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潮坚;蔡拉加;石昭宏;林剑雄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手术病人升温系统,并从硬件、软件等方面阐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设计过程.该仪器采用PTC陶瓷发热体进行空气加热,可以进行风量调节.通过充气式升温使病人核心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以减少并发症,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作者:梁召云;陆燕华;张桂平;黄德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状况.方法 对326例出院后三个月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回访,根据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的六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表明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药物治疗依从性、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血糖异常的处理等六方面存在问题.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出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定期跟踪随访,能有效地提高老年糖尿病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的能力,预防和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朱丽群;黄贤凤;任玲;王腊芳;袁国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对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彩超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进行颈动脉超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左室肥厚组的LVef显著较高,E/A、E/A显著较低;颈动脉狭窄程度显著较重.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婷;王东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红外耳温监护装置采用热电堆红外温度传感器oTP-538u实现体温测量.本装置应用体积小、功耗低、高精度的单片仪器放大器AD620对温度信号进行放大.本装置功耗低、安全、使用方便而且能够实时监测被检测对象的体温变化并能够对异常体温进行报警,可用于婴幼儿体温的监护.
作者:赵明龙;裴晓绪;郑天雷;唐鹤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本文探讨希森美康CA-7000全自动血凝仪的日常保养方法,并对常见故障做出详细的分析和处理.
作者:袁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门诊部是医院诊断患者病情的前沿,而门诊部中经常会遇到就诊患者过多、挂号、就医、检查等等过程繁琐产生的不满,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门诊分诊护士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疗护理知识和专业的护理技能,还要具备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只有掌握了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帮助患者缓解病痛压力和减轻心理负担,更好地提高分诊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更快地帮助患者减轻伤痛,同时对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余逢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为确保医院中心机房的运行安全,提高工程师的管理水平,该文通过分析机房智能监控的需求及相关关键技术,实现了对机房的智能化改造,有利于网络管理人员集中、高效地对中心机房实施实时监控和管理.
作者:严潭;林亚忠;田君鹏;胡立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中,实验组为44例重症肺炎患者,对照组为肺炎组患者64例,分别于入院第一天和第七天行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 肺炎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重症肺炎组.结论 血清C-反应蛋白增高可作为判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程度的一项参考指标.
作者:何永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0至2010年间共收治35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患者临床诊治方法.结果 一期结肠癌根治术24例,二期手术5例,肿瘤无法切除行结肠侧侧吻合或造瘘6例.术后并发症11例(31.4%),围手术期死亡率1例(2.86%).结论 对结肠癌致肠梗阻应手术治疗并遵循个体化原则,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积极创造条件,力争一期手术解除肠梗阻,提高其疗效.
作者:侯怀维;何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临床工作中非甲级片产生原因的分析,探讨影响DR摄片质量的因素,提出优化措施,提高甲级片率.方法 对2010年3月~2010年12月中评片统计汇集的506例非甲级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甲级片产生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1.设备本身因素;2.摄影条件的选择;3.人为因素的影响;4.后处理技术的运用.结论 正确掌握DR设备的特性,针对影响DR摄片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优化选择及控制,可很好提高DR摄片甲级片率.
作者:李晨;叶恺;杨硕慧;张忠;詹松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前房冲洗治疗化脓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56例化脓性角膜溃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在角膜病灶局部碘酊烧灼及对症等综合治疗法,而治疗组28例再采用前房脓液冲洗的方法配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28例中,痊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28例,痊愈4例,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5例.结论 前房脓液冲洗法治疗化脓性角膜溃疡,脓液很快全部排出,缩短了疗程,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赵和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伴有肝外动脉供血的形成机制及介入治疗的方法.方法 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前常规行腹腔动脉造影,根据造影检查结果,结合术前B超、CT和/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所示的癌灶位置及分布情况,选择性探查膈下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肋间动脉等.结果 41例肝外动脉供血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16例(39%),右膈下动脉13例(31.7%),左膈下动脉2例(4.9%),胃左动脉6例(14.6%),胃十二指肠动脉2例(4.9%),右肋间动脉2例(4.9%).肝外动脉供血支的超选择插管成功率为90.2%.随访6~24个月,生存时间1年以上者29例(70.7%),生存时间2年以上者20例(48.8%).结论 了解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特点和形成机制,对于临床准确和彻底阻断肝癌多动脉供血,提高TACe的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绍东;李俊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维护C型臂设备时,仔细观察,分析和弄清故障发生的现象和机理,在工作中具有实际作用.
