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磊;卢剑;蒋尧传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耳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价值.方法 将采用耳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心理辅导等综合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满意程度、负性心理情绪及术后的听力恢复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观察组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6个月的听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耳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术前心理情绪.
作者:陈利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临床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4例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另外选取5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谷丙转氨酶(ALT)、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异常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胆固醇、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的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脂肪肝程度的不断加重,患者的谷丙转氨酶、空腹血糖以及甘油三酯的异常率也在不断升高,且谷丙转氨酶在轻度、中度、重度中的异常情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病情的发生不仅与脂肪代谢紊乱有关,还与血清谷丙转氨酶、血糖、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有关.
作者:陈慧谊;黄俊杰;黎永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并评价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124例住院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循证护理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为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实施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各心功能指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医疗费用、对健康知识的达标率以及病人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心率失常发生率(66.13%)显著高于观察组(11.29%),两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组健康知识达标率(70.97%)显著低于观察组(95.16%),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心功能分级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能够提高病人满意度,有利于病人的尽快康复.
作者:黄春兰;朱辉群;黎小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钛合金人工颅骨材料经过计算机辅助三维成形后,在颅骨修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术前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成型的钛合金人工颅骨材料进行32例颅骨修补手术,对住院天数、手术操作时间、使用自攻钛钉数量、外观满意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研究.结果 本组平均住院天数(13.48±2.15)d,平均手术操作时间(102.29±16.38) min,钛钉数量(8.5±1.4)枚,术后外观满意(9.5±0.3)分,术后发生皮下积液1例,经治痊愈,无其它术后并发症.结论 个体化三维钛合金颅骨修补材料,省去了术中塑形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钛钉使用数量,术后外形美观,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丁勇;钱忠心;叶树铭;赵鸿;朱景伟;赵明珠;龚良;刘向阳;刘卫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对内踝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为以后的治疗提供更科学的指导与参考.方法 筛选从2004年2月至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内踝皮肤缺损患者3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对照组患者行邻近皮瓣修复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结果 观察组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坏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平均下床所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较观察组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内踝皮肤缺损的患者实施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术后出现坏死情况通过及时的对症处理能有效治愈,是内踝皮肤缺损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邹远兵;范清华;郑从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不孕症女性子宫腔内病变中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筛选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本市192例不孕症患者,对192例不孕症患者采用宫腔镜检查和输卵管插管通液,统计常见的子宫腔内病变类型.结果 经过详细的宫腔镜检查后,发现有139例患者存在子宫腔内病变,病变率为72.39%,139例病变中有52例是宫腔粘连,比例为37.41%,明显高于其它病变类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对不孕症患者实行了输卵管插管通液后,输卵管阻塞情况明显改善.结论 宫腔镜检查安全可靠,对患者影响小,在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很好的前景.
作者:陈湘梅;张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支架材料是骨组织工程三大因素之一,作为一种载体,为细胞提供生存的三维空间.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常见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材料的优缺点.后,指出了目前支架材料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杨振磊;卢剑;蒋尧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急性左心衰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60例急性左心衰伴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行基础内科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间断性透析方案,观察组患者使用CRRT,比较两组患者血氧携带能力、体内电解质水平和肾功能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氧携带能力高于对照组,电解质水平较对照组更优,肾脏负担更轻,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RRT可以在急性左心衰并肾功能不全的治疗中起到积极作用,其可提高患者血氧携带能力、快速纠正患者体内电解质紊乱,并减轻患者肾脏负担.
作者:梅劲超;杨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调理体质对痰湿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指标的改变.方法 将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接诊的40例青春期PCO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为健脾燥湿化痰法调理体质组(二陈汤+穴位按摩+达英-35),对照组仅采用达英-35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睾酮(T)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BMI、T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下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调理体质纠正偏颇体质,以健脾燥湿化痰为法,运用二陈汤及“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丰隆”穴位按摩治疗痰湿体质青春期PCOS患者,可以使机体恢复到阴阳气血平和状况,有效改善痰湿体质青春期PCOS患者月经及内分泌紊乱,以达到预防、治疗疾病,降低远期并发症的目的,且该方法安全、有效、简便且廉价.
作者:李倩;谈海东;余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突变状况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随机入组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62例,以及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对其EGFR及其突变状况在外周血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肺癌组患者肿瘤EGFR及其突变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及其突变水平的过度表达,可能是肺癌进程的重要标志.
