险因素组(2组)比伴多个危险因素组(4组)VDUP1表达值低,P<0.05.结论 ①该研究中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VDUP1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人群,VDUP1的表达与冠心痛发病存在相关性;②VDUP1表达受合并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影响,冠心病伴多个危险因素时,VDUP1的表达值比伴单个危险因素时高.
作者:税星;吴震;陈璘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