作者:文志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现代科技医学发展,医疗设备种类繁多,促使各医院大量需要医学工程人才.本文主要以作者在日本学习临床工学技术的经历,述评日本临床工学技术发展现状及临床工学师的工作情况、医院医疗设备建设情况以及对于我国的临床医学工程发展的借鉴意义.
作者:樊照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经自组织网的方式,将采集的脉搏、血压、温度等传感器信息,传输到汇聚节点,通过低功耗的无线收发模块转发到达基站,构成多跳传输链路,并提出一种转发控制算法,分析了模块的传输速率,实现比例可调的上下不对称双向传输.
作者:唐璐;田传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表达的影响,探讨ATRA延缓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HK-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G组,含5.5 mmol/LD-glucose);高糖组(HG组,含30 mmol/LD-glucose);渗透压对照组(MG组,含5.5 mmol/LD-glucose+24.5 mmol/Lmannitol);全反式维甲酸低浓度组(ATRA1组,HG+10-7 mol/LATRA);全反式维甲酸中浓度组(ATRA2组,HG+10-6 mol/LATRA);全反式维甲酸高浓度组(ATRA3组,HG+10-5 mol/LATRA);药物溶剂无水乙醇组(HG+10-2 mol/L无水乙醇);卡托普利组(HG+10-5 mol/LcaPtoPril).各组细胞分别培养24 h、48 h和72 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FN、LN的浓度.结果 高糖可增加HK-2细胞培养上清的FN、LN的水平(P <0.01),ATRA可以部分抑制高糖的作用(P <0.01).结论 高糖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HK-2细胞FN、LN的表达,ATRA可以抑制高糖的作用,这可能是ATRA延缓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进展的机制之一.
作者:孟雪;郭汉城;关天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82例造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Orem自理模式中的部份补偿系统、支持-教育系统的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每日护理造口所需时间、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及造口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Orem自理模式可提高患者对造口知识的掌握及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恢复自信和正常的社会功能,有效地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海红;黎少芳;袁玉明;黎凤凡;黄俊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评估前端有一定压力时无反弹注射器的防回流功能及应用分析.方法 通过一套模拟装置,比较12 mL无反弹注射器和10 mL普通注射器(内径一致),在4fR导管中,前端压力分别为0、12 Cmh2o、50 Cmh2o时,当注射结束注射器内芯推压撤除时,测量模拟血液回流的长度.结果 在前端压力分别为0、12 Cmh2o、50 Cmh2o时,无反弹注射器组皆无回流发生,普通注射器组则分别有2.03 Cm、3.83 Cm、4.23 Cm回流长度.结论 无反弹注射器有很好的防回流功能,在前端压力为50 Cmh2o时,也能有效防止回流.用于CVC、PICC、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束或暂停使用需要作封管处理时有一定的防止血液回流发生血凝堵管的作用,用于普通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也有好处.
作者:周克东;冯凤钜;杨大华;周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声在早孕卵黄囊预测妊娠结局的意义.方法 对100例早孕妇女卵黄囊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及对孕妇进行随访.结果 正常卵黄囊超声显像呈球形的囊性结构,卵黄囊大小从孕5周至孕10周随孕周增加而增长.小直径3 mm,大直径不超过6 mm,随后缩小,孕12周后不再超声显示.卵黄囊大小正常与卵黄囊异常(包括未见卵黄囊显示及大小异常)在妊娠结局中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 超声监测孕早期卵黄囊直径可预测妊娠结局,可指导临床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覃艳玲;蒋江帆;梁凤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妇外栓对大小鼠局部抗炎和对磷酸组织胺所致豚鼠瘙痒反应的止痒作用.方法 取小鼠、大鼠、豚鼠复制炎症和瘙痒模型,再用不同剂量的妇外栓外涂患处,以观察其对炎症和瘙痒的抑制作用,并与康妇特栓和蒸馏水进行同期对照.结果 40%、20%、10%妇外栓和20%康妇特栓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致炎后1 h,40%、20%妇外栓和20%康妇特栓均有明显的抗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的作用(P<0.05或P<0.01),但2、4、6 h后所测的肿胀度各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40%、20%妇外栓和20%康妇特栓均可提高磷酸组织胺所致豚鼠后足的致痒阈(P<0.01),且40%、20%妇外栓致痒阈明显高于20%康妇特栓(P<0.01).结论 妇外栓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止痒作用,且抗炎作用与康妇特栓相当,但止痒效果比康妇特栓强.
作者:张育光;香卫红;雷凯君;梁碧怡 刊期: 2011年第07期