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一鸣;王鹏程;吴兵兵
目的 探讨指导产妇及家属在产后24小时内按摩产妇子宫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产妇700例,排除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4小时的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及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产后24小时指导产妇自我子宫按摩效果明显、方法简单、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刘映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20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三组,分别应用膦甲酸钠、喷昔洛韦、阿昔洛韦治疗,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及止痛、水疱消退、结痂、脱痂时间.结果 膦甲酸钠组总有效率为96.0%,喷昔洛韦组为91.4%,阿昔洛韦组为74.3%,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膦甲酸钠组与喷昔洛韦组止痛、水疱消退、结痂、脱痂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阿昔洛韦组(P<0.05).结论 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的特点.
作者:丁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07至2011年间收治的19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其中行甲状腺腺叶切除者100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者9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两种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00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者手术均获成功,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概率为5.0%; 98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者手术均获成功,8例出现术后并发症为8.2%.结论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临床行甲状腺手术时须根据患者病情慎重选择手术方式,尽量减少并发症发生,以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健康.
作者:龙安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水溶性维生素在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HFMD)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15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5例给予退热、补液及利巴韦林静滴治疗;治疗纽60例,在对照纽基础上加用水溶性维生素静滴,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愈时间、退烧时间、溃疡或口腔疱疹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愈时间、退烧时间及溃疡或口腔疱疹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水溶性维生素可增强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缩短疗程且安全性高.
作者:饶翠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近年来巨脾切除术的技术水平提高较快,但手术风险和困难依然较大,手术医师需要熟悉巨脾的病理解剖特征,掌握术中规避风险、解决困难的技能,深入研究手术操作要领及手术技巧,以提高巨脾切除术的安全性、进一步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汪圣毅;鲁明典;张佳佳;刘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的8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治疗组)和观察组(综合治疗组)每组各43例,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血糖控制优良率、自我效能感及生存质量、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血糖控制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及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综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中的疗效较好,安全性也较高.
作者:刘玉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发病不同时间检测血清结核分枝杆菌抗体(TB-IgG)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肺部疾病患者为2008年2月至2010年6月本院住院患者共145例.采用斑点免疫渗滤试验法检测结核病住院患者106例和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39例血清中TB-IgG,同时做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以及影像学检测;以66例初治结核患者为对象,分析起病后2周内、2~4周、4周后血清中TB-IgG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结核患者TB-IgG、痰涂片、影像学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结核患者(P<0.05),这三种检测方法分别与临床综合诊断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分别为痰涂片(0.261)、影像学(0.506)、TB-IgG(0.267);痰涂片、TB-IgG在起病后2周内、或者起病2周以上的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起病2~4周;并且,TB-IgG、痰涂片在3个不同时间段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要提高TB-IgG在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应选择在患者起病2~4周之间进行检测或者复测,能减少漏诊率.
作者:蔡波;周保健;潘虹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胃镜清洗消毒不当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针对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高度重视,对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同时对胃镜室医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制定完善的工作程序,加强督导和检查力度.结果 加强胃镜室的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胃镜室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自律性,使患者有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结论 加强胃镜室规范化管理,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倪凤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美皮贴和凡士林油纱用于甲床创面换药的效果.方法 对160例(197指/趾)甲床损伤后患者进行创面换药护理,将创面使用美皮贴护理的设为观察组,使用凡士林油纱护理的设为对照组,并按常规治疗护理程序,对两种敷料揭去容易程度、揭去敷料时患者的疼痛程度、总换药时间、总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共计108指/趾中,创面敷料易揭去的为79指/趾,较易揭去的为25指/趾,不易揭去的为4指/趾;对照组共计89指(趾)中,创面敷科易揭去的为7指/趾,较易揭去的为19指/趾,不易揭去的为63指/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12.25,P<0.05);观察组共计108指/趾中,创面敷料揭去时Ⅰ~Ⅱ疼痛的为83指/趾,Ⅲ疼痛的为20指/趾,Ⅳ疼痛的为5指/趾;对照组共计89指/趾中,创面敷料揭去时Ⅰ~Ⅱ疼痛的为4指/趾,Ⅲ疼痛的为51指/趾,Ⅳ疼痛的为34指/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05.99,P<0.05).观察组换药对间为(11.50±4.80)min,明显少于对照组时间(29.60±7.60)min,有统计学意义(t=-22.81,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158.10±13.40)元,少于对照组(183.60±42.10)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P>0.05).结论 美皮贴用于甲床创面换药显著优于凡士林油纱,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蒋晓红;叶泽兵;李晓锋;杨俏兰;郝建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进一步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单纯2型糖尿病的各项指标.方法 本文选取了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间入院治疗的相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各22例.针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各项生化指标以及血清脂联素水平、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指标进行了测定,并针对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组间比较上,差异显著,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血清脂联素水平和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它指标相比较无显著意义.结论 通过临床上的各项指标比较,提示内脏脂肪素、脂联素的表达与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朱晓东;刘建修;李观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丁苯酞对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确诊的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于治疗第1个月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计算两组的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HAMD评分减低,分别为11.75±2 89与20.52±2.47,抑郁程度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月后HAMD评分分别为11.75±2.89与15.25±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7.5%(31/40)与55.0%(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PSD患者的临床症状,对PSD有一定疗效.