作者:梁剑;许昕;郑云;李斌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分析肝脏海绵状血管瘤(HCH)的DWI图像、ADC值特点.方法 采用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对39例肝血管瘤患者行DWI(b=0、400、800 s/mm2)并分析DWI图像特点;拟合出ADC图,选取感兴趣区(ROI),测出ADC值并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HCH于各b值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其ADC值为(b值差800 s/mm2) (2.49±0.43)×10-3mm2/s,高于正常肝组织,并随b值增加其ADC值下降.ROC曲线图示当ADC值≥1.26×10-3 mm2/s时,诊断HCH的灵敏度为96.7%,特异度为86.0%(b值差为800 s/mm2).结论 HCH的DWI及ADC值具有一定特征性,高于正常肝组织.
作者:徐萍;黎规典;潘希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本院收诊的73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比较两组间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差异及住院时间,随访6个月统计病情反复例数.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病情反复率为18.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好,能有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并降低病情反复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蔺增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微创不翻瓣技术在口腔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科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16例缺失后牙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翻瓣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不翻瓣口腔种植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术后种植体情况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反应及药物应用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不翻瓣技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并能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反应以及缩短用药时间.
作者:胡秋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延迟综合征发病原因以及诊断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5年2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22例胃大部切除术功能性排空延迟患者进行治疗分析.结果 22例患者当中,经过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之后,进行综合性非手术治疗,20患者均能够在术后32天左右恢复胃动力,2例患者疑似空肠周围出现粘连梗阻,再行手术,并进行剖腹检查,延迟25天左右恢复胃动力.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延迟综合征可以进行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明善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电子热力恒温水箱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使用电子热力恒温水箱前后物品重复处理消毒所需时间和器械损耗率进行对比.结果 使用电子热力恒温水箱前,复用性器械重复处理消毒环节需要的时间为(41.37±4.28)min,物品重复处理损坏率降为52次,使用电子热力恒温水箱后复用性器械重复处理消毒环节需要的时间为(9.33±2.25) min,物品重复处理损坏率降为26次,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合理使用电子热力恒温水箱,能加速消毒供应中心的物品循环速度,减少器械损耗.
作者:郭丽琼;孙佩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碳纤维床对放疗剂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固体水和电离室建立一个测量模体,通过电离室测量值得出碳纤维床各组件的穿透因子.结果 碳纤维实心板直射穿透因子为96.7%,碳纤维网状板直射穿透因子为99.6%,去杆斜入射床面穿透因子为98.6%,对剂量影响相对较小;支撑杆直射穿透因子为85.4%,斜入射支撑杆穿透因子为95.3%,对剂量影响较大.结论 碳纤维床对放疗剂量有一定影响,特别是支撑杆对剂量影响较大,临床中要考虑此影响.
作者:郭海亮;袁军;许明君;王祥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配合实施程序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2年我院将程序化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配合工作管理中,资料回顾分析2011年实施常规管理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比较实施程序化管理前后(2011年和2012年)患者、手术科室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2012年患者、手术科室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2011年,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术护理配合的程序化管理有效地协调了手术室的整个护理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黄雪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照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及MRI表现,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1年至2012年间3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X线和MRI检查,并依照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两种方法在Durie/Salmon plus诊断分期中的不同.结果 MRI病灶检出率(27/32,84.37%)明显高于X线检出率(20/32,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照Durie/Salmon plus分期的标准,MRI诊断分期(Ⅰ期5例、Ⅱ期8例、Ⅲ期19例)明显高于X线诊断分期(Ⅰ期12例、Ⅱ期13例、Ⅲ期7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发现多发性骨髓瘤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X线平片,可为影像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作者:陆鸣;秦方晖;汪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一种分段优化方法在鼻咽癌调强计划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分段优化方法是指将调强计划分两段计划优化和执行,第一段计划优化靶区包括肿瘤区、阳性淋巴结区、高危区和预防照射区,执行同期小野加量治疗,第二段计划只针对肿瘤区进行缩野推量.该方法的应用过程和效果用一例鼻咽癌病例做演示.结果 对于鼻咽癌,分段优化方法的调强计划设计相对传统同期小野加量调强计划设计可以提高高危区和预防区单次剂量,靶区剂量分布更加均匀,减少重要器官受量,同时减少计划投射跳数.结论 分段优化方法可以在鼻咽癌调强计划设计中应用.
作者:袁军;郭海亮;许明君;王祥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临床护理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22例孕34周前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进行临床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和分娩期的护理.结果 孕妇保胎时间3~11d,平均(7.5±3.5)d.22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后,阴道分娩19例,阴道分娩率86.4%;剖宫产3例,剖宫产率13.6%.新生儿Apgar评分<5分1例,5~7分的15例,>7分的8例.无发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和产褥感染.结论 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是围生期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孕34周前的胎膜早破对围产儿的危害更大.因此,进行护理干预对减少母儿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翠霞;李玉玲;李庆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