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的介入治疗

李绍东;李俊杰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血管造影, 肝外动脉供血, 介入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伴有肝外动脉供血的形成机制及介入治疗的方法.方法 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前常规行腹腔动脉造影,根据造影检查结果,结合术前B超、CT和/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所示的癌灶位置及分布情况,选择性探查膈下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肋间动脉等.结果 41例肝外动脉供血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16例(39%),右膈下动脉13例(31.7%),左膈下动脉2例(4.9%),胃左动脉6例(14.6%),胃十二指肠动脉2例(4.9%),右肋间动脉2例(4.9%).肝外动脉供血支的超选择插管成功率为90.2%.随访6~24个月,生存时间1年以上者29例(70.7%),生存时间2年以上者20例(48.8%).结论 了解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特点和形成机制,对于临床准确和彻底阻断肝癌多动脉供血,提高TACe的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合并眶蜂窝织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合并眶蜂窝织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病例对12例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合并眶蜂窝织炎的临床特点、并发症、治疗效果和预后及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12例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合并眶蜂窝织炎患者中,发生眼内炎时间大于24小时,平均时间(4.75±3.28)天,所有病例一经诊断为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即予抗炎、抗感染和散瞳等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对症处理,经数天治疗,患者眼部炎症控制出院,无发生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合并眶蜂窝织炎是一种严重危害视功能的眼科急症,做好相应充分适当的护理,有利于治疗效果的实现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燕婵;谭素芬;赵玉兰;植翠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80例,分为临床路径组及对照组.临床路径组参照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 临床路径组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路径组的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冯晓芬;花霞;何剑;李涵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伊利替康联合5-Fu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伊利替康联合5-fu/LV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1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化疗方案:伊利替康140 Mg/m2持续静脉滴60~90 miN,D1,甲酰四氢叶酸200 Mg/m2持续静脉滴入2 h,D1,5-fu 400 Mg/m2静脉推注,D1,5-fu 1 2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46 h,14 D为1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1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获得CR 0例,占0%;PR5例,占45.4%,SD 4例,占36.4%;PD 2例,占18.2%;有效率为45.4%(5/11).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迟发性腹泻.结论 对于晚期胃癌患者,伊利替康联合5-fu/LV是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杨玉柱;刘冬;胡志强;吴金川;胡永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应用

    目的 研究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在妇科腹腔镜的应用.方法 选取ASA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三组:P组(丙泊酚+瑞芬太尼)、S组(七氟醚+瑞芬太尼)和I组(异氟醚+瑞芬太尼),三组年龄、体质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维持:P组使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IVA,S组吸入七氟醚,I组吸入异氟醚,三组均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观察呼吸恢复、拔管、离室时间及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 三组病人呼吸恢复、拔管、离室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异氟醚+瑞芬太尼)的苏醒期躁动评分要优于S组(七氟醚+瑞芬太尼)组和P组(丙泊酚+瑞芬太尼)(P<0.05).结论 异氟醚+瑞芬太尼可作为快通道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且苏醒质量高.

    作者:冯嘉宝;沈宁;刘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性冠脉综合症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浆D-二聚体、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D-二聚体水平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为二者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80例入院检查治疗患者,其中ACS患者60例,对照组20例.所有研究对象于入院时即刻抽静脉血行常规检查以及血浆D-二聚体、NT-PRoBNP检测,统计学分析血浆D-二聚体与NT-PRoBNP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血浆D-二聚体、NT-PRoBNP水平在ACS发生时明显升高(P<0.01),两者间明显正相关(R=0.686,P<0.01).结论 ACS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NT-PRoBNP水平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浆D-二聚体和NT-PRo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谢文珠;胡春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低出生体重儿产科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因素.方法 对在本院出生的187例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影响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早产51.34%(96例/187例);双胎16.04%(30例/187例);胎膜早破7.49%(14例/187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6.42%(12例/187例).低出生体重儿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43.85%(82例/187例).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原因涵盖多个方面,因此加强孕期、围产期保健和高危因素的有效管理是防止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重要环节.

    作者:赵小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MBL基因H/L、P/Q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结核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MBL基因H/L、P/Q位点的多态性是否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发病相关.方法 通过使用引物序列特异性PCR(PCR-SSP)的方法分别对226例新疆维吾尔族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及231例有结核分枝杆菌接触史的新疆维吾尔族健康者研究MBL基因的H/L、P/Q多态性位点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结核病例组中MBL-H/L突变基因型频率与新疆维吾尔族健康对照组突变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5.66%、1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600,95%CI:1.020~2.511,P=0.040,PC=0.052>0.05).新疆维吾尔族结核病例组中MBL-P/Q突变基因型频率与新疆维吾尔族健康对照组突变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62%、10.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79,95% CI:0.541~1.797,P=0.050,PC=0.994>0.05).MBL-AB等位基因型与MBL-HL等位基因在病例组的相交系数为0.018,P值为0.006<0.05.新疆维吾尔族人群MBL-A/B,H/L,P/Q之间测出4个单倍体型:hPA,LPA,LPB,LQA.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MBL基因H/L、P/Q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新疆维吾尔族人群MBL-A/B,H/L,P/Q等位基因型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MBL-A/B等位基因型与MBL-H/L等位基因有正向交互作用.

    作者:周江;邓喜玲;王霞;吴芳;张杰;李宇;张万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26例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超声及超声心动图特点分析

    目的 对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彩超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进行颈动脉超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左室肥厚组的LVef显著较高,E/A、E/A显著较低;颈动脉狭窄程度显著较重.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婷;王东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华东电子DG3310C C型臂应急维修分析

    维护C型臂设备时,仔细观察,分析和弄清故障发生的现象和机理,在工作中具有实际作用.