作者:祁瑞刚;刘海花;钱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特点,及研究强直性脊柱炎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方法 对经临床确诊的45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有骶髂关节平片,另外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片各4例,骶髂关节CT扫描45例.结果 在本组病例中,0级患者有0例,I级患者有4例,Ⅱ级患者有15例,Ⅲ级患者有20例,Ⅳ级患者有6例;累及骶髂关节的,男性32例,女性11例;累及髋关节的,男性18例,女性4例;累及腰椎的,男性30例,女性13例;累及外周关节的,男性12例,女性10例.AS侵犯脊柱时影像学表现为椎体呈方形,椎旁韧带骨化,脊柱呈“竹节状”;AS侵犯外周关节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纤维强直或骨性强直.女性患者具有症状轻、病情发展慢、致残率低、髋关节受累轻而周围小关节受累重的特点.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各期的强直性脊柱炎都有肯定的意义,而且强直性脊柱炎在发病率、发病位置、累及部位以及致残率等方面在性别中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作者:田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胃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胃癌患者60例给予舒适护理,评估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患者在躯体角色、机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方面明显优于护理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后患者总满意度为96.67%,护理前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明显更提高胃癌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林彩娟;杨春霞;梁燕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产科急症之一,并发子宫胎盘卒中、DIC、产后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在国外为1%~2%,国内为0.46%~2.1%,其中胎盘早剥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产科凝血功能障碍常见原因,一旦发生母儿死亡率极高,且胎盘早剥引起DIC的临床经过及其治疗与其它原因引起的DIC有所不同,所以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对减少母婴死亡率极其重要.本文就胎盘早剥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后的诊断和治疗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董佩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产前预测胎儿出生体重的相关因素及各因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测量孕足月孕妇宫高、腹围以及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等多个因素,代入多种预测胎儿体重公式,比较分析其预测体重与实际体重的关系.结果 应用超声测量多个因素预测胎儿体重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预测方法及单因素预测方法,P<0.01.结论 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股骨长可以准确、方便地预测胎儿体重,多参数公式对胎儿体重的预测明显优于单参数.
作者:李莉;苏敏;陈泽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西妥昔单抗(爱必妥)联合FOLFIRI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与单纯FOLFIRI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58例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化疗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只使用了FOLFIRI化疗方法治疗的49例结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生存状况.结果 观察组的病情缓解率和治疗后生存质量都好于对照组,毒副作用两组患者反应都不明显.结论 FOLFIRI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结肠癌,比单独的FOLFIRI化疗方案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毒副反应也较轻,处于患者可耐受范围之内.
作者:曾进龙;王志超;张海良;李志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麻醉给药前深呼吸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80例无痛胃镜受检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麻醉前2 min经鼻导管吸氧,并在麻醉给药前嘱咐患者进行3~5次的深呼吸,对照组仅在麻醉前2 min经鼻导管吸氧.记录受检者术前、吸氧后麻醉前、术中、术后的呼吸次数和SpO2.结果 麻醉后受检者SpO2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多数在麻醉后2 min内达低值,此时实验组组的SpO2值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方面(P<0.05).结论 麻醉药物注入前进行鼻导管吸氧和深呼吸预处理,能提高机体氧储备,减少低氧血症发生,是无痛胃镜检查中预防低氧血症的简易、可行的方法.
作者:詹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小儿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小儿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临床护理,实验组给予风险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护士的精心护理,无再次惊厥发生,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小儿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者住院期间给予风险护理的效果更好,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莫静金;陆月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肝动脉介入热化疗治疗转移性肝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转移性肝肿瘤患者,采用肝动脉介入热化疗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及Kamofsky评分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患者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患者肝功能变化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4周Kamofsky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肝动脉介入热灌注治疗转移性肝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并且能够较好地控制肿瘤,解除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提高怠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万军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老年病科教学查房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目标通过设计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四个步骤进行建构.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培养了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这里以路易体痴呆教学查房病例为例,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在老年病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及优势.
作者:杜文津;陈晋文;徐巍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