    作者:文志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我院妇产科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从病案室抽取2010年100例剖宫产手术病历,对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抗菌药物共涉及六类7种,头孢拉定和头孢替安使用频次较高.预防使用抗菌药多在结扎脐带之后,以单一使用抗菌药为主(83例,占83 %),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为2.7天,抗菌药物平均费用为 94.3 元,占药品总费用的14.84%.结论 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选药不当、用药时间过长等现象,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凌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前房冲洗治疗化脓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前房冲洗治疗化脓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56例化脓性角膜溃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在角膜病灶局部碘酊烧灼及对症等综合治疗法,而治疗组28例再采用前房脓液冲洗的方法配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28例中,痊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28例,痊愈4例,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5例.结论 前房脓液冲洗法治疗化脓性角膜溃疡,脓液很快全部排出,缩短了疗程,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赵和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左心功能不全X线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左心功能不全X线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来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左心功能不全病例76例,依据临床有无早期心衰症状分为A、B两组(A组有早期心衰症状,B组无心衰症状),两组患者均行常规X线与超声心动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X线诊断左心功能不全病例A组16例,B组13例;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A组19例,B组43例均有左心房增大,左心室后壁与室间隔对称性肥厚,左心室内径增大,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两种检查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常规胸部X线检查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左心功能不全具有一定的诊断作用.

    作者:莫群兵;黄立标;黄晓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可乐必妥静脉和静脉口服序贯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观察可乐必妥静脉和静脉口服序贯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我院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5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可乐必妥静脉治疗,每天一次,每次500 Mg,疗程14天;实验组采用静脉口服序贯治疗,先静脉应用可乐必妥治疗7天,然后改为口服治疗7天,每天一次,每次500 Mg,疗程14天,评估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后第7、14天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96.43%;对照组分别为89.29%和96.43%.不良反应轻微,在停药后自行消失,不影响治疗.结论 可乐必妥静脉口服序贯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疗效确切,而且使用安全,费用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龙心颖;龙海潮;王丽娟;何娇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低温间歇灭菌法在外障眼水中应用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低温间歇灭菌前后外障眼水各检测指标的变化,考察低温间歇灭菌法的可行性.方法 用四批外障滴眼剂为研究对象,采用90 ℃灭菌2 h,共三次,观察外障滴眼水灭菌前后的Ph值、澄明度、相对密度,做无菌检测,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灭菌前后盐酸小檗碱的变化.结果 灭菌前后Ph值略有降低,相对密度、澄明度符合规定;灭菌后无菌检测合格,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无变化.结论 低温间歇灭菌法对于外障眼水进行灭菌是可靠的、稳定的、可行的.

    作者:章伟胜;陈燕芬;王磊;黄江虹;余楚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手术病人升温系统设计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手术病人升温系统,并从硬件、软件等方面阐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设计过程.该仪器采用PTC陶瓷发热体进行空气加热,可以进行风量调节.通过充气式升温使病人核心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以减少并发症,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作者:梁召云;陆燕华;张桂平;黄德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Orem自理模式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82例造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Orem自理模式中的部份补偿系统、支持-教育系统的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每日护理造口所需时间、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及造口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Orem自理模式可提高患者对造口知识的掌握及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恢复自信和正常的社会功能,有效地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海红;黎少芳;袁玉明;黎凤凡;黄俊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内科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随机问卷调查,了解内科门诊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结果 门诊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猜疑、悲观等心理特征.结论 门诊护士必须提高综合业务素质,还要有心理学基础和交流技巧,以达到佳的护理及治疗效果.

    作者:周丽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英黄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英黄胶囊中盐酸小檗碱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C18(4.6 mm × 250 mm,5.0 μm)Column+Agilent C18(4.6 mm × 20 mm,5.0 μm)Guard Cartridge色谱柱;流动相为0.033 mol/L磷酸二氢钾-乙腈(72:28);检测波长为265 n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 ml/min.结果 盐酸小檗碱在2.4~96.0 μg/ml(r = 0.999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7.41%,RSD为0.88%.结论 方法简单且结果准确,可用于英黄胶囊的质量控制与分析.

    作者:郭朝光;陈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突出物中TNF-α、IL-1、IL-6的表达与神经根性疼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物中TNf-α、IL-1、IL-6与神经根性疼痛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入院准备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及腰椎骨折手术患者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中髓核突出的程度分为三组(隆起型、突出型及游离型),每组20例.检测三种不同髓核突出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物TNf-α、IL-1与IL-6的水平,统计分析其与患者神经根性疼痛的关系.并检测20例腰椎骨折手术患者髓核组织TNf-α、IL-1与IL-6的水平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①三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物中TNf-α、IL-1、IL-6的表达均比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②腰椎间盘突出物中TNf-α、IL-1、IL-6的表达随着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即表现为游离型>突出型>膨出型(P<0.05);③三种不同髓核突出类型之间的疼痛VAS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④三种不同髓核突出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物TNf-α、IL-1、IL-6的表达与疼痛VAS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组织与正常髓核组织之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TNf-α、IL-1、IL-6的表达存在差异性;椎间盘髓核中TNf-α、IL-1、IL-6活性水平增高随着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不同突出类型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与其引起的临床疼痛症状程度无明确关系.

    作者:刘潮坚;蔡拉加;石昭宏;林剑雄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对脑出血患者便秘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脑出血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108例神志清、偏瘫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明显减少脑出血患者便秘的发生.

    作者:李